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
资源大小:167.42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ID:13417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监控量测技术交底简介: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是对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中各项工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测量的重要技术环节。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监控量测技术交底的目的是确保项目的施工安全和质量,通过对工程的地基稳定性、结构变形、裂缝发育、位移变化等关键参数进行连续、准确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

2. 内容: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结构、桥梁、隧道、轨道等关键部位的监测设备设置、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分析和解读规则、异常情况的预警和处理程序等。可能使用的技术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倾斜仪、应变计、位移计等。

3. 方法:通常采用定期或实时的监测,如定期数据采集、现场巡查、遥感监测等。数据收集后,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处理,生成监测报告,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重要性:监控量测技术交底是保证轨道交通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和控制工程风险、保证施工安全、优化施工方案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这个交底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进行详细的讲解,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监控量测技术交底部分内容预览:

3)铁建设[2012]120号文

1)执行铁道部120号文要求,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现场施工组织(新验标隧道检验批资料新增监测项目)。

2)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判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建(构)筑物的安全度进行预测,以便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和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监测日报、周报、月报中的结论和建议)。

3)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判断《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写要求 JT/T913-2014》,确定衬砌施工时间(监测总结报告)。

1#~8#监测项目一览表

说明:爆破振动监测在我标段已按必测项目进行监测。

2、净空变化量测和拱顶沉降量测断面间距

由位移变化速度决定的监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距离决定的监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测频率。

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说明:B代表隧道开挖宽度。

按照位移速度确定的量测频率

监测控制基准及位移管理等级

位移控制基准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进行确定,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位移最大值不能超过预留量(不能侵限)。

说明:B代表隧道开挖宽度,U0代表极限位移值(※ 预留变形量)。

位移管理等级及应对措施

地面最大沉降量不大于30mm,最大隆起量不大于10mm,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不大于20mm,警戒值按控制值的80%控制。同时,拱顶沉降、净空变化位移变化速率达到2mm/d时处于警戒状态,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达到5mm/d时,应暂停施工,采取控制措施。

煤气管道位移变化不大于10mm,位移速率不大于2mm/d,自来水管道位移变化不大于30mm,位移速率不超过5mm/d。

爆破振动最大值<1.5cm/s,建筑物密集地段<1.0cm/s。

DB32/T 3678-2019标准下载3、衬砌施工时位移变化需满足的条件

(1)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

(2)浅埋、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等特殊地段应及时施作衬砌(如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地段、拱顶砂层地段、下穿寒溪河、建筑物地段、断层地段)。

对于围岩较好地段,衬砌施工前位移变化已趋于稳定,对于软弱围岩地段,衬砌施工前位移变化未必趋于稳定,因此,监测单位必须在衬砌施工前提供监测总结报告,分析位移变化趋势,为衬砌施工提供指导性建议。

主要应对措施:加强超前支护、喷射混凝土稳定开挖面、调整开挖方法、调整支护强度、支护背后注浆、地面注浆等。

(1)监测周报、月报中新增位移——距开挖面距离的关系曲线,对拱顶沉降、净空变化、地面沉降U1B、U2B进行明确判断,为后续隧道施工提供指导性建议。

(3)根据施工动态及时布设监测点,据实更新报表中的附图,做到图文一致,通过数据如实反应现场情况。

(4)各项监控量测作业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各监测单位在结构没全部施工完成但变形稳定的部位,必须上报监测总结报告方可停止监测工作。

(5)监测单位人员与工区负责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实时掌握工地施工状态,准确判断变化趋势和分析原因,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反应到现场DB22∕JT 128-2014 成品住宅室内装修标准,指导现场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