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方案技术交底

砼方案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
资源大小:157.18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ID:13305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砼方案技术交底简介:

“砼方案技术交底”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Concrete,简称砼)施工前,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由设计方或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单位进行的一种详细的技术讲解和指导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砼的类型和规格:介绍使用哪种类型的混凝土,如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以及其强度等级、坍落度等技术参数。

2. 施工工艺:讲解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结构特点和要求:针对具体工程,解释混凝土在结构中的作用,如承重、防水、抗震等,以及对混凝土质量的特殊要求。

4. 质量控制:强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如原材料检测、施工过程监控、养护方法等。

5. 安全措施:讲解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6. 解答疑问:对施工单位可能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施工人员对方案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技术交底,可以确保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施工方案有全面、准确的理解,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砼方案技术交底部分内容预览:

提前与甲方、监理考察商品混凝土厂家,并签订供货合同。

3.2.1混凝土运输时间的确定

混凝土浇筑施工按三个施工区同时进行DGTJ 08-235-2020 预应力施工技术标准_Decrypt.pdf,一施工区为1号隔振楼、1a重力加速实验室、2号洁净楼,二施工区为3号低温楼、11号电磁计量楼、30号动力站,三施工区为4号声学楼、4a空调机房、6号信息楼,混凝土搅拌站负责各施工区的混凝土供应。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每个搅拌站混凝土罐车到场的最大间歇时间计算如下:

每个流水段混凝土计划7h完成全部浇筑任务,每辆罐车混凝土运输量为8 m3,则混凝土供应能力=600/(8×7)=11车/h,考虑到天气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则现场每小时按14车/h进行考虑,则现场混凝土罐车的最大间歇时间为60/6=10min/车,每个搅拌站配套提供混凝土罐车数量不得少于15辆。

3.2.2现场混凝土输送方式的选择

本工程所有混凝土浇注均采用汽车泵输送。

3.2.3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

混凝土坍落度必须做到每车必测,并做好测试记录,卸车后混凝土如发生离析、凝固或其他质量问题,应立即更换,不得在结构中使用。

作业准备→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拆模养护

3.3.2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3.3.2.1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符合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常温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木模板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3.2.2办理完钢筋隐检手续,支模后,复查支撑、垫块、保护层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核查水电线管、盒、槽、预埋孔洞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办理完水电隐、预检。

3.3.2.3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留或少留施工缝。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冷缝的产生。

3.3.2.4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采用串筒下料。

3.3.2.5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当采用插入式振捣时为300~500mm;当采用平板振捣器时不超过200mm。

3.3.2.6插入式振捣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实测振捣器的有效振动长度为L=360mm,分层浇筑厚度为1.25倍L=450mm, 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分层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同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分层厚度用标尺杆控制。每一插入点振动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3.3.2.7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手采用挂牌制。

3.3.3主要部位混凝土施工

3.3.3.1基础垫层混凝土施工

基础垫层浇注前先润湿木模,混凝土浇注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3.3.3.2墙柱混凝土施工

(1)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墙、柱底铺一层30~50mm与所浇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砂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应分层进行,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浇筑速度不大于1m/h。在墙、柱模内放置标尺杆以控制浇筑厚度。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设3 mm厚钢板插入挡灰,防止出现粘模现象。浇注时注意混凝土泵管出口不得正对墙模。

(2)墙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保证层间结合紧密。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3)下料采用串筒下灰,确保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2m,下灰口不应集中在一点,尽量分散,防止混凝土横向流淌,产生离析。

(4)墙、柱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上、下层混凝土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

(5)对于门窗洞口、墙体转角部位的混凝土下灰方式,采取机械加人工配合,即门窗洞口两侧采取机械均匀同时下灰,门窗洞口上口过梁及墙体转角部位采取人工下灰,将混凝土先卸在操作平台上,然后人工下灰。门窗洞口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振捣时间,不得利用振捣将混凝土赶到窗间墙下侧,防止过振。

(6)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柱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3.3.3.3梁、板混凝土施工

(1)梁、板混凝土浇筑以流水段,每个流水段内梁、板结构混凝土连续浇注,一次成型,不得间断。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采用“赶浆法”推进,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进行,先浇注梁体混凝土,根据梁高分层浇灌成阶梯形前进,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

(2)梁、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分层浇筑时,第一层浇灌速度不宜过快,梁底应充分振实后再进行下一层浇筑。每层混凝土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加强振捣,确保密实。

(3)梁体混凝土采用Φ50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棒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时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避免混乱而发生漏振。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振捣时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每振捣点延续时间为20~30s。

(4)对于梁柱节部的钢筋密集区,必须作为控制重点,改用Φ30小直径振捣棒,细致操作加强振捣,同时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必要配以人工插捣,并设专人用小皮锤细致敲击模板外侧,确保混凝土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钢筋和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是否有移动、变形或堵塞现象,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5)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在主要部位铺设马道,防止施工人员踩踏钢筋。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在垂直方向来回振捣。平板式振捣器在每一位置上应连续振动一定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长度不大低于50mm。

(6)梁板浇筑过程中通过标尺杆控制分层厚度,标尺杆上画好每层浇筑厚度标志线,测量时直立在混凝土表面上,以外露测杆的长度来检验分层厚度。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用水准仪找平,并拉线找正设计标高,根据标高控制线将混凝土表面用2m长铝合金刮杆刮平,赶走表面泌水,再用木抹子分两遍反复搓平、搓毛,最后在混凝土终凝前用木抹子压实一遍,确保表面密实平整,防止混凝土表面微裂缝的产生。

(7)墙柱根部楼板混凝土面的处理:楼板钢筋绑扎时,在柱每边钢预埋两根Φ6钢筋棍(遇墙时,墙每边每间隔0.5m设Φ6钢筋棍一道),钢筋棍顶面比本楼层设计结构面标高低1mm,端头点防锈漆。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铝合金刮杆沿钢筋棍顶面刮平找直,木抹子抹压平整至设计结构面标高位置。

3.3.3.4楼梯混凝土施工

楼梯段混凝土自上而下分层浇筑,先振实踏步斜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灌,不断连续向前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3.3.4.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冬施阶段采用覆盖蓄热养护,常温施工时采用撒水养护。混凝土撒水养护的时间:对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撒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3.3.4.2基础底板混凝土养护;结构梁板混凝土采用麻布片覆盖浇水养护;柱混凝土采用包裹塑料薄膜浇水养护,塑料薄膜应包裹严密固定稳固,防止风吹敞露,确保膜内混凝土表面潮湿。

3.3.5混凝土试块制作

3.3.5.1常温条件下,普通混凝土每次浇筑不少于3组试块,同一班、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不大于100m3为一取样单位:一组为28天标准养护试块、一组为同条件拆模试块、一组为备用试块。冬施阶段,应增加两组试块:其中一组为同条件养护临界强度试块、一组为同条件养护转常温养护28天试块。

3.3.5.2抗渗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块,且每项工程不少于两组。

3.3.5.3所有同条件试块必须在下料口制作,在施工现场养护(为防止同条件试块意外破坏,制作钢筋笼保护试块),保证条件与实际混凝土条件相同,操作面附近必须备有振动台、模具等有关试验器具。

3.3.6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及要求

3.3.6.1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地下室墙体设一道水平施工缝距基础底板上皮300mm处,第二道水平施工缝设于地下室顶板下皮上返30mm处。

柱体下部施工缝留于相应底板或楼板面处,上部施工缝留设在主梁下皮上返30mm处。

3.3.6.2施工缝处置方法

(1)顶板处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底板下铁垫15mm厚木条,保证下铁钢筋保护层;中间夹紧12mm厚多层板,多层板遇钢筋裁豁,并钉在50mm的木板上;该木板与两边的木板用铁钉相连。整个模板用斜撑和22#铁丝与钢筋绑扎在一起,防止移动。顶板施工缝节点详图见下图:

1)墙体竖向施工缝处理

墙体竖向施工缝一律结合设计留置,不另行增加施工缝,当墙模拆除后,在距施工缝50mm处的墙面上两侧对称均匀弹线,用云石机沿墨线切一道5mm深的直缝,用钎子将直缝以外的混凝土软弱层剔除GB2893-2008《安全色》.pdf,露出坚硬石子,清理干净。

2)墙柱底部施工缝处理

先剔除墙柱底部施工缝的混凝土浮浆,并使剔除向下凹20mm,沿墙、柱外尺寸线向内5mm用砂轮切割机切齐,保证混凝土接缝处的质量;并加以充足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地下室外墙抗渗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采用橡胶止水带,避免形成渗水通道,具体施工方法详见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3)墙柱顶部施工缝处理

墙、柱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相应楼板底面30mm。待墙、柱模板拆除后,弹出顶板底线,在墨线上5mm处用云石机沿线切割一道5mm深的水平直缝,将直缝以上20mm范围内的混凝土软弱层全部剔除,露出坚硬基层,并清理干净。

对于地下室外墙上部施工缝应考虑防水措施,采用留设凹槽加铺橡胶止水条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时,沿墙顶水平方向预留一道100mm×50mm的定位凹槽;顶板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沿墙顶水平凹槽粘贴30×20mm橡胶止水胶条,止水条沿水平方向应连续、完整地粘贴镶嵌在预留槽中,止水条接头搭接长度50mm;并每间隔2m采用钢钉将止水条固定在混凝土界面上,以防止止水条在施工中发生位移。

2022年一级建造师-市政-03.2022年一建《市政》精讲强化讲义城镇道路工程10(黑白打印版).pdf3.3.6.3施工缝部位混凝土浇筑

(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1.2MPa。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