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
资源大小:235.01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ID:13190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简介:

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通常是一种详细的工程文档,用于向参与施工的各方(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业主等)解释和说明高速公路施工的具体技术和工艺流程。以下是其可能包含的主要内容:

1. 工程概述:简要介绍高速公路的项目名称、位置、设计标准、长度、主要结构形式等基本信息。

2. 设计要点:解读设计图纸,包括路线走向、桥梁、隧道、互通立交等关键结构的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3. 施工技术:详细介绍路面施工、路基处理、桥梁建设、隧道开挖、排水系统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4. 安全措施:强调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高空作业、机械操作、施工用电、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安全规定。

5. 施工流程:制定详细的施工步骤和时间表,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效率。

6. 质量管理:阐述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竣工验收等环节。

7. 预算与成本控制:介绍项目的预算,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和管理降低成本。

8. 应急预案:列举可能遇到的施工难题及应对措施,以及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

这份报告旨在确保所有参与方对项目有清晰的理解,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部分内容预览:

桥梁设计要点详见设计说明。

施工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工期及施工图文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确保施工组织交通疏解方案可行,确保工期和质量。

施工前应熟悉整个设计文件,对各部尺寸、设计标高、立交净空、桩位(扩大基础)坐标等进行校对。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桥涵各部构造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规定加强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严格按部颁验收标准验收。

施工时所用的石料、石灰等材料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上部构造施工注意事项详见各桥涵通用图说明。尤其注意梁部预应力的张拉【山西图集】12S1.pdf,钢束张拉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龄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张拉,且以应力控制为主,引伸量控制为辅。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法:采用预制吊装,先简支再现浇墩顶连续段,使体系转换成结构连续。

凡须焊接的受力部位,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并且当使用强度等级不同的异种钢材相焊时,所选用焊接材料的强度应能保证焊缝及接头强度高于较低强度等级的钢材的强度。

由于本项目施工图定测时间较早(2006年),可能部分桥址处地形地貌已有所变化,因此,桥梁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仔细核对桥址处地面线是否与设计相符,若发现有较大出入,应及时报告,以便进行相应变更。

桥梁施工时,特别注意支座、伸缩缝、护栏以及其它交通工程预埋件的预埋。

支座安放必须水平,施工时应保证支座顶底面安放和受力在水平面上。

斜桥预制梁、板有左斜、右斜之分,预制时需特别注意与桥型布置图中的斜交角度一致,并注意角度换算。

下构桩基、墩身、墩帽的施工应注意预留钢筋及临时锚固钢筋埋设,以保证其连接部位的整体性。

墩、台帽顶的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墩顶高程施工前应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高程设置垫石,以保证桥面高程的准确。

桥墩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以减少工作缝,如工作缝不可避免,应在施工前凿净工作面上的浮浆,洗净表面后方可浇筑,但浇筑的时间间隔必须控制在上次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以前。

本项目所有弃渣不得对桥墩产生偏压。

墩台位于陡坡上时,建议先施工下排桩,再施工上排桩。

既有公路旁施工基坑时,应采用措施保证交通及施工安全,基坑施工加强防护。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护,24小时派专人观察,确保既有公路安全。

施工单位在施工桩基前,应仔细复核桩位坐标,并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墩台身及其基础必须正确定位,其误差需满足桥梁施工规范要求。

钻孔地质资料具体详见地质勘察报告。构造物基础施工前应核实基础的地质组成,因为设计所依据的地质钻探毕竟为“一孔”之见,若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提出,以便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特别是岩溶地带更应加强监控。

桩基进入土层的厚度和嵌岩深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在岩溶发育地区桥梁需逐桩超前钻,具体要求参见相关发文。

施工时要参照初勘和详勘工作特别是试桩工艺试验的成果,充分考虑出现塌孔、漏浆、流砂、卡钻等可能性,做好应急准备,保证施工成桥顺利。

桩基础施工时,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应严格清孔。终孔时桩底沉淀厚度对于摩擦桩不得大于10cm,柱桩不得大于5cm。

钻孔灌注桩必须对成孔和成桩按相应标准进行检查和检测,成孔、成桩必须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钻孔灌注桩应通过抽芯或其他可靠的方法检查钻孔桩成桩及混凝土质量。钻孔桩水下混凝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应无断层或夹层,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应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

为了减少台后土压力,桥台施工时宜先分层填土压实,待台后填土相对稳定后再进行钻孔桩施工。

桥梁及涵洞、通道台后和锥坡填料应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砾碎石,填料的内摩擦角不宜小于35°;台后及锥坡填土应采用小型机械严格按照分层压实的原则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5%,施工时应严格控制。

涵洞、通道施工前需认真核对地面线、桩基坐标、出入口标高、该处路线设计标高、地质等情况,若与设计不符或可能引起排水、通行不畅,应及时反馈相关单位,以便及时变更。

伸缩缝安装时应根据安装时的实际温度调整其间隙,需请厂家派人到现场指导安装。在桥台背墙的施工中,如果路线纵坡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预留的伸缩缝空隙宽度,可通过调整桥台背墙靠近板(梁)端的一面的坡度来保持与板(梁)端的封锚端面平行。

在跨路的桥孔不设泄水管,但其他桥孔必须设置泄水管,以排走桥面水。施工时注意集中排水管与道路排水设施的衔接。

通讯管线孔洞的预留,详见交通工程设计文件。

施工时应设法保障原有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施工完后应注意通道两端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以及注意涵洞与相关沟渠和道路排水设施的顺接。

跨河及跨路桥梁施工方案应征得航道、水利、交通等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共用构造及桥涵通用结构施工注意事项详见本高速公路工程相关桥涵通用图说明。

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当涵底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基底采取换填或其它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涵洞设计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互通内单向桥面横坡上的箱梁,一般通过箱梁旋转形成桥面横坡,箱梁旋转原则:保持腹板竖直,顶底板平行且横坡同桥面横坡。

施工时注意为箱梁预应力张拉预留空间:箱梁张拉端的桥台背墙需待相邻梁部钢束张拉封锚完成后施工;星潭互通K224+613.991 田铺大桥相邻梁部钢束张拉封锚完成后方可施工AK0+981.942 A匝道桥、EK0+428.897 E匝道桥上构预应力箱梁;EK0+428.897 E匝道桥上构第二联钢筋混凝土箱梁需待第一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完毕后进行。

龙港互通主线跨A匝道桥处在主线附加路拱超高渐变段,桥面横坡为人字形横坡至单向坡渐变。本桥采用梁体旋转和调整现浇砼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桥面横坡,施工时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保障箱梁立模高程正确。

洪港互通栗子坳大桥左幅前四跨位于桥面变宽段内,变宽段内采用调整湿接缝宽度形成,且在左幅第一、二跨横桥方向增加一片主梁(7片)以适应桥面宽度的变化。其余孔跨位于等宽段,采用6片主梁。由于该桥采用预制T梁湿接缝调节变宽,施工单位施工前应仔细核对各宽度、长度、标高及坐标数据,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其他注意事项详见互通桥涵设计说明和互通桥涵设计图纸中的说明、附注,并参见技术交底的主线桥梁部分。

未尽事宜,请按现行相关规范办理。

(由于紫荆山隧道及鄂赣隧道上次已交底,本次交底为余下隧道部分)

白人岩隧道位于阳新县三溪口镇徐立中附近,为线路跨越一近东西走向山岭而设。进口里程桩号为K218+276,出口里程桩号为K218+611,路面设计标高分别为69.839m和76.539m,隧道全长335米。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双跨连拱形式,进出口均为削竹式洞门。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电光照明。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单面上坡,从进口至出口线路纵坡为2%,坡长为960m。

隧道区属构造剥蚀-溶蚀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处在鄂东南侵蚀-剥蚀山地余脉越岭地段,为低山、沟谷地形,切割深度较大,地面相对高差达135m。

根据地质调绘及钻探揭示,隧道区覆盖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残坡积(Q2+3el+dl)含角砾亚粘土、含角砾粘土,下伏基岩有断层角砾岩,晚元古界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P1m+P1q)灰岩,梁山组(Pll)页岩夹砂岩及劣质煤。

隧道区处于大幕山复背斜的倾伏端,隧道通过其次级褶曲徐立中背斜核部。该背斜轴向NEE,枢纽向NEE倾伏。核部出露地层为晚元古界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页岩夹砂岩及劣质煤,两翼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P1m+P1q)灰岩。

隧道进口处发育一条断裂,区域上属太平堂逆断层的一部分,该断裂走向NWW280°,倾向NEE,倾角30°~70°,长度17Km,规模较大,属印支运动早期的产物,与断裂伴生发育有断层角砾岩,局部岩石硅化等现象,该断裂第四纪以来没有复活的迹象。

总之,隧道区地层及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差异较大,产状变化较快。

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未发现常年性地表水体(如堰塘、水库等),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坡面片流,汇集于在山体上部地势低凹处,形成暂时性地表水体,水量大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滞留时间较短,对隧道施工影响不大。

区内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岩溶裂隙水及岩溶水四种类型,以岩溶水为主。

隧道区地表及地下水水质均较好2022一建建筑-疫情防控类通用考点总结.pdf,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东坪隧道位于通山县洪港镇,呈南北向展布。进口里程为K259+033,出口里程为K259+200,路面设计标高分别为213.653m和217.431m,全长167米。

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双跨连拱形式。进口为挡翼式洞门,出口为单压式明洞门。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电光照明。

隧道地貌属低山~低中山区,地面标高200~262m之间,交通极为不便,隧道进出口均无道路通达。隧址地形均较陡,植被发育,主要为竹、灌木。

据区域资料及地质调绘,桥址区大地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隧址区无活动断裂通过,新构造运动不活跃。

根据野外调查,隧道区内上覆薄层残坡积亚粘土与碎石土,局部覆盖层较厚,其中基岩为奥陶系(O)页岩夹粉砂岩。

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未发现常年性地表水体,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坡面片流,汇集于在山体上部地势低凹处《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CECS 04:88》,形成暂时性地表水体,水量大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滞留时间较短,对隧道施工影响不大。

该隧道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一般地下水量不大,但雨季地下水量相对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其迳流主要受地形地貌和基岩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张开度,分布等因素控制,总体迳流方向为由山坡流向中间谷地。由于地形陡峻,迳流条件较好。其天然排泄主要为呈线状排泄。

根据初勘水质分析资料,隧道区地下水水样有微矿化水型弱腐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