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69 MB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5945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如裂缝、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这些缺陷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还可能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裂缝处理

裂缝是混凝土中常见的缺陷,根据其成因可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等。对于微小裂缝(宽度小于0.2mm),通常采用表面封闭法,即用环氧树脂或水泥基修补材料进行涂抹。对于较宽的裂缝dbj50t-369-2020 建设工程房建类技术工人职业技,则需要采用压力灌浆技术,将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注入裂缝内部,以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此外,若裂缝影响到结构安全,还需对钢筋进行加固处理,例如粘贴碳纤维布或增加支撑构件。

二、蜂窝与麻面修复

蜂窝和麻面通常是由于振捣不充分或模板漏浆造成的。对于轻微的蜂窝和麻面,可先清理松散颗粒,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如果缺陷较严重,应凿除松散部分,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进行修补,并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为提高修复效果,可在修补前涂刷界面剂。

三、孔洞修补

孔洞是指混凝土局部缺失较大面积的情况,通常需要彻底清除松动的骨料和浮渣,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更高的细石混凝土填充。为保证修补质量,应在浇筑前湿润基层,并分层振捣密实。必要时,可加入适量膨胀剂以减少干缩裂缝。

四、露筋处理

露筋现象可能是由于保护层不足或混凝土振捣不良引起的。处理时,应先剔除锈蚀部分的钢筋表面,并涂刷防锈剂,随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覆盖裸露钢筋,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五、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工艺。例如,合理设置施工缝、加强振捣、避免过早拆模等都是重要的预防手段。同时,应对环境因素(如温湿度变化)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收缩和温度应力的影响。

总之,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缺陷类型,需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并结合科学管理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结构使用寿命,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后浇带部位渗漏、漏水

1) 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 2) 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3)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再铺设去石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再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4)后浇带混凝土应进行养护。

   2  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马蹬作支架。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h≤200mm时马蹬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200mm≤h≤300mm时,马蹬应用φ12钢筋制做;当h>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3. 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 1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应由专人进行,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2 )主体混凝土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监理单位要对其进行复核。 3)模板支撑完成后,要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若有偏差随时调整。 4 )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2延长米内设置一处。

5 )楼(地)面水平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在柱、墙上抄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住宅工程的建筑标高。 6 )模板的背楞统一使用硬质木材或金属型材,统一加工尺寸。浇筑混凝土墙板、柱时,在现浇楼面埋设φ48的钢管,增设斜撑,以增强模板的刚度和平整度。 7 )根据混凝土的侧压力,墙、柱自楼面向上根据施工方案采取下密上疏的原则布置对拉螺栓。 8 )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全面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清模,刷好脱模剂,模板用清水充分湿润,按操作规程振捣。

适当选用石子的最大粒径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规范运输

钢筋密处用带刀片的振捣棒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搞好计量。

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振捣密实。

分层下料,棒棒相接不漏振。

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米。

经常观察模板,及时修。

严格执行施工缝技术处理措施

严格分层下料,正确振捣,严防漏振。

采用正确拆模方法,控制好拆模时间。

十二、板面不平整轴线位移

梁用振捣棒,板用平板振捣器,除模板四周弹好标高线外,还应作一些与板厚相同的标志,随浇随移动。

混凝土达不到1.2MPa不能上人。应在混凝土上垫放脚手板,随浇、随退、随盖,测量时走脚手板。

模板支设方案正确,操作认真。

位置线要弹准确,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计。

防止振捣棒冲击门口模板,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下料。

1 用皮数杆控制柱箍筋位置和间距,并作为绑扎固定检查验收的依据,见右图。

2 墙体钢筋绑扎时设置水平、竖向梯格筋,以控制保护层厚度、截面尺寸和钢筋位移,梯格筋端部刷防锈漆,见下图。

3 柱子钢筋绑扎时设置外置式箍筋框,以控制纵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截面尺寸和钢筋位移等2019甬 dx-05 宁波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见右图。

4 为保证柱子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等指标,圆柱采用定型钢模板,、方柱均采用18mm厚木夹板。见右图。

5 后浇带、施工缝处分隔模板作开圆洞处理,以便水平钢筋贯穿,见下图。

6 为防治顶板、墙体阴角处漏浆,支设顶板模板时安林高速公路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在龙骨侧面靠墙处(或顶板侧模靠墙处)粘贴海绵条,见下图。

7 梁底模板留置清扫口,浇注砼前用鼓风机吹出残留在梁内的锯末、杂物,见下图。

楼板水电洞口采用预制整体定型模板预留,严禁事后开凿,见下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