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跨公路桥施工方案

上跨公路桥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
资源大小:493.0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123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上跨公路桥施工方案简介:

上跨公路桥施工方案,通常是指在既有公路线路上新建桥梁或者对现有桥梁进行扩建、改造时,需要制定的一种详细施工计划。这种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前期准备:对现有公路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桥梁的跨度、桥位、桥型、荷载等级等基本参数,同时对公路交通流量、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评估。

2. 设计:根据公路桥的用途和承载能力,设计合理的桥型(如梁桥、拱桥、斜拉桥等),并进行结构计算和详细设计图纸。

3. 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如现浇、预制安装、顶推施工等),施工步骤,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4.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同时,考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噪音、尘土,保护生态环境等。

5. 质量控制: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桥梁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6. 施工进度与成本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进行成本预算,以确保工程按时、按预算完成。

7. 验收与交付使用: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确保桥梁符合设计要求,然后交付给交通管理部门使用。

以上就是上跨公路桥施工方案的一般简介,具体实施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上跨公路桥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1)钢筋制作前先把螺纹车好并用胶套拧上加以保护。

(2)钢筋笼制作时,先将主筋布置在卡板的卡位上,相邻主筋端部按要求错开相应距离,并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目符合规定要求。

(3)再把加强筋按间隔2m放置在主筋上,加强筋的垂直度用吊垂进行控制。

(4)将余下的主筋用主筋间距限位工具均匀布设在加强筋上,并与加强筋点焊牢固。

(5)将螺旋筋按设计要求间距缠绕在钢筋笼上L12SJ155 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建筑构造,与主筋呈梅花点点焊牢固。

(6)将钢筋笼吊离卡板,最后把加工好的声测管和内层钢筋安置于钢筋笼内。

钢筋笼加工顺序为先下后上,即先加工较少的,后加工主筋较多的钢筋笼。

钢筋笼保护层垫块设置

钢筋笼成型后,为了使钢筋笼主筋有一定的保护层,通过在钢筋笼外侧的螺旋筋上设置塑料保护层垫块来控制保护层厚度。根据规范要求,垫块的直径为15cm,沿钢筋笼长度方向每隔2m设置一组垫块,每组垫块沿钢筋笼同一截面圆周方向对称设置6块。

A、钢筋笼安放采用桩机起吊。

B、钢筋笼下放时,应对准孔位中心,采用正、反旋转慢慢地下沉,防止碰撞,放至设计标高后,将吊筋用钢管横挂在孔口护筒或焊固在机架底盘。

  C、钢筋笼安装入孔时和上下节笼或钢筋笼对接施焊时,应使钢筋笼保持垂直状态,对接钢筋笼时应两边对称施焊。对接施工焊完毕,需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节笼安装。

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从泥浆在混凝土钻孔桩施工中的护壁和清孔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子L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测定17—20mXXn;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而要专门采取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

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应充分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一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浆比重持续小于1。10—1.20,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即抓紧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沉放导管时检查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和密实,以防止漏气漏浆而影响灌注。由于孔内原土泥浆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导管这段时间内使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再次沉到桩孔底部,最终不能被混凝土冲击反起而成为永久性沉渣,从而影响桩基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在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

为保证设计沉淀厚度的要求,在钢筋笼吊放完毕后,混凝土灌注前再次测量孔深,如超出规范允许范围,则利用泥浆泵、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清孔方法采用泥浆泵加入高压水,反循环清孔方法,如还未能满足规范沉淀厚度要求,则改用空压机吹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压力应大于孔底压力的0.05倍,翻动孔底浮渣,利用地面砂石泵、导管采用正循环方法进行清孔,正循环方法清孔时保持孔内水位始终高于地下水位1.5~2.0m,以避免水位过低造成塌孔。

每根桩至少作2组混凝土检查试件。

大桥或有抗震要求者,应对部分孔桩进行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混凝土质量,并符合现行《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的规定。

对质量有疑问的桩,应钻取桩身混凝土进行检测

结构需要控制的柱桩的桩底陈渣厚度,按设计要求进行钻孔取样检测。

桩承载力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保证钻孔桩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1) 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XX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

2)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因为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坍落采用14cm—18cm,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m—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至12cm—16cm,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每灌注2m3左右测一次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建筑施工操作规程》规定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l。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这对日后发现有问题的桩或评价桩的质量有很大作用。

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隐蔽工程项目,质量检查比较困难,如桩的各种动测方法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假设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参数测定和检验,并要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分析和判读实测结果,同一个桩基工程,各检测单位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检测,由于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的差异,其结论偏差很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通过十几年来几十个钻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加强桩基工程检测是一个手段,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要充分重视并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

13.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混凝土浇筑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3、钻孔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处理

钻机安装时,支撑不好、桩孔地质构造不均匀等因素引起钻机整体或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偏斜,导致出现偏孔。

a因钻机倾斜造成的应先移开钻机,检查钻孔壁情况,如果钻孔壁比较稳定,则应加固施工范围内的地基或加大钻机的支撑面积,而后,重新安装钻机恢复施工;钻孔壁随时有坍塌可能的,应将钻孔回填至原地面,待地层静置稳定后重新开始钻孔。

b地质构造不均匀引起的,先分析清楚岩层的走向,尔后采用适当的回填材料(回填材料一般为片石加黏土、纯碱、锯末等组成的混合物)将钻孔回填至计算确定的高程处,静置一段时间后恢复施工。孔中心偏差小于20cm的,静置1~2h后可以继续钻孔。孔中心偏差大于20cm的,应根据情况静置2h甚至更长的时间待地层沉积稳定后恢复钻孔施工。穿过倾斜岩层过程中,应采用自重较大的钻头,慢速钻孔。

由于护筒背后回填质量不好或受地面流水的浸泡等因素引起护筒失稳、脱落。出现护筒脱落应立即停止钻孔,将钻机移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由于地面流水引起的可先排除流水,在原地面上填一层黏土使地面干燥、不渗漏,然后,重新安装护筒(作好护筒背后填筑)恢复钻孔施工。

钻孔经过岩层分界面时相邻岩层强度差别较大、操作中未及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头的行程等原因引起“卡钻”现象。针对发生“卡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处理。

a 由于“探头石”引起的卡钻现象,可以适当往下放钻头,而后,强力快速往上提,使“探头石”受瞬间冲击缩回,从而顺利提起钻头。

b 因钻头穿过岩层突变处导致的卡钻,优先采用爆破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整体岩层中此方法容易奏效,砂土地层中不宜采取此方法处理。

c由于机械故障导致钻头在浓泥浆中滞留时间过长造成的钻头无法提升现象,应采取插入高压水管置换泥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缩孔是在饱和性粘土、淤泥质黏土,特别是XXL>1.0处于流塑性状态的土层中出现的特有现象。

原因是此类地层含水高、塑性大,钻头经过后钻孔壁回缩,从而导致钻孔的直径小于设计的桩直径。针对发生缩孔的原因,采取块、卵石土回填,而后用重量较大的冲击钻头冲击,挤紧钻孔孔壁的办法处理;或者采用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叶片进行旋转清理的办法。

由于机械故障、钢丝绳断裂、孔壁坍塌等因素造成钻头落入孔底的现象通常称“掉钻”。发生“掉钻”后,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实施打捞。

a.钻孔壁稳定的情况,直接用钻机起吊“打捞器”入孔进行打捞。打捞前,先用“探针”探明钻头在孔中的位置为制定打捞方案提供依据。打捞设备和打捞操作方法必须保证在抓住钻头后尽量一次成功,避免起吊至空中再度落入孔中的现象发生。

b.钻孔壁出现局部坍塌将钻头埋没且大部分钻孔壁处于稳定时,应先加大孔内泥浆的浓度,而后,采取“气举法”清除钻头上方的沉积土和淤泥,确认钻头已露出后再实施钻头的打捞工作。

c.钻孔壁随时有继续坍塌可能时,先在孔内安装长钢护筒、搅拌桩围护、帷幕法等方法加固钻孔壁,而后打捞钻头。

由于钢筋笼的加固不可靠或灌注过程中操作因素带来的钻孔桩钢筋笼移位现象统称钢筋笼上浮。 发现钢筋笼上浮,应立即暂停灌注,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a.对于钢筋笼上浮在1倍直径以下的可以在采取有效防止上浮的措施后继续灌注。悬吊钢筋焊缝脱落的,应及时补焊;悬吊钢筋弯曲的情况应增加钢管支撑。

b.钢筋笼上浮比较严重的必须拔出钢筋笼DB11/T 1884-2021 供热与燃气管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pdf,比照断桩进行处理。

7)、灌注成桩后发现的质量缺陷的处理

原因是混凝土灌注终孔时控制失误。基坑开挖后进行钻孔桩的接长。接长施工前,先清理干净混凝土以上的浮碴和松散混凝土等,将顶面人工凿修平整。然后,在护筒防护下开挖接长部分的桩孔。接长部分桩孔直径应大于设计钻孔桩直径40cm,深度从平整后混凝土面向下不小于接长部分桩孔直径的一倍。开挖后,将原灌注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灌注混凝土至设计位置。接长部分混凝土的强度应比原设计提高一个等级,新旧混凝土的接合面必须作好混凝土的接茬处理。

NB/T 10691-2021标准下载4、承台、明挖基础施工

测量放线→开挖承台→草袋围堰或放坡开挖→凿除桩头→桩基检测→测量放线→安装模板封→水泥砂浆封底→绑扎承台钢筋→验收后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 浇筑承台混凝土→养护。

布置控制网点,用全站仪对基坑进行定位,做好护桩,以便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基坑位置的控制及恢复,做好详细记录,水平仪抄平原地面高程,确定开挖深度。以上放样均通知监理参加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测量结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