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碧桂园施工组织设计(198P).doc简介:
"碧桂园施工组织设计",通常是指碧桂园集团在进行房地产项目施工时,所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实施方案。这种设计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进度计划、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
1. 工程概况:明确项目的规模、结构、工艺流程等基本信息,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
2. 施工部署:根据项目的特性和规模,确定施工组织架构,划分施工区域,明确各个阶段的施工重点和责任人。
3. 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整体进度和分阶段的施工时间节点,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质量管理:强调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质量检测等,以确保工程质量。
5. 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保障人员安全。
6. 文明施工:注重环境保护和社区和谐,实施文明施工,提高公众对碧桂园项目的认可度。
7. 资源配置: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等施工资源,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98P可能是指这个施工组织设计的版本或者页数,具体可能需要查看碧桂园集团的官方文档或报告以获取详细信息。
碧桂园施工组织设计(198P).doc部分内容预览:
1、建立首级水准控制网
土方开挖时先根据业主移交的水准点在施工场区周围建立首级水准控制网。本工程首级水准控制网至少由八个以上的水准控制点组成。水准控制点标记在场区四周稳固的构筑物上以方便使用。因土方工程中降水会引起基坑四周地面沉降,故应另行在场区外侧建筑物上设置两个永久性的水准点,以作为首级控制网的监测点。在基础施工全过程中应定期检测首级控制网,并根据沉降量对控制点的标高值进行调整,以确保准确。
基础施工阶段先根据首级水准控制网在基础四周的围墙上建立二级水准控制网,施工时依据就近原则,从施工区域附近的二级水准控制点引测施工控制标高并与相邻的二级水准点进行对照闭合。二级水准控制网用水准仪结合吊钢尺的方法测设。一层结构施工完后,即将业主给定的建筑物±0m层标高通过边柱引测至该结构层,然后用S3级自动调平水准仪抄平,弹出该楼层500mm处水平线。
⑵ 激光铅垂仪架设于投设控制点处,对中整平,开启激光电源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场地设计(作图)应试指南(2019年11月第十三版).pdf,望远镜照准操作层接收孔,调整焦距,使激光束光斑集中于最小最亮点,在分划板上作出标记。
⑶ 根据所测控制点在楼面上作出若干标记,用墨线弹出此条控制线,用钢尺沿控制线量出各墙、柱、梁轴线或边线所在位置,用墨线弹出,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以备复查。
⑴ 根据±0.000标高,在±0.00位置附近挂钢卷尺,根据所需的标高和钢尺读数画好标高控制线,即高程引测成功。
⑵ 通常用的方法是将作业层相对标高抬高500mm作为楼层控制标高。
⑶ 建筑物垂直误差测量:以轴线控制网为测设依据,架设经纬仪对准测量点,瞄准首层轴线控制线,摇动目镜至屋面轴线控制线,然后往下复两遍,偏差控制在3/1000H之内,即满足规范要求。
5.1.5 沉降观测
1、为保证高层办公楼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采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为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观测精度,见业主另请由专业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我司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配合做好跟将观测点的埋设和水准点控制点的布置,水准控制点做法详见下图。
1—金属标志 2—回填土3—混凝土 4—块石混凝土
3、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⑴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①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选用DS3型水准仪,水准尺使用铝合金塔尺的第一段标尺。
②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①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②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即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③沉降观测周期为:有设计要求的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观测,无设计要求的按如下要求:首次观测为垫层施工完后,结构施工阶段每施工完毕一层观测一次,装饰施工阶段每月观测一次。
①为了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设计图图纸已标出位置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无设计要求的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不大于12m,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②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本工程有大面积的地下室,基坑维护具体方案见“基坑围护设计专项方案”,在总施工组织设计中不另行赘述。
本工程Ⅱ标段地下室基础工程面积约19000㎡、Ⅲ标段地下室基础工程约16000㎡,基坑深、面积大,施工周期长,后浇带多、底板较厚,防水面积大,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1)、土方开挖应严格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土方开挖长度不得大于15m,断面坡率应符合“基坑围护设计图纸”的要求,土方开挖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
(2)、工作面范围土方开挖深度为每层锚杆下或土钉墙下500,直立段开挖深度每层不大于1.5m,每层从一点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完成一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及土钉施工,有预应力锚索部位,下层土方应在施加预应力后进行。
(4)、基坑在开挖时如发现土层特征性与勘察报告不符或存在重大地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各方。
(1)、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 划分施工段 分层开挖
边坡修整 护坡施工 预留300厚的土 基底整平 基础验槽。
(2)、土方开挖流向:本工程根据后浇带划分三个施工段,第一施工段为南面一层地下室部分,第二施工段为中间一层地下室部分,第三施工段为北面一层地下室部分。(具体位置间土方开挖平面图)。基坑分层开挖至坑底,每层开挖深度为1.5米,自上而下依次开挖,依据施工开挖线进行开挖。
(3)、放坡及支护:严格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施工。
(4)、电梯井基坑部分土方开挖:由于电梯井基坑比底板深,故按设计要求,采取放坡阶梯式挖土。因此在挖土时特别注意土方放坡坡度,基坑井底土方标高,机械不能挖取时,采取人工挖土。
(5)、基底后浇带土方挖取:在挖至基础底面标高时,采取人工挖土。挖土时深度比底板深200mm;另在后浇带两端头,挖掘深度为500mm,并设砖砌集水井,内用水泥砂浆抹面。
5.3.2 基坑(槽)检验
根据槽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初步判明全部基底是否已挖至设计要求的土层。
检查槽底土层的颜色是否挖至原(老)土,是否需要继续下挖或进行处理。
检查整个槽底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一样,是否有局部过软或过坚硬的部位;是否有局部含水量异常现象等,如有异常现象或与地质勘查报告不符的情况,及时与设计院沟通处理。
5.3.3 基坑内外降排水措施
(1)、本工程拟采用管井降水,降水井直径为300mm,钻孔直径为500mm,一层地库坑内井点深度为10m,二层地库坑顶井点深度为20m,二层地库坑底井点深度为15m.
成孔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清孔,然后放入直径为300的PVC波纹管。PVC波纹管与井壁之间采用碎石绿豆砂填充。
(2)、完成管井施工洗井后,应进行单井试验性抽水,水泵下入井底以上约1m,
应采用扬程大于40m的潜水泵。
(3)、每一个降水井中放入一个潜水泵,24小时值班,随时将井内的积水抽除。降水井沿基坑四周布置。降水井在基础土方开挖前进行,土方开挖时逐节拆除暴露出来的井管,待水位下降至基础下0.5m后再进行土方开挖。基坑降水后。开挖土方至持力层过程中,如遇到局部降水降不到位,可采用突挖至设计高程后即时采用回填级配砂砾石反虑结合明沟排抽水法降水。
(4)、坑内集水井、电梯井位置增设降水井。
(1)、基坑底部采用用“集水井+排水沟”的明排水系统。基坑挖土从开始起在基坑四周的各大拐角挖800*800*500深的集水井,中间每隔30m左右再设至一个集水井,各集水井井之间用300宽*200深的排水明沟连接,每个集水井内水用潜水泵抽除,使基坑内排水畅通。保持基坑内无积水。
(2)、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井内用240厚砖砌体砌筑,防水砂浆抹面。在电梯井基坑处,在气底部挖一个小集水井,便于抽电梯坑内的水;集水井上口略低于基底土表面,以利于排水,且保证基坑内大面积水均应排向基坑四周的排水沟。
(3)、基坑坡顶1m以外设置“集水井+截水沟”的形式排水系统,排水坡度为2‰沟底用防水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渗入地下。 坡顶6m范围内做防水处理,8m范围内做到无积水。地表水经过二次沉定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4)、坡面泄水管采用¢50PVC管,泄水管长度在含水层不得小于1m.其余土层不得小于0.5m.泄水管在含水层横向间距不大于1.5m,其余不大于2.5m.h含水层及填土层底部应布置一排泄水管,并确保泄水管畅通。
(5)、当现场发现未知的泄漏水源时,将其引走或在基坑范围以外将其截断或改道。
(1)、基坑坡顶已有建筑物、管线沉降观测;
(2)、被支护土体的变形监测,包括土体的沉降监测及水平位移监测;
(1)、基坑支护监测点布置在基坑变形较大以及土质相对较差处,邻近道路、管线、建(构)筑物应布置监测点;
(2)、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结构墙、柱上,并应分别沿平行、垂直于坑边的方向上布设。在建筑物临近基坑预测JT∕T 1148-2017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制品 边坡砌块,平行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间距不宜大于15m;垂直于坑边方向上的测点,宜设置在柱、隔墙与结构缝部位,且能反映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差。必要时可在建筑物内布设测点。
(3)、各监测项目应在基坑开挖强或测点安装后测得稳定的础始值,且次数不少于两次。
(4)、由于周边建筑物距离基坑较近,基坑施工中,建筑物的监测必须按照变形监测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3、监测周期: 变形监测点需在土方开挖前埋设,一般2~5天监测一次,但监测周期必须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基坑向下开挖期间,监测不应少于每天一次T/ZZB 1316-2019 生活饮用水输送用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直至开挖停止后连续三天的监测数字稳定;
(2)、雨后监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