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标准.doc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标准.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2.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373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标准.doc简介: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是桥梁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其施工工艺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基础处理:首先对桥面进行清理,确保基础表面平整、干燥、无杂物,然后进行基础的强度检查,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拌制:按照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准确测量砂石、水泥和水的用量,搅拌均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 浇筑与摊铺:混凝土拌合物在规定时间内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摊铺机均匀摊铺在桥面板上,保证厚度和平整度。

4.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保湿养护,通常采用洒水、覆盖等方式,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

5. 硬化与成型:养护期结束后,混凝土硬化,可以进行初步的修整和打磨,形成桥面的基本形状。

6. 铺装层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可能需要进行防滑层、防水层、排水层等铺装层的施工,以增加桥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7. 质量检查:每一步施工完成后,都要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8. 完成与验收:桥面铺装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强度测试等,符合要求后进行交工验收。

以上就是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基本施工工艺标准,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调整。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标准.doc部分内容预览:

3.3.1 原材料:水泥、石子、砂、外掺剂、钢筋等,按照规定检查频率进行检查,保证各种原材料在使用前检测合格。

3.3.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按桥面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

3.3.3 钢筋采用钢筋网片或普通钢筋,焊网必须做焊点抗剪、抗拉试验,普通钢筋必须做抗拉试验。

3.4.1 施工便道平整顺畅DB13(J)∕T 297-2019 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术标准,保证施工车辆顺利通行。

3.4.2 保证施工现场用电能够满足施工设备需要。

3.4.3 混凝土运输所用罐车要保证数量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驾驶人员要熟悉运输路线。

3.4.4 施工方案和分项开工报告已审批。

1)桥面铺装高程测量控制:通过控制点的高程测量计算桥面铺装的厚度,通过与设计厚度比较,确认满足设计要求。

2)摊铺机轨道测量控制:测量人员在防撞护栏顶部或者梁顶面进行摊铺机轨道定位及轨道高程测量。测量时,直线段每8m放一个桩点,曲线段每6m放一个桩点,以便精确控制现浇层摊铺面标高。对每个桩点用红油漆标记并统一编号防止数据错乱。

主梁梁顶表面应凿毛,去除浆皮,恢复主梁顶面预埋钢筋。对于梁顶表面的泥土、油污则必须彻底清除。

图4.2.2.1:桥面清理

4.2.3 摊铺机轨道铺设试运行

若采用三辊轴摊铺,可采用在桥面上浇筑同标号混凝土标高带作为轨道,或在梁顶面用槽钢、角钢制作轨道。

若采用悬挂式摊铺机,摊铺机轨道可采用槽钢,利用16mm螺纹钢筋卡扣固定轨道槽钢,不大于100cm一道,钢筋卡扣通过点焊连接轨道,防止轨道移位倾倒。

施工时根据测量数据结合摊铺机轨道至辊轴底部的高度,调整轨道标高以确保铺装层顶面高程符合设计要求,轨道安装完后及时复核轨道高程,无误后摊铺机试行走。

摊铺机轨道铺设图示如下:

图4.2.3.1:摊铺机轨道铺设

摊铺机试运行图示如下:

图4.2.3.2:摊铺机试运行

4.2.4 钢筋网片、泄水管安装

桥面钢筋网为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或者绑扎钢筋网,钢筋焊网在施工前需要根据桥面分幅宽度进行网片尺寸设计。与顺桥向平行的纵向钢筋在下,纵向钢筋的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网片与梁板预埋的剪力钢筋需用扎丝绑扎,要保证绑扎完成的网片网格尺寸符合规范和标准。

泄水管设置位置为桥面横坡较低的一侧,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间距进行布置,严格控制铸铁管的高程,铸铁管顶面应比所在侧铺装砼顶面略低0.5~1cm,有利于桥面排水。

桥面铺装保护层厚度与间距检测图示如下:

图4.2.4.1:桥面铺装钢筋检查

4.2.5 混凝土浇筑

桥面现浇层混凝土浇筑分四个流程:布料、捣实、整平、收面拉毛。

混凝土下料后人工将混凝土摊铺均匀,布料高度宜控制为比辊筒底部高出1~2cm,然后开始捣固。

摊铺面采用人工布料均匀,先用插入式振捣棒将摊铺面振捣密实,再用摊铺机进行压实及整平,摊铺机应缓慢前行,每一摊铺面来回振捣、碾压3~5遍,直到铺装层面密实平整为止。摊铺面有多余砼及时移走,个别有坑洞部位应及时补料进行二次找平压实。摊铺不到的部位采用带由插入式振捣器配合捣固,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每一处施工缝位置接头预留时必须根据此处铺装顶面高程挂线安装堵头,接头处应凿毛处置,浮浆及时清理;保证接缝处平顺,新旧砼连接良好。

铺装层整平后应立即用铝合金刮尺将混凝土表面过量水泥浆清除,否则会导致找平达不到预定效果,浆体水分散失后易造成砼面层露骨,防止现浇层顶面凹凸不平。

混凝土浇筑摊铺施工图示如下:

图4.2.5.1:混凝土摊铺施工

图4.2.5.2:拉毛施工图

4.2.6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养护设专人负责,混凝土初凝后即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夏季温度较高,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在混凝土面洒水保湿。可以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

当气温较低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带膜土工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严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应当覆盖保温。

图4.2.6.1:混凝土养护

5.1.1 钢筋、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5.1.2 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5.1.3 钢筋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

5.1.4 水泥强度、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5.1.5 粗细集料、水、外加剂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5.1.6 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测定水泥的实际强度进行计算,并经试验,选择采用最佳配合比。

5.1.7 桥面泄水孔的进口必须低于桥面铺装层。拉毛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2 实测项目及检测频率

表5.2.1桥面混凝土铺装实测项目允许偏差标准

6.0.1 妥善保护好场地的水准点、导线点及放样完成的控制点。

6.0.2 钢筋网片铺设完成之后要控制施工人员踩踏,可采取马镫或跳板的形式避免。

6.0.3 浇筑过程中和表面硬化之前严禁踩踏已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必须设置马镫或跳板,供养生覆盖人员使用。

6.0.4 养护过程要安排专人管理,严格按照养生方案实施,养生期间严禁车辆通行。

7.0.1 原材料(水泥、砂、石子、外掺剂、钢筋焊网)进场复验报告。

7.0.2 测量放样及复核记录。

7.0.3 钢筋焊网安装检查记录。

7.0.4 混凝土浇筑记录。

7.0.5 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7.0.6 高程、平整度、横坡等指标的检测记录。

建筑钢筋识图入门培训讲义8.1.1 进入施工现场的任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8.1.2 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严禁乱拉电线。

8.1.3 工地设专取安全员、随时检查、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8.1.4 起重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

8.1.5 桥面铺装属高空作业,临边的安全防护应采取足够安全防护措施。

8.2.1 桥面铺装在交通繁忙和人员密集地段施工时都应进行围挡。

8.2.2 水车在工地定时洒水DB11∕T 1246-2015 城市地下联系隧道防火设计规范,以防行车和刮风扬尘。

8.2.3 工地材料堆放整齐,并做好设备和材料的标志,尽量远离居民区,并覆盖以防止产生灰尘,散发不良的气味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

8.2.4 各种机械的施工噪声应控制在规定的分贝之内,防止干扰周边群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