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某道路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0.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230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道路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简介:

道路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的施工计划,它针对道路热力工程的特定需求,包括管道铺设、设备安装、热源供应、热量传输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规划。以下是其简介的主要内容:

1. 工程概述:对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项目名称、地点、规模、热源类型(如天然气、电热、地热等)、预计的热力输送量等。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主要目标,如达到的热力供应效果、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周期等。

3. 施工组织:介绍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职责等,以及施工流程和责任分工。

4.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各项施工任务的实施步骤、方法、所需材料和设备,以及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

5.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6.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预防安全事故的策略、应急处理方案等。

7. 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质量检测等。

8. 环保与环保措施:考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控制、尘土管理、废水废气处理等。

9.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场地布置、材料堆放、施工废弃物处理等。

10. 风险管理:识别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天气、设备故障、人力资源等,并制定应对策略。

总的来说,道路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计划,旨在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达到预定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

某道路热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部分内容预览:

2.5.2.2施工阶段划分

根据工程组织的总体分析和划分施工段的施工组织情况,将工程的形象进度划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进行控制。

具体施工阶段的划分情况如下:

DZ∕T 0343-2020 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写规范.pdf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工期第1天~第3天)

主要进行施工准备,临时设施、施工水源、施工电线、交桩勘测定线、技术文件准备及人、机、料准备。

第二阶段:管道施工阶段(第4天~第40天)

完成沟槽开挖、热力管道焊接、井室施工、管道回填等施工项目。

第三阶段:工程的整体清理和竣工验收阶段(第41天~第46天)

该阶段进行工程的总体收尾、清理和最后的竣工验收。验收完成后,将工程交业主使用和管理,将我项目部建设的临时设施全部拆除。

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划分的施工段编制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内按流水施工节拍分别进行安排。具体安排见附图《工程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和进度安排以及配备的机械设备,并结合本承包人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经过分析测算,拟投入总劳动力情况见下表。结合工程专业特点和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精心筹划、科学安排,进行动态管理、弹性编组、灵活组织,实施平行、流水、交叉作业。

⑶劳力来源:热力工程的施工具有特别强的专业性,需要选择有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我公司将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招标选择不同专业的施工队伍。所使用的施工队伍要求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劳务承包资质及相应的施工能力,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2.8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⑴为了确保本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建成,我公司将投入足够数量的各类机械设备。各类机械的名称、型号、规格与数量详见附表《拟投入施工机械设备表》。

⑵加大机械设备投入,调遣足够的施工机械。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加强设备管理。保证机械设备完好率,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能力和程度。

⑶我公司机械设备均处于完好状态,并且都在本市之内,可以保证在工程需要的最短时间内(2天之内),将所需设备运到施工现场。

2.9 材料供应及检验计划

2.9.1材料购置的原则

材料购置计划由项目部工程部编制,物资部负责采购和管理。采购前由工程部、技质部和物资部对供应商进行合格分供方评审,优先使用通过ISO9001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供应商。

2.9.2主要材料的供应

业主指定材料,向指定厂家采购,非指定材料向社会合格供货商采购。本工程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材料供应厂家均选择我公司工程部批准的合格分供方名册之内的厂家。本工程施工前通过招标形式确定各种材料供应厂家,报请监理批准后,签订供货合同,并要求供货厂家按时完成材料进场。所有采购的材料、构件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2.9.3材料的检验计划

⑴开工前先进行材料的选购,选择适宜的生产厂家,上报监理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时间与监理工程师一同对生产厂家进行考察,并对其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到工程当中。

⑵对于分批采购的材料,应分批进行检验。根据产品的生产厂家、产品的规格与型号、采购的数量,分别进行试验。

第三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1 工程施工技术准备

3.1.1施工资料的收集、学习和审核

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主持,依据设计文件及资料规程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施工技术文件的收集、整理、学习和审核工作,并详细、真实及认真填写审核记录。

学习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学习合同文件,明确施工任务。

本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的准确位置和埋深,需要在开工前进行物探、坑探等更深入、更详细的调查清楚。

要准确摸清本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各种地下构筑物的种类、规格、几何尺寸、埋深、走向、管线管理单位,以及旧管线和新建管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掌握新建管线开槽施工对旧管线的影响。

其重点为:测量放线后及时探明现况构筑物与新建工程的关系,对于旧管线占压设计规划位置的要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协调解决,以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1.3施工技术培训

本工程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依据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向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和下属各专业施工队有关人员进行交底。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对参加施工的专业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职工进行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教育。

各部位、各工序在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质量部专业工程师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书),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物资部及时与有认证资质的材料供应部门联系。购置的材料、构件按规定检查验收,并按规定进行复验。作好材料清理工作,材料分类堆放整齐。

3.2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

3.2.1工程测量依据

3.2.2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测量仪器的配备

3.2.2.1人员的配备: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配置测量人员4人。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有丰富的工程测量施工经验。

3.2.2.2测量仪器及用具的配备:

定线测量采用2″经纬仪2台、全站仪1台、50m钢卷尺3把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测量。水准测量采用DS2型或S2型水准仪3台和铝合金塔尺3根,5m钢卷尺等其它测量用具若干。

所使用测量仪器均需经过计量检测部门的检定,且在有效期内,检定合格证的复印件交监理单位一份,现场自存一份,在用仪器设立台帐。

3.2.3总体测量控制

3.2.3.1平面控制

3.2.3.1.1精密导线复测

工程交桩后按有相关单位所交付的精密导线点及时进行复测验算校核,并作好记录。将复测成果上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审批后进行平面控制点测量。

精密导线复测:用Ⅱ级全站仪进行观测,测角时每站测回数为6测回,方位角闭合差不大于5"n1/2 (n为测站数)。测角中误差不大于±2.5"。边长测量时每条导线边应往返观测各两测回。每测回间应重新照准目标,每测回应三次读数。测距时,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应小于3mm,测回间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3 mm,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5 mm。

3.2.3.1.2附合导线的测量

根据施工需要布设控制桩加密所交精密导线点,以满足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的需要。本工程平面控制点采用3级导线控制网布设成附合导线,平面控制点布设在地基牢固、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以满足整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需要。

附合导线的测量:用Ⅱ级全站仪进行观测,测角时每站测回数两测回,方位角闭合差不大于5"n1/2 (n为测站数)。平均边长80m,导线全长闭合差小于1/10000,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之比一般不超过1:3。边长单程测距一测回,照准一次读数三次,读数较差应小于3mm。

测设完成后及时绘制桩志图,并对控制桩志施建混凝土保护围挡,直至工程结束。

3.2.3.2高程控制

3.2.3.2.1精密水准复测

工程交桩后按有相关单位所交付的精密水准点及时进行复测验算校核,并作好记录。将复测成果上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审批后进行高程控制点测量。

精密水准点的复测:采用DS0.7等级水准仪对所交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观测方法如下:

往测 奇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有往测转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

观测精度符合偶然中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较差闭合差±8 L1/2(L为往返测路线段长,以km计)。

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得超过限值时,应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3.2.3.2.2附合水准测量

根据施工需要布设高程控制点加密所交精密水准点,以满足施工测量高程控制的需要。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形式为附合水准路线。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也可单独控制,在起点、终点和井室附近位置设临时水准点控制桩,形成地面附合的水准点网,管线沿线临时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300m,以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临时水准点标志应明显,安放应稳固,并采取保护措施。加密的水准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附和水准路线闭合差应为±30(mm)(L为附和路线长度,以km计)。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用S3水准仪对所布设的高程控制点进行测量往返各测一次,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当往测、返测的计算成果符合高程闭合差小于±12 L1/2(L为路线长,以km计)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的高程控制点的成果。

3.2.4管线施工测量控制

3.2.4.1定线测量

认真学习图纸,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定线条件,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做到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内业搜集、计算、复核工作。

针对本工程线路长、桩位点多、控制节点多、要求精度高的施工特点,本工程所有桩位点均采用坐标法定位、3级导线点测量。根据内业计算数据,用平面控制点,测设管道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控制点,钉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并在沟槽适当位置设置栓桩JC∕T 639-1996 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所有折线点、控制点都布设4个控制桩。

测定中心桩桩号时,用测距仪或钢尺测量中心钉的水平位置,用钢尺丈量时要拉紧伸平。

管线沟槽开挖采用直接定线法进行轴线定位和槽上口放线定位。沟槽形成后,用经纬仪把中线及时投测到槽下,钉上中心桩井室采用坐标定位结合直接丈量法进行几何尺寸放线。

3.2.4.2高程测量

用两个高程控制点为一环进行临时水准点测设及校测DBJ∕T 13-315-2019 城市古树名木健康诊断技术规程,其闭合差不大于12 L1/2mm(L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km计)。临时水准点放在稳固的不易被碰到的地方,其间距不大于100m,应经常复测。

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复测。

控制槽底及管道铺设时,沟槽两帮每隔10m用施工高程点测设一对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钉高程钉画上红油漆标志作为控制铺管高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