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某梁板式筏型基础医院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简介:
一份梁板式筏型基础医院综合楼的施工组织设计,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项目概述:首先,会对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介绍,包括建设地点、建筑面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期目标等。
2. 工程地质与场地条件:分析基础类型(梁板式筏型基础)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场地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
3. 总体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包括基础施工(如筏板的开挖、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阶段等。
4.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开始和结束时间,确保工程按照预定时间完成。
5. 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详细阐述如何进行筏板基础的施工,例如采用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等。
6.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安全检查等。
7. 资源配置:列出施工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的配置计划。
8.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提出如何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施文明施工的措施。
9. 质量与验收: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10.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这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工程实施的重要文件,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某梁板式筏型基础医院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部分内容预览:
(1)地下室基础底板四周采用木方与多层板组合支模,集水坑、电梯井、反梁采用木方与多层板组合支吊模,,设Φ14穿墙螺栓,间距600 mm,吊模下部采用在钢筋马凳上焊接“T”型钢筋进行支撑,“T”型钢筋的标高必须准确。
(2)地下室墙体采用木方与多层板组合支模,模板上每间隔600打一Φ16的穿墙螺栓孔,模板两侧用Φ14的穿墙螺栓(带止水圈)双向拉接两根Φ48壁厚3.5mm的钢管,上下间距700、左右间距600。
3)墙体支模采用钢管加顶托,同时由于墙体较高《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 GB/T 32960.3-2016》,用带花兰螺丝的钢丝绳与地锚拉紧,下部外侧用木方与预埋的短钢筋顶紧,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和轴线位置,模板拼装时应控制好上口标高。
4)所有模板均刷水性脱模剂,拼缝间填充海棉条,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面板采用15 mm厚的防水胶合板,次龙骨用50×70 mm白松木方,间距400 mm,主龙骨用70×100 mm白松木方,间距950 mm。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正、反面刨平。阴角单独配制阴角模,阴角模与墙面相接处夹5 mm厚海绵条。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
竖向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900 mm,上面设可调顶托,设三道水平杆。
楼梯模板采用18厚多层板配50×100 mm木方构成,在弹好位置线后支设,下部支撑同顶板,支设时按不同装修作法留出装修层。
1)模板体系:柱模板采用竹胶合板配木方,模板,梁柱接头处在柱模上按梁底标高留好槽口。柱箍为双排8#槽钢龙骨,双向各设两道拉杆Φ14与槽钢拉接,每500 mm设置一道。柱模外侧用钢管加顶托与四周脚手架支撑,柱模根部内侧预插短钢筋头,然后垂直柱模焊接与柱同宽的钢筋,从内部将模板固定。
柱模四角用木方刨平后包角,并在拼装前粘贴好海绵密封条,以防漏浆,如图所示。
2、支、拆模工艺流程:
设计模板图 → 模板拼装 → 刷脱模剂 → 弹模板位置控制线(距模板500 mm)→ 模内杂物清理 → 墙体复线 → 找平或铺胶条 → 钢筋、管线、盒、洞预埋隐检完毕 → 支外侧模板 → 安装穿墙螺栓 → 支内侧模板 → 支钢管斜支撑 → 调整加固模板 → 预检模板并签字 → 砼浇筑 → 养护 → 检验砼强度 → 拆模申请 → 审批申请 → 拆模 → 修整模板 → 刷脱模剂 → 码放模板 → 进入下一循环。
(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 mm。
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如表所示,其合格率严格控制在90%以上。
(1)模板数量按施工部署要求进行配备,满足流水作业。
(2)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模板、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正确性。
(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1.2Mpa(冬施不低于4.0Mpa)。
(2)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100%。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该工程混凝土均采用现场搅拌,由塔吊吊至浇筑部位。
(1)拌制混凝土用的各种材料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且符合低碱性要求。
(2)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做试配。
(3)严格按配比进行,砂、石、水泥、外加剂等必须过秤。
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
(1)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应在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接槎处均匀浇筑约50 mm厚与墙体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无石子水泥砂浆。
(2)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5 cm左右,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终凝时间。
(3)浇筑门窗洞口处混凝土时,应两侧对称下料,两侧同时振捣,振捣棒应距洞边15~20 cm。
(4)墙体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深度不得小于50 mm,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得大于370 mm。振捣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既要保证振捣密实,又要避免过振造成漏浆跑浆。扦入深度控制方法:在振捣棒上贴胶条做标记。
(5)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上口、施工缝处的钢筋加以清理并及时将落地灰清扫干净。
(1)楼板混凝土按流水段划分分段浇筑。
(2)楼板混凝土施工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时要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不小于100mm。
4、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每层顶板,梁按流水段划分留置在跨中1/3的范围内;每层剪力墙留在顶板下表面以上5mm处。楼梯施工缝:踏步连续浇筑,施工缝留在休息平台跨度1/3处。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1.2Mpa,且应剔除表面的浮浆和松动的石子,用气泵将杂物吹净。浇筑前先浇一层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注意砂浆厚度均匀且控制在初凝前浇筑砼。
屋面采用2道3.0厚SBS卷材防水;地下室底板及外墙采用S6抗渗砼结构防水另作1.5厚高分子防水卷材二道,楼面采用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1)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
(2)防水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做防水层时基层含水率符合规范要求。
(4)防水材料应选购北京市建委认证的材料,产品应有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5)屋面、卫生间防水工程施工完后,按规定进行蓄水试验(屋面也可做2 h以上淋水试验或中雨后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地下室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
(2)卷材使用前将表面的防粘物清理干净后立放在通风良好处待用。
(3)抹找平层时,各交接处的阴阳角抹成半径约50 mm的圆弧。并在侧面与立面转角处加贴防水附加层,附加层宽为500 mm。
(4)基础底板防水层施工时,先铺阴角防水加强卷材,再铺立面及平面卷材,并使卷材紧贴阴角。
(5)在永久保护墙上满粘卷材,临时保护墙上虚铺卷材并将卷材固定在临时保护墙上端,抹低标号砂浆保护层,以保护接头不被损坏。
(6)立面卷材铺贴时,压在临时保护墙里的卷材接头剥出后,将表面浮灰清理干净,注意不要损坏卷材。
(7)为防止绑筋时碰掉防水保护层,划破四周墙立面的防水层,在绑筋前在靠墙内侧临时布设纤维板,保护防水层,随绑筋随拆除。
(8)墙体防水卷材铺贴自下而上采用满粘法施工,其长、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 mm,上下两层卷材接缝应错开二分之一左右。
(9)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处采用BW橡胶止水带确保防水要求。
(10)沥青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贴保温板保护层,
(12)保护层做完后回填室外土。
3、卫生间、淋浴室聚氨脂防水涂膜施工:
(1)在施工前将基底清理干净,尤其是阴阳角处、管根处等部位不得有尖锐杂物存在。
(2)找平层在转角处要抹成小圆角。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应 2%,以地漏边向外50 mm处排水坡度为3-5%,不得局部积水。
(3)与找平层相连接的管件、卫生器具、地漏、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收头圆滑,用密封膏嵌固之后才能进行防水层施工。
(4)小管必须做套管,先做管根防水,用建筑密封膏封严,再做地面防水层与管根密封膏搭接一体。四周涂起100 mm高与立墙部分水平接好。
(5)在地漏、管道根、阴阳角等易漏水的薄弱部位做补强附加处理。
(6)涂膜分三次进行涂刷,施工时要严格掌握好分层涂刷的时间,并做到前后两层涂刷的方向要垂直,每层涂刷的厚度要均匀一致。
(7)卫生间面积小,光线不足,通风不好,应设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各工种交叉作业要配合好,具体施工时要有成品保护措施。
(8)防水层作完后,蓄水24小时无渗漏后再做面层。
1、本工程土方回填为室外2∶8灰土。
2、回填土施工前,首先应进行土壤击实试验,根据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干容重,来确定回填用土的含水率控制范围及压实遍数。
3、回填前应对地下室外墙防水进行验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5、土质应优先选用原土,但回填前应检测土质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6、2∶8灰土应做到配比准确、拌和均匀、含水率适中。
7、回填土施工时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250 mm内。
8、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至少夯实三遍,并做到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加强对边缘部位的夯实。
1、±0.000以下采用强度为MU10的实心粘土砖砌筑、±0.000以上外墙采用强度为MU10的烧结多空砖砌筑,内墙采用加气砼砌块,各种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单、合格证书。
2、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过磅配制,计量要准确,采用机械拌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0.000以下采用M5水泥石灰砂浆砌筑,±0.000以上采用M5水泥石灰砂浆砌筑。
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砂浆应随拌随用《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071-2002》(已作废),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拌成后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
5、组砌方法应正确,采用满丁满条排砖。
6、砌砖时留踏步槎,上下层错缝,构造柱两侧留大马牙槎,沿构造柱每隔500 mm设2 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1000 mm,
7、常温施工时,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
8、实心粘土砖砌筑采用一顺一丁,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多孔粘土砖及小型砌块采用错缝砌筑,不符合模数的地方用实心粘土砖砌筑。
9、砖基础砌筑前将混凝土垫层表面清扫干净DB13(J)/T 105-2017标准下载,洒水湿润,若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 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处理或用砂浆找平。
10、小于600的洞口,采用钢筋砖过梁,主筋2 8(370墙为3 8),钢筋长度为L(L=洞口宽度+300×2),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厚1:3水泥砂浆,大于600的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当过梁与构造柱、圈梁相碰时一起现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