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421-1996).doc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421-1996).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0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101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421-1996).doc简介:

《421-1996》是199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布的一份关于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标准,全称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这份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剪力墙结构在大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质量控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施工准备:包括模板设计、制作、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等。

2. 混凝土浇筑:规定了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浇筑速度、振捣方式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 模板拆除:给出了模板拆除的时机和顺序,以及模板的保护措施。

4. 质量控制:对混凝土的强度、平整度、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施工质量。

5. 安全措施: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防倾覆、防坠落、防触电等。

6. 施工验收:规定了施工完成后对工程的验收标准和程序。

该标准是指导剪力墙结构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421-1996).doc部分内容预览:

    2.1.1  水泥:用325~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当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早强措施,确保墙体拆模及扣板强度。

    2.1.2  砂: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子5%。混凝土等于及高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3%。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T/CECS723-2020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评价标准及条文说明.pdf,混凝土等于及高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1%。

    2.1.4  水: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技术要求,其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通过试验室确定。

    2.1.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吊斗、手推车、磅秤、插入式振捣棒(高频)、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水勺、水桶、胶皮水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办完钢筋隐检手续,注意检查支铁、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核实墙内预埋件、预留孔洞、水电预埋管线、盒(槽)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

    2.2.2  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边角柱加固是否可靠,各种连接件是否牢固。

    2.2.3  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外砖内模的砖墙及木模,常温时应浇水湿润。

    2.2.4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磅秤等,经检查、维修。计量器具已定期校核。

    2.2.5  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2.2.6  由试验室进行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注意节约水泥,方便施工,满足混凝土早期强度要求,拆模后墙面平整,达到不抹灰的要求。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混凝土搅拌 → 混凝土运输 → 混凝土浇筑、振捣 → 拆模、养护

    3.2  混凝土搅拌: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加料顺序宜为,先加l/2用水量,然后加石子、水泥、砂搅拌lmin,再加剩余1/2用水量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掺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各种材料计量准确,计量精度:水泥、水、外加剂为±2%,骨料为±3%。雨期应经常测定砂、石含水率,以保证水灰比准确。

    3.3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延续时间尽量缩短,根据气温宜控制在0.5~lh之内。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应使用。

    3.4  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  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1m;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当采用平模时或留在内纵横墙的交界处,墙应留垂直缝。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3.4.2  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

    3.4.3  外砖内模、外板内模大角及山墙构造柱应分层浇筑,每层不超过50cm,内外墙交界处加强振捣,保证密实。外砖内模应采取措施,防止外墙鼓胀。

    3.4.4  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3.4.5  墙上口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表面找干。预制模板安装宜采用硬架支模,上口找平时,使混凝土墙上表面低于预制模板下皮标高3~5cm。

    3.4.6  拆模养护: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MPa,冬期时掺防冻剂,使混凝土强度达到4MPa时拆模,保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及时修整墙面、边角。常温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湿润。

    3.5  冬期施工:

    3.5.1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

    3.5.2  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应根据冬施方案施工。掺防冻剂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3.5.3  冬期注意检查外加剂掺量,测量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入模温度,骨料必须清洁,不含有冰雪等冻结物,混凝土搅拌时间比常温延长50%。

    3.5.4  混凝土养护做好测温记录,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当温度降低到防冻剂的规定温度以下时。强度不应小于4MPa。

    3.5.5  拆除模板及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至+5℃以后,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表面应覆盖养护,使其缓慢冷却。

    4.1  保证项目:

    4.1.1  混凝土使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  混凝土试块必须按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评定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一87)的要求。

    4.2  基本项目:

    混凝土振捣密实,墙面及接槎处应平整,不得有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1 轴线位移 8 5 尺量检查

层  高 ±10 ±10

全  高 ±30 ±30

全  高 1‰且≤20 1‰且≤30

5 表面平整 4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偏移 10 10

7 预埋管、螺栓、预留孔中心线偏移 5 5

8 预留洞中心线偏移 15 15 尺量检查

H/1000 且≤30 H/1000 且≤30

    注:H为墙全高。

    5.1  不得任意拆改大模板的连接件及螺栓,以保证大模板的外形尺寸准确。

    5.2  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持甩出钢筋的位置正确。

    5.3  应保护好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

    5.1  墙体烂根:预制模板安装后,支模前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模板不超过1cm,保证模板下口严密。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5cm厚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5.2  洞口移位变形: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土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

    5.3  外砖墙歪闪:外砖内模墙体施工时,砖墙预留洞,用方木,花蓝螺栓将砖墙从外面与大模板拉牢,振捣时振捣棒不碰砖墙。洞口模应有足够刚度。

    5.4  墙面气泡过多:采用高频振捣棒,每层混凝土均要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5.5  混凝土与模板粘连:注意清理模板,拆模不能过早,隔离剂涂刷均匀。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 集 第二册 川中南(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12月).pdf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  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6.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及强度评定。

    6.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6.4  隐检、预检记录。

DB11/T 387.1-2016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评定 第1部分:河道整治.pdf    6.5  混凝土施工记录;冬期施工记录。

    6.6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6.7  其它技术文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