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某宽度35m,双向四快二慢,三幅路形式,沥青砼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该工程项目为一条宽度为35米的双向四快二慢,三幅路形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这种设计体现了对道路交通流量的科学管理和优化,其中“双向四快二慢”意味着道路分为四条快速车道和两条慢速车道,可以有效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同时保证行车安全。
三幅路形式通常是指将道路分为三个部分,中间部分为快车道,两侧为慢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或应急停车带,这种设计有利于缓解车流量压力,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并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安全通行空间。
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准备:明确施工范围,进行场地平整,铺设基层,确保路基稳定。同时,根据道路宽度和结构,准备足够的沥青混凝土材料。
2. 施工流程:将施工过程分为基层处理、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成型、接缝处理、表面平整等步骤,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工序衔接。
3. 机械设备配置: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流程,配置合适的摊铺机、压路机、切割机等专业设备。
4. 安全与环保:设立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周边环境的保护,遵守环保规定,减少施工噪音和尘埃。
5.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设置质量检测点,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强度和耐久性。
6.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遇到的天气、设备故障等问题,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高效、安全、高质量地完成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某宽度35m,双向四快二慢,三幅路形式,沥青砼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部分内容预览:
4.1.8.4各种管径管道的磅水龙头,应为检验段上游管道内预顶以上2m,若检查井口至管顶深度小于2m,则磅水水头高度再预窨井口为止。
本工程沟槽回填按施工图及设计交底要求,污水管采用黄砂回填至管顶平,雨水管采用黄砂回填至管中平,管外顶以上至道路基础部分用挖出的土回填,如难以利用,采用长江细砂(惨4%水泥)回填。
4.1.9.1沟槽复土应在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凡已具备复土条件,均应立即复土,复土前必须将槽底什物(草包、模板和支撑设备等)清理干净,穿越沟槽的公用事业管线及沟槽附近的建筑物应按本规定认真加固处理。
4.1.9.2复土时沟槽内不得积水,拆板复土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逐层进行,每次拆板一般不得超过45cm,若遇上土质较差或支撑走动,则不得超过30cm。
4.1.9.3拆板后必须当天复土,复土时GB/T 37132-2018标准下载,不得回填淤泥、腐蚀土、冻土、有机物质;以及大于10cm的石料等硬块杂物,大的泥块应敲碎。
4.1.9.4管道两侧应同时均匀回填,两边高差不得超过30cm,复土时,不得将土直接卸在管道接口中,沟管两侧及管顶平范围内的砂必须分层整平,每层厚度应小于30cm。
4.1.9.5沟槽复土的密实度应与路基密实度要求相一致(轻击为≥98%,重击为≥95%)。
4.1.9.6拆下的钢板桩、撑板、撑注等设备应及时清理、保养并整齐堆放,做到工完场清。
4.2.1道路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路基施工(暗浜处理、挖、填土、上路床长江砂惨4%水泥处理等)→砾石砂垫层→粉煤灰级配三渣基层→稀浆封层→沥青混凝土面层→附属工程施工
4.2.2.1道路施工开工前,先要做好施工区与通行区的分隔,将施工区用封闭式护栏分围护,并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和防汛措施,保证施工期间排水畅通。
4.2.2.2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道路中心桩,桩距为20m。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
4.2.2.3测量复核
在地面道路开始施工前,首先要对设计图纸和资料对现场进行详细的校对和核实,对原有的地面标高进行复测,复核地下管线和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对外露的检查井、雨水口、消防栓及公用事业表具箱等应予标明,避免埋没或堵塞。
对新近埋设的地下管线,应复验其沟槽回填质量,如未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应采取补救措施。
4.2.3.1路基填土
路基回填材料要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回填采用长江砂(惨4%水泥),按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
压路机碾压时,要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要重叠等原则进行,且两轮应超过两施工段的接茬处。碾压时顺车行方向直线进行,并由路边逐渐碾压向路中。碾压时速度要均匀。
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则要采用小型机夯及人力夯进行夯实。
路槽挖出以后,应立即开好盲沟及排水明沟,以防止下雨影响道路的施工。
4.2.3.3表层及浜塘处理:
b、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c、如果在指定的弃土场不能满足弃方要求时,应尽早重新选择弃土位置并相应修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d、必须注意对图纸未标出的地下管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现场听候处理。
e、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应考虑到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0毫米的压实度,路床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0毫米其压实度均应不下于95%。应按规范要求按轻型击实法进行检验,如不符合要求,应进一步压实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f、当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条件转好。
当新建道路遇有暗浜,将不合格的淤泥土、杂土或腐蚀土等彻底挖除,直至沟底原状土层,铺一层土工格栅。沟浜四周按照要求将原有边坡挖成1:1.5坡,回填30cm砾石砂封层按要求压实,在其上铺设一层土工布。回填采用长江砂(惨4%水泥)回填上路床面位置。
4.2.3.5表土排水
a、在地表过分潮湿地段,应在道路红线外一侧开挖纵向排水明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
b、在排水明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水流入。
c、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应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
d、在路基范围内有低洼积水地段时,可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以外,按要求的深底将此地面翻挖(如此地面密实度达到要求可不挖松),经处理后再进行压实。对旱地或地表土质疏松时也应进行原地面压实。对压实度的要求,均应符合要求。
4.2.4.1砾石砂垫层粒料必须清洁、有棱角、不含有机物和其它有害物质。
4.2.4.2垫层材料的级配符合规范要求。
4.2.4.3砾石砂按规定摊铺好后,应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压路机将材料由外侧向路中央缓缓压实,由低向高碾压。必要时在碾压前需洒水以调整其含水,从而达到其要求的压实度。
4.2.4.4砾石砂摊铺采用斗铲、劳动车结合人工进行,在摊铺时要防止出现粒料分离现象。
4.2.4.5完工的表面必须密实,在压路机的碾压下不发生移动。
4.2.5粉煤灰三渣基层施工
本工程机动车道三渣基层厚度分为40cm,三渣基层分二层进行摊铺。
4.2.5.1在三渣基层摊铺前,应复测基层的标高以保证三渣厚度及最终路面标高。
4.2.5.2运到工地的混合料要及时摊铺及时碾压,若由于施工条件限制不能及时摊铺时,在工地堆放时间不能超过2天,早强三渣不能超过1d,混合料的适宜含水量以二灰细料“手捏成团,落地能散”为度。
4.2.5.3三渣摊铺采用平地机并用人工协助整平,但如采用级配三渣则使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在摊铺时以“宁高勿低,宁铲勿补”的原则,控制好摊铺厚度,松铺系数由现场试铺决定。
4.2.5.4三渣在摊铺时应尽量做到一次整平,摊铺后如发现局部粗集料集中产生蜂窝现象时,即用少许较干的二灰嵌实再进行碾压。
4.2.5.5为保证三渣的路拱及3m直尺检查路拱和平整度,及时进行铲修整平。
4.2.5.6混合料的碾压时间应掌握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压路机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先静后振,自路边压向路中,轮迹重叠30cm,压路机压实密度为80~100m/min。
4.2.5.7当三渣表面浮浆时,压路机应停止振动,此时可改为静碾压,消除轮迹以保证其表面平整度。
4.2.5.8三渣碾压完成后即开始潮湿养护,特别是在施工二星期内,应使三渣表面保持湿润,但不得用消防水冲向路表,以免冲掉表层灰浆。
4.2.5.9对上下层三渣联结可采用铺上层嵌先将下层表面打扫干净,并适当洒水湿润,一般下层压实后应尽早摊铺上层。
4.2.5.10.在三渣压实后一星期内应检查其压实度及平整度,以便及时补救不合格之处。
4.2.5.11未铺面层之前三渣基层不得开放交通。当弯沉值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2.6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4.2.6.1材料要求:
粗集料应为洁净、干燥、硬的、坚固、均质的碎石,无粉尘、泥土和其它有害物质,不超过规定额的扁平颗粒(最多15%);粗集料应为与沥青结合料有较好咬合力的石料。
细集料应为洁净、硬的、坚韧、坚固和带有棱角的颗粒,不夹杂质或染有泥土、粉土或其它有害的物质。
石灰石粉,如被用作矿质填料时应是干燥、松散的并不带泥土、杂质和成团的微粒,它应含有不少于70%能通过0.074mm筛子的细粒,亲水系数小于1.0;水泥也可以用作矿质填料。加矿质填料的数量,只能是满足适当的级配要求所需的数量。
结合料的沥青针入度为60~80,残余沥青应为均质的并不含有机物质及不同于天然的物质。当残余沥青被加热到175℃时不应泡沫。
4.2.6.2配合比设计
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并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至少5组)测定其密度、稳定度、流值。计算出空隙率和饱和度,使其符合规定要求,并有良好的施工性。
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混合料应由粗集料、细集料、矿质填料与沥青组成。
这些组成材料应按颗粒大小分类,由均匀的级配并依一定的比例掺和,以组成符合要求的混合集料。对此种组成的混合集料(100%地按重量),应按规定的百分率加入沥青混合料,除碎石联结层外,此混合料的组成用马歇尔试验测定。
集料不应取某一个筛子的低限,而在相邻的另一个筛子取其高限,但应有均匀的级配。
4.2.6.3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和运输
沥青混凝土由专业拌和厂拌制和运输。将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对拌和厂进行资格预审。必须满足上述的材料要求和下述拌制和运输要求:
必须具备精确称量的拌和机械。
沥青混合料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骨料分离现象。拌和时间不少于50s。
沥青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之间。送到工地时温度不低于130℃。
混合料用具有保温措施的后倾自卸式卡车运输,车厢内壁、底板涂有薄层隔剂。
拌和厂按施工要求均衡、连续送料。
4.2.6.4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
现有的表面应干燥、清洁和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与杂物,当要求清扫时,如有可能应至少清扫到打算摊铺的沥青层边缘以外300mm。任何粘在路面上和扫帚不能扫掉的杂质,应用其它办法清除。任何较大面积被油类玷污的地方,应用被批准的方法清除。
如在清理之前,沥青混合料变软或已经松散,则应将受影响的地方刨除《建设工程定额编制规则》宣贯,以沥青混合料恢复至原状并压实至规范要求。
4.2.6.5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和碾压
本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采取机械摊铺的方式。
摊铺前,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其质量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实施。
粗粒式沥青层允许斜接(15cm),中粒式沥青层须削齐平接。上下层错缝1m,接缝处涂刷沥青粘层,表面要烫平。
气温低于10℃DBJ41T 193-2018 河南省成品住宅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标准.pdf,停止摊铺。路面滞水时暂停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