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新**山子XXX公司营业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新**山子XXX公司营业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新**山子XXX公司营业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土方开挖前首先根据基础的埋入深度平面尺寸、放坡系数和施工作业面绘出土方开挖图,然后进行现场按红、兰线给定坐标控制网进行定位放线。按土方开挖图和建筑物定位放线,撒出土方开挖灰线,报请规划部门进行验收通过,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还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按照土方开挖图,计算出土方开挖量,然后根据现场自然地坪和设计高程,结合基础的回填断面计算出土方的回填量,两者进行平衡测算,符合设计要求可回填的土方,在不影响施工及其它条件下进行就地堆放,多余的土方量考虑外运,减少不必要来回倒运的损失。
在开挖前还应考虑排水问题,本工程排水应采用在建筑物基础的外围挖排水沟,根据流水情况,在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用潜水泵提升控制地下水位。因此在土方开挖前,应考虑降排水的截水沟的位置,还应考虑排水的起向和准备足够的潜水泵。
本工程土方开挖量比较大,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土方开挖采用叁台大型挖沟机和一台70型装载机,正反铲结合开挖,根据三台土方机械的挖土量配足自卸翻斗汽车倒运。本工程挖土在2月份进行,还应做好冬季施工措施,详见本组织设计“季节性施工措施”一章。
土方开挖时,应由专职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并配备相应人数的工人配合机械,进行人工修整铲平。
挖土至一定深度,现场技术人员随时测量其水准高度严格防止超挖,以免影响原地基质量,因此机械开挖应留出30cm作为人工清底厚度,人工清底要紧跟机械,把挖出铲平的土方DB37/T 4270-2020 安全生产举报投诉处置规范.pdf,由机械装车拉出基坑。
为了保证基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清底时先用水准仪按高程基准点,替测至基坑,敲上水平高程控制小桩,人工修整、清底时,就可按控制小桩,来控制其基底高程。土方开挖必须按土质情况和开挖深度,按规范要求放坡系数放出坡度和施工工作面,防止塌方而造成不安全隐患,在挖掘时还应经常地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现象,要及时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挖土时如遇到管沟边,应提前做好防护加固措施。
回填夯打时要注意,防止损坏地下防水层,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避免由于损坏防水层,造成渗漏等质量问题。
8.1.4 定位放线及测量
根据总平面图给定的座标,求出与建筑方格网点的相互尺寸关系,采用直角坐标法或极座标法测设出单位工程的轴线,并建立轴线控制桩。轴线确定后,将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用龙门板固定单位工程的轴线。
所有定位、标高测设均先依据与方格控制网的相互关系进行测设,然后依据其平面绝对X、Y座标进行复测,力求将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最后根据中心轴线,撒出开挖边线,边线采用放坡开挖,放坡为1:0.67。在基础及主体工程施工时,把龙门板上轴线及标高引测到基础及墙身上,作为下一工序施工的测量控制依据。
工程沉降观测点布置:沉降观测点设置在墙身±0.000标高处,每15米左右设置一点,采用10mm厚的钢板埋入墙身上,上焊一头磨圆的φ16钢筋,如下图,在钢板中央划出中线,作为标高的测量控制线。结构施工每增加一层荷载观测一次,装饰阶段每月观测一次。
A B C D
E F G H
因本工程属深基坑施工,根据土质情况和各方面条件,采用挖出截水沟设置集水坑,用潜水泵提升的施工办法,但在施工时要注意截水沟离基边的距离和沟的深度,防止由于截水沟设置不当,影响基础地基。
截水沟深度、宽度和集水坑的距离视实际地水位和渗水速度而定,要达到真正控制水位的目的,另外潜水泵提出水排放,应远离基坑并设在建筑物的下坡处,防止由于排水位置不当,造成循环水,而增加降排水的难度。
本工程设计对防水要求比较高,因此防水施工十分重要。在施工前首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行之有效的防水工程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经审批后作为实际施工作业的依据,对操作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先进行操作方法、规范标准培训和技术交底后方可上岗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专门检查督促,以保证防水这关键部位施工质量万无一失。
8.1.7 混凝土施工缝
8.1.7.1 施工缝的位置:
①顶板及底板防水混凝土均应连续浇筑,不留设施工缝,施工时应与结构变形缝结合起来。
②剪力墙结构只留设水平施工缝,其位置不应在剪力与变矩最大处或顶、底板与墙体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面200及底于顶板100mm位置,墙体设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8.1.7.2施工要求:
①施工缝的留设应保证形状正确,位置合理准确,企口缝及阶梯缝的凸出部分应与下部形成整体,不得事后补作,且应注意保护;金属止水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固定完毕并将位置准确焊接。要保证严密。
②当已浇混凝土达到 1.2MPa后,方可进行接缝施工。接缝前,应将接缝处混凝土表面凿毛,剔除松软部分,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洁净,但不得积水。
③接缝浇混凝土时,应先铺一层20~25mm(墙底应为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其所用材料及灰砂比应与混凝土一致,要随铺随浇,不得漏铺和早铺。第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应严格控制在500mm内,并注意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但振捣捧不得触及止水板。
在管道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处,应在施工混凝土前正确预埋带有止水环并防腐的套管,止水环与套管满焊严密,安装套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调整好位置后做临时固定,然后一端用封口钢板将套管与穿墙管焊牢,以另一端将弹性较好的防水嵌缝材料紧密嵌填于套管与穿管之间,用封口钢板封堵并焊牢。
防水混凝土中预埋件、预留孔、均应事先埋设准确检查无误,严禁浇筑后剔凿打洞。预埋件端部或设备安装所需预留孔的底部,混凝土厚度均不得小于200mm,否则必须采取局部加厚或其它防水措施,防止引起渗漏。
防水混凝土支模时,宜使用穿墙止水螺栓,以免造成渗水通路,具体措施:
8.1.10.1在穿墙螺栓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钢板厚度不宜小于4mm,直径应比螺栓直径大50mm以上,与螺栓满焊、位置居中。拆摸时割掉外露部分,端头刷防水防锈涂料(如沥青),为保证墙体厚度而加设的钢筋顶撑,也应焊接止水环。
8.1.10.1 预埋套管加焊止水环,拆摸后抽出螺栓,套管内用膨胀水泥砂浆封牢。
8.1.11 防水混凝土养护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混凝土早期脱水或养护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水份和湿度,则其抗渗性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当混凝土进入初凝即应覆盖保湿养护不小于14天。
由于防水混凝土对养护及保护要求较严,故不宜过早拆摸,拆摸时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不得超过15~20℃以防开裂,拆摸后对混凝土表面的轻微缺陷经鉴定后要及时认真地修补,并继续养护,保持湿润。
8.2.1 结构工程施工顺序
放线→内墙钢筋架立→立内墙正号模→电管盒敷设、门洞口模安装→合内墙反号模→预检、混凝土浇筑申请→浇筑内墙→养护、拆内模墙→墙面养护修理→柱钢筋→柱模板→隐验→浇砼→梁板底模→梁板钢筋→水电预留、预埋→浇筑砼→预应力筋张拉→灌浆→技术复核→转入上一层。
8.2.2.1 平面与高程对控制图的测定
本工程上部结构的测量控制:根据施工图纸及基础阶段的测量平面控制网点、座标和高程的数据稳定,进行座标反算,现场实测,确认各红线点的精度,且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情况布设井字形主轴线后,又在距施工场工地外侧布设一条高精度基线,作为整个现场各控制网点的座标和高程的校对依据,在施工现场根据主轴线对本工程测设轴线与标高控制点。在布置基线,主轴线与各控制网点时,选用激光经纬仪和S3水准仪。距离往返丈量相对精度不小于1/20000。测水平角度或延长直线时均采用正倒镜测回法观测,取平均值。在高程控制中采取两次仪器高及转点归零等测法,保证精度。测角值中误差控制在10"以内,高程闭合差控制在2毫米。
8.2.2.2 轴线及垂直度的测定
本工程塔楼高为60多米,为保证相对位置及细部轴线的正确性,对垂直度、轴线尺寸的偏差必须严格控制,轴线位移允许偏差为≤5mm,标高每层允许误差≤5mm,全高≤±30mm。为此,根据整体高精度,局部低精度控制原则,采用激光经纬仪垂直施测及外轴线校核为内容的内外控相结合的垂直施测方法。
基准点布置:根据本工程各自的平面形状特点。一个楼面上布置8个基准点。基准点JGJT436-2018 住宅建筑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标准.pdf,作为垂直控制的依据,基准点引测根据放线时建筑方格网上轴线外控制点。基准点之间距离往返平均值控制在±3mm以内,一测回角根据距离偏差值就控制在±10"以内,量距、测角使用的钢尺、仪器必须固定,量距不少于一个往返,同时作好原始记录,提供测量成果。
水准基点的位置应在地质坚实,不易受施工震动影响的地点,离未稳定的建筑物不少于100mm,埋设点位后必须经过四星期稳定时间,然后才能进行观测。水准基点桩顶标高以高出场地平整标高30cm左右为宜,并作围护措施,防止被水淹没,并定期检查水准点有无发生变动,及时掌握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以便作相应的调整。
层高控制:建筑物施工中高程传递,设置楼层水准点,在引各层标高时,必须从0.00开始测量,严禁层层翻到积累误差,用钢尺沿某一墙角自0.00起直接向上丈量,把标高传递上去。由于大楼超过50m不能一整尺控制,故分段来控制层高,每段偏差控制在±5mm以内,每座塔楼需备基准尺和常用尺各一把。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在施工阶段每层观测一次,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设置按设计规定留置。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及精密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广东省通用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 第四册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上) ,容许闭合差为±0.5mm×n(n为测站数),视距控制在40m以内,前后视距差不大于2m。由于沉降观测分布较广,数量较多,须分多次转站观测,事先选定若干沉降观测点为转点,组成闭合的水准路线,为保证沉降观测的可靠性,观测员,仪器,水准基点以及观测路线都应固定。
8.2.3.1 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墙体钢筋的施工流程:下料制作→运至使用部位→绑扎(焊接)墙柱钢筋→绑扎拉结筋及保护层垫块。墙柱筋绑扎前,先根据墙柱洞口边线,复核钢筋的偏移程度。保护层偏大的竖向按照1:6的坡度进行校正,偏出边线的钢筋,将钢筋下端平台砼凿除后进行校正就位或作加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