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SLA50008-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HSLA50008-2021 公园城市评价标准及条文说明.pdf简介:
"T/C HLSA50008-202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公园行业标准的编号,它具体指的是《公园城市评价标准及条文说明》。这个标准主要用于对公园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评价和规范。
公园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公共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融合,以公园绿地为基础,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形态。这个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地系统: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生态廊道等的布局、面积、生态功能等,确保城市有足够的绿色空间。
2. 公共服务:评价公园设施的完善程度,如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教育设施等,以及公园的开放时间、管理服务等。
3. 生态保护:评价城市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如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4. 社区参与:强调公众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如公众的满意度、参与度等。
5. 可持续发展:评价公园城市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特点,确保其长期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条文说明"是对标准中各项条款的具体解释和操作指南,帮助理解和执行标准。它会详细解释各项指标的含义、评价方法、达标要求等,以确保公园城市的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T/CHSLA50008-2021 公园城市评价标准及条文说明.pdf部分内容预览:
注:林荫路是指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
注:林阴路是指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 2.18职住环境公园化实施情况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 定计算:
DBJ T13-112-2009 福建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pdf1园林式居住区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园林式居住区比例(%)三
园林式单位比例(%)
城市建成区单位总数量(个)
4.2.19城市公园化生态地区示范区面积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4.2.19 城市公园化生态地区示范区面积比例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公园化生态地区示范区面积比例(%)三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km)
4.2.20文化设施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均公共文化设施用地面积(m/人)三
城市总人口(人) 2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步行15min覆盖率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步行15min覆盖率(%)= 城镇开发边界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5min和文化 活动站5min步行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km²) K0(02
城镇开发边界内所有居住用地总面积(km
21教育设施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人均教育设施用地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人均教育设施用地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城镇开发边界内教育设施用地面积(m)
3城市社区小学步行10min覆盖率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社区小学步行10min覆盖率(%)= 城镇开发边界内小学10min步行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km)
成镇开发边界内所有居住用地总面积(km
4.2.22体育设施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城镇开发边界内体育场地面积(m²)
城镇开发边界内所有居住用地总面积(km)
3医疗卫生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人均医疗卫生设施用地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开发边界内医疗卫生设施用地面积(m)
2 医疗卫生设施干人床位数应按下式计算: 医疗卫生设施千人床位数(床/千人)三
3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步行15min覆盖率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步行15min覆盖率(%)= 城镇开发边界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min和卫生 服务站5min步行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km)
土会福利设施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均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1人均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城镇开发边界内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面积(m²
开发边界内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面积(m)
2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步行15min覆盖率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步行15min覆盖率(%)
城镇开发边界内养老院15min和社区养老设施 5min步行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km²)
城镇开发边界内所有居住用地总面积(km)×100%
注:社区养老设施包括提供老年人日托、全托服务的社区老年 照料中心、托老所等。
4.2.26城市给水系统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
管网漏损率应按下式计算:
管网漏损率应按下式计算:
2水质达标率应按下式计
2水质达标率应按下式计算:
2水质达标率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污水处理率(%)
2城市污水处理污泥达标处置率应按下式计
年供水量(t)一年有效供水量(t)
水质检测指标总数(个)
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t)
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总量(t)
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处理率应按下式计算:
成市道路系统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共交通站点500m覆盖率应按下式计算: 通站点500m覆盖率(%)三
4.2.29城市道路系统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
公共交通站点500m覆盖率(%)
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m覆盖区域面积(km²)
2城市道路完好率应按下式
城市道路完好率(%)
3路网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市道路完好率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建成区完好道路面积(m²) X100% 城市建成区道路总面积(m²)
(4.2.29.3)
4.2.30径流控制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
0径流控制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按下式计算: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00%
城市建成区面积(km²)
1雨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式计算:
收集并用于道路浇洒、园林绿地灌溉、市政 杂用、工农业生产、冷却等的雨水总量(m)
4.2.32交通安全设施达标率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
机非分离覆盖率(%)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人/万车
城市建成区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人)
城市建成区机动车保有量(万车)
城市防灾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人均避难场所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人均避难场所面积(m/人)
2应急避难场所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应按下式计算: 应急避难场所500m服务半径覆盖率(%)=
4.2.36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建成区居住用地总面积(hm²)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的防护绿地总面积(m²)
4.2.37珍稀濒危物种调查与保护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
规定计算: 1珍稀濒危物种摸底调查完成率应按下式计算: 珍稀濒危物种摸底调查完成率(%):
1珍稀濒危物种摸底调查完成率应按下式计算: 珍稀濒危物种摸底调查完成率(%)=
市域范围内已完成珍稀濒危物种摸底调查的区域总面积(hm²)
2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应按下式计算: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 市域范围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植物名录中得以有效保护的物种数量(种) X100% 市域范围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植物名录中的动植物物种总数(种)
4.2.38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控制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 规定计算: 1外来入侵物种现状摸底调查完成率应按下式计算: 外来入侵物种现状摸底调查完成率(%)二 市域范围内已完成外来入侵物种现状摸底调查的区域总面积(hm")
2外来入侵物种控制率应按下式计算: 外来入侵物种控制率(%)= 市域范围内得到控制的外来入侵物种数量
4.2.39生态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率应按下式
生态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率(%)三
4.2.40城市风貌和乡愁记忆市民满意率应按下式计算
城市风貌和乡愁记忆市民满意度总分(M)大于或等于8分的市民人数(人)
式中E容 市容风貌评价值; E容1 公园化风貌评价值; Ex2 公共场所风貌评价值
乡愁记忆市民满意度调查被抽查的市民总
E综合=E综1×0.35+E综2×0.35+E综3×0.3
式中E综合 城市整体形象评价值; E综1 市容卫生环境评价值: E综2 社会氛围评价值; E综3 市民精神面貌评价值。
4.2.43城市植物景观风貌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
E植=E植1×0.25+E植2×0.25+E植3×0.25+E植4×0.25
式中E植 城市植物景观风貌评价值: E植1 城市植物景观的美感度评价值; E植2 城市植物景观的丰富度评价值; E植3 城市植物景观的特色显著度评价值; E植4 城市植物景观的乡土化程度评价值。 4.2.44城市设计编制、实施及管理水平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
4.2.44城市设计编制、实施及管理水平评价值应按
E规=E规1×0.4+E规2×0.3+E规3×0.3
式中E规 城市设计编制、实施及管理水平评价值 E规1 城区空间整体形态和风貌评价值: E规2 城区天际线轮廓评价值; E规3 城区建筑风貌控制管理水平评价值。 4.2.45特色风貌片区保护和建设水平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
E貌=E貌1×0.5+E貌2×0.5
式中E貌 城市特色风貌片区保护和建设评价值; E貌1 城市特色风貌片区的整体风貌、保护措施和成效评 价值; E貌2 城市特色风貌片区的建设品质、特色及其与城市 契合度评价值。
4.2.46风貌道路(街巷)、风貌河道的保护修复和利用评价值 应按下式计算:
中E路 风貌道路(街巷)、风貌河道的保护修复和利用评 价值; E路1 风貌道路(街巷)、风貌河道的景观风貌评价值; E路2 风貌道路(街巷)、风貌河道的服务功能水平评 价值; E路3 风貌道路(街巷)、风貌河道的管理方式及水平评 价值。 2.47 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利用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
4.2.47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利用评价值应按下式计算:
E历=E历1×0.2+E历2×0.4+E历3×0.1+E历4×0.3
2017一级建造师考试一建工程经济重点标注内容详情解析(共328页)武中E历 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利用评价值; E历1 历史建筑、历史人物等资源要素保护和合理利用 评价值; E历2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历史名园保护与合理 利用水平评价值; E历3一 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平评价值 E历4—一传统文化习俗保护与传承水平评价值。 4.2.48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保护率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 安下列规定计算: 1古树名木保护率应按下式计算: 古树名木保护率(%)
市域范围内普查后建档挂牌、实施合理保护并存活的古树名木数量(棵)
2古树后备资源保护率应按下式计算:
古树后备资源保护率(%)三
4.2.49绿色产业贡献度评价指标相关评价项应按下列规定
第三产业GDP占比(%)
T∕CBDA 53-202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维修与保养标准4.2.50“公园十”实施率应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