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400.14-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探伤.pdf

GB/T 37400.14-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探伤.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37400.14-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75811
免费资源

GB/T 37400.14-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7400.14-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探伤.pdf简介:

GB/T 37400.14-2019 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探伤》,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重型机械中铸钢件的无损探伤方法和技术要求。无损探伤是一种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完整性来检查内部缺陷、表面缺陷或结构完整性的方法,对于铸钢件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在重型机械中,铸钢件广泛用于承载和结构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GB/T 37400.14-2019 规定了以下几种主要的无损探伤方法:

1. X射线探伤:通过X射线对铸钢件内部结构进行成像,检查内部缺陷。 2. 磁粉探伤:对于铁磁性材料如铸钢,通过施加磁粉并观察其在缺陷处的聚集,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3. 超声波探伤:用高频声波检测铸钢件内部的缺陷,包括厚度测量。 4. 射线荧光检测:对铸钢件表面进行荧光检测,查找表面裂纹或其他缺陷。 5. 涡流检测:主要用于非导磁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

按照该标准,铸钢件在生产和检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无损探伤,以确保其满足规定的机械性能和安全要求。

GB/T 37400.14-201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探伤.pdf部分内容预览:

6.4.2.2透照厚度变化较小时,在能代表透照厚度的部位放置1个像质计。

射线源、像质计、胶片间的相对位置见图5~图7。 射线源至工件的最短距离(L,),由焦点尺寸于、工件源侧表面至胶片的距离L?决定,应满足式 式(8)的要求

A级照相:会≥7.5L22/

式中: 射线源至工件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焦点尺寸,单位为毫米(mm); 一工件源侧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B级照相: 式中: L,一一射线源至工件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焦点尺寸,单位为毫米(mm); L 工件源侧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小于公称厚度的1.2倍时JIS A1113-1999 混凝土抗张强度的试验方法,式(7)、式(8)及图8中的L2值取公称厚度值。 射线源至工件的最短距离L,值可由图8查出。 上述几何条件不能满足时,若像质要求能够满足,则可不受该最短距离L值规定的限制

L1一一射线源至工件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焦点尺寸,单位为毫米(mm); 工件源侧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2小于公称厚度的1.2倍时,式(7)、式(8)及图8中的L值取公称厚度值。 射线源至工件的最短距离L,值可由图8查出。 上述几何条件不能满足时,若像质要求能够满足,则可不受该最短距离L,值规定的限制。

GB/T37400.142019

图8由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L)和射线源尺寸(f)决定源至工件表面最短距离(L,)的诺模图

需要2张或2张以上胶片对工件进行 股片目应有一定的重管区:此时:在车 面放置的搭接标记应出现在底片上

6.4.6X射线管电压及射线源的选择

最高允许X射线管电压不应超过图9规定。此外,Y射线和1MeV以上X射线适用透照厚度范

GB/T37400.142019

见表7规定。如果表6的像质要求能够满足,则可不受此限制。

表7射线和1MeV以上X射线适用透照厚度

6.4.7胶片与增感屏

工件形状复杂、厚度变化较大时,可以采用图10所示的多层胶片法进行照相。该方法是 2张以上感光度相同或不同的胶片装人同一暗盒进行照相

GB/T37400.142019

图10多张胶片照相法

射线底片上像质计至少应识别表6规定的最小线径。如底片黑度均匀部位能够清晰地看到长度不 小于10mm的连续金属丝影像时,则该丝认为是可识别的

检测区内缺陷影像外的底片黑度应在表8规定范围内。但若能达到6.5.1所规定的像质要求,也可 不受此限制

多张胶片照相法,单片观察时底片黑度应满足表8要求;迭片观察时单片黑度最 迭片黑度最高应在4.0以下

不应产生妨碍缺陷评定的伪缺陷影像。

盟度,按表9类别,使用6.3.5规定的观片灯对底月

表9观片灯的适用范围

室使用适合底片尺寸的遮光罩对底片进行观察

降低散射线影响的方法如下: a)在X射线装置窗口放置照射筒或准直装置,将射线束控制在检测区所需的最小范围内。另 外,在暗盒背面、侧面放置1mm~4mm厚铅板,以屏敲来自物体反射的散射线。 b 周向全景曝光中无法使用限制射线束的装置时,在尽可能在宽散的透照室内进行照相。工件 尽可能远离周围物体,相距较近的物体应覆盖上铅板 用铅字"B"验证背散射的影响。铅字"B”高10mm、最小厚度1.5mm,紧贴暗盒背面放置。若 在底片上出现黑度低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不够,应增大背散射防 护铅板的厚度。若底片上不出现“B”学影像或出现黑度高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学影像,则说 明背散射防护符合要求

6.8缺陷影像质量评级

6.8. 1 评级步骤

缺陷影像(以下简称缺陷)的质量评级按如下步骤进行: a 按6.6规定观察底片。 确认底片符合6.5的象质要求。 c) 确定缺陷性质,缺陷分为气孔、夹砂及夹渣、缩孔、裂纹。 d) 确认被检铸件的公称厚度值 e 评定视野由公称厚度值决定,且取最小公称厚度值。 f 测量缺陷尺寸,并规定: 1 观片后,仅对判断为缺陷的影像进行测量,不明阴影排除在外; 2) 仅对影像的清晰部分进行测量,虚影部分不计入; 3) 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在底片上重叠时,分别进行测量。 g) 缺陷评级方法如下: 1 气孔类缺陷按6.8.2.1换算出缺陷点数,然后按表10评级; 夹砂及夹渣类缺陷按6.8.2.1换算出缺陷点数,然后按表10评级; 3 缩孔类缺陷,先按其影像形状分为线状缩孔或树枝状缩孔,线状缩孔按6.8.2.2测量长度, 然后再按表10评级;树枝状缩孔按6.8.2.2测量面积,然后按表10评级; 气孔、夹砂及夹渣、缩孔类缺陷评级时,表11和表12给出了不计入评定的最大缺陷尺寸, 当按表中“1级”对应尺寸去除不计缺陷后评定结果为1级时即定为1级;按表中“1级”对

GB/T37400.142019

应尺寸去除不计缺陷后评定结果为2级或2级以上、按表中“2级和2级以上”对应尺寸去 除不计缺陷后评定结果为1级时,则应定为2级;评定结果为2级或以上时,其结果即为 最终级别; 5 如果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缺陷,就应当分别评级。在有必要确定其综合级别时,可取其中 级别数较大(等级低)者为其综合级别。 在同一评定视野内,最低等级包括2种以上缺陷时,综合级别应降低1级。但是,在各种缺陷都独 自为1级时,只有超过缺陷点数、缺陷长度或缺陷面积允许限度1/2的缺陷在2种以上时,综合级别才 定为2级。 此外,按表11和表12中“2级和2级以上”对应尺寸去除不计缺陷后评为1级、但按“1级”对应尺 寸去除不计缺陷后评为2级时,如果还有混合存在的缺陷定为2级,则综合级别应降低到3级

表10射线检测缺陷影像的最大允许值

缺陷位于评定框边界时,框外部分应计算

不应有裂纹、内冷铁未完全熔合和泥芯撑未完全熔合性质的缺陷, 气孔、夹砂和夹渣类缺陷以点数计。 线状缩孔以毫米为单位计, 树枝状缩孔以平方毫米为单位计。

表11不计点数的缺陷的最大尺

表12不评定缺陷的最大长度或面积

.8.2缺陷点数、缺陷长度和面积

6.8.2.1缺陷点数

单个缺陷,根据其尺寸按表14换算其点数。表11规定了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在测量缺陷尺寸以确定 是否计入其点数时,仅测量缺陷影像黑度较高区域的尺寸,不包括周围的虚影部分。 评定框内存在多个缺陷时,将各单个缺陷的点数相加,换算其总点数。 评级时,只计算评定框内缺陷的总点数,但如果评定框外的缺陷正好位于评定框的边界上,则该缺 陷的点数应计人总点数中

表13气孔、夹砂夹渣类缺陷评定框要求

表14缺陷尺寸与点数

6.8.2.2缺陷长度和面积

GB/T37400.142019

评定框应置于检测区内缩孔长度或面积最大的区域。2个以上缩孔密集分布时,评定框内应尽可 能多地包括最长的和面积最大的缺陷。当大缺陷的尺寸超过评定框的直径时,最大缺陷置于评定框的 中心位置。评定框的尺寸见表15规定。不评定缺陷的最大长度或面积见表12规定。 线状缩孔的长度,取连续状态的缺陷的最大长度。2个以上的缩孔,取各自长度的总和为该组线状 缩孔的总长度。如果评定框外的缺陷正好位于评定框边界上,框外缺陷也应测量进去。 树枝状缩孔的面积,应取连续状态缺陷的最大长度与垂直方向上最大宽度的乘积。如果评定框外 的缺陷正好位于评定框边界上,测 树枝状缩孔中混存有线状缩孔时,将线 状缩孔当作树枝状缩孔处理

表15缩孔类缺陷评定框要求

6.8.3缺陷影像质量等级

6.8.3.1气孔类缺陷

根据气孔缺陷的点数,按表10评级。此外,不应存在单个气孔尺寸超过1/2公称厚度或 情况。

6.8.3.2夹砂及夹渣类缺陷

根据夹砂或夹渣缺陷的点数,按表10评级。此外,不应存在单个夹砂或夹渣的尺寸超过公称厚 或30mm的情况。

6.8.3.3缩孔类缺陷

线状缩孔和树枝状缩孔按表10评级

宿孔和树枝状缩孔按表1

6.8.3.4裂纹类缺陷

检测报告中应记录以下事项: a) 检测实施部门; b) 产品名称; c) 照相日期; d) 底片编号; 材质; f) 公称厚度; g) 透照厚度; h) 照相设备; i) 射线源尺寸; i) 管电压或源类别

k) 管电流或源活度; 1) 曝光时间; m) 胶片等级; 增感屏; 0) 像质计; p) 源至胶片距离; q) 底片像质(像质计可识别的最小线径、黑度范围) r) 检测部位及相关事项; s) 检测人员资格及签名; 其他事项

7.1检测前应明确的内容

订货时需明确以下事项: 检测范围; 铸件各区域的质量等级; 是否要求书面检验规程; 要求进行的特殊检测方法

渗透检测前,检测面应进行预处理(见75,1)。然后在检测区施加合适的渗透剂,让具渗人表面升 1缺陷。经过适当的渗透时间后,去除多余渗透剂,再施加显像剂,吸出缺陷中的渗透剂,形成清晰可见 的放大缺陷显示 同一检测部位要实施多种无损检测时,应首先进行渗透检测,以免污染物进人开口缺陷。假如在其 他无损检测之后再进行渗透检测 的所有污热物

青况下的操作程序2014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习题班练习讲义(178页知名网校),见图

GB/T37400.142019

渗透检测设备.取决于受检件的数量、尺寸和形状,见GB/T18851.4。

7.4检测材料及灵敏度

渗透检测有各种不同的检测系统 个材料族由渗透剂、乳化剂(需要时)、清洗剂和显像剂组成 使用一族材料时,其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应来自同一制造商。

7.4.2检测方法分类

图11渗透检测的主要步骤

表16渗透检测方法分类

一族材料的灵敏度等级GB 50521-2009 核工业铀矿冶工程设计规范,应用1型参考试块(GB/T18851.3一2008)进行测定。等级评定应按材料 型式试验方法进行 要能检出更小的缺陷,所用材料的灵敏度就应越高。根据表17中要求的质量等级,质量等级01和 1级(见7.6.2).应使用符合GB/T18851.2的高灵敏度渗透检测材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