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127-2020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技术导则.pdf简介:
DLT 2127-2020《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技术导则》是由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技术指导文件,其全称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技术导则》。这份导则主要针对的是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也就是将多种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储能等)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靠性的一种新型能源系统。
该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评估流程、数据收集与分析、评估报告编写等方面的要求。它旨在指导和规范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能效评估工作,帮助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科学、客观的能效评估,以便于优化系统设计,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具体来说,DLT 2127-2020导则可能会涉及能源转换效率、能源利用效率、系统运行稳定性、环境影响等因素的评估,以全面评价和提升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综合能效。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南,对于推动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DLT 2127-2020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技术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DL/T21272020
4.1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效评估包括系统、子系统、设备三个层面评估。 4.2能效评估应由评估方根据评估需求选取统计期(典型日或特定时段)。 4.3能效计算方法应根据GB/T33757.1中冷热电能源系统能效计算方法确定。能效计算基准单位应根 据GB/T2589的规定,采用所在区域等价值折算的标准煤当量。 4.4系统层、子系统层、设备层的能效评估,可采用与同类系统运行能效对比或与自身设计能效对比 的评估方法。
评估流程如下: a)确定能源系统被评估对象边界和能效评估统计期规范下载,选择对应指标; b)进行能耗数据采集及处理; c)进行能效指标计算; d)进行能效评估; e) 根据计算得到的能效指标确定被评估对象能效水平,提出能效提升方案和建议,出具能效评估 报告(见附录A)。
6.1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指标层次架构如图1所示。
1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指标层次架构
6.2能源系统能效根据考察阶段,可分为系统设计能效和运行能效;根据系统供能状态,可分为供冷 季能效、供热季能效、过渡季能效。工业生产时能效评估应按“过程、设备、生产厂”确定,包括电 能设备、热/冷能设备、能源转换设备能效指标。 6.3能源系统能效评估应覆盖系统主要供能状态。对于运行能效评估,应在供冷、供热、过渡等不同 运行状态下,分别选取一个或多个典型日的运行数据。 6.4系统全年综合能效应基于供冷、供暖、过渡等不同运行状态下典型日的能效数值,通过统计不同 运行状态的全年累计时间频次加权平均确定。评估指标体系见附录B。
测点应根据能效评估指标计算需要和现场实际
DL/T21272020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应根据实际计算精度要求确定,并应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存储。数据采集时间间 隔不宜大于15min
在选定的典型日,应通过测量系统内设备能量输入输出量,计算得到设备、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 能效值。所选择的典型日应包含系统各个典型运行状态。能耗测量仪器设备应经过检定或校准,测量位 置、点位数量和测量方法应符合仪器设备适用规程的要求,测量应符合各系统或设备试验规程的要求。
分布式能源系统采集数据应包括下列量值: a)电能,包括输入量和输出量。 b)燃油,包括热值、用油量。 c)燃气,包括热值、用气量。 d)燃煤,包括热值、用煤量。 e)冷/热量,包括热值、输入量和输出量。 f)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即由非化石能源转换后得到的电能、热能及燃料等。 采集数据见附录C。
8.1系统层能效计算指标
8.1.1不考虑能源系统非化石能源的能效指标n,可按公式(1)计算:
8.1.1不考虑能源系统非化石能源的能效指标n.,可按公式(1)计算
Z,2 0. + 2n +2g + Q. 7.= x100%= Z.w.. x100% Z.W,
Q。+Qn+Og+Q。—评价周期内所有输出能量折算为标准煤当量之和,kg; Q. 一用户端热网的耗冷量,kg; Q 一用户端热网的耗热量,kg: Qg 一天然气网耗气量在该区域的标准煤当量折算值,kg: Q. 一电网耗电量在该区域标准煤当量折算值,kg; W.. 一输入的第m种化石能源在该区域的标准煤当量折算值,kg。
Z.g Q+Q+Og+0 x100%: Z.w..+2... ×100% .W
式中: Wr,—输入的第n种非化石能源在该区域的标准煤当量折算值,kg。 注:非化石能源的标准煤当量折算系数见附录D。 8.1.3非化石能源占比α,可按公式(3)计算:
8.2子系统层能效指标计算
8.2.1能源转换子系统
供电能效指标,可按公式(4)计算
式中: Qe:—第i个发电设备的输出电量折合标准煤量,kg; W—第i个发电设备的能源输入量折合标准煤量,kg。 供热能效指标,可按公式(5)计算:
W,第i个供热设备的能源输入量折合标准煤量,kg。 供冷能效指标,可按公式(6)计算:
Qe:—第i个供冷设备的输出冷量折合标准煤量,kg; W——第i个供冷设备的能源输入量折合标准煤量,kg。 各设备的能源输入量可参考各设备的标准确定。
8.2.2输配子系统能效
输配子系统能量耗散指标,可按公式(7)计算
式中: n 统计期内冷热输配系统有效供热/供冷系数,%:
n.—统计期内冷热输配系统有效供热/供冷系数,%;
α,= x100% E.W..+...
Z,ed, ×100% Is,t1 0.
Qa;——统计期内第i个用户冷热配给量,MJ; 2g—统计期内能源站总冷热供给量,MJ。 供热输配系统耗电输热比指标αs.t2,可按公式(8)计算:
αs,t2 统计期内冷热输配系统耗电输热/输冷比,%; W 统计期内能源站到用户端管网水泵总能耗折合标准煤量,kg; 0. 统计期内能源站总冷热供给量折合标准煤量,kg。
8.2.3蓄能子系统能效
蓄能子系统能效指标,可按公式(9)计算
8.3设备层能效指标计算
对不同系统的能效水平进行能效指标归一化处理,可按公式(10)计算:
式中: Rs1 待评估系统能效评估指标值,%; n 待评估系统实测能效,%; 7mar 待评价系统所在地区同期的最高能效值,% 7ain 待评价系统所在地区同期的最低能效值,%
DL/T2127=2020
Ri 待评估系统能效评估指标值,%; n 待评估系统实测能效,%; 7mar 待评价系统所在地区同期的最高能效值,%; 7m 待评价系统所在地区同期的最低能效值,%。
9.2系统运行与设计能效对比评估
被评估对象设计能效应根据设备标称能效计算,得到的计算值作为被评估对象运行能效的比 能效评估指标值R2,可按公式(11)计算:
R2待评估系统能效评估指标值,%; 按照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图纸及设计负荷值等计算得到的理论能效值,%
R2待评估系统能效评估指标值,%; 7—待评估系统实测能效,%; 按照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图纸及设计负荷值等计算得到的理论能效值,%
DL/T21272020
项目概况宜给出设计负荷及能源供应情况(见示例)。 示例:项目位于南京市某商住混合园区,项目设计供热负荷为2.8MW。由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冷热电联产(CCHP) 系统内燃机作为冷热源。为办公楼和公寓空调采暖供能,冬季供50℃热水,回水温度为45℃。以冬季供暖 为例,对典型日能效评估
项目能流图宜给出子系统间能量关系,示例如图A.1所示。
图A.1项目能流图示例
DL/T 21272020
A.4.1能耗测量记录
测量宜每小时进行一次,连续记录24h[名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培训201752P+PDF,计算得到进出每个设备或耗能部件的能效 项目逐时数据记录表及24h累积量记录表分别见表A.1、表A.2
表A.1逐时数据记录表
A.4.2平均能效计算
阳能热水器典型日综合能效按公式(A.1)计算:
式中: 水的比热容,取4.18kJ/(kg·℃); p——水的密度,取980kg/m; 一热量折算标准煤系数,可取0.03412kg/MJ。 CCHP供电综合能效按公式(A.2)计算:
CCHP供热综合能效按公式(A.3)计算
地源热泵综合能效按公式(A.4)计算:
《风力发电导电轨(密集型母线槽) GB/T33346-2016》蓄热设备能效按公式(A.5)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