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LT 2111-2020 架空输电线路感应电防护技术导则.pdf简介:
DLT 2111-2020 架空输电线路感应电防护技术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停电检修作业感应电防护.. 架空地线作业感应电防护... 邻近带电线路作业感应电防护. 带电作业感应电防护 感应电防护用具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高压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 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玉群、崔建业、姜文东、赵寿生、刘凯、赵俊杰、王斌、雷兴列、虞驰、 何妍、朱青山、李辉、胡伟、梁加凯、祝强、赵凯美。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高压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 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玉群、崔建业、姜文东、赵寿生、刘凯、赵俊杰、王斌、雷兴列、虞驰、 何妍、朱青山、李辉、胡伟、梁加凯、祝强、赵凯美。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DL/T21112020
DB51∕T 2792-2021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架空输电线路感应电防护技术导则
本文件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停电检修作业、架空地线作业、邻近带电线路作业、带电作业的感应 电防护技术要求以及感应电防护用具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110(66)kV~1000kV交流输电线路以及土400kV~土800kV 直流输电线路(包含直流接地极线路)上作业感应电防护技术要求。海拔大于1000m时,标准中最小 安全距离、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应根据海拔系数进行修正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用于本文件。 GB/T311.1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2900.51E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 GB/T6568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T17622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GB/T18136 交流高压静电防护服装及试验方法 GB 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853 带电作业用绝缘垫 DL/T 879 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DL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 术语和定义 GB/T2900.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感应电inducedvoltageandcurrent 邻近带电设备而在停电设备或人体上产生的电势。 3.2 感应电防护protectionforinducedvoltageandcurrent 为保护作业人员免受感应电伤害而采取的措施。 3.3 感应电防护用具protectivetoolforinducedvoltageandcurrent 用来防护或抵消感应电危险的服装、器具或装备。 3.4 电位转移棒 conductiverodforpotentialtransferring 等电位作业人员进出高电位时使用的专用工具,用来减小放电电弧对人体的影响及避免 对屏蔽服装可能造成的损伤。
屏蔽面罩facescreen 由导电材料和阻燃材料编制的网格状织物,面罩与屏蔽服的帽子电气连接,保护人体面部免受电 滋波伤害。 「来源:GB/T6568—2008,3.6,有修改]
4.1.1现场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作业的生理和心理障碍。 4.1.2现场作业人员应具有电工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感应电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 作业工器具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掌握紧急救护法,特别是触电急救。 4.1.3现场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按GB26859、DL5009.2和本文件执行。
4.4.1为防止现场作业感应电伤害,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好感应电防护用具,并设专人监护 4.4.2对于现场环境复杂、难度大的作业,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执行 4.4.3感应电防护用具应按要求定期试验,并在每次使用前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5停电检修作业感应电防护
5.1停电检修作业地段各端和作业地段内各分支线都应可靠接地。 5.2在杆塔上进行验电作业时,应将线路视为带电体,人体及其携带的非绝缘工具应与线路保持表1 规定的安全距离,使用绝缘操作杆或绝缘绳索进行验电时其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5.3装、拆接地线或个人保安线过程中,不应将人体串入接地线或个人保安线接地回路。 5.4验电及装、拆接地线时,应设专人监护。装设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应 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拆除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 5.5装、拆接地线导线端应使用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人体不应直接碰触接地线和未接地的导线。 5.6作业人员在需要接触或接近导线作业时,应使用个人保安线。当因客观原因导致个人保安线无法 使用时,应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表1在杆塔上验电时与导线最小安全距离
DL/T21112020
JTS 208-2020 防波提与护岸施工规范.pdfDL/T21112020
6.2绝缘架空地线应始终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
6.2绝缘架空地线应始终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与绝缘 0.6m),如需在绝缘架空地线上作业,可选用以下方式进行: a)使用专用接地线或个人保安线进行可靠接地后再进行作业; b)使用绝缘工器具间接作业或按等电位方式进行作业。 6.3当线路不停电进行地线承力金具更换等作业时,不论地线是否接地,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a)作业人员应穿全套屏蔽服装; b)应使用专用接地线进行可靠接地后再进行作业。 6.4在变电站进线档等松弛架设的地线上作业时,应可靠接地后再进行作业。 6.5带电更换架空地线或架设耦合地线时,应通过金属滑车等可靠接地后方可进行。
7邻近带电线路作业感应电防护
1在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杆塔上作业,应穿静电防护服和导电鞋或全套屏蔽服装;220kV 路杆塔上作业时宜穿导电鞋。 2用绝缘绳索传递大件金属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时,杆塔或地面上作业人员应将金属物品接 后再接触。 3运行中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应视为带电线路,在各种情况下,邻近运行中的直流接地极导线作业 ,其最小安全距离均按表1要求进行控制。 4 进行杆塔接地电阻测量作业,可以在线路带电的情况下进行,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a)解开或恢复杆塔接地引线时,应戴绝缘手套; b)不应直接接触与接地网断开的接地线。 5邻近带电线路进行放、紧线等施工作业时,应按以下要求做好感应电防护措施: a)作业前,放线施工段内的杆塔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并确认接地装置符合设计要求。 b)牵引设备与张力设备应可靠接地。作业人员应站在干燥的绝缘垫上,并不应与未站在绝缘垫上 的人员接触。 c)牵引机及张力机出线端的牵引绳及导线上应安装接地滑车。 d)跨越不停电线路时,跨越档两端的导线应可靠接地。 e)耐张塔挂线前,应用导体将耐张绝缘子串可靠短接。 f)作业人员应在装设个人保安线后,方可进行导线附件安装。 g)地线附件安装前,应采取可靠接地措施。
8.1等电位作业人员应穿相应电压等级的全套屏蔽服装,同时应内穿阻燃内衣,且屏蔽服装各部分应 连接良好。交流750kV、1000kV和直流土660kV、土800kV等电位作业人员还应戴屏蔽面罩。地电 位作业人员应按本文件7.1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8.2等电位作业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750kV、1000kV 等电位作业应使用电位转移进行电位转移
表3等电位作业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作业过程中需传递工具、材料等物品时,应使用绝缘绳索,对于大件金属物品的传递,杆塔可
人员应将金属物品接地放电后再接触。 缘子串未脱离导线前SZDB/Z 337-2018 国际生态安全港建设技术及管理要求,拆、装靠近横担的第一片绝缘子时,应采用专用短接线或穿全套屏蔽 值接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