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19年3月).pdf

南沙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19年3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273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南沙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19年3月).pdf简介:

南沙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019年3月).pdf部分内容预览:

2.1.4 王壤与地质

2.1.5 水系与水文

广州黄埔区深井村边界至虎门口止,干流长41.7km。虎门水道河阔水 深,平均河宽3360m,最宽处5800m,平均水深10.2m,最大水深 17.8m,河道断面面积34500m2。为吞吐量较天的万吨级航道,又是潮 水的主要进出水道,潮流平缓,整个河段呈淤积趋势 3)蕉门水道 蕉门水道由沙湾水道分流的榄核、西樵、骝岗三个水道汇入,至 中游又接洪奇沥的分支上、下横沥汇入。干流自西樵口至方颅沙围十 五涌长51km,支流共长56.8km,上游平均河宽285m,南沙河口宽 为1350m,河段最宽处约1500m;平均水深6.42m,最大水深12m, 河道横断面积8660m²。该水道水势平缓,口门外海滩逐年淤高,干流 由南沙至方锁沙围十五涌东也淤积较快,而流向虎门口亮洲水道有冲 深的趋势。 4)洪奇沥水道 洪奇沥水道位于南沙新区的西南部,属于跨界河流,西临顺德市 和中山市,东接南沙新区。洪奇沥水道上接李家沙水道,在义沙围向 东分上、下横沥两支流出蕉门水道。由李家沙起至万沙十五涌西 河道全长约为36.2km,河宽变化范围较大,河宽为207~1161m,平均 可道面宽约为806m,河道平均水深约为5.38m,最大水深约7m。 5)尼洲水道 亮洲为南沙岛南面小岛,亮洲水道沟通蕉门水道与狮子洋和伶行 洋交接处的西东向水道。西起南沙岛西侧水牛头,经南沙、厚伦、枕 箱至洲岛止,长5.2km,平均水深4.1mDB23/T 2792-2021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1:50000).pdf,江宽2000m。 6)上、下横沥水道 上横沥与下横沥水道为环绕横沥岛、沟通洪奇沥与蕉门水道的上 下两条东西向河段,上横沥长8.3km,平均宽400m,平均水深6.84m

下横沥长9.3km,平均宽381m,平均水深9.98m,平均径流总量为 124.6亿m3/a,相当于395.0m3/s。 (2)内水水系 内部水系多为社会历史原因形成,如围垦、填海、灌溉等,对地 区农业生产、调蓄泄洪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围区内河涌、湖泊、水 军、鱼塘等。全区目前现有302条内河河涌,总长度约620km,河涌 水域面积约20.5km²(见附图5);现有水库5座,集中分布在黄阁镇 和南沙街,黄阁镇有东里水库,南沙街有牛坑水库、白灰田水库、 深湾水库、望耕水库。 (4)潮位 南沙区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由于受径流 影响,各站年最高潮位多出现在汛期,无其是夏季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引发的风暴潮,常使口门站出现历史最高潮位,而年最低潮位则出现 于枯水期。珠江河口潮差不大,一般为1.5m左右,最大可达3m以 上。南沙区各站多年平均潮差在1.2m~1.6m之间。潮差的年际变化 不大,年内变化相对较大。汛期潮差略大于枯水期潮差。据相关研究 成果,南沙站高高潮潮位逐步上升,60年代以后,南沙站的低低潮潮 位亦是逐步上升

2.1.6 水生态环境

11南沙新区外水常规监测断面溶解氧分

(2)围区内河浦水质 南沙新区共有13个围区,各个围区的发展历程不一样,万沙 围、沥心沙围等目前仍以农业区为主,其河涌水质一般都在Ⅲ类左右; 其他区域在目前人口密集程度不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较少的 情况下,多数河涌水质可以达到IV类以上;少数流经南沙街、黄阁镇 等人口密集区域或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的河涌,局地局时水质劣于V 类。金洲涌是被列入广州市十三五"期间重点治理的187条黑臭水体

富,包括地方性的种群和季节性洄游种群。经调查研究南沙地区鱼类 共30科49属160种。其中水道廊道鱼类主要为纯淡水鱼类,主要分 为鲤形目、鲈形目,洄游性鱼类等7种,其中包括洄游的国家珍稀濒 危动物中华鲟和中华白海豚,名贵珍稀的鱼类有16种。 (4)污染源情况 南沙新区年均降雨量值取南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556.1mm。不 同地类径流系数和污染物浓度参考《广州城区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特 生及污染负荷》和《城市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输移规律模拟及初始冲吊 效应研究》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取值。根据计算,南沙新区现状城镇 经流污染物COD、氨氮、TP排放量分别为9412t/a、435t/a、214t/a。

结合南沙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成果,分析城镇径流污染的占 比。南沙新区现状城市开发强度相对较低,建成区主要集中于蕉门河 中心及各街镇中心,城市面源污染排放量相对较小,其中城市面源污 染排放量占全区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COD占6%,氨氮占4%,总

南沙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地下水位浅,岸边地带受潮汐影 响,地下水循环交替作用迟缓,形成大片咸水区。 (1)地下水功能区划 根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办函[2009]459号)及《关于 印发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通知》(粤水资源[200911号),南沙新 区属于珠江三角洲广州海珠至南沙不宜开采区,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孔 隙水,水质保护目标是V类

(1)植被总体状况 南沙新区在广东省植物区系划分中,属华夏植物界、东亚植物区、 华南省、粤西南一桂东南亚省。广州市地处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处 植被显示热带性及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其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区域现状植被绝大部分是次生植被和人 工植被。大部分丘陵地带均以灌丛和人工林为主,山地种植的主要树 种为松、桉、相思等。平原地带多为农业植被和防护林,农业植被以 种植的粮食作物、果树、竹为主。防护林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带,以马 尾松、竹、苦楝、桉树、木麻黄等为主,构成平原林网。 南沙新区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维管植物共有650种,隶属于133 科412属。包括蕨类植物16科24属31种,裸子植物3科3属5种, 被子植物114科385属614种。其中野生植物128科388属603种 占广东省植物总数的科、属、种比例分别为44.29%、19.15%、10.16%

空变化图,可以看出全区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同时,林地植被面积减 少,但植被覆盖质量变化较小,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未出现明显减退迹 象。但是与上世纪90年代的南沙新区的NDVI进行对比,南沙新区 主要的山体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其植被覆盖质量明显下降。同时,由 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沙新区原生植被的南亚季风常绿阔叶林已基本 消失,现存植被多为次生常绿阔叶林和人工林群落,林分结构不合理 珍贵树种少。 总体来看,南沙新区历史上受人为干扰严重,现状多为人工构建 的农业生态系统及人工林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级别处于较 低水平,陆地植被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2.2城市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2.2.1 土地利用与开发

在统计全区各类用地面积的基础上,采用径流系数控制法,结合 南沙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开发建设状况,综合分析其现状及按城 市总体规划建成后下垫面径流特征。 现状已建区由于常规屋面、路面以沥青或混凝土为主,不透水面 积大,降水填洼和土壤截留量减少,产汇流速率明显变快,但相比传 统老城区,南沙新区整体径流控制情况尚好,全区现状年综合径流控 制率为68%。按城市总体规划建成后的下垫面特性,估算规划水平综 合年径流控制率为57%,雨水产汇流明显变快,

起步区灵山岛、横沥岛现状地面高程低,低于50年一遇涝水最 高水位,发生涝水时,岛内地面全部受影响

254.55km2,综合水面率为31.7%(不含鱼塘矿坑等),其中围区内河 涌面积20.5km²,水面率为3.61%。

2.2.5防洪(潮)设施

经过多年建设,南沙新区防洪(潮)设施由堤防和水闻组成,以 主干水系划分为多个联围,外江堤防总长440.43km,其中堤防长 414.61km,码头岸线长25.82km,水闸244座。 现状堤防,蕉东联围、沙仔岛围和小虎岛围的堤防基本按200年 遇标准进行建设和加固,部分堤段建设标准为50年一遇:万沙 联围、番顺联围、义沙围、大坳围、四六村围、鱼窝头围、高新沙围 堤防现状标准多数为50年一遇,部分堤段未达到50年一遇,局部堤 段正在按200年一遇建设加固;沥心沙围、缸瓦沙围和龙穴围堤防标 准20年一遇,

南沙新区现有水闸244座,除了磨碟头水闸、蕉东水闸、蕉西水 闻、南顺北闸、南顺南闸、万州水闻为中型水闻,其余均为小型水闻。

2.2.6供水现状及设施

(1)水资源利用状况 南沙新区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81.13亿m3, 其中平均入境水资源量1377亿m3,境内水资源量为4.13亿m3。 根据《广州市南沙区2017年水资源公报》,南沙新区供水总量为 11.30亿m3(含火电用水5.60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11.30亿 m3。在地表水源供水结构中,引水供水量2.34亿m3,占地表水总供 水量的20.8%;提水供水量8.95亿m3,占地表水总供水量的79.2%

2017年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包含条文说明),全区总用水量11.30亿m3(含火电用水5.60亿m3)。 其中农业用水2.34亿m3,占总用水量的20.8%;工业用水8.10亿m3 (含火电用水5.60亿m3),占总用水量的71.6%;城镇公共用水0.2890 乙m3,占总用水量的2.6%;居民生活用水0.4614亿m3,占总用水量

的4.1%:生态环境用水0.1068亿m3,占总用水量的0.9%。

(2)供水设施 南沙新区现状有7家自来水厂,分别为黄阁水厂、根和水厂、榄 核水厂、东泉水厂、潭州水厂、灵山水厂及大岗水厂。其中潭州水厂、 灵山水厂、大岗水厂实际为转供水厂(提升泵站),不具备制水能力, 东泉水厂仅具备工业用水制水能力

GB∕T 27978-2011 水泥生产原料中废渣用量的测定方法2.2.7排水防涝设施

2.2.8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1)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1)排水体制 南沙新区城市建设区中,旧城区多为合流制排水体制,规划建设 区排水体制规划为分流制,但现状多为混合制排水系统;一些新建小 区按市政规划在小区内建设了分流制的排水系统,由于市政管道建设 和小区建设的不同步,造成雨污水管道混接现象较为普遍,合流制、 分流制交替存在。 2)污水设施 南沙新区范围现状已建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分为7个污水系统,分 别为东涌系统、榄核系统、小虎岛系统、大岗系统、黄阁系统、珠江 街系统、万锁沙系统。区内7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19.75万m3/d 2017年的处理规模为16.10万m3/d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