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JT 15-232-2021混凝土氯离子控制标准.pdf简介:
"DBJT 15-232-2021"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标准,全称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氯离子含量控制技术规程》。这个标准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氯离子的控制,氯离子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海边、盐碱地等环境中,氯离子的渗透可能导致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从而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最大允许含量,以及在设计、施工和维护阶段如何控制氯离子的引入,包括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养护方法等。它旨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防止因氯离子导致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2021年的版本可能是对原有标准的修订或更新,以适应新的工程实践和技术要求。具体的规定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工程特点和科技进步进行调整。对于具体的氯离子控制标准,建议查阅最新的DBJT 15-232-2021标准全文。
DBJT 15-232-2021混凝土氯离子控制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C.0.1本方法适用于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法测定硬化混凝土中 的酸溶性氯离子含量。 C.0.2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将混凝土试样(芯样)破碎,剔除石子; 2将试样缩分至60g,研磨至全部通过筛孔公称直径为 0. 16mm的筛; 3用磁铁吸出试样中的金属铁屑; 4将试样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后放入干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C.0.3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所需仪器如下: 1自动电位滴定仪:配备氯离子选择复合电极或银离子选
C.0.3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
1目动电位滴定仪:配备氯离子选择复合电 择复合电极:配有搅拌装置:动态滴定模式功能 能实时自动绘制和记录滴定时的E一滴定体积实时 应的一阶微分曲线:滴定精度应达0.01mL/滴, 到0.1mV:滴定管的出口处配备防扩散头; 2分析天平:精度0.1mg; 3 磨粉机; 4 移液管(10mL、20mL); 5 烧杯(300mL); 6 量杯(20mL); 7 容量瓶(1000mL); 8 可调式微量移液器(1mL)。 C. 0. 4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所需试剂如下: 1 硝酸溶液(1+7);
2硝酸银标准溶液(0.01mol/L); 3淀粉溶液(10g/L); 4 NaCl标准溶液(0.01mol/L)。 C. 0.5石 硝酸溶液(1+7):100mL浓硝酸加人到700mL的蒸馏 水中配制而成。 C. 0. 6 硝酸银溶液的配制:称取1.7g硝酸银(精确至 0.0001g),用蒸溜水溶解后稀释至1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 C.0.7硝酸银标准溶液按下述方法标定: 1称取于500℃~600℃烧至恒重的氯化钠基准试剂0.6g (精确至0.0001g),置于烧杯中,用蒸溜水溶解,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用移液管吸取10mL氯化钠标准溶液于烧杯中,加水稀 释至50mL,加10mL淀粉溶液(10g/L),用自动电位滴定仪 定确定硝酸银溶液所用的体积。 3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4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CAgNO3 硝酸银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 mNacl 氯化钠的质量(g); Vi一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2 空白试验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 05844 氯化钠的毫摩尔质量(g/mmol)
C.0.8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按下述方法测定:
1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的磨口锥 形瓶中,加人100mL的硝酸溶液(1+7),摇匀3min~4min,加 塞后静置浸泡24h,用快速定量滤纸过滤。 2用移液管吸取20mL滤液于300mL烧杯中,加100mL蒸 馏水,再加20mL淀粉溶液(10g/L),同时加人1mL氯化钠标准
容液作为内标,放在自动电位滴定仪上,以硝酸银标准溶液作为 商定标准溶液,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捕捉电势突跃点,以确定消耗 肖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3同时按以上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4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离子含量按下式计算
代中:Wl 硬化混凝土中酸溶性氯离子占胶凝材料的质量白 分比(%)CJ∕T 340-2016 绿化种植土壤,精确至0.001%; CAgNO3 硝酸银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 V1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2 空白试验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 0. 03545 氯离子的毫摩尔质量(g/mmol); ㎡ 混凝土砂浆试样的质量(g); mm 混凝土配合比中除去粗骨料外的砂浆材料用量 ( kg/ m3) ; mB 混凝土配合比中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 (kg/ m3) 。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要求)”或“应按·执行”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2 《混凝十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 3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 4 《混凝十外加剂勾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 5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11896 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 7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8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322 9 《铁路混凝土》TB/T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