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278-2019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NBT 10278-2019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10278-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1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71479
免费资源

NBT 10278-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278-2019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简介:

"NBT 10278-2019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中的一项技术规定,该标准主要针对浅层地热能的监测系统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指导。浅层地热能是指地球表层的地热能资源,包括土壤、地下水和地表以下的岩石中的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此规范涵盖了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包括监测站点的布设、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它旨在保证浅层地热能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利用,促进浅层地热能项目的健康发展,同时保障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监测参数的选取(如温度、流量、压力等)、监测方法(如热流计、地温计、水温计等)、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系统性能评价标准,以及应急响应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它是一部科学、实用且具有权威性的技术指导文件,对于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NBT 10278-2019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296 管井技术规范 GB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46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778 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 GB/T14914 海滨观测规范 GB/T50063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T50785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 GB/T 51040 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 DZ/T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0154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NB/T10097 地热能术语 SJ/T 11449 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SL531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安装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赣04J401、赣04J402:阳台栏杆、楼梯栏杆浅层地热能shallowgeothermalenergy

NB/T102782019

4.1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宜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部分,列入建设计划,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 4.2监测系统建设不应影响地源热泵系统既有功能,不降低系统技术指标,并应保证作业和环境安全。 4.3监测系统应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中心软硬件设备及系统组成,软件应具备综合 分析功能。

NB/T102782019

4.4监测系统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与设备,监测设备和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综合测试和调试, 测量精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4.5监测井(孔)位的布置,应便于监测系统的建设、数据传输和设施维护。 4.6监测系统数据宜采用自动实时采集方式,当无法采用自动方式采集时,可采用人工采集方式。 4.7监测系统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1.1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应包括地质环境、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状态、室内外环境和末

a)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对岩土体地温背景值、地温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b)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宜对水位、水质、水温、热源井抽灌量、含砂量、岩土体地温背景值、地 温变化情况以及周边地面、管网、建构筑物变形、热源井及附属设备运行情况(热源井淤塞、 井管腐蚀等)等进行监测; C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宜对地表水水位、水质、水温、流速、流向、取排水口淤积情况等进行监 测。海水源热泵系统还宜对潮位、海水透明度、盐度、渗流系数等进行监测。

a)地源侧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 b) 用户侧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 c) 热泵机组、水泵及辅助设备耗电量: d 热泵机组、阀门、水泵、辅助设备等运行状态。 5.1.4室内外环境监测内容宜包括空气干球温度、相对湿度等。 5.1.5末端系统监测宜对用户空调的使用时间、用能情况等进行监测 5.1.6监测项目应按表1、表2、表3进行设置。

表1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监测项目设置

注2:小型项目是指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小于2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小于5000m²的公共建筑;中型项目是指浅层 地热能应用面积在20000m²~5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5000m²~20000m²的公共建筑;大型项目是指浅层地热 能应用面积超过5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超过20000m²的公共建筑;重要及特殊项目是指有科研示范等特殊 要求。其他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时根据单位面积负荷大小参照以上分类执行。

2:小型项目是指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小于2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小于5000m²的公共建筑;中型项目是指浅层 地热能应用面积在20000m²~5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5000m²~20000m²的公共建筑;大型项目是指浅层地热 能应用面积超过5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超过20000m²的公共建筑;重要及特殊项目是指有科研示范等特殊 要求。其他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时根据单位面积负荷大小参照以上分类执行。

表2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监测项目设置

2:小型项目是指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小于2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小于5000m²的公共建筑;中型项目是指浅层 地热能应用面积在20000m²~5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5000m²~20000m²的公共建筑;大型项目是指浅层地热 能应用面积超过5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超过20000m²的公共建筑;重要及特殊项目是指有科研示范等特殊 要求,以及位于软土区的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项目等。其他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时根据单位面积负荷 大小参照以上分类执行。

表3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监测项目设置

注2:小型项目是指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小于2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小于5000m²的公共建筑;中型项目是指浅层地 热能应用面积在20000m²~5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5000m²~20000m²的公共建筑;大型项目是指浅层地热能应 用面积超过50000m²的居住建筑和超过20000m²的公共建筑;重要及特殊项目是指有科研示范等特殊要求。其 他建筑利用浅层地热能时根据单位面积负荷大小参照以上分类执行。 注3:潮位监测为海水源热泵系统特有

NB/T102782019

.1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地质环境监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按表1要求设置岩土地温背景值监测孔、换热孔间岩土地温变化监测孔和换热孔内岩土地温 变化监测孔,形成监测网; b 设置换热孔间岩土地温变化监测孔和换热孔内岩土地温变化监测孔时,单个埋管区域应设置不 少于2组监测孔,当埋管区域较大时,应适当增加监测孔数量;有多个埋管区域时,每个区域 应设置不少于1组监测孔。当埋管区域跨越不同地质结构单元时,应在不同地质单元分别至少 设置1组监测孔; c) 应根据地埋管管群形状,选择代表性换热孔布设为换热孔内岩土地温变化监测孔。换热孔间岩 土地温变化监测孔应布置在换热孔内岩土地温变化监测孔与相邻换热孔的中间位置; d 每个项目应至少设置1个岩土地温背景值监测孔,孔位离地埋管管群最外围的距离不宜小于 10m; e 沿地温监测孔垂直方向应根据地层变化分层设置地温监测点,地温监测点不宜少于5个; f 地温监测孔深度应大于埋管深度2m,孔径不宜小于130mm,孔斜不应超过1°; 温度传感器及线缆的埋设应满足长期监测的要求,宜采用埋设测管方式。测管宜采用PE管, 管底应密封,管壁不渗漏: h) 线缆出监测孔后可沿水平换热管路布置。当现场不具备布置水平测线条件时,宜采用无线发射 的方式; i 当地埋管埋设区域有地下水径流时,地温变化监测孔应沿地下水径流方向设置,岩土地温背景 值监测孔应设在地下水径流上游部位; j 自动方式采集岩土地温监测数据时,在热泵系统运行期间,换热孔内的数据采集、传输频率宜 每30min1次,其他监测孔宜每60min1次;热泵系统停止运行期间,采集、传输频率宜每60mir 1次。采用人工方式时,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宜每天1次,停止运行期间宜每周1次; k 监测孔应设置明显可见的标识; n

5.2.2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质环境监测设计DB3201/T 1018-2020 农村公路养护规范.pdf,应满足以下要求:

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质环境监测设计,应满足以

1)应优先利用场地周边已有水井作为监测井,抽水井和回灌井可兼作监测井,一井多用,应 设置井台(井室)和显著标识; 2) 监测井的布置及设计应符合GB/T51040《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3 基岩监测井在稳定基岩段可采用裸孔结构,松散砂层监测井和基岩监测井不稳定井壁段应 设置钢管或滤管护壁; 4) 线缆出监测井后宜沿水平输水管路布置。当现场不具备布置水平测线条件时,宜采用无线 发射的方式; 5)已报废或完成使用功能的监测井应进行回填处理; 6)典型监测井结构参见附录B。 水位监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1)自动监测系统的静压类水位传感器或人工监测时的测管管头应安装在监测井动水位以下。 浮子类水位传感器其线缆应有防止浮子变动时拉断的措施; 2)自动监测时的监测频密

1)自动监测系统的静压类水位传感器或人工监测时的测管管头应安装在监测井动水位以下。 浮子类水位传感器其线缆应有防止浮子变动时拉断的措施; 2 自动监测时的监测频率,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宜每30min1次,热泵系统停止运行期间宜每 60min1次。人工监测时,热泵系统制冷、供热季宜在抽水前、停泵前各监测1次,过渡 季运行宜每周1次。

外墙涂料技术质量标准交底模板1)自动监测系统的静压类水位传感器或人工监测时的测管管头应安装在监测井动水位以下。

NB/T 10278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