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262-2017 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

CJJ/T 262-2017 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3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807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T 262-2017 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简介:

CJJ/T 262-2017《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是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一部技术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进行详细的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和经济性。

中低速磁浮交通,通常是指运行速度在120-200公里/小时的磁悬浮列车系统,它介于高速磁浮列车和传统轨道交通之间。这个规范涵盖了磁浮线路的选择与布局、轨道、车辆、供电、信号、通信、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包括了磁浮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关键设备的技术要求、施工与验收标准,以及运营维护的指导原则等。

这部标准对于推动中低速磁浮交通在中国的发展,提高磁浮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水平,确保乘客安全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它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规范,完整清晰的版本通常需要通过购买或从相关机构获取。

CJJ/T 262-2017 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部分内容预览:

Br = Xs + br + (

B;=Xkicosα+Ykisinα+b(或 br)+ 3)曲线建筑限界高度:

B:=Xkicosα+Ykisinα十b(或br)十c 线建筑限界高度:

GB 5845.7-1986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城市出租汽车标志= Xkh sinα +Ykh cosα +h3 + 20

3缓和曲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按所在曲线位置的曲 径和横坡角等因素计算确定 4全线矩形隧道建筑限界高度宜统一采用曲线地段量 高度。

5.3.5高架线或地面线建筑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5.3.8车站直线段建筑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台面不应高于非悬浮状态且车辆空气弹簧无气时的 室地板面。 2站台计算长度内的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扌 不侵入车辆限界确定。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的间隙应符合下

.3.9曲线车站站台边缘与车辆轮廓线之间的间隙不应大 F150mm

设备限界应留有不小于100mm的安全间隙,其门框的宽度 为边缘至设备限界的最外凸出点也应留出不小于100mm的 间隙。

5.3.11车辆基地建筑限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辆基地库外建筑限界应按区间建筑限界执行; 2车辆基地车库大门与设备限界的横向间隙不应小 于100mm; 3车辆基地车库大门最小高度应按车辆高度加不应小于 200mm安全间隙; 4车辆基地库内检修高平台与车辆轮廓线之间应留有 80mm的安全间隙,低平台安全间隙应按站台限界执行。

6.1.1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应采用双线,并按右侧行车,上F 行独立运行。

6.1.2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应按 力 正线(含支线)、配线和车场线。 6.1.3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的走向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地理 环境、地形条件、线路所经区域特征等情况以及行车安全、消 防、减振、降噪、景观、节能减排和居民隐私等相关要求,经综 合比较后确定,

6.1.4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正线宜采用架空、全封闭敷设

线路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及敷设方式应根据城市现状与规划的道 路、地面建筑物、管线和其他构筑物、文物古迹保护要求、环境 与景观、地形与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 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 确定。

6.1.5车站应设置在主要客流集散点、各类交通枢纽及轨道 通的换乘点等

6.1.6全线车站、区间及车场应设置线路、信号及控制测量等 标志、标线。

6.2.1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应根据线路性质、行车速度、工程难 易程度,并结合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合理选用。线路平面的曲线 半径不得小于表6.2.1的规定。

表6.2.1最小平面曲线半径(m)

6.2.3线路不宜采用复曲线。

2.4在曲线路段应根据列车通过速度和曲线半径大小设置横 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坡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α 横坡值( V 高精烫冠整版m/h海量资源库 R一一曲线半径(m)。 2线路最大横坡角不应大于6°。 最新示准医留方时菌横受君举应大143116046 4道岔区不应设置横坡 5横坡应在缓和曲线范围内渐变,横坡扭转率不宜大于5/m 困难情况不应大于7'12"/m。 6.2.5线路平面圆曲线与直线之间应根据曲线半径、横坡设置 及设计速度等因素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线形宜采用三次抛物 线形,其长度宜不小于表6.2.5的值。 6.2.6道岔附带曲线可不设缓和曲线,但其曲线半径不得小于 道岔导曲线半径。 6.2.7正线、联络线及车辆基地出入线上的圆曲线最小长度不 宜小于18m;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14.4m,车场线不应小于 3.6m;正线、联络线及车辆基地出入线上,两相曲线间,无 超高的夹直线最小长度,应按表6.2.7确定。

表6.2.7夹直线最小长度(m)

注:V为列车通过夹直线的运行速度(km

6.2.8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的线路宜设在直线上。需设在曲线 上时,其曲线半径不宜小于600m。 6.2.9道岔宜靠近车站设置,道岔垛梁端部距站台计算长度端 部的距离不得小于一辆车长,困难时不得小于5m(应考虑消减 站台宽度)。 6.2.10道岔应设在直线上,道岔垛梁端部距平曲线起点距离 正代下宝小工

应小于表6.2.11的规定。

6.3.1线路坡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正线的最大纵坡不宜大于60%0,困难地段最大纵坡可采 用65%0。在山地城市的特殊地形地区,经技术经济比较,有充 分依据时,最大坡度可采用70%0 2联络线和出入线的最大坡度不得大于70%。(均不计各种 坡度折减)。车场线的最大坡度:库外线不应大于3%0,库内线 应为平坡。

6.3.2隧道内和路堑地段的正线最小坡度宜采用3%,困 件下可采用2%0。

件下可采用2%0。 6.3.3地下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坡度宜采用2%0。 6.3.4地面和高架桥上的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宜设在平坡 上,需设置在坡道上时,其坡度不应大于3%。 6.3.5折返线和停车线宜布置在平坡道上,困难情况下可设在 面向车挡不大于10%的坡道上。 6.3.6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应设在一个坡道上。有条件时 车站宜布置在纵断面的凸形部位上,并设置合理的进、出站节 能坡。 6.3.7道岔宜设置在平坡上,需设置在坡道上时,坡度不得大 于3%。

6.3.6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应设在一个坡道上。有条 车站宜布置在纵断面的凸形部位上,并设置合理的进、出 能坡。

6.3.7道岔宜设置在平坡上,需设置在坡道上时,坡度不 于3%。

6.3.9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或等于2%.时,应设

我形的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表6.3.9的规定,竖曲 线设置与平面缓和曲线不宜重叠。

表6.3.9最小竖曲线半径(m)

.3.10车站站台计算长度内和道岔范围内不得设置竖曲线,竖 由线离开道岔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6m。

6.3.11正线双线直线并行地段,轨面高程宜设计为等高。

7.1.1轨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适量弹 生,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和乘客舒适。 7.1.2轨道结构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 7.1.3全线轨道结构形式宜统一,在满足轨道功能前提下,结 构应简单、便于养护维修。 7.1.4轨道和道岔在高架线及地面线地段应设置防雷接地,接 灿中阳话工

7.1.5轨道主体结构及支

7.2.1标准轨排长度宜为12m。小于12m的轨排长度宜为轨排 模数1.2m的倍数,长度不应小于3.6m。 7.2.2轨枕铺设间距宜为1.2m,轨排连接处轨枕间距宜为 0.8m。特殊情况下铺设间距可为0.6m~1.2m。 7.2.3曲线超高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D.Ve 12. 96g :R

3曲线超高值应在缓和曲线内递减,困难情况无缓和曲线 时,应在直线地段递减。 4轨道曲线超高应采取外轨抬高一半,内轨降低一半的方 法设置。 5超高顺坡率不宜大于2%o,困难地段不应大于3%o 7.2.4轨排的防腐涂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中低速磁浮交通 轨排通用技术条件》CJ/T413的规定

7.3.1承轨台设计应符合下列

1承轨台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 为C40; 2承轨台与路基支墩及桥面连接应采取加强措施: 3承轨台结构高度应满足扣件安装条件。 7.3.2轨道扣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扣件结构应力求简单; 2 扣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扣压力、适量的弹性; 3 扣件应具有良好的绝缘、防腐性能 7.3.3 轨道与承轨台连接构造应便于维护和检修

7.4轨道结构构造及精度要求

7.4.1道床结构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区间正线宜采用轨道梁形式,特殊地段可采用承轨梁 形式; 2车场库外宜采用轨道梁形式; 3车场库内宜采用支墩承轨台形式。 7.4.2轨道结构高度应根据轨道结构形式、车辆结构参数、道 分纯柏会数阳用一压让管三确宝

7.4.3轨道结构构造应符合下列

承轨梁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

为C40; 2承轨台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 C40,也可采用钢结构; 3承轨台与路基支墩及桥面连接应采取加强措施; 4承轨台结构高度应满足支承块安装条件。 7.4.4轨道结构几何精度应符合表7.4.4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条文说明 GB51348-2019(1).pdf表7.4.4轨道结构几何精度要求

7.5.1正线、辅助线和试车线的未端宜采用缓冲滑动式车挡 地下线路终端应采用液压式车挡,库内线宜采用液压式车挡。 7.5.2轨道上应设轨排编号,编号位置应便于观察。

7.6.1对连续布置的桥梁,当其固定支座间距大于12m时,梁 缝处的导轨连接处应采用轨排接头,轨排接头的伸缩预留量应满 足桥梁温度跨度伸缩要求。 7.6.2设计时导轨接头轨缝宜按16mm取值。轨排铺设时的预 留轨缝值应根据轨排长度与钢轨温度计算确定。 7.6.3桥梁间接缝及桥梁与桥台接缝处应设置轨缝,

7.6.1对连续布置的桥梁,当其固定支座间距大于12m时,梁 缝处的导轨连接处应采用轨排接头,轨排接头的伸缩预留量应满 足桥梁温度跨度伸缩要求。

足桥梁温度跨度伸缩要求。

7.7.1道岔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志设置技术规程 JGJ348-2014》7.7.1道岔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