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广州市电力管沟设计指引2013(正文).pdf简介:
"广州市电力管沟设计指引2013"(正式名称可能有所不同,通常被称为"广州市电力设施管沟设计规范"或"广州市电力管沟建设技术指南"),这是一部关于电力设施管沟设计的专业指导文件。它于2013年发布,旨在为广州市电力管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技术依据。
该指引详细规定了电力管沟的规划布局、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安全防护、环境影响、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不合格引起的故障,同时考虑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减少噪音和电磁干扰等。
由于具体内容可能涉及专业术语和详细的技术参数,非专业人士可能需要借助相关专业人员解读。如果你需要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正式的文件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广州市电力管沟设计指引2013(正文).pdf部分内容预览:
)、径向插入型管片的接头角度α依下式
图5.10.13封顶块管片类型
京BQJSJMCJ:板樯及砂浆面层加固分册.pdfα = 0k/2 + W
式中: α一一接头角度; k一一K型管片的分块角度; W 一一富裕量,一般取2°~5° 2)、封顶块宜采用轴向插入型管片,并设置一定的插入角度β,β的取值 应根据盾构机允许的搭接长度来确定。 3)、当封顶块的中心角和管片厚度较大时,宜采用设置接头角度的轴向插 入型管片。 5.10.15管片的接头结构应根据所需要的强度、组装的准确性、作业方便性和防 水性确定。设计时宜采用螺栓接头,采用螺栓接头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环向螺栓(管片块与块之间的连接螺栓)的配置应确保衬砌结构所要求 的强度和刚度。 2、纵向螺栓(管片环与环之间的连接螺栓)一般配置一排,其位置宜在距 离管片内侧1/4~1/2管片厚度的地方。 3、纵向螺栓的配置应满足错缝拼装和曲线施工时的选装要求,宜在圆周上 等间距配置或者分组等间距配置。 4、螺栓孔的直径应略大于螺栓的直径。 5.10.16管片上应设置可用于二次补浆的壁后注浆孔。混凝土平板型管片可将注 浆孔同时兼作起吊环使用,钢管片应另行设置起吊环。
5.10.17细部设计 1、对管片应进行防蚀、防锈处理。 2、在使用钢制管片或球墨铸铁管片内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时,必须事前在 这些管片上设置排气口。 3、钢管片应设置用于加固管片接头板和提高接头刚度的加劲板。 4、混凝土管片应在其边缘设置倒角等,以防止缺损。 5、管片上应标有管片类型和型号。 6、管片环朝向干斤顶的一面宜设置传力衬垫,防止环面混凝土被顶碎。 7、管片拼装精度要求高时宜在管片上设置定位标识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 8、钢筋的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不应小于50mm,背水面不应小于 30mm; 2)、钢筋不宜设置接头,在螺栓孔、手孔和注浆孔等薄弱位置应设置相应 的孔口加强筋。 5.10.18管片制作和拼装的尺寸精度应根据管片种类、所用材料、制造方法等来 确定。 5.10.19竖并结构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城市规划要求,结合周 围地面既有建筑物、管线状况,通过对技术、经济、环保等的综合比较,合理选 择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5.10.20中间竖井的设置应根据电缆的敷设要求、运行检修、通风、消防等因素 确定。 5.10.21始发竖井和到达竖井尺寸确定原则: 1、盾构两侧应预留(0.75~2.00)m的作业空间。盾构下侧应预留盾构组 装、隧道内排水所需的空间。 2、当竖井为三通井或者四通井时,应满足电缆及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维护要 求。 3、始发竖井在盾构前后应预留始发推进时碴土的运出、管片的运入及其它 作业需要的空间。 5.10.22始发竖并和到达竖的开口结构应满足下列要求:
5.10.17细部设计
1、开口结构尺寸应比盾构外径大10cm~20cm。 2、开口结构一般采用薄壁混凝土墙。始发和到达之前应按小分片拆除临时 挡土墙体,以确保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开口结构应设置洞口密封圈,待壁后注浆浆液完全硬化后应浇筑洞口混 凝土。 5.10.23为控制隧道变形及地层沉陷,盾构法隧道必须进行壁后注浆。壁后注浆 可分为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和二次注浆。应根据地质条件、环境要求、设备情况 以及穿越建(构)筑物等选择合理的注浆方式和材料。 1、浆液材料应满足可充填性、流动性、粘度、强度、水密性、凝结时间、 收缩率、环保等要求。 2、以下情况应进行二次注浆: 1)、对地表沉降有严格要求或者需提高抗渗透效果时。 2)、同步注浆浆液未能填充密实时。 5.10.24盾构始发、到达、急曲线、小覆土部位围岩易出现不稳定现象,当可能 发生开挖面,地表面下陷时,应根据围岩条件、盾构型式、环境等因素,采 用注浆加固、高压旋喷加固法、冻结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压气施工法或儿种方 法的组合等。 1、注浆加固应遵循下列原则: 1)、浆液材料应根据工程要求、水文地质情况确定,并进行室内配比试验 2)、注浆钻孔间距宜为单孔浆液扩散半径的1.4~1.7倍。 2、当始发井的洞口段处于砂性土或者有承压水地层时,宜采取降水措施。 降水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当降水深度为(3~6)m时,可采用井点降水;当深度大于6m时, 可采用深井降水。 2)、井点的布置应根据地层的渗透系数、降水范围及降水深度等因素确定 3、始发井洞门外侧土体可采用深层搅拌法加固;当洞门理深超过搅拌机械 加固深度、洞门有地下管线而采用搅拌桩有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高压旋喷桩进 行地基加固。 4、当用其它方法文 可采用冻结法
5、当施工过程中需要抢险、短时排除障碍及换刀作业时,宜优先采用压气 施工法。 5.10.25盾构穿越既有管线和建构筑物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必须进行事前调查,预测盾构推进带来的周围地基的变形和对既有建筑 物的影响。预测结果认为对已有建筑物的功能及结构上有可能带来障碍时,应根 居情况采取对策。 2、在通过重要建(构)筑物时应根据规范和相关产权单位的要求,以及经 验设定变形容许值,并在相应的位置布设监测点
5.11.1顶管隧道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 构件的可靠度,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5.11.2顶管隧道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应 按规定的荷载对结构的整体进行荷载效应分析:必要时,尚应对结构中受力状况 特殊的部分进行更详细的结构分析。 5.11.3顶管方法应根据顶管穿越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理深、沿线地形地 貌和地下障碍物情况,以及对现有建(构)筑物的保护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5.11.4顶管管径应根据设计功能及相关要求确定。管材的选择应根据管道用途、 管材受力特性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5.11.5顶管管位选择需符合以下条件: 1、应注意避开地下障碍物。 2、应有足够的覆土厚度,以保证施工时不影响地面建(构)筑物的安全。 3、应尽可能避开对顶管施工有不利影响的流沙、软淤土、硬结石土层等不 良土层。 4、有承压水时要分析承压水对顶管的影响。 5、穿越河道时,应布置在河床一定深度以下。 5.11.6顶管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GB 19156-2019标准下载5.11.6顶管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1、互相平行的管道水平间距应根据土层性质、管道直径和管道理 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宜大于1倍的管道外径:
2、空间交叉管道的净间距,钢管不宜小于0.5倍管道外径,且不应小于1.0m 钢筋混凝土管不宜小于1倍管道外径,且不宜小于2m; 3、顶管底与建筑物基础底面相平时,直径小于1.5m的管道净距不宜小于2 倍管径,直径大于1.5m的管道净距不宜小于3m; 4、顶管底低于建筑基础底标高时,其间距尚应满足地基土体稳定性的要求。 5.11.7工作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1、工作井尺寸应按照顶管的管节长度、管节外径、顶管机尺寸、管底高程 等参数确定。 2、接收井的控制尺寸应根据顶管机外径、长度、顶管机在井内拆除和吊装 的需要以及工艺管道连接的要求等确定。 3、需计算顶管施工时顶推力对井身结构的影响。 4、尽可能减少工作井数量。 5、工作井的选址应尽量避开房屋、地下管线、池塘、架空线等不利于顶管 施工的场所
2、空间交叉管道的净间距,钢管不宜小于0.5倍管道外径,且不应小于1.0n 钢筋混凝土管不宜小于1倍管道外径,且不宜小于2m; 3、顶管底与建筑物基础底面相平时,直径小于1.5m的管道净距不宜小于1 音管径,直径大于1.5m的管道净距不宜小于3m; 4、顶管底低于建筑基础底标高时,其间距尚应满足地基土体稳定性的要求 5.11.7工作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1、工作井尺寸应按照顶管的管节长度、管节外径、顶管机尺寸、管底高程 等参数确定。 2、接收井的控制尺寸应根据顶管机外径、长度、顶管机在井内拆除和吊装 的需要以及工艺管道连接的要求等确定。 3、需计算顶管施工时顶推力对井身结构的影响。 4、尽可能减少工作井数量。 5、工作井的选址应尽量避开房屋、地下管线、池塘、架空线等不利于顶管 施工的场所。 5.11.8中继间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1、中继间的设计允许顶力不应大于管节相应设计转角的允许顶力; 2、中继间的允许转角宜大于1.2°; 3、中继间的合力中心应可调节; 4、中继间顶力富裕量,第一个中继间不宜小于40%,其余不宜小于30%; 5.11.9顶管的结构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1、顶力的估算。计算完成一次顶进过程(从工作并至接收井)所需的最大 页推力。当估算的总顶推力大于管道允许顶力或工作井允许顶力时,需设置中组 间或增加减阻措施。 2、管道允许顶力。计算管段传力面允许的最大顶力。 3、管道强度计算。计算管壁截面的最大环向应力、最大纵向应力、最大组 合应力等。计算的应力应小于管壁截面的极限荷载值。 4、管壁稳定验算。计算管道管壁截面失稳临界压力。计算的临界压力应大 于管道外壁实际承受的水土压力值。 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
5.11.8中继间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长期竖向变形,其变形量应不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6、钢筋混凝土管道裂缝宽度验算。计算钢筋混凝土管在长期效应作用下, 处于大偏心受拉或大偏心受压状态时,最大裂缝宽度,其计算值应不影响管道正 常使用。 5.11.10对于各种管材制成的顶管管段,必须满足性能要求,并符合施工工艺机 械配备要求。 5.11.11顶管施工宜采用的管段长度为(1.0~3.0)m,对于顶进大直径管道,宜 采用较长管段。 5.11.12工作井结构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城市规划要求,结合 周围地面既有建筑物、管线状况,通过对技术、经济、环保等的综合比较,合理 选择施工方法和结构形式。 111于作#检的
L作开的位直按以下因系确定: 1、利用管线上的工艺井; 2、便于排水、出土和运输; 3、靠近电源和水源; 4、远离居民区和高压线 5、避免对周围建(构)筑物和设施产生不利的影响; 6、在有曲线又有直线的顶管中,工作井宜设在直线段的一端。 5.11.14工作井形状的选取应考虑两段隧道的交角、工作井的开口大小等因素 5.11.15工作井的最小长度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1、当按顶管机长度确定时,工作井的最小内净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GB 7956.17-2019 消防车 第17部分:排烟消防车L≥ I + 13 + k
: 一一工作井的最小内净长度: 11一一顶管机下井时最小长度,如采用刃口顶管机应包括接管长度; 3一一千斤顶长度,一般可取2.5m; k一一后座和顶铁的厚度及安装富余量,可取1.6m 2、当按下井管节长度确定时,工作并的内净长度可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