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20.pdf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20.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599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20.pdf简介: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20",全称为《电力工程高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20年版),是针对我国高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提出的一份专业指导文件。这份导则是在总结国内外配电网规划设计经验,结合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和电网发展的实际情况编撰的。

该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系统规划:对高压配电网的结构、布局、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等方面提出原则和要求。 2. 项目选型:对配电网的主要设备和技术选型,如变压器、断路器、线路等,提供了推荐和指导。 3. 技术经济分析:强调了经济性、可行性和环保性的结合,对规划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4. 新技术应用:涵盖了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相关新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这份导则对于规范和指导我国高压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保障电力供应,推动电力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20.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Q/GDW107382020

饱和负荷saturatedToad 规划区域在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大用电负荷。 当一个区域发展至某一阶段,电力需求保持相对稳定(连续5年年最大负荷增速小于2%,或 增速小于1%),且与该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电力需求预测基本一致,可将该地区该阶段的最 负荷视为饱和负荷,

供电分区powersupplypartition 在地市或县域内部JJG 629-2014 多晶X射线衍射仪.pdf,高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完整、供电范围相对独立、中压配电网联系较 域。

供电网格powersupplymesh

供电网格powersupplymesh

在供电分区划分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具有一定数量高压配电网供电电源、中压配 电范围明确的独立区域

供电单元powersupplyunit 在供电网格划分基础上,结合城市用地功能定位,综合考虑用地属性、负荷密度、供电特性等 分的若干相对独立单元。

供电可靠性reliabilityofpower supply 配电网向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双电源doublepowersupply 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回供电线路,两回供电线路可以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来自不同电 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母线

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回以上供电线路,至少有两回供电线路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 3.25 微电网microgrid 由分布式发电、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必要时含储能装置),是一个能够基 本实现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用电系统。 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独立型微电网

布式发电、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必要时含储能装置),是一个能够基 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用电系统。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独立型微电网。

坚强智能的配电网是能源互联网基础平台、智慧能源系统核心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安全 济高效、公平便捷地服务电力客户,并促进分布式可调节资源多类聚合,电、气、冷、热多能 现区域能源管理多级协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推动能 升级。

5.1.1供电区域划分是配电网差异化规划的重要基础,用于确定区域内配电网规划建设标准,主要依 据饱和负荷密度,也可参考行政级别、经济发达程度、城市功能定位、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 等因素确定,如表1所示,并符合下列规定: a)供电区域面积不宜小于5km?; b)计算饱和负荷密度时,应扣除110(66)kV及以上专线负荷,以及高山、戈壁、荒漠、水域 森林等无效供电面积; c)表1中主要分布地区一栏作为参考,实际划分时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Q/GDW 107382020

般五年)供电区域类型应 相对稳定。在新规划周期开始时调整的,或有重大边界条件变化需在规划中期调整的,应专题说明。 5.1.3电网建设型式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方面:变电站建设型式(户内、半户内、户外)、线路建设型 式(架空、电缆)、电网结构(链式、环网、辐射)、馈线自动化及通信方式等。各类供电区域配电网 建设的基本参考标准参见附录A

5.2.1供电分区是开展高压配电网规划的基本单位,主要用于高压配电网变电站布点和目标网架构建。 5.2.2供电分区宜衔接城乡规划功能区、组团等区划,结合地理形态、行政边界进行划分,规划期内 的高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完整、供电范围相对独立。供电分区一般可按县(区)行政区划划分,对于电力 需求总量较大的市(县),可划分为若干个供电分区,原则上每个供电分区负荷不超过1000MW。 5.2.3供电分区划分应相对稳定、不重不漏,具有一定的近远期适应性,划分结果应逐步纳入相关业 务系统中。

5.3.1供电网格是开展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的基本单位。在供电网格中,按照各级协调、全局最 优的原则,统筹上级电源出线间隔及网格内廊道资源,确定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 5.3.2供电网格宜结合道路、铁路、河流、山丘等明显的地理形态进行划分,与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 在城市电网规划中,可以街区(群)、地块(组)作为供电网格;在乡村电网规划中,可以乡镇作为供 电网格。 5.3.3供电网格的供电范围应相对独立,供电区域类型应统一,电网规模应适中,饱和期宜包含2~4 座具有中压出线的上级公用变电站(包括有直接中压出线的220kV变电站),且各变电站之间具有较 强的中压联络。 5.3.4在划分供电网格时,应综合考虑中压配电网运维检修、营销服务等因素,以利于推进一体化供 电服务。 5.3.5供电网格划分应相对稳定、不重不漏,具有一定的近远期适应性,划分结果应逐步纳入相关业 务系统中。

5.4.1供电单元是配电网规划的最小单位,是在供电网格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在供电单元内,根据 地块功能、开发情况、地理条件、负荷分布、现状电网等情况,规划中压网络接线、配电设施布局、用 卢和分布式电源接入,制定相应的中压配电网建设项目。 5.4.2供电单元一般由若干个相邻的、开发程度相近、供电可靠性要求基本一致的地块(或用户区块) 组成。在划分供电单元时,应综合考虑供电单元内各类负荷的互补特性,兼顾分布式电源发展需求,提 高设备利用率。 5.4.3供电单元的划分应综合考虑饱和期上级变电站的布点位置、容量大小、间隔资源等影响,饱和 期供电单元内以1~4组中压典型接线为宜,并具备2个及以上主供电源。正常方式下,供电单元内各 供电线路宜仅为本单元内的负荷供电, 5.4.4供电单元划分应相对稳定、不重不漏,具有一定的近远期适应性,划分结果应逐步纳入相关业 务系统中。

6.1.1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包括电量需求预测和电力需求预测,以及区域内各类电源 和储能设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新型负荷的发展预测。 6.1.2负荷预测主要包括饱和负荷预测和近中期负荷预测,饱和负荷预测是构建目标网架的基础,近 中期负荷预测主要用于制定过渡网架方案和指导项目安排。 6.1.3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用户类型以及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确定负荷发展曲 线,并以此作为规划的依据。 3.1.4负荷预测的基础数据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数据、自然气候数据、重大项目建 设情况、上级电网规划对本规划区域的负荷预测结果、历史年负荷和电量数据等。配电网规划应积累和 采用规范的负荷及电量历史数据作为预测依据。 6.1.5负荷预测应采用多种方法,经综合分析后给出高、中、低负荷预测方案,并提出推荐方案。 3.1.6负荷预测应分析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互补特性、需求响应引起的用户终端用电方式变化和负荷特 性变化,并考虑各类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设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新型负荷接入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3.1.7负荷预测应给出电量和负荷的总量及分布(分区、分电压等级)预测结果。近期负荷预测结果 应逐年列出,中期和远期可列出规划末期预测结果

6.2.1配电网规划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弹性系数法、单耗法、负荷密度法、趋势外推法、人均电 量法等。当考虑分布式电源与新型负荷接入时,可采用概率建模法、神经网络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 6.2.2可根据规划区负荷预测的数据基础和实际需要,综合选用三种及以上适宜的方法进行预测,并 互校核。 6.2.3对于新增大用户负荷比重较大的地区,可采用点负荷增长与区域负荷自然增长相结合的方法进 行预测。 6.2.4网格化规划区域应开展空间负荷预测,并符合下列规定: a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分析规划水平年各地块的土地利用特征和发展规律,预测各地块负荷: 对相邻地块进行合并,逐级计算供电单元、供电网格、供电分区等规划区域的负荷,同时率可 参考负荷特性曲线确定; C 采用其他方法对规划区域总负荷进行预测,与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相互校核,确定规划区域总负 荷的推荐方案,并修正各地块、供电单元、供电网格、供电分区等规划区域的负荷。 6.2.5分电压等级网供负荷预测可根据同一电压等级公用变压器的总负荷、直供用户负荷、自发自用 负荷、变电站直降负荷、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等因素综合计算得到。

3.2.1配电网规划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弹性系数法、单耗法、负荷密度法、趋势外推 量法等。当考虑分布式电源与新型负荷接入时,可采用概率建模法、神经网络法、蒙特卡江 6.2.2可根据规划区负荷预测的数据基础和实际需要,综合选用三种及以上适宜的方法进 相互校核。 6.2.3对于新增大用户负荷比重较大的地区《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 JGJ/T263—2012》,可采用点负荷增长与区域负荷自然增长相结 行预测。

6.3.1电力平衡应分区、分电压等级、分年度进行,并考虑各类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施、电动汽车充 换电设施等新型负荷的影响。 3.3.2分电压等级电力平衡应结合负荷预测结果、电源装机发展情况和现有变压器容量,确定该电压 等级所需新增的变压器容量。 6.3.3水电能源的比例较高时,电力平衡应根据其在不同季节的构成比例,分丰期、枯期进行平衡。 6.3.4对于分布式电源较多的区域,应同时进行电力平衡和电量平衡计算,以分析规划方案的财务可 行性。 6.3.5分电压等级电力平衡应考虑需求响应、储能设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灵活性资源的影响, 据甘资源床规描和反城负魅性确定规划计管负益上是土负燕的比刷关系

Q/GDW 107382020

7.1.1配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应符合GB156的规定。

7.1.1配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应符合GB156的规定。 7.1.2配电网应优化配置电压序列,简化变压层次,避免重复降压。 7.1.3配电网主要电压序列如下:

7.1.3配电网主要电压序列如下: a 110/10/0.38kV; b) 66/10/0.38kV; C) 35/10/0.38kV; d) 110/35/10/0.38kV; e) 35/0.38kV 7.1.4 配电网电压序列选择应与输电网电压等级相匹配《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市(县)以上规划区域的城市电网、负荷密 度较高的县城电网可选择a)或b)或c)电压等级序列,乡村地区可增加d)电压等级序列,偏远地区 经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e)电压等级序列。 7.1.5中压配电网中10kV与20kV、6kV电压等级的供电范围不得交叉重叠

表2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水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