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389-2021 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规程.pdf

DB37/T 4389-2021 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规程.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097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7/T 4389-2021 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规程.pdf简介:

"DB37/T 4389-2021 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规程" 是一项中国地方标准,由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发布并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过程、方法、内容、要求和步骤。它旨在指导和规范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估、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地热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规程可能包括对地热资源的调查、勘查技术、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开发利用方案设计、项目实施规划、监管机制建立等方面的规定。它适用于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各个阶段,对于地热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意,由于我是一个的,无法直接提供PDF文件的详细内容,建议您直接查阅或下载该规程的官方文档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DB37/T 4389-2021 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晓晓、康凤新、张平平、赵季初、刘苏哲、段晓飞、秦耀军、张志胜、沙福 建、王成明、冯守涛、冯克印、魏茂杰、宋伟华、周海龙、颜翠翠、白通、代娜、战静华、王明珠、桑 可、张航星、杨亚宾、王立东、王浩、卢建荣、朱猛、刘帅、刘志涛。

DB37/T4389202

山东省地热资源丰富,加快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不仪对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 有重要意义,对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就业均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是促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并规范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科学编制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 山东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在总结省内外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的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吸收 国内行之有效技术和方法、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编 制完成了本文件。

DB37/T4389202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变电站 GB/T 2900.59-2008》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编制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规划编制工作流程、基础资 料收集、调研、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形势、研究报告编制、规划目的、原则和目标、规划布 局及分区、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保障措施、规划文本及说明编写、数据库建设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县(区)及以上行政区域内水热型地热资源(即赋存于天然地下水及其蒸汽中的地热 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其他行政区划参考本文件编制规划

下列文件申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 成本文件必少的时条款。其用,注日 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 13727 天然矿泉水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DZ/T0226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 DZ/T0331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TD/T1023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CMAS0001一2018绿色勘查指南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planningofgeothermalresources explorationand exploitation 为规范科学勘查、合理开发和保护地热资源制定的规划和行动方案。 3.2 可开采量 recoverableresources 经勘查或经开采验证的、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从热储中开采出来的储量。 注:通常是在地热田勘查、开采和监测的基础上,考虑到可持续开发,允许每年合理开采的地热流体量。 3.3 地热尾水回灌 geothermalreturnwaterreinjection 为保持热储水位(压力)、充分利用能源和减少地热流体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对经过利月 低了温度)的地热流体通过地热回灌井重新注回热储。 3.4 开采潜力 recoverable resourcespotential 地热资源开采量扩大的可能性及数量。

DB37/T4389202

在广泛收集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相关各类图件、文本、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资料的研究分析, 居资料掌握程度和规划需要,确定是否编制专题研究及综合研究报告,编制规划文本和编制说明, 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充分调研。在全面的资料收集、扎实的调研工作和综合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查明勘查与开 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b 协调有序。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条例、有关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关要求;广泛征集 意见,与各层次管理部门要求相协调,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各级规划宜具有层次性与衔 接性,规划宜按照省级、市级、县级顺序依次展开,下级规划应服从上级规划,与国土空间、 区域发展、土地利用、矿业发展、生态环境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并充分衔接水利部门相关要 求。 C 勘查先行。在充分分析有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地热资源勘查规划。已有勘查工作不能 满足开发利用规划需要且有开发利用需求的地区应先行开展地热地质勘查工作。 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区地热资源特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当地用能需求及各类地热能利用技 术特点,有序开展地热供暖、洗浴疗养、种植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 可持续开发。以地热资源烹赋为基础,推进地热资源梯级开发、高效利用和地热尾水回灌 明确地热资源利用管理措施,开采量不大于可开采资源量,有效保障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规划编制工作流程见图1。

DB37/T4389202

DB37/T4389202

6.1法律、法规、条例及规定等

区范围内适用的地热管理的法律、法规、条例及

图1规划编制工作流程

收集对应规划区域、规划周期的国土空间、区域发展、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生态环境 等一系列规划文件及其基础图件。包括: a)规划区域的供暖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城镇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 划等与地热需求有关的各类资料; b)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分布、人防工程及其他地下构筑物分布等影响地 热开发利用的特殊功能区分布相关资料,

6.3地热资源勘查基础资料

DB37/T4389202

6.3.1地热资源分布、地热地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开采潜力分区等反映地热资源基本情况的相关 资料。 6.3.2区域地热资源有关的调查、勘查报告、地热井有关的产能测试数据、水质分析测试报告及钻孔 综合柱状图等基础资料,以及规划区域内地热资源、地热并的勘查成果,各类勘查数据表及分析测试报 告等。

6.4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资料

6.4.1地热井数量、分布、利用热储层位、水温、开采量、利用方式与规模、利用效果、尾水排放温 度与处置方式、地热尾水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地热开发利用基础资料。 6.4.2地热尾水回灌井数、采灌井井距、单井回灌量及总回灌量等地热尾水回灌基础资料, 6.4.3地热井历年水位(水压)、水温、水质及开采量动态监测数据。 6.4.4规划区域内地热井取水许可与采矿许可基本信息等相关资料

对省内外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先进地区或条件相似地区进行调研,主要对地热资源勘查与 用模式、地热利用技术、地热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及地热开发管理开展调研。

8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形势

阐明规划区地热地质条件、地温场特征、热储的分布范围、热储厚度、水质、物理化学性质等热储 特征参数,地热资源热资源量,地热流体储存量,计算方法按照GB/T11615、GB/T13727和DZ/T0331。 阐述勘查成果、勘查精度、资源储量级别及规模、已有探矿权设置情况。

8. 2 开发利用现状

阐明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地热流体开采一年所获热量、折合节煤量,说明已有地热井的数量、 、开采时间、分布情况;利用方式及规模,各种利用方式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比例,尾水处理 有采矿权设置情况,地热资源开采动态变化情况,地热开发监测措施及执行情况;地热资源开发 案编制及执行情况;简述开采历史,重点说明现状。

8.3供需形势与潜力分析

根据规划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目标,分别分析规划区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需求 测发展形势,并分别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 利用潜力分析。

8.4上轮规划实施评估

包括规划目标、建设规划、目权 成情况、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提高本期规划方案部署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8.5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DB37/T4389202

.1根据要求确定是否编制终 供而形势和浴 力分析、结论及建议等研究内容。综合研究报告提纲见附录A。 .2根据资料掌握程度能否满足规划需要,确定是否编制专题研究报告。根据需要开展地热资源量 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与供需形势、以往规划实施情况评价、政策法规等方向的专题研究。

10规划且的、原则和目标

期限一般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规划期可结合国家、省、市、县 (区)等规划及发展程度、执行力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宜明确规划基准年、规划期、展望期。

规划范围为相应的行政区范围。

规划范围为相应的行政区范围。

10. 5. 1通用要求

分别提出区域布局及时间分期目标JG∕T 348-2011 纤维增强混凝土装饰墙板,目标应明确、量化、具体,各目标宜按时间与空间进行分解。 各目标结合规划区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规 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旅游规划及生态规划等与地热开发需求有关的规划综合确定。勘查方面应说明 勘查布局及分区、目的任务、勘查项目数量、工作区范围、实施时间等。开发利用方面应明确开采潜力 及分区,地热资源开采规模、地热尾水排放温度、地热尾水回灌率、地热水位(水压)允许下降速率、 动态监测网建设、示范工程/重点工程建设等指标。勘查开发应贯彻绿色勘查理念,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0.5.2地热资源勘查目

根据规划区地热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结合规划区发展对地热需求情况,考虑规划区勘查 程度及国家有关政策,以提高规划区地热资源勘查程度及精度为目的,制定规划区地热资源勘查目标、 探矿权控制目标;地热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勘查内容、勘查精度制定按照GB/T11615的相关要求。

10.5.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目标

10.5.3.1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以规划区地热资源特征及地热资源开采潜力为基础,研究地热开发利用规模,确定地热开发利 主要包括与地热开发有关的供暖、洗浴、养殖、种植、休闲旅游及其他利用方式规划目标,以 权控制目标、开采总量控制目标:评估地热开发利用节能减排量目标。

10.5.3.2地热资源保护目标

JTJ 227-2001 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11. 1 通用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