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pdf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2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060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pdf简介: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pdf是一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技术规程,全称为《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该规程是在2006年发布,主要针对混凝土异形柱(非矩形截面的柱体,如T形、箱形、管形等)的结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

规程内容包括异形柱的选用原则、设计计算方法、构造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方面,旨在确保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它为异形柱在高层建筑、工业建筑、桥梁结构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助于规范和提升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PDF格式的文件可能需要阅读特定软件或在线平台才能打开,若需获取具体内容,建议访问相关建筑行业标准网站或图书馆查阅。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pdf部分内容预览:

V.≤0. 25 f.b.hco

V. (0. 15f:bchco YRE

1.05 V.≤ ftbho + fy YRE (a± 1. 0

DB15∕T 2424-2021 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公路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M+M V= 1. 2 H.

V.= 1. 1 M+M H.

V; ≤ 0. 24StSh.fcb,hi

图5.3.2框架节点和梁柱截面

值N与柱全截面面积A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乘积的比值

3节点核心区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AAA

5.3.3节点核心区的受剪承载应符合下列知

5.3.4翼缘对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提高作用的翼缘影响系数

1表中b为垂直于验算方向的柱肢截面高度(图5.3.2); 2表中的十字形和T形截面是指翼缘为对称的截面。若不对称时,则翼缘的 不对称部分不计算在6数值内:

3对T形截面,当验算方向为翼缘方向时,按L形截面取值。

5.3.5框架梁柱节点(本规程图5.3.2)核心区组合

V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计值V: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顶层中间节点和端节点

2)中间层中间节点和端节点

1)顶层中间节点和端节点

2)中间层中间节点和端节点

M+M V= hbo a's

6.1.5异形柱、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可采用焊

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连接区段的连接接头面积百分 大于50%,连接区段的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纟 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确定,

6.1.6异形柱、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

6.1.7异形柱、梁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1a和抗震锚固长度 LaE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 规定确定

6.2.1异形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5。 6.2.2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的轴压比不宜大于表6.2.2规定的 限值。

表6.2.2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

6.2.3异形柱的钢筋应满足下列要求(图6.2.3):

1在同一截面内,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相同直径,其直径 不应小于14mm,且不应大于25mm; 2内折角处应设置纵向受力钢筋; 3纵向钢筋间距: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四

级不宜大于250mm;非抗震设计不宜大于300mm。当纵向受力 钢筋的间距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直径 不应小于12mm,并应设置拉筋,拉筋间距应与箍筋间距相同。

图6.2.3异形柱的配筋方式

6.2.4异形柱纵向受力钢筋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柱肢 厚度为200~250mm时,纵向受力钢筋每排不应多于3根:根数 较多时,可分二排设置(本规程图6.2.3d)。 6.2.5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6.2.5规定的数值,且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肢端纵向受 力钢筋的配筋白分率不应小于0.2;建于NV类场地且高于28m的 框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表6.2.5中的数 值增加0.1采用。

表6.2.5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来用HRB400级钢筋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按表中 数值减小0.1,但调整后的数值不应小于0.8。

6.2.6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

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 %;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 异形柱应采用复合箍筋(图6.2.7),严禁采用有内折角

5.2.7 异形柱应采用复合箍筋(图6.2.7),严禁采用有内

的箍筋。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其末端应做成 135°的弯钩。 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 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当柱中全部纵 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不应小于 10d。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0d,且不应小于

当采用拉筋形成复合箍时,拉筋应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

6.2.8非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0.2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6mm;箍筋间距不应 大于250mm,且不应大于柱肢厚度和1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 最小直径):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 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不应大于10d (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箍筋肢距不宜大于300mm

6.2.9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箍筋力

区的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

形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

6.2.10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 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2.10的规定。

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

注:1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 2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异形柱,当剪跨比2不大于2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10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6.2.11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肢距: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宣 大于200mm,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此外,每隔一根 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均有箍筋或拉筋约束。 6.2.12异形柱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柱端取截面长边尺寸、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中的 最大值; 2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 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以及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 与柱肢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取全高: 4二、三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取柱全高。 6.2.13抗震设计时,异形柱非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 于箍筋加密区的50%;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柱肢截面厚度;二级 抗震等级不应天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三、四级抗 震等级不应大于15d和250mm。 6.2.14当柱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搭接长度范 围内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25%,箍筋间距不

6.2.14当柱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搭接

6.3异形柱框架梁柱节点

6.3.1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的中间节点和端节点, 且接头不应设置在节点核心区内。 6.3.2框架顶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锚固在柱顶、梁、板内, 锚固长度应由梁底算起。顶层端节点柱内侧的纵向钢筋和顶层中 间节点处的柱纵向钢筋均应伸至柱顶(图6.3.2),当采用直线 锚固方式时,锚固长度对非抗震设计不应小于la,抗震设计不应 小于LaE。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该纵向钢筋伸到柱顶后应分 别向内、外弯折,弯弧内半径,对顶层端节点和顶层中间节点分 别不宜小于5d和6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弯折前的竖直 投影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5la,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 0.5laE。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2d。 抗震设计时,贯穿顶层中间节点的梁上部纵向钢筋直径,对 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该方向柱肢截面高度h.的1/30。 顶层端节点处柱外侧纵向钢筋可与梁上部纵向钢筋搭接(图

6.3.2a),搭接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6l;抗震设计时不 应小于1.61aE。且伸入梁内的柱外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少于 柱外侧全部纵向钢筋面积的50%。在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级 向钢筋可伸入现浇板内,伸入长度应与伸人梁内的相同

6.3.3当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与异形柱柱肢截面厚度

框架顶层端节点(图6.3.4b),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 侧并向下弯折到梁底标高,梁下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侧并向上 弯折,弯弧内半径不宜小于6d。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非抗震 设计时不应小于0.41a: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41.E:对框架梁 纵向钢筋在柱筋外侧伸人节点的情况,则分别不应小于0.5l和 0.5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 6.3.5中间层中间节点框架梁纵向钢筋应满足下列要求: 1抗震设计时,对二、三级抗震等级,贯穿中柱的梁纵向 钢筋直径不宜大于该方向柱肢截面高度h。的1/30,当混凝士的 强度等级为C40及以上时可取1/25,且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大 于25mm; 2两侧高度相等的梁(图6.3.5a),上部及下部纵向钢筋 各排宜分别采用相同直径,并均应贯穿中间节点;若两侧梁的下 部钢筋根数不相同时,差额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总长度,非抗震 设计时不应小于La;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且伸过柱肢中心 线不应小于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JG∕T 250-2009 维勃稠度仪图6.3.4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区的锚固 注:括号内数值为相应的非抗震设计规定 1一异形柱;2一框架梁;3一梁的纵向钢筋

图6.3.5框架梁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区的锚固 注:括号内数值为相应的非抗惩设计规定

异形柱;2一框架梁:3一梁上部纵向钢筋:4一梁下部纵向钢筋

1一异形柱;2一框架梁:3一梁上部纵向钢筋:4一梁下部纵向

3两侧高度不相等的梁(图6.3.5b),上部纵向钢筋应贯 穿中间节点:下部纵向钢筋伸人中间节点的总长度,非抗震设计 时不应小于la,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下部钢筋弯折时,弯 弧内半径不宜小于5d。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非抗震设计时不 应小于0.4。,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4LE;对框架梁纵向钢筋

在柱筋外侧伸入节点核心区的情况,则分别不应小于0.5la和 0.5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d; 4抗震设计时2016年二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真题及答案,对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梁端的纵 向受拉钢筋配筋百分率不宜大于表6.3.5的规定值,

表6.3.5梁端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百分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