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5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052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简介: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是一份由河南省建设厅发布的工程技术规程,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住宅工程质量的防治工作。该规程主要针对在住宅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如墙体裂缝、防水处理不当、电气安装问题、保温节能不足等,提出预防和解决的措施和技术标准。

"DBJ"是"地方标准"的缩写,"41"代表河南省,"070"是编号,"2005"表示发布年份。该规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住宅工程的质量,保障住户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安全,减少因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期维修和投诉,从而提升整体的建筑品质和行业的技术水平。

简而言之,这份规程是河南地区针对住宅工程质量防治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对于规范和提升当地住宅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1@070-2005.pdf部分内容预览:

考虑到过大的竖向埋管对砌体整体性和承载力影响较大,而较 小的竖向埋管对砌体整体性和承载力影响较小。在不影响砌体质 量的情况下,为方便施工,采取此措施。

3.2.11由于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上开凿沟槽、孔洞

JG∕T 120-2000 踏步4.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设计

4.1.1该条文出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4条。 强调本条的自的在于防止由于建筑平面不规则导致现浇楼板裂缝 的出现。因为住宅的建筑平面不规则,如楼板缺角引起的L形平面 山角处或带有外挑转角阳台的凸角板端、楼板在相邻板跨连接处厚 薄相差悬殊、局部开洞、错层等情况下,都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对 钢筋混凝土现浇裂缝的防治非常不利。在出现建筑平面不规则的 情况下,可按本条文和4,1.4条的要求加以处理。 4.1.2综合考虑了楼板刚度过小易变形、建筑功能的要求,以及现 浇板配筋和板内预埋管线等因素的影响,参考南京及上海的做法, 现浇板的合理厚度应不小于本技术规程中的规定,这个指标要高于 《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中现浇板最小厚度的规定。理论和实际表 明,提高板厚对防止现浇板开裂有很好的作用。 4.1.3端开间及转角单元在山墙与纵墙交角处,山墙与纵墙的温 度变形会导致板角产生较大的主拉应力。较好的构造措施是在端 部单元的楼板中配置双层、双向的钢筋;钢筋间距不大于100mm 楼板上部钢筋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这些钢筋不仅是承受板在 角端嵌固在墙中而引起的负弯矩,更重要的是起到协调两片交角墙 体与板在受到温度变化时的变形,保证共同工作。南京市采取了这 一做法,较好地解决了该部位的45度裂缝。 4.1.4本条文出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02)第10.1.9条 此条的自的在于解决近年来,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在现浇楼 板内引起的束拉应力,导致现浇板裂缝比较严重的问题。设置温 度收缩钢筋有助于减少这类裂缝。鉴于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也可 以起到一定的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作用,故主要应在未配钢筋的 部位或配筋数量不足的部位沿两个正交方向(特别是温度、收缩应

4.1.2综合考虑了楼板刚度过小易变形、建筑功能的要求,以 烧板配筋和板内预埋管线等因素的影响,参考南京及上海的低 现浇板的合理厚度应不小于本技术规程中的规定,这个指标要 《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中现浇板最小厚度的规定。理论和实 明,提高板厚对防止现浇板开裂有很好的作用。

4.1.4本条文出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02)第10.1.

此条的自的在于解决近年来,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在现 板内引起的约束拉应力,导致现浇板裂缝比较严重的问题。设 斐收缩钢筋有助于减少这类裂缝。鉴于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以起到一定的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作用,故主要应在未配钢 部位或配筋数量不足的部位沿两个正交方向(特别是温度、收

力的主要作用方向)布置收缩钢筋。本条文中钢筋间距取规范 150mm,配筋率比规范提高了0.05%。

4.1.5此条文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角部构造柱及圈梁的

角部构造柱及圈梁与受其约束的现浇板两者刚度悬殊,从而达

4.1.6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势必增加,会导

4.2预制混凝土空心板设计

合现行图集的要求,将板缝配筋的宽度由40mm提高到30mm。

4.2.3根据原《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

5.0.3.4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4.3钢筋混凝士现浇板施工

4.3.1众所周知,砂越细,其表面积越大,需要越多的水泥等胶凝 材料包裹,由此带来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的增加,使混凝土的收缩加 大

4.3.2根据对混凝土用水量研究的已有成果,混凝土的用水量是 影响现浇混凝士楼板裂缝的最生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混凝土的 用水量会从三个方面影响现浇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第一,混凝土的 用水量的增加不仅会增加混凝土结构内部毛细孔的数量,而且会增 加混凝土成型后毛细孔内含水量,从而将增大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 干燥收缩。第二,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士用水量 的增加会相应增加水泥用量,而水泥用量的增加同样会增加混凝士 结构内部毛细孔的数量,也会增大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 第三,混凝土用水量的增加,使混凝土中泌水增加,而泌水增加,使 混凝土中有更多的毛细孔相贯通,使毛细孔中水分蒸发得更快,丛 而增加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于燥收缩。用水量减少后,早期强度增 强,也会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为了减少用水量,防止混凝土升 裂,制定本条文。

4.3.3根据上海市的研究成果和南京市工程实例中的成功做法制

定此条文。混凝土中粗骨料是抵抗收缩的主要材料,在其它原材料 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砂率增大而增大。砂率降低, 即增加粗骨料的用量,对控制混凝士干燥收缩有利。另外,如果不 能合理地使用掺合料,则混凝土中毛细孔数量会增多,反而不利于 防止混凝士的收缩,因此对粉煤灰的掺量加以限制

通用品的落度不大于180mm:《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 三版)23.2.5中提出,为防止混凝土现浇板开裂,混凝土胶凝材料的 量不宜过大,泵送混凝土势落度宜控制在100~一140mm。预拌混凝 为满足泵送和振捣要求,其班落度一般在100mm以上,而落度

过大会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 统计数据表明,混凝土落度每增加20mm,每立方来混凝土用水量 增加5kg。另一方面,混凝土沉缩变形的大小与混凝土的流态有关, 混凝土流动性越大,相对沉缩变形越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满 足混凝土运输和泵送的前提下,落度应尽可能减小。

混凝土流动性越大,相对沉缩变形越大,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满 足混凝土运输和泵送的前提下,势落度应尽可能减小。 4.3.5由于施工单位不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在现浇楼板近支座处 的上部负弯矩钢筋绑扎结束后、楼板混凝土浇筑前,上部负弯矩钢 筋常常被工作人员踩踏下沉,使其不能有效发挥抵抗上部负弯矩的 作用,使板的实际有效高度减少,结构抵抗外荷载的能力降低,裂缝 就容易出现。

4.3.5由于施工单位不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在现浇楼板

的上部负弯矩钢筋绑扎结束后、楼板混凝土浇筑前,上部负弯矩钢 筋常常被工作人员踩踏下沉,使其不能有效发挥抵抗上部负弯矩的 作用,使板的实际有效高度减少,结构抵抗外荷载的能力降低,裂缝 就容易出现。

施,对现浇板断面的削弱过多,造成楼板容易出现沿现浇板预

施,对现浇板断面的削弱过多,造成楼板容易出现沿现浇板预理线 管方向的楼面裂缝。根据南京市的经验,采用此条文。

4.3.7根据工程实践制定。

4.3.8本条源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

2002第7.4.7条。当混凝土浇捣完后未进行表面覆盖和浇水养护 或养护时间不足时,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 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 强度低,不能抵抗由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冬夏两 季,昼夜温差比较大,养护不当最容易产生温差裂缝。制定本条文 的月的是为了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2002)第7.4.7、9.4.3条的要求制定此条文。在混凝土现浇板强度 较小时,在其上吊运和堆放重物容易使现浇板产生大的变形,从而 导致裂缝。严格地说,对于是否可在其上吊运和堆放重物,还应考 其支撑结构的荷载性能,

的提高和施工要求的严格而增加了少量费用,但后期因减少粉刷, 不仅克服了因粉刷带来的空鼓(甚至脱落)、裂缝,也弥补了前期的

4.3.11本条源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第4.1条。摸板支撑未经计算或水平、竖向连系杆设置不合理, 造成支撑刚度不够,当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一定的值时,由于楼面荷 载的影响,楼板支撑变形加大QBT2479-2005标准下载,楼板产生超值翘曲,引起裂缝。由于工 期短,加之模板配备数量不足,出现非预期的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果 达到规范要求,导致翘曲增大也会引起裂缝,

(GB50204一2002)第7.4.5、7.4.6条和工程实践,所要求的时间主要 考虑主体结构混凝土早期收缩的完成量。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是处 理施工缝、后浇带的常用做法,有较好的效果,

4.4预制混凝土空心板施工

4.4.1根据本省成功的工程实例制定此条文。从施工单位反馈的 言息来看,采用此工艺有如下优点:1.减少找平、座浆工艺;2.板底标 高容易控制:3.易与电气配管施工结合:4.板端构造接点连接牢固: 5.如果同时施工板缝,还可减少清理板缝工艺,且板缝中混凝土因 大面积有组织施工而质量提高:

4.4.2本条根据已有施工经验制

载对板缝中混凝土的扰动,缝口上下留置凹槽是为了保证与粉刷层 的结合,也是《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一2002)第 4,9.4条的要求。现有工程中有采取灌缝和圈梁混凝起施工 的,但此时必须保证支撑牢固。从部分工程的实际情况看,只要控 制好,同时施工时板缝混凝十本身的质量以及与楼板结合的质量都 比较好。但这一做法需要通过严格的实践取得一定的理论数据,如 支撑的数量、拆摸的时间。

的位置,造成配管不到位、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制定此 条款是为了规范施工工艺。

5.1.1~5.1.2考愿到《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一2002)第4.10.8条属强制性条文,而现实工程中却不被 重视,在此进行强调。对混凝土翻边的高度要求高于规范是考虑施 工的方便,且符合砌体模数。与楼板一起浇筑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防 水的能力,落实好强制性条文。

质量、有效密闭了粉刷砂浆的毛细孔,增强了防水效果。 5.2.7本条引自《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2002)第4.10.5条,针对面层施工中有可能破坏防水隔离层GB∕T 22412-2016 普通装饰用铝塑复合板,为最终 控制防水效果提出此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