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2/T 900-2013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简介:
"DB42/T 900-2013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 是一份关于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行业技术标准。DB(DataBase)是地方标准的标识,42/T是湖北省的地方标准代号,900-2013是标准的编号,发布年份为2013年。这份规程详细规定了公路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监控量测技术来确保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运营管理。它涵盖了量测设备选择,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等一系列指导性内容。这份标准对于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DB42/T 900-2013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DB42/T9002013
附录J (规范性附录) 用词说明 为准确地掌握和执行技术规程条文,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特做如下规定: a)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时: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b)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时: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时,采用“可”。
DB42/T 9002013
JC∕T 2079-2011 建筑用弹性质感涂层材料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木规程 条文说明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DB42/T9002013
条文说明 25 总则 29 监控量测基本规定 29 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30 监控量测方法 33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37 监控量测成果资料 40
DB42/T 9002013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3.1监控量测既是公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公路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在公路隧道工 程中,监控量测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但由于缺乏完整统一的技术 规程,公路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工作,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采用技术标准依据不足、量测项目的选 取不科学、记录不完整、数据处理方法选择不当、量测数据反馈机制不健全以及反馈预警不及时等问 题。制定本规程,是为了使公路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有统一的标准,达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的目的。 3.2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湖北省来用新奥法施工的公路双车道隧道,单车道或双车道以上公路隧道以及 其他省份隧道可参照执行。 3.4监控量测工作中的数据分析与信息反馈是在获得量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作出的综 合评价。鉴于地质因素对隧道建设的重要影响,监控量测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还宜具备勘察 资质。 S 5监控量测基本规定 R 5.1监控量测涉及的单位较多,其管理工作应有明确的思路:在设计阶段,电设计单位对监控量测目 的、监控量测项自以及测点的布置等进行设计,并提出控制基准;在施工阶段,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施工工序。制定合理而周密的现场量测实施方案, 是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有效 开展的关键。隧道开工达前,监控量测单位应根据环境条件、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方法及施工 进度安排等编制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确定量测项目、仪器、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 法、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并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认真实施。 5.3监控量测设计应结合具体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和监控量测目 的等进行,其内容应包括: a)根据隧道特点确定量测项目和对应的实施段落; b)根据地质条件确定量测断面及测点的布置原则; c)明确量测频率及调整原则; d)根据隧道结构安全性和周边环境的要求确定各量测项目的控制基准; e)明确数据分析方法和信息反馈的程序。
5.6监控量测工作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在施工前对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施工影响区域内的周边环境进行初始调查,了 解工程特点、难点和现状,为量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b)编制实施性监控量测方案 监控量测单位按照规程要求,结合隧道设计、工程地质条件等编制实施性监控量测方案,应经有 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c)布设测点以及监测断面变更; 基准点和测点的埋设须严格按照相应规范进行,以确保量测数据可靠。测点应在工序开始前布设
201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经典培训资料PPTDB42/T 9002013
完毕,并取得其初始观测值。量测断面可依据现场地质条件、设计参数、施工方法等条件的改变进行 调整。 d)现场量测及数据分析 量测单位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施工安全及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e)信息反馈 量测单位根据监控量测设计制定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一般以周报(特殊情况要形成日报)的形式 提交量测成果(包括纸质和电子文件)。出现异常现象时,及时反馈,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5.7监控量测工作专业性强,为保证监控量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监控量测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 组。该小组应由具备监控量测及工程地质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且要求相对固定,确保监控量测数据 资料的连续性。 5.8监控量测工作应建立严格的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发现异常及时进行重测。 数据整理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数据在输入、处理过程中应复核审查,避免出现错误。监控量测的 记录、图表及文字报告应连续和完整。如有缺失,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进行详细书面记录。 5.9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上报监理、业主,经批准后方可正式 实施,并且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之一,相关资料应保存。当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由于地质 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调整时,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 可实施。 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应综合考虑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方法、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 编制,并满足下列要求: a)确保隧道工程安全; b)对工程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c)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 d)尽量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 5.10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一般在洞内进行,环境条件恶劣,因而监控量测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 定性及耐久性。监控量测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检定和校准。 5.11现场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测点破坏导致监控量测数据不连续的现象,因此应加强测点保护,协调 好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关系。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及时补埋。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 应及时加固,并重新读取初读数。 5.12现场监测工作中,应根据监测精度要求,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过失误差,定期采 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验分析。 a)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采用精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的仪器来减小系统误差,如果监测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不能满 足监测精度要求,应根据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修正。 b)控制偶然误差的方法 在监测实施过程中加强管理,提高监测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来控制偶然误差。偶然误差一般服从 正态分布,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数据统计检验。 c)避免过失误差的方法 由于测试人员的工作过失所引起的误差,如读错仪表刻度(位数、正负号)、测点与测读数据混 淆、记录错误等,造成监测数据不可允许的误差即为过失误差。在数据处理时,此类误差数值一般很 大,应从监测数据中剔除。避免过失误差措施主要有加强监测管理,规范监测作业,加强人员培训提 高人员素质。
DB42/T9002013
DB42/T.9002013
DB42/T9002013
7.1.1监控量测的方法应根据隧道的重要性等级、规模大小,同时还应考虑国内外量测仪器的现状来 选用。一般应尽量选择简单可靠、耐久、经济、稳定性能好,被测量的物理量概念明确,有足够大的 量程,便于进行分析和反馈的测试仪器。 7.2.1在隧道工程中,开挖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很难提供非常准确的地质资料,所以有必要在施工中对 开挖工作面附近围岩的岩石性质、状态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可获得与围岩稳定性有关的直观信息,因 此观察是新奥法监控量测中的必测项目,其目的是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为判断围岩、隧道的 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7.2.2开挖工作面观察
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进行观察,主要是了解开挖工作面下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a)岩质种类和分布状态,结构面的位置状态; b)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C)地层时代归属及产状:
GB 51364-2019 船舶工业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标准DB42/T 90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