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36-201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pdf

GB50336-201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50336-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5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0331
免费资源

GB50336-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336-201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pdf简介:

GB50336-201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关于建筑中水系统设计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18年发布,替代了之前的相关版本,旨在规范和指导建筑中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新鲜水的依赖,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中水,即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冲厕、绿化、景观用水等非饮用用途。GB50336-2018标准详细规定了中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选型、施工质量控制、运行维护以及检测评估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中水系统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该标准对于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GB50336-201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1斜板(管)沉淀池宜采用矩形,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宜 采用lm²/(m²·h)~3m²/(m²·h),斜板(管)间距(孔径)宜大 于80mm,板(管)斜长宜取1000mm,倾角宜为60;斜板(管 上部清水深不宜小于0.5m,下部缓冲层不宜小于0.8m; 2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宜采用0.8m3/(m² h)~1.2m²/(m²·h),中心管流速不宜大于30mm/s,中心管下 部应设喇叭口和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宜小于0.3m,排泥斗 坡度应大于45°; 3沉淀池宜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头不应小于1500mm 排泥管直径不宜小于80mm;

4沉淀池集水应设出水堰,其出水负荷不应大于1.701 (s : m)

于2h;处理杂排水或生活排水时,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和出水 水质要求确定水力停留时间,但不宜小于3h; 2接触氧化池宜采用易挂膜、耐用、比表面积较大、维护 方便的固定填料或悬浮填料:填料的体积可按填料容积负荷和平 均日污水量计算,容积负荷宜为1000gBODs/(m3:d) 1800gBOD5/(m3:d),当采用悬浮填料时,装填体积不应小于 有效池容积的 25%; 3接触氧化池曝气量可按BOD5的去除负荷计算,宜为 40m²/kgBODs~80m²/kgBODs ; 4接触氧化池宜连续运行,当采用间歇运行时,在停止进 水时要考虑采用间断曝气的方法来维持生物活性。 6.2.9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的有关规定执行。 6.2.10采用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处理工艺,应按国 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1当流离生化池处理优质杂排水时,水力停留时间不应小 3h:处理杂排水或生活排水时,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和出水 水质要求确定水力停留时间,但不宜小于6h:原水在流离生化 也中流动距离不小于9m; 2流离生化池曝气量可按BOD5的去除负荷计算12BJ1-1工程做法,宜为 0m3/kgBODs~80m/kgBODs ; 3流离生化池内流离生化球的安装高度不小于 2.0m,且不 大于5.0m。

6.2.12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应符合下列

排水或生活排水时,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和出水水质要求确定水 力停留时间,但不宜小于3h; 2容积负荷取值宜为 O.2kgBODs//(m²·d)~O.8kgBODs / m²·d),污泥负荷取值宜为 O.05kgBODs/(kgMLSS·d)~ ).1kgBODs/(kgMLSS·d);污泥浓度宜为 5g/L~8 g/L; 3膜分离装置的总有效膜面积应根据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 和膜制造商建议的膜通量计算确定:当采用中空纤维膜或平板 膜时,设计膜通量不宜大于30L/(m²·h);当采用管式膜时, 没计膜通量不宜大于50L/(m²·h); 4中水处理站内应设置膜清洗装置,膜清洗装置应同时具 备对膜组件实施反向化学清洗和浸泡化学清洗的功能,并宜实现 在线清洗。

2容积负荷取值宜为 0.2kgBODs/(m°:d)~0.8kgBOD5 (m3·d),污泥负荷取值宜为 O.05kgBODs/(kgMLSS·d)~ 0.1kgBODs/(kgMLSS·d);污泥浓度宜为 5g/L~8 g/L; 3膜分离装置的总有效膜面积应根据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 力和膜制造商建议的膜通量计算确定:当采用中空纤维膜或平板 膜时,设计膜通量不宜大于30L/(m²·h);当采用管式膜时 设计膜通量不宜大于50L/(m²·h); 4中水处理站内应设置膜清洗装置,膜清洗装置应同时具 备对膜组件实施反向化学清洗和浸泡化学清洗的功能,并宜实现 在线清洗。 6.2.13当采用生态处理工艺时,主要设计参数应通过试验或按 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当无上述资料时,可按现行行业 准《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CJI/T54执行。 6.2.14当采用混凝气浮法、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法等其他处 理工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6.2.15中水过滤处理宜采用过滤器。当采用新型滤器、滤料利 新工艺时,可按实验资料设计。 6.2.16选用中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或组合装置,应具有可靠的设 备处理效果参数和组合设备中主要处理环节处理效果参数,其出 水水质应符合使用用途要求的水质标准。 6.2.17中水处理必须设有消毒设施

准《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CJJ/T54执行。 6.2.14当采用混凝气浮法、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法等其他处 理工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6.2.15中水过滤处理宜采用过滤器。当采用新型滤器、滤料利 新工艺时,可按实验资料设计。 6.2.16选用中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或组合装置,应具有可靠的设 备处理效果参数和组合设备中主要处理环节处理效果参数,其出 水水质应符合使用用途要求的水质标准。

1 消毒剂宜采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或 其他消毒剂; 2投加消毒剂宜采用自动定比投加,与被消毒水充分混合 接触; 3采用氯消毒时,加氯量宜为有效氯 5mg/L~8mg/L,消 毒接触时间应大于30min;

4当中水原水为生活污水时,应适当增加加氯量。 6.2.19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 规范》GB50014 以及其他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执行。

.:1中水处理站位直应根据建筑的息体规划、中水原水的 源、中水用水的位置、环境卫生和管理维护要求等因素综 确定。

7.1.3建筑小区中水处理站和以生活污水为原水

宜在建筑物外部按规划要求独立设置,且与公共建筑和任宅的距 离不宜小于15m。

7.2.1中水处理站面积应根据工程规模、站址位置、处理工艺

7.2.2中水处理站应根据站内各建、构筑物的功能和工艺流禾 要求合理布置,满足构筑物的施工、设备安装、管道敷设、运 调试及设备更换等维护管理要求,并宜留有适当发展余地,还 考虑最大设备的进出要求

采用现场制备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的中水处理站,加纟 间应与其他房间隔开,并有直接通向室外的门。

7.2.6中水处理站内各处理构筑物的个(格)数

(格),并宜按并联方式设计

条件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法规和标准白 规定。

7.2.11建筑物内中水处理站的盛水构筑物,应采用独立的结构 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各池体的壁板、底板及 顶盖。

7.2.11建筑物内中水处理站的盛水构筑物,应采用独立的结构

7.2.12中水处理站内的盛水构筑物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

7.2.12中水处理站内的盛水构筑物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 筑,内侧宜设防水层。

7.2.16中水处理站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当中水处理立

筑物内部或室外地下空间时,处理设施房间应设机械通风系统,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处理构筑物为敲开式时,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宜小于 12次; 2 当处理构筑物为有盖板时,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宜小于 8次。

7.2.17在北方寒冷地区,中水处理站应有防冻

7.2.19中水处理站内用电设备、控制装置、灯具形式的选择

7.2.21对中水处理中产生的气味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 7.2.22对中水处理站中机电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应采取有 效的降噪和减振措施,中水处理站产生的噪声值应符合现行国家

效的降噪和减振措施,中水处理站产的噪声值应 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

8安全防护和监(检)测控制

8.1.1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 8.1.2中水贴存池(箱)内的来水补水管应采取防污染措施 自来水补水管应从水箱上部或顶部接入,补水管口最低点高出溢 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 8.1.3室外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平行理 设时,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中水管道应位 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下面,排水管道的上面,其净距均不得 于0.15m。中水管道与其他专业管道的间距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中给水管道要求执行。 8.1.4中水贮存池(箱)设置的溢流管、泄水管,均应采用间 接排水方式。溢流管应设隔网,溢流管管径比补水管大一号。 8.1.5中水管道应采取下列防止误接、误用、误饮的措施: 1中水管网中所有组件和附属设施的显著位置应配置“中 水”耐久标识,中水管道应涂浅绿色,埋地、暗敷中水管道应设 置连续耐久标志带; 2中水管道取水接口处应配置“中水禁止饮用”的耐久 标识; 3公共场所及绿化、道路喷酒等杂用的中水用水口应设带 锁装置; 4中水管道设计时,应进行检查防止错接;工程验收时应 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8.1.6对中水处理站采用约剂可能产生的危害应采取有效的防 护措施

1中水管网中所有组件和附属设施的显著位置应配置“中 水”耐久标识,中水管道应涂浅绿色,埋地、暗敷中水管道应设 置连续耐久标志带; 2中水管道取水接口处应配置“中水禁止饮用”的耐久 标识; 3公共场所及绿化、道路喷酒等杂用的中水用水口应设带 锁装置; 4中水管道设计时,应进行检查防止错接;工程验收时应 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8.1.6对中水处理站采用药剂可能产生的危害应采取有效的防 护措施

害气体的中水处理站,应设置事故通风系统。事故通风量应根 放散物的种类、安全及卫生浓度要求,按全面排风计算确定,且 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

8.1.8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相连接;钅

情况的应急处置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对调节池内的污水直接进行消毒的条件; 2 应为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DB34∕T 3951-2021 地铁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8.2.1中水处理站的处理系统和供水系统应采用

8.2.2中水水质应按现行的国家有关水质检验法进行定期监测

月控制指标(pH值、浊度、余氯等)实现现场监沙 可实现在线监测

8.2.4中水处理站应根据处理工艺要求和管理要求设

水位观蔡、水质观测、取样监(检)测、药品计

8.2.7中水处理站应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各工种、岗位

按工艺特征要求制订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新12D4常用风机、水泵控制及照明装置,管理操 门培训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