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pdf简介: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pdf》是一份技术规范文件,它详细规定了预制装配整体式(简称PC)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PC结构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方式,通过在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以提高建筑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该规范涵盖了PC结构的设计原则、构件的生产与验收、结构连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抗震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为PC结构的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它对于规范PC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以及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由于我是一个的,无法直接提供PDF文件,你需要从官方渠道或者相关的技术资料库下载该文件。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6.3.33a) (6.3.33b)
(6.3.3—3a)
式中VsU一一竖向接合面剪力。取竖向荷载作用下接合面剪力标准值与梁左右 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实际配筋取材料标准强度对应的屈服弯 矩值计算的剪力值之和。 VRU竖向接合面抗剪承载力。 计算√rk(Cp)时,N取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标准值与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 向按实际配筋取材料标准强度对应的屈服弯矩值之和计算的竖向接合面处接触 面压力值。
.4水平接合面的抗剪承载力验算应符合
GB∕T 24493-2009 装饰混凝土砖接合面的抗剪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按竖向荷载和其他可变荷载的标准组合下的抗剪强度验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TSKTRK QskS, T'sk= bl
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Trk——水平接合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rk(Sh)/²; Qs一一竖向荷载和其它可变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标准值; S一一水平接合面以上部分截面对形心的面积矩; b,1一分别为梁宽和截面惯性矩
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或风荷载组合时,水平接合面抗剪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TR △T Ts b,△l AT=M6 70.9h
式中s一一有地震作用或风荷载效应组合时水平接合面剪应力设计值; TR——水平接合面抗剪强度设计值,取“R(Sh); b。—水平接合面的宽度; △I一一梁端至竖向荷载作用下反弯点的距离; AT一在△I范围内水平接合面以上的受拉钢筋拉力的变化量。T形梁 宜考虑有效翼缘宽度内板的钢筋 M一有地震作用或风荷载效应组合时梁端弯矩设计值; ho——梁有效高度。 3抗震设计时,强接合面弱构件的验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TSU≤TRU Tsu= b,Al △Tu AT, = as fx1 + as. fk2
式中tRU一 水平接合面抗剪强度,取‘Rk(Sh); TsU一水平接合面剪应力; 考虑有效翼缘宽度内板的钢筋; ast,ass 分别为水平接合面以上梁主筋和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板钢筋的面
积; fyk1,fyk2— 分别为梁和楼板钢筋强度标准值
fyk1,fyk2— 分别为梁和楼板钢筋强度标准值
6.4.1叠合板的厚度应满足在施工过程及使用阶段的变形及承载力要
6.4.2叠合板的受弯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叠合板按同等厚度现浇混凝土双向板计算,并区别以下情况(图6.4.2)对弯 矩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L/L,>2或L/L,<0.5时,弯矩不调整; L/L,=1时,y向弯矩M,乘1.05,x向弯矩Mx乘0.95的调整系数; L/L,=1~2或0.5~1范围时,按上述原则插值调整。
图6.4.2板带划分示意图
2跨中板带按调整后的跨中板带总弯矩进行受弯承载力验算;边板带按同一方 向调整后的跨中板带总弯矩值的2/3进行受弯承载力验算。 3 接缝钢筋计算时取现浇层混凝土厚度,其他情况取叠合板的总厚度。 6.4.3叠合板的挠度可按同等厚度现浇混凝土板的计算结果乘以1.05取值。 6.4.4叠合板接合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Ts≤TR(Sp VS, s hl
式中V一一验算截面(1m板宽)的剪力设计值; S——接合面以上部分截面对形心的面积矩; b,I一一分别为宽度(1m)和截面惯性矩 Ts一一接合面的剪应力设计值: TR(sp)一接合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接合面的凹凸不小于4mm时,取0.4 N/mm²。
6.4.5当结构平面抗侧刚度不均匀、质量分不
图6.4.5叠合楼板平面内剪力作用示意图
V.≤0.07f.tb+1.5f.Ab/S 且Vg≤0.2f.tsb
式中Ve楼板平面内剪力设计值,取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按本规范第5章弹 性一的内力计算结果; ts一一现浇混凝土部分的板厚; b一一楼板受剪方向的宽度; A——现浇层内受剪方向配置的楼板钢筋的面积; Ss一一受剪方向配置钢筋的间距; f,,一一分别为楼板混凝土和钢筋强度设计值。 6.4.6预制板的板端与梁、剪力墙连接处,按叠合板抗剪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
式中Vsk一一竖向荷载作用下单位长度内板端边缘剪力标准值; nd一一单位长度内销栓钢筋根数;
式中M一一按上端固定、下端实际支座条件,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计算的单 位长度的弯矩设计值; A一一单位长度内连接钢筋的单肢面积; d一上下连接钢筋的间距
7.0.1围护墙和隔墙应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 并宜采用柔性连接,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 7.0.2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 体结构的破坏。 7.0.3对柔性连接的建筑构件,可不计入刚度。对嵌入抗侧力构件平面内的刚 性建筑非结构构件,可计入其刚度影响,并可按有关规定验算刚性非结构构件的 抗震承载力。 7.0.4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 固,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 7.0.5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应有足够刚度和强度,与建筑结构应有可靠的连 接和锚固。在遭遇罕遇地震影响时,根据楼层加速度验算设备不倒。 7.0.6非结构构件的其它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1.1构件拆分:根据建筑、结构图,将建筑合理分成各种构件,原则是保证 结构安全;便于构件生产;便于构件吊装;尽量减少模具数量。 8.1.2施工措施理件设计:根据构件拆分图确定安全围护措施理件及垂直运输 机械设备附着埋件在构件中的位置及形式。根据构件重量和截面尺寸确定构件的 吊装方式、吊点数量和位置、吊钩或吊点埋件的形式和大样。 8.1.3构件的拆分及施工措施理件必须满足建筑设计和结构安全的要求。 8.1.4拆分后,按构件分类编号:制订预制计划、安装方案。
8.2.1混凝王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泥宜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水泥》(GBJ175)的规定; 2砂宜选用细度模量为2.3~3.0的中粗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普通混 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3石子宜用525mm碎石,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 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 4外加剂品种应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配后确定,外加剂进厂应有质保书,质 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5低钙粉煤灰应符合国家现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1596)标 准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性能及质量指标,同时应符合45um筛余≤18%,需水量比
≤100%的规定; 6拌合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7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和设计要求。 8.2.2钢筋质量和标示应满足以下要求: 1热轧带肋钢筋和热轧光圆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筋混凝土用钢》 (GB1499.1/GB1499.2)的规定; 2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盘(捆)均应有标示 进入构件厂的钢筋,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 8.2.3原材料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
≤100%的规定; 6拌合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7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和设计要求。
8.2.2钢筋质量和标示应满足以下要求:
8.2.2钢筋质量和标示应满足以下要求
1热轧带肋钢筋和热轧光圆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筋混凝土用钢》 (GB1499.1/GB1499.2)的规定; 2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盘(捆)均应有标示 进入构件厂的钢筋,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 3.2.3原材料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
8.2.3原材料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使用。
8.3.1模具的设计与材料选用宜满足以下要求:
1模具的制作材料宜优先选用钢材,所用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符合国家 现行验收标准; 2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平整度,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采取措 施防止其变形、受损,存放模具的场地应坚实、无积水; 3对构件的预埋件、预留孔、伸出钢筋,应在模具相应位置制作固定支架 8.3.2模具安装应确保各连接点稳固,模具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0.1 的要求。 8.3.3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0.2的要求,
8.3.3预理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0.2的要求
《交通管理信息属性分类与编码 城市道路 GB/T 21379-2008》8.4钢筋及保护层垫块
8.4.1钢筋弯切加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JG/T226)的 规定,并满足本规范附录A.0.4的要求。 8.4.2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0.5的要求。 8.4.3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塑料类垫块,且应与钢筋笼绑扎牢固;垫块按梅花状布 置,间距不宜大于600mm。 8.4.4钢筋笼入模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入模后的钢筋笼应按图纸要求检查 钢筋位置、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等。
8.5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8.5.1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商品混凝土的标准要求。 8.5.2每车运送到现场的混凝土都应进行塌落度检测,不合格的混凝土禁止浇 筑。 8.5.3混凝土28天标准试块制作时应通过监理员、质检员现场见证取样。标准 试块的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5.4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具、支架、钢筋和埋件等作检查,并填写隐蔽工程验 收单。
8.5.5混凝土振捣应符合以下要求:
1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 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深50~100mm; 2平板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宜覆盖已振实部分不小于100mm; 3附看式振动器的间距应根据构件形状及振动器(振动棒)性能等情况经过 式验确定; 4混凝土振捣应达到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 浆的要求。
《标称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GB/T 11024.1-2010》8.5.6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以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