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723-2017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导原则.pdf

Q/GDW 11723-2017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导原则.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4.1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5820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Q/GDW 11723-2017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导原则.pdf简介:

"Q/GDW 11723-2017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导原则.pdf" 是一份由国家电网公司(Q/GDW)发布的标准或指导文件。该文件的全称可能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导原则》,它主要针对的是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综合评价。混和配电网是指同时包含交流和直流电力传输技术的电力网络,它在提高电力传输效率、扩大电力输送范围、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该文件提供了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系统性、全面性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估流程,旨在帮助电力公司和相关机构进行有效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决策,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文件内容可能包括技术性能评估、经济效益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多个方面,是电力行业在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参考文件。

Q/GDW 11723-2017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综合评价指导原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指标释义:所有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分段数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平均分段数(段/条)为所有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 段数之和(段)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分段数之和 中压交直流配电线路平均分段数= (41 R

3.6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联络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实现联络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条数占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条数的比 例。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联络率(%)为存在联络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条数 (条)之和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的百分数。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联络率=华 存在联络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条数之和 (42)

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

DB∕T 29-200-2019 天津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3.9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平均供电半

计量单位:km。 指标释义:所有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供电半径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km)为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 路供电半径之和(km)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其中,中压交直流混 合配电网交流线路供电半径指从变电站中压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45)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总条数 52310中压交直流湿合配由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由半径

5.2.3.10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

10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D/GDW11723201

计量单位:km。 指标释义:所有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km)为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 路供电半径之和(km)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其中,中压交直流混 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指从换流站中压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之和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46) 中压交直流湿合配由网直流线路总务数

5.2.3.11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计量单位:m。 指标释义:所有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供电半径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m)为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 供电半径之和(m)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流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其中,低压交直流混合配 电网交流线路的供电半径指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或直接连接负荷的换流器交流侧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 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47)

3.12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

计量单位:m。 指标释义:所有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m)为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 共电半径之和(m)与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总条数(条)的比值。其中,低压交直流混合配 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定义指从直流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供电半径之和 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平均供电半径= (48) 低压本直流温合配中网直流线路首务新

5.2.3.13中压直流断路器配置与换流器匹配率

计量单位:无。 指标释义:配置在连接中压直流配电网与中压交流配电网、实现交直流网络能量交换的换流器出口 的直流断路器台数与换流器台数的比值。 计算方法:中压直流断路器配置与换流器匹配率为配置在连接中压直流配电网与中压交流配电网 实现交直流网络能量交换的换流器出口的直流断路器台数(台)之和与换流器总台数(台)的比值

5.2.4.1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设备标准化率

合数。 换流器总台数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标准化率与线路截面标准化率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设备标准化率(%)为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 标准化率(%)与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率(%)的平均值。其中,高压交直流混合配

Q/GDW 117232017

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标准化率(%)为采用标准容量的高压主变台数(台)、换流器台数(台)及直 流变压器台数(台)之和与高压主变台数(台)、换流器台数(台)及直流变压器台数(台)之和的比 值的百分数;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率(%)为采用标准截面的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线路长度(km)与高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长度(km)比值的百分数。

注:其中交流变电标准容量、交流线路标准截面参照D

其中交流变电标准容量、交流线路标准截面参照DL/T5729

5.2.4.2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标准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采用标准容量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数量占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变电(换流)设备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变电(换流)设备标准化率(%)为采用标准容量的中压交直流 混合配电网变压器台数(台)、换流器台数(台)及直流变压器台数(台)之和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 网变压器台数(台)、换流器台数(台)及直流变压器台数(台)之和的比值的百分数。

注:其中交流变电标准容量、交流线路标准截面参照DL/T5729。

注:其中交流变电标准容量、交流线路标准截面参照DL/T5729。

5.2.4.3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采用标准截面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长度占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长度 的比例。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率(%)为采用标准截面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 网线路长度之和(km)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长度(km)的比值的百分数。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截面标准化率:

5.2.4.4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电缆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电缆线路长度占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总长度的 比例。 计算方法: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电缆化率(%)为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电缆线路 长度之和(km)与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总长度(km)的比值的百分数。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线路电缆化率= 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电缆线路长度之和 (53)

5.2.4.5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占比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高、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台数占直流断路器总台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占比(%)为高、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台数 (台)占直流断路器总台数(台)的比值的百分数

5.2.5.1可再生能源渗透率

Q/GDW117232017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占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年最大负荷的比例。 计算方法: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为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MW)与交直流混合配 电网年最大负荷(MW)比值的百分数。 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 可再生能源渗透率 (55)

5.2.5.2配电自动化覆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中压交流配电网线路条数与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网 线路条数之和占该区域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为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中压交流配电网线路条数(条)与实 现自动化控制的中压直流配电网线路条数(条)之和占该区域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线路总条数的比例 的百分数。

注:其中交流配电网终端配置要求依据O/GDW1I184

5.2.5.3通信网络覆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馈线通信网络覆盖率与站所通信网络覆盖率的平均值。 计算方法:通信网络覆盖率(%)为馈线通信网络覆盖率(%)与站所通信网络覆盖率(%)的平 均值。其中,馈线通信网络覆盖率(%)为覆盖通信接入网的馈线终端数(个)与馈线终端总数(个) 比值的百分数;站所通信网络覆盖率(%)为覆盖通信接入网的站所终端数(个)与站所终端总数(个) 比值的百分数。

5.2.5.4智能电表覆盖率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算计量点安装的智能电表数占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算计量点电表 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智能电表覆盖率(%)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结算计量点安装的智能电表数(个)与结算 计量点安装的电表总数(个)比值的百分数。 (58) RE

JGJ 360-2015 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17232017

Q/GDW117232017

5.2.5.5直流开关三遥终端占比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区域内直流配电网中配置“三遥”终端的开关数量占配置自动化终端的开关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直流开关三遥终端占比(%)为直流配电网中配置“三遥”终端的开关数量(台)与直 流配电网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开关总数(台)比值的百分数。 直流开关三遥终端占比 直流配电网中配置“三遥”终端的开关数 (59) 直流配由网配置配由自动化终端的开关总粉

5.2.5.6直流并网电源控制能力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区域内直流配电网中直流并网电源可控容量占直流并网电源总装机容量的比例。 计算方法:直流并网电源控制能力(%)为直流并网电源可控容量(MW)与直流并网电源总装机 容量(MW)比值的百分数。 直流并网电源可控容量 直流并网电源控制能力= (60)

5.2.5.7负荷控制能力

计量单位:%。 指标释义:区域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可控制负荷占全社会最大负荷的比例。 计算方法:负荷控制能力(%)为区域内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可控制负荷总容量(MW)与 最大负荷(MW)比值的百分数。 全社会最大负荷

《住宅整体厨房 JGT184-2011》5.3.1.1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侧投资占比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