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745-2020 装配式幕墙工程技术规程.pdf简介:
TCECS 745-2020 装配式幕墙工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1当石材幕墙为水平或倾斜倒挂式构造时,应在板背设置防 止石材坠落的安全措施; 2石材幕墙外装饰线条应采用机械锚固连接。 5.1.4单个幕墙外开窗的开启面积不宜大于1.5m²,幕墙采用列 平开窗、外平推窗和下悬外开窗时,应有防窗扇坠落措施。 5.1.5幕墙开启扇应设置安全限位装置,采用自动启闭方式时 应设置安全锁闭装置。
5.2.1幕墙气密性能应符合下列规
1幕墙可开启部分关闭时,幕墙整体应具备阻止空气渗透日 气密性能。 2幕墙气密性能应结合当地气候、节能要求等进行设计。 3幕墙气密性能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气密、不 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7 的规定进行。
GB 51174-2017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2.2幕墙水密性能应符合下列表
1幕墙可开启部分关闭时,幕墙整体应具备阻止雨水渗漏的 水密性能。其评价指标为幕墙在发生渗漏时,幕墙内外的最大压 力差。 2幕墙水密性能应结合当地气候,风压及雨水条件进行设 计,水密性能指标应根据下列方法进行确定: 1)幕墙水密性能不应低于降雨风压。 2)缺乏气象资料的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可按式5.2.2 计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开启部分宜与固 定部分同级:
式中:P二 水密性能指标(Pa);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风力系数,可取1.2; W一 基本风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的规定采用。 3)缺乏气象资料的其他地区可按本款第2项计算值的 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小于500Pa,可开启 部分宜与固定部分同级,
5.2.3幕墙热工性能设计可按本规程附录B纳入影响因素。
5.2.3幕墙热工性能设计可按本规程附录B纳入影响因素。
1设计或评价围护结构定型产品的热工性能时,应统一采用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规定 的标准环境条件进行计算; 2实际的工程使用时,应按实际工程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室 内计算条件,室外计算条件可通过当地建筑气象数据确定
5.2.5带墙热工设计应付合下列公兴建巩热工性能限值的规定: 1根据建筑热工设计的气候分区,甲类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有关规定; 2乙类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有关规定。
1围护结构中的热桥部分应进行表面结露验算,并应采取保 温措施,确保热桥表面温度高于房间空气露点温度。 2围护结构热桥部位表面结露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有关规定。 3围护结构结露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幕 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的有关规定。 4门窗、幕墙结露验算应按冬季计算参数条件下门窗、幕墙 型材和玻璃内表面最低温度10%面积对应的最高温度是否低于 露点温度为判定依据。 5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A区、温和A区的房间外 门窗、透光幕墙、采光顶的冬季的抗结露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有关规定。寒地区、寒冷 A区、温和地区门窗、透光幕墙、采光顶的冬季综合遮阳系数不宜 小于0.37。
围护结构的遮阳设计应符合下
1当设置外遮阳构件时,透光幕墙的太阳能得热系数应为透 光幕墙本身的太阳得热系数与外遮阳构件的遮阳系数的乘积。透 光幕墙本身的太阳得热系数和外遮阳构件的遮阳系数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计算。带有室 外遮阳的幕墙的遮阳系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遮阳工程技术 规范》JGJ237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夏热冬暖、夏热冬冷、温和地区的建筑所有朝向透光幕墙 均应采取遮阳措施;寒冷地区的建筑宜采取遮阳措施。当设置外 遮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东、西朝向宜设置活动外遮阳,南向宜设置水平外遮阳; 2)建筑外遮阳装置应兼顾通风及冬季日照
5.2.8热工性能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
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的有关规定,单幅幕墙的传热系数应 按下式计算
ZK.A,+ ZK,A,+ ZK,A + ZΦL+Z,l ZA+ZA,+ZA
山二 非透明面板边缘的线传热系数LW/(m·K)。
5.2.9幕墙的平面内变形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内水平变形性能,非抗震设计时,应按主体结构弹性 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设计;抗震设计时,应按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 移角限值的3倍进行设计。当主体结构为复杂结构或超限结构 时,应由主体结构设计单位提供相应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2平面内竖向位移变形性能,应按照主体结构在幕墙安装完 成后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层间竖向位移组合值为限值进行设计。 幕墙设让应满足竖向地震产生的层间竖向位移要求
5.2.9幕墙的平面内变形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 5.3. 1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
2钢筋混凝土结构弹性层间相对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可 按下列规定取值: 1)高度不大于150m的建筑,应按表5.3.1取值; 2)高度不小于250m的建筑,取值不应大于1/500; 3)高度在150m~250m之间的建筑,按本款1、2项的限值 线性插入取值,
5.3.2幕墙竖向位移量应按下式计算
5.3.2幕墙竖向位移量应按下
Skv=Sck +dQSQk
:Sk一 幕墙安装后层间竖向相对位移组合值(mm),为正 负两个方向; Sck一一幕墙自重及幕墙安装后的楼层附加恒荷载产生的层 间相对位移值(mm); SQk 可变作用标准值的效应,楼层可变荷载作用(包括采 光顶风荷载)产生的竖向层间相对变形、风荷载产生 的竖向层间变形、幕墙层间温度变形、幕墙竖向施工 偏差、层间压缩变形、高层、超高层混凝土结构在幕墙 安装后产生的混凝土徐变,混凝土收缩变形(mm); 载规范》GB50009中相应的活荷载类型取值;竖向 施工偏差取1.0,混凝土层间压缩变形取1.0,混凝 土徐变、收缩变形取1.0。
5.3.3明框玻璃幕墙玻璃板块与玻璃槽口配合尺寸应满足下 公式要求:
中:u 主体结构层间位移引起的相应于玻璃板块框架的 允许水平位移量(mm),非抗震设计时,应根据主
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确定;抗震设计时,应 根据主体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3倍确定; CC2 计入加工偏差、温度变形后的玻璃与左右、上下框 架的平均间隙(mm),当为层间玻璃板块时应考虑 S或SEk的影响; Ci、C2 玻璃与左右、上下框架的平均设计间隙(mm); 中m 温差组合系数,非抗震设计时取1.0,抗震设计时 取0.6; SiemhStcmu 玻璃与框架在温差作用下的相对变形值(mm); H.W. 玻璃板块的高度、宽度(mm)。
3.4幕墙位移设计应符合下列
1幕墙层间上下立柱之间的连接应计入层间竖向相对位移 的影响和立柱温度伸缩的影响,根据位移量确定插接缝隙尺寸,上 下立柱之间宜设置不小于15mm的缝隙,立柱之间宜设置长度不 小于250mm的芯柱连接,芯柱一端与立柱应紧密滑动配合,另 端与立柱应采取机械连接固定;明框幕墙前部压板在立柱插接位 置应断开:上下压板缝隙应与立柱插接缝隙相等;立柱装饰扣盖应 采取有效措施根据竖向位移量在层间及接地位置释放变形,不得 由于竖向变形而产生的扣盖脱落。 2隐框幕墙层间玻璃或其他面层材料之间的横向胶缝应计 入层间竖向相对位移的影响,应根据位移量选择密封胶的级别,确 定胶缝的宽度并且不应小于15mm。 3幕墙表面与周边之间的封修应计入平面内水平、竖向,平 面外水平三向位移影响,应采取保证在正常使用及多遇地震条件 下幕墙各项性能不降低的措施
1楼板竖向荷载作用变形时,墙板之间的接缝宽度应使左右 及上下不发生碰撞。 2墙板横向、竖向插接部位之间应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图
墙体顶底横梁之间的插接长度(mm); Skv(SEkv)一幕墙安装完毕后竖向地震作用下层间竖向相对位 移组合值(mm)
注:幕墙采用防止幕增板块面内开合的构造时,可不考虑H·△0。
注:葬墙采用防止墙板块面内开合的构造时,可不考虑H·△。
5.4.2幕墙立面设计应满足建筑的构造、装饰颜色与材料质感等 设计要求。
5.4.2幕墙立面设计应满足建筑的构造、装饰颜色与材料质感等
中连接幕墙的预理件、后置埋件、锚固件应能承受幕墙传递的补 和作用,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极限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本 的全塑性承载力。
料防水或构造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措施GBn 156-1982 石英玻璃析晶性能试验方法,密封接缝的宽 应满足主体结构的层间位移、密封材料的变形能力、施工误差 差引起变形等要求
5.5.1开启扇应根据建筑性质、使用功能、通风换气、热工设计等
5.5.1开启扇应根据建筑性质、使用功能、通风换气、热工设计等 要求选型和设置。开启窗的布置和面积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不 宜超标准设置开启窗。
5.5.2外开上悬开启扇没有扣盖支撑的玻璃应采用硅酮结构胶
DBJ 46-008-2016 非承重砌体材料应用技术规程5.5.2外开上悬开启扇没有扣盖支撑的玻璃应采用硅酮结构胶
5.5.3外开上悬开启扇防脱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构件式幕墙宜使用铰链式开启扇;单元式幕墙可使用铰链 式或挂钩式开启扇。当铰链式开启扇和挂钩式开启扇均无法使用 时,可采用销轴式开启扇。 2面积超过1.5m或风压标准值超过3kPa的挂钩和销轴 式开启扇,应采用连杆式防脱落风撑.并可在开启扇两个上角用自 钻自攻螺钉将扇与组角角码固定。 3铰链和伸缩臂宜使用ST4.8系列自攻螺钉固定,也可用 M5沉头不锈钢铆螺母和不锈钢机制螺钉固定,使用机制螺钉和 铆螺母时应使用防松胶。 4自攻螺钉和机制螺钉固定位置应采取局部加厚措施,6063 T6型材局部加厚不宜小于3.3mm,6063T5型材局部加厚不宜 小于4mm。 5伸缩臂选型时,应计算在6级风的天气情况下,开启扇处 于开启状态时伸缩臂的约束反力,校核承载力。 6锁座与锁点中心位置允许偏差宜为土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