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167-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G/T 167-2016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pdf简介:
"JG/T 167-2016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一项技术标准。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结构加固修复中使用的碳纤维片的性能要求、检测方法、应用范围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碳纤维片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和良好的柔韧性,在建筑结构加固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补、增强和加固。
这份标准旨在确保碳纤维片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供施工人员和设计者在使用碳纤维片进行结构修复时的技术依据,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体内容可能包括碳纤维片的尺寸规格、力学性能指标、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要求、施工步骤和质量验收标准等。它是一个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
JG/T 167-2016 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pdf部分内容预览:
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的术语及定义,分类、规格及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加固修复用的碳纤维片材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7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54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JC/T773纤维增强塑料 短梁法测定层间剪切强度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纤维片材carbonfiberlaminate 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的总称。 3.2 碳纤维布carbonfibersheet 由单向连续碳纤维组成、未经树脂浸溃固化的布状碳纤维制品。 3.3 碳纤维板carbonfiberreinforcedpolymerplate 由单向连续碳纤维组成、并经树脂浸渍固化的板状碳纤维制品。 3.4 碳纤维布计算厚度nominalthicknessofcarbonfibersheet 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除以碳纤维密度而得到的厚度值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第2部分:体操器材 GB/T 19851.2-2005》碳纤维片材包括碳纤维布(CFS)和碳纤维板(CFP)
4.2.1碳纤维布通常按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分为200g/m、300g/m和450g/m等规格,宽度分 100mm150mm和200mm等规格
4.2.1碳纤维布通常按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分为200g/m、300g/m和450g/m等规格,宽度分 100mm.150mm和200mm等规格
表2单向高强度型碳纤维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注:碳纤维片材的拉伸强度标准值按95%的保证率取值,即抗拉强度标准值等于抗拉强度平均值减去1.645倍 的标准差。
表3碳纤维板力学性能
注:碳纤维片材的拉伸强度标准值按95%的保证率取值,即抗拉强度标准值等于抗拉强度平均值减去1.645倍 的标准差。
对于碳纤维布,长度测量采用精度1mm的钢卷尺,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宽度测量采用不 5mm的钢直尺,任意取3处测量,取算术平均值。对于碳纤维板,长度测量采用精度1mm的 ,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宽度和厚度测量采用精度0.02mm游标卡尺,任意取3处测量,取算入 值。
6.3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
在距端头及边缘40mm以上处裁下 方形试 边长测量
6.4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伸长率
按GB/T3354的规定进行。其中,试件宽度为 度与试样宽度的乘积,碳纤维板的截面面积取试样实测厚度与宽度的乘积。碳纤维布拉伸性能试样制
备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参见附录B
按JC/T773的规定进行。试件的尺寸为34mm×6mm×4mm(由12层300g/m"的碳纤维和浸 渍树脂复合而成),层间剪切强度的试样制备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1出厂检验应对每批产品进行外观、尺寸偏差、单位面积质量的检验。
7.2.1出厂检验应对每批产品进行外观、尺寸偏差、单位面积质量的检验。
2.2型式检验应对第5章要求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式投产前的试制定型检验; b 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设备有较大改变; C) 正常生产后,每一年不少于一次; d) 连续停产半年及以上后恢复生产;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7.3组批、抽样和判定规则
次相向规格、相同材科、相同工艺 ,稳定连续生产的碳纤维布每5000m为一批,稳定连续生产的 维板每5000m为一批,不足此数量时.按一批计
按照下列规则进行抽样: a)尺寸偏差、外观检验和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应采用一次抽样法,每批随机抽取6个试样进行 检验; b)力学性能应采用二次抽样法,每批随机抽取6个试样进行检验,
按照下列规则进行判定: a)采用一次抽样法时,所抽样本全部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为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b)采用二次抽样法时,第一次所抽样本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指标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如有 2项及2项以上不符合指标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当有1项不符合指标要求时,则在 其原批次中进行第二次抽样,如第二次抽样全部项目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 品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产品包装上应清楚标明下列内容: 生产厂名称、地址; b) 产品名称、牌号和规格; c) 产品标记、商标; d) 生产日期、批号及保质期; 产品的数量; 贮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碳纤维片材应在硬质卷芯上卷紧包装,包装碳纤维布时卷芯直径宜不小于76m 时卷芯直径宜不小于500mm
维片材应在硬质卷芯上卷紧包装,包装碳纤维布时卷芯直径宜不小于76mm,包装碳纤维板 径宜不小于500mm
运输车辆以及产品堆放处应有防雨、防潮设施。装卸车时不可损伤包装新潮别墅方案,应避免日光直射和雨 水
品应贮存在室内干燥通风处,避免火种,隔离热调
JG/T167—2016附录A(规范性附录)碳纤维布拉伸性能试样制备方法A.1试验环境条件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GB/T3354《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A.22碳纤维布试件的制备A.2.1裁布:在距端头及边缘40mm以上处,裁出250mm(纤维方向)×150mm碳纤维布一块,要求平整、不含有任何外观缺陷。A.2.2涂浸溃树脂:将碳纤维布平铺在隔离纸上,用毛刷(滚刷)或平板(不带尖角)将浸渍树脂均匀涂抹在碳纤维布表面,盖上隔离纸,用玻璃棒辊压到浸渍树脂充分浸润到碳纤维布中为止。铺碳纤维布和涂浸渍树脂的过程中要保持碳纤维丝的平直,采用沿纤维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中间向两端辊压树脂的方法,使用平板刷树脂时,不应损伤碳纤维布。A.2.3试件切割:待浸渍树脂达到凝胶态后,按照图A.1用刀裁出规定尺寸的碳纤维布试件。应将横向边缘附近的纤维舍弃(宽约10mm)。A.33加强片的制备A.3.1按照图A.1将相应尺寸的铝片或玻璃钢片(厚度2mm以上)与碳纤维布试件粘结的一面打磨粗糙,以利于粘结。A.3.22加强片一端为直角,另一端制作出导角(如图A.1)。A.3.33碳纤维布采用1层,纤维方向应与拉力方向一致。单位为毫米50230加强片碳纤维布端部打磨图A.1碳纤维布试样外观尺寸A.4加强片与试件的粘结A.4.1用溶剂(如丙酮)清洗加强片和已制好的碳纤维布试件的粘贴区域。A.4.2将加强片粘贴在纤维布试件上,加强片应平行的粘贴在试件两侧,压紧后水平放置,待树脂固化。6
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质量、截面面积和计算厚度对应关系见表B.1。
准布的单位面积质量、截面面积和计算厚度的对应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层间剪切强度试样制备方法
规格为300g/m"的碳纤维布12块,要求平 整、不含有任何外观缺陷
将400mmX500mm的隔离薄膜放在钢板(300mm×400mm),然后在隔离薄膜上用刮板和罗拉 将12层碳纤维布逐层均匀涂敷树脂,注意纤维方向保持一致,铺碳纤维布和涂浸渍树脂的过程中要保 持碳纤维丝的平直,采用沿纤维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中间向两端辊压树脂的方法。在最后一层碳 纤维布涂完浸渍树脂后,在胶布上放400mmX500mm隔离薄膜。在四角垫上4mm厚的钢块,再放 钢板(300mm×400mm),在上面放上100kg的重物,使胶布层压至垫块厚度,23℃士2℃下固化7d 后,取出碳纤维布复合材料板,在60℃下再固化2h。
在至少距边30mm,用机械加工法, 切强度试件GB/T 11026.9-2016标准下载,试件尺寸为34mm(纤 可)×6mm(宽度)×4mm(厚度),试件数 试件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