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

GB 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037-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1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3108
免费资源

GB 50037-2013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GB 50037-20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是由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部关于建筑地面设计的专业标准。该标准于2013年修订并发布,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各类建筑物地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的地面处理,涵盖了地面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防潮防水、隔热、防火、环保、无障碍设计等多个方面。

该标准的完整正版扫描版是一份详细的、权威的技术文件,清晰无水印,内容详尽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它有助于确保建筑地面工程的安全性、耐用性和舒适性,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GB 50037-2013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扫描、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应尽量采用耐磨性能高的地面涂料。软聚氟乙烯板虽然接缝焊接 较难平整,缝处易积储流散汞,但因材料供应方便、在施工质量有 保证的情况下与环氧树脂玻璃钢一样是较理想的选材。 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十分重要,目的是便于冲洗、回收,可及 时排除存在地面的汞珠。

4.2.1~4.2.3地面垫层的厚度和材料要求,应综合考虑各种因 素。需经计算确定混凝土垫层的厚度,应根据地面主要荷载大小、 支承面的数量、间距及几何形状,进行计算确定。根据调查和实用 性原则,将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地面主要荷载分为大面积密集堆料、 无机床基础的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和无轨运输车辆三类。起重机吨 位的大小与地面荷载无直接关系,但客观上存在某种联系,一般起 重机的吨位越大,对地面垫层要求越高,地面垫层的厚度越厚。上 述几种荷载类型情况下,在满足填土压实系数大于或等于0.94 时,结合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同,一般未经计算确定的混凝土垫层 厚度可按附录B选用。 混凝土垫层厚度是否需经计算确定,因涉及因素较多,过去和 现在都难于具体规定其界限,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使用要求、荷载大 小、地基情况、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计算时最好采用不同方法进 行比较。 4.2.4基土的冻胀程度取决于气温、土壤类别及其潮湿状况。 用于防冻胀的材料很多,如砂、砂卵石、碎石、煤研石、浮石、碎 砖、贝壳、炉渣、矿渣、陶粒、灰土及炉渣石灰土等,凡是水稳性和冰 冻稳定性好的材料都可以用,有封闭孔隙的材料则更好。本规范 列出了比较成熟的中粗砂、砂卵石、炉渣、炉渣石灰土等材料,但炉 渣的颗粒大小亦有一定要求。据某市筑路的经验,直径小于2mm 的细炉渣不宜大于30%。炉渣石灰土作防冻胀材料,公路方面已 有很成熟的经验。它不仅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较好,而且具有隔 热性能和一定的后期强度。此外,砂卵石也有成熟的经验。为保

证工程质量,本条还对炉渣石灰土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条件。碎石、 矿渣地面本身就是理想的防冻胀层,只有在混凝土垫层下才需加 设防冻胀层。

5.0.1地面下地基的一般要求,针对地基土的性质,对地面下基 土层不论是原状土或填土都必须达到均匀密实的要求,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因基土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地面下沉、起鼓、开裂等 现象。 对于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层 均属软弱地基,其变形特征是沉降量大、沉降差异大、沉降速度大 知沉降延续时间长。如在其上直接铺设地面,设计时必须考虑可 能造成的危害。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的有关规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换土、机械压夯及其他 人工地基等措施加固处理后,方可铺设地面。为此需注意下列 两点: (1)当地基承载力很弱,处理难度和费用较大时,应进行技术 经济比较,经过结构计算,选用地基处理或结构楼板柱下地基的设 计方法,确保使用安全,技术经济合理。 (2)地基的设计和处理方案,应由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 合,共同商定。 5.0.2本条主要目的在于提醒设计人员进行地面设计时注意场 地土的基土情况,在平整场地前提出压实填土的质量要求,以及参 与对地面基土层的施工验收工作,即根据建筑物所在场地和地面 设计类型,对回填土料的选择和压实要求、技术标准等进行质量控 制,配合施工提出特殊的、附加的规定。实践表明,基土层质量不 符要求而地面铺筑在即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 很有必要的。 5.0.3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应结合各种实际情况,采用技术经

作为地面的地基。 5.0.4本条提出了填土应选用的土类,同时规定了不得使用的某 些土料。不得使用的土料主要是因其变形过大,压不密实,会引起 地面沉陷过剧。据调查,填土未按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分层检查, 或使用过湿土、有机物含量超标的土,填土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现 象较为普遍,会直接影响地面工程质量与进度而造成更大的经济 损失。 5.0.5调查表明,直接受大气影响的地面,如室外地面、散水、明 沟、散水带明沟和台阶、人口坡道等,尤其是填土地基极易引起沉 降、开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本规范规定宜在混凝土垫层下铺设 砂、矿渣、炉渣、灰土等水稳性较好的材料予以加强。 5.0.6本条引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的有关规定,考虑到大面积地面荷载对基土层可能产生的不均 匀沉降以及由此对房屋上部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醒设计人员 重视。

关,设计与施工时均应特别注意。 6.0.5伸缝是防止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由于混凝土伸长 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现象而设置的伸胀缝。由于室外地面 在气温变化时产生的温差易产生伸胀,故规定在室外地面需设置 伸缝。伸缝的构造形式对受力极为不利,故规定应做构造处理QB/T 5307-2018标准下载,局 部加强,缝内填耐候性能好的弹性密封材料。 6.0.6建筑地面与主体结构一起浇筑不设缝连成一片,在大面积 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容易引起地面下 沉,影响地面正常使用,对主体结构也有影响,故设沉降缝与主体 脱开。 6.0.7混凝土垫层的缩缝间距越小,对防冻胀越有利,但缝多了 对板的受力不利,施工麻烦,可能出现高低不平现象。经调查分析 后规定缩缝间距不宜大于3m。垫层下虽然设置了防冻胀层,但仍 有可能产生某些不均匀冻胀导致板与板之间产生错台现象,故纵 向、横向缩缝均应采用平头缝,不应采用企口缝和假缝。 6.0.8铺设在混凝土垫层上的面层分格缝,主要目的是防止面层 材料因温度变化而产生不规则裂缝。 细石混凝土面层和混凝土垫层是同类材料,收缩是一致的,面 层和垫层结合紧密共同作用,因此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分格缝应与 混凝土垫层的缩缝对齐。 水磨石、水泥砂浆等面层的分格缝除了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外,还可根据具体设计缩小间距。从调查实例看,一般分格都为 6m~12m,水磨石面层有1m×1m、2mX2m等分格,或设计成各 种图案。 对防油渗面层分格缝的做法,实践表明是可行的。 6.0.9排水沟或地漏的位置应避开人流及运输途径的位置。 6.0.10排泄面积虽然较大,但排泄量比较小,或排泄量可以控

制,即排泄量和排泄时间上可以自由安排,亦即不定时的地面冲 洗,采取扫、拖的办法帮助排泄时,可以仅在排水沟或地漏周围的 一定范围内设置排泄坡面。 6.0.11底层地面的坡面,如采用调整垫层厚度起坡,必然增加垫 层混凝土的用量,而采用修正地基高度起坡,只是施工时增加些工 作量而已。如果坡度较短,起坡量不大,增加垫层混凝土用量不 多,为便于施工,也可调整垫层厚度起坡。 楼层地面的坡面,如果采用结构起坡,则增加楼面梁及楼面圈 梁的复杂性,可采用调整找坡层或填充层的厚度起坡。如果坡面 较长,采用调整找坡层或填充层的厚度,不仅增加了楼面自重,需 相应提高楼板的承载力,而且楼板面下降较多,也会造成楼面梁及 楼面圈梁的复杂性,宜采用结构起坡。 结构起坡在某种意义上是指楼板支承面为斜面支承,如框架 横梁上表面的纵向做成坡面,可以在预制楼板安装前砌筑或浇筑 完成,也可在浇筑横梁时一次完成,由设计掌握。 6.0.12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整体面层或光滑的块材面层坡度, 光滑面层为0.5%~1.5%;粗糙面层为1%~2%,符合目前实际 使用情况。 考虑到楼层坡面的形成因索,为不使构造太复杂,坡度可采取 下限值;当楼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又无填充层,全靠找平层找 坡,且面层较光滑时,可采用0.5%的坡度,如公用厕所间、盟洗 、浴室等。 在不影响生产操作和通行的条件下,又要求迅速排除,可采用 大坡度快排的办法。 6.0.13排水沟是排除水或液体的必要途径。根据有关资料分析 及多数工程实地观测,当排水沟的纵向坡度小于0.5%时,不但施 工不易做到,而且排水可能不畅,因而规定其坡度不宜小于 0.5%。 5.0.14隔离层的整体性是保证隔绝效果的关键。在地面转角

附录A 面层、结合层、填充层的厚度 及找平层的厚度和隔离层的 层数

.0.1地面面层的厚度及有关材料强度等级是在总结、实践、调 及查阅有关资料后编制的。本次修订基本保留原规范30多种, 双消菱苦土及预制混凝土板,新增加耐磨混凝土(金属骨料面层)、 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垫层兼面层,防静电水磨石、防静电 水泥砂浆、防静电活动地板、玻璃板、网纹钢板、网络地板、强化复 合木地板、竹板、聚氨酯涂层、环氧树脂自流平涂料、环氧树脂自流 平砂浆、干式环氧树脂砂浆、聚酯砂浆、聚氟乙烯、橡胶板、聚氨酯 橡胶复合面层、运动橡胶面层、地面辐射供暖(低温热水)等面层, 现将几种主要的面层材料分述如下: (1)耐磨混凝土面层材料有金属骨料和非金属骨料。金属骨 料耐磨地面也称为金属硬化地面是在混凝土初凝阶段表面撒布 5mm~7mm厚的金属骨料耐磨层,随打随抹光,亦有在浇筑混凝 土过程中,表面加入硬化剂、着色剂、混凝土密封固化剂等并用设 备打磨、压光、压纹使之形成高强、致密美观的彩色耐磨混凝土面 层,具体施工方法、相关技术参数见有关生产厂家说明书。 (2)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即在水泥基混凝土中掺入钢材制作的 短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形成复合的钢纤维混凝土。当钢纤维混凝土 作垫层兼面层时,其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F30,混凝土厚度不宜小 于120mm。对于无缝地面,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取CF35,渴 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40mm,当钢纤维混凝土仅作面层时厚度可以 减薄,但不宜小于60mm。有关钢纤维材质规格,防潮措施及施工 要求,详见现行行业标准《钢纤维混凝土》JG/T3064的有关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