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3754-202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pdf简介:
"DB32T 3754-202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pdf" 是一份江苏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发布于2020年。该规程主要针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适用于在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过程中对这类结构的检测工作。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现代建筑施工方式,通过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这份规程可能包括了结构的强度检测、刚度检测、稳定性检测、连接质量检测、裂缝检测、变形监测等内容,旨在确保这类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具体内容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编写等方面的要求,为从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的专业人员提供法规和技术依据。
DB32T 3754-202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1)将每个试件对的PVC管灌浆料试件硬度代表值和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汇总,采 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2)回归方程式可按下式计算:
将每个试件对的PVC管灌浆料试件硬度代表值和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汇总,采用最小 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式中:f°一一标准试件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MPa),精确至0.1MPa; H,一一PVC管灌浆料试件表面硬度代表值(HL),精确至1HL; α一一测强公式回归系数(MPa/HL); B一一测强公式回归系数(无量纲)。 5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相对标准差e,不应大于15%。平均相对误差8 和相对标准差e,应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一一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精确至0.1% fe,一一第i个试件对中灌浆料标准试件抗压强度实测值(MPa),精确至0.1MPa; f2.i一一第i个试件对中PVC管灌浆料试件按回归方程式计算出的灌浆料抗压强度换算值 (MPa),精确至0.1MPa; n一一制定回归方程式的试件对数量。 F.13测强曲线可按如下方法进行验证: 1仪器设备和灌浆料指标参照F.0.12要求。 2所验证灌浆料,不宜少于3个强度等级,每个强度等级不少于2组试验,每组试验包含3个平行 试件对,试件对制作方式和试验步骤参照F.0.12要求执行。 3灌浆料3个强度等级宜选择所需检测灌浆料的设计强度等级和相邻的高低各1个强度等级。 4根据试验所得表面硬度参数,代入测强曲线,进行强度换算。
试件实测抗压强度和换算强度,按下式计算相
式中:e,一一相对标准差(%),精确至0.1%; fe一一第i个试件对中灌浆料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实测值(MPa)),精确至0.1MPa; 精确至0.1MPa; n一一试件对数量。 6当er小于等于15%时,可使用本规程测强曲线;当er大于15%时,应按本规程F.0.12建立专 强曲线进行强度换算
G.1用于叠合楼板结合面缺陷检测的阵列超声成像仪,应包括主机、阵列探头和软件等,每个探头都应 装载独立的弹簧悬架。 G.2阵列超声成像仪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仪器应具备扫描成像、波形及图像查看、原始数据保存和导出等功能。 2仪器应配置主频不大于100kHz的宽频带探头,探头宜采用穿透性强的干耦合式换能器,探头数 量不宜少于24个。 3仪器的模拟增益不宜小于40dB。 4仪器的采样频率不宜小于1MHz。 G.3检测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1确定检测设备是否正常。 2确定叠合楼板的总厚度及预制底板的厚度。 3根据检测要求及测试条件,确定待测部位。 G.4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检测: 1采用阵列超声成像仪对叠合楼板的厚度进行测试,根据仪器对叠合楼板下表面的反射成像效果 调试仪器的工作频率、彩色增益等参数。 2依次对每个测点进行扫描成像,测点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 3对各测点的扫描成像图进行缺陷识别,根据缺陷的深度判断是否为结合面的缺陷。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三维点云与BIM对比检测结构尺寸偏差
H.1检测的一般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抽取1%的梁、柱构件,采用全站仪测量梁构件的侧向弯曲、柱构件的两个方向倾斜,选取 侧向弯曲矢高≤1mm的梁、垂直度≤1%的柱构件进行标识。 2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结构施工完成后三维空间尺寸数据,三维激光扫描仪性能及观测要求应 满足本规程第H.0.2条要求。 3将获取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点云,点云获取及处理应满足本规程第H.0.3~H.0.7条要求。 4在点云里,将标识构件的表面作为拟合特征面,一组特征面应包含x、y、z三个方向的平面 并将点云与BIM进行拟合。 5根据拟合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 筛选出每个测区内尺寸偏差超过允许值的构件。 A
DB51∕T 5068-2018 四川省既有玻璃幕墙安全性检测鉴定标准表H.0.2激光扫描仪性能及观测要求
注:1标称精度中前的数据是指扫描仪的标称测距中误差或点位中误差值,D是指标称精度对应 的距离,S是指标称测程
注:1标称精度中前的数据是指扫描仪的标称测距中误差或点位中误差值,D是指标 的距离,S是指标称测程
H.3当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结构外形数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参考点。参考点数不应少于4个,分布应均匀,并位于建筑物外包尺寸外。参考点的坐 标宜采用全站仪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关于工作基点测量的要求进行测定。 2参考点应设置标靶,并应采用与激光扫描仪配套的标靶。标靶布设应牢固可靠,宜采用遮光防 水膜保护,并在完成该站扫描后及时遮盖。 H.4激光扫描测量的测站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视野开阔、测站稳定、车流量较小的安全区域内。 2应使观测标靶在本规程表H.0.2规定的有效测程内。 3测站间可通视的参考点不应少于3个。 4当采用平面标靶时,激光束相对标靶平面的入射角度不应大于50°
H.5激光扫描测量作业前,应将激光扫描仪放置在观测环境中进行温度平衡,并应对其进行一般检查和 通电检验。检查检验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1激光扫描仪外观应无破损,附件配备应齐全,电源、电缆线、数据线等的连接应紧密稳固, 2激光扫描仪应能正常获取并存储数据,电源容量和存储容量应充足。 H.6激光扫描测量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站测量前,仪器应进行平整, 2扫描作业应按建立扫描项目、设置扫描范围、设置点间距或者采集分辨率、开始扫描、获取点云、 精确扫描标靶等步骤进行操作。 3扫描获取的数据应及时导入计算机中,并应对标靶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进行检查。当某测站标 靶数据不完整、不能识别,或者识别的坐标点明显偏离靶心时,应重测该测站。 4扫描过程中如出现断电、死机等异常情况,或者仪器位置发生变化,应重测该测站。 H.7激光扫描测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直接利用参考点将各测回监测点的坐标从仪器坐标系转换到工程坐标系。 2坐标转换的残差应小于本规程表H.0.2规定的点位中误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