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856-2020 局部放电测试仪校准规范 第1部分: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pdf

JJF 1856-2020 局部放电测试仪校准规范 第1部分: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5110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JJF 1856-2020 局部放电测试仪校准规范 第1部分: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pdf简介:

"JJF 1856-2020 局部放电测试仪校准规范 第1部分: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这份文件是中国计量技术规范(JJF)系列的一部分,它详细规定了超声波局部放电测试仪的校准方法和要求。这份规范旨在确保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提高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的可靠性。它涵盖了校准程序、校准条件、校准设备和方法、校准结果的表示和报告等方面,适用于所有使用超声波技术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遵循这份规范,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电力设备的维护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JJF 1856-2020 局部放电测试仪校准规范 第1部分: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pdf部分内容预览:

JJF1001一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示》、JJF1071一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的基础 标准。本规范参考了GB/T7354一2018《高电压试验技术局部放电测量》 /T1416一2015《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局部放电测试仪校准规范

GB/T 36545-2018标准下载第1部分: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频率在20kHz~500kHz范围内接触式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 仪的校准。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7354一2018高电压试验技术局部放电测量 DL/T1416一2015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

将超声波信号通过超声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测量主机,对电气设备内的局部 放电水平进行测量的装置。 [DL/T1416—2015,3.1] 3.2接触式传感器contactsensor 一种安装或放置在电气设备壳体上,通过接触的方式接收超声波信号的传感器。 [DL/T1416—2015,3.2] 3.3中心频率centerfrequency 测试仪传感器达到谐振状态的频率,此时测试仪频率响应最大。 3.4上限截止频率upperlimitfrequency 以中心频率为参考,信号频率上升,使传输阻抗Z(f)由通带峰值下降6dB时的 频率值。一般用符号f1表示。 [GB/T7354—2018,3.9.2,有修改] 3.5下限截止频率lowerlimitfrequency 以中心频率为参考,信号频率下降,使传输阻抗Z(f)由通带峰值下降6dB时的 频率值。一般用符号f2表示。 [GB/T7354—2018,3.9.2,有修改]

3.2接触式传感器contactsenso

以中心频率为参考,信号频率下降,使传输阻抗Z(f)由通带峰值下降6dB时的 频率值。一般用符号f2表示。 『GB/T 7354—2018,3.9.2,有修改]

3. 6 分贝幅度decibel amplitude

以1μV或1mV为参考的超声信号峰值幅度的对数测量值。单位为dB。

JJF1856—2020信号峰值幅度=20lg(A。/A)。A。一测量的声信号的峰值电压:A,一测试仪输出信号的参考幅值,一般为1uV或1mV。GB12604.4—2005,2.16,有修改]3.7脉冲宽度pulsewidth指脉冲信号前、后沿分别等于0.5U(峰值)时相应的时间间隔。4概述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检测是将超声波信号通过设置在电气设备合适位置的超声波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实现电气设备内部局部放电水平的测量和放电源位置的确定。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测试仪(以下简称测试仪)一般由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通信单元、显示单元、存储单元等部分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信单元局放传感器信号调理信号电路微处理器存储单元【显示单元)图1测试仪工作原理图5计量特性5.1看截止频率误差t上、下限截止频率的相对误差一般不超过士20%。5.2电压幅值误差A测试仪电压幅值误差一般不超过士20%。5.3短期稳定性S。在输入信号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测试仪连续工作4h后,幅值变化量一般不超过其允许误差的1/5。注:以上条款不作为合格性判断依据,仅供参考。6校准条件6.1环境条件测试仪应在表1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校准。2

6.2测量标准及辅助设备

测量标准及辅助设备要求见表2。

表2测量标准及辅助设备

则试仪的校准项目如表3所示。

JJF1856—20207.2校准前准备7.2.1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测试仪的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a)表面无划伤、裂纹和变形现象;b)各按键及开关操作灵活,无卡涩现象;c)显示器显示清晰,无缺陷;d)铭牌标志清晰完整,铭牌内容包括制造厂名、出厂日期、产品编号、产品名称;e)应有明显的专用接地端钮(对手持式巡检仪无此项要求)。7.2.2安全性能检查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的测试仪,安全性能要求如下:a)电源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大于20M2;b)电源输入端与外壳之间施加2000V工频电压,历时1min,无击穿或其他放电弧现象。7.2.3耦合剂准备为使超声波传感器、换能器、试块各接触面获得良好的声传播,校准前需准备耦合剂,一般为水溶性胶、油脂、石蜡、粘结剂等。7.3校准方法7.3.1截止频率误差校准按接图2接线,发射换能器置于试块侧的中心位置,被校测试仪传感器置手试块另一侧与发射换能器同轴的位置,各接触面之间填充耦合剂。当发射换能器面积完全覆盖被校测试仪传感器时,图中试块可以去除。置信号发生器手正弦波输出挡,适当设置功率放大器增益,在被校测试仪标称频率范围内,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找出测试仪幅值显示最大点,记录此时测试仪幅值读数和对应的信号频率(即中心频率)。以此频率为参考,维持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值不变,升高频率,找出测试仪显示值降幅达到6dB时的频率点,此点即为实测的上限截止频率;再降低频率,以相同的方法找出下限截止频率,按式(1)计算被校测试仪上、下限截止频率相对误差。信号发生器试块2被校测试仪主机图2上、下限截止频率校准接线图1一发射换能器;2一被校测试仪传感器;3一功率放大器4

式中: S 测试仪短期稳定性; 测试仪连续工作4h后的显示值

JJF18562020

测试仪经校准后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由封面和校准数据页组成。校准证书应至 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如“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 接收日期; g)对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h)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i)校准环境的描述; i)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k)校准证书和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1)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m)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 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参照附录A,校准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B,校准证书内 页格式见附录C,校准结果页格式见附录D。

证书中校准结果的末位应与扩展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

中校准结果的末位应与扩展不确定度的末

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为1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 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 时间间隔。

本附录给出了电压幅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

主要计量标准器相应技术性能如表A.1所示。

JAF 18562020

电压幅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表A.1校准主要标准器信息

被校对象信息如表A.2所示。

表A.2被校对象信息

对被校测试仪在环境温度为(20士5)℃,相对湿度为(30~80)%的条件下放置 24h后依据本规范7.3.2进行校准。置校验系统函数信号发生器于脉冲输出挡,脉宽小 于1μS,频率大于5Hz。零起缓慢调节幅值,使被校测试仪显示值刚好达到其量程范 围的上限值60dBmV,记录此时参考传感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标准测量系统测得的峰值 为A。而后降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值,使标准测量系统测得的峰值降至A/2 (即衰减6dB),记录被校测试仪显示值。

测试仪电压幅值绝对误差AA:

式中: AA一 测试仪电压幅值绝对误差,dBmV; AAx一 被校测试仪在前后两次相邻校准点电压幅值显示衰减值,dBmV; AAN 标准测量系统在前后两次相邻校准点电压峰值衰减设定值,dBmV

由于各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A)=c"u(△A)+C2u²(△A)

A.4.1由参考传感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标准测量系统幅值液 式误差与人的不确定度分单 ui(AN),B类评定。 A.4.2被校测试仪测量分辨力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u2(Ax),B类评定。 A.4.3由被校测试仪电压幅值误差测量重复性引的不确定度分量u3(Ax),A类 评定。

A.5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A.5.1由参考传感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标准测量系统幅值测量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A.5.1由参考传感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标准测量系统幅值测量误差引入的不确定 ui(AN)。

A.5.1由参考传感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标准测量系统幅值测量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ui(AN)。 由参考传感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标准测量系统幅值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换算

由参考传感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标准测量系统幅值测量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换 dB值为士0.2dBmV,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三/3,则:

u(A)=0.2dBmV//3=0.12dBmV

A.5.2被校测试仪测量分辨力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u2(Ax)。 被校测试仪分辨力为1dBmV,在士0.5dBmV区间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 ,则:

[深圳]5层旅检区样板工程施工方案(2016)2(A)=0.5dBmV//3=0.29dBmV

A.5.3由被校测试仪电压幅值显示衰减值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A)。

A.5.3由被校测试仪电压幅值显示衰减值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当被校测试仪显示值刚好达到其量程范围的上限值60dBmV,记录此时参考传感 器和示波器组成的标准测量系统测得的峰值为A。而后降低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 幅值,使标准测量系统测得的峰值降至A/2(即衰减6dB),记录被校测试仪显示值, 计算其前后电压幅值显示衰减值。重复上述步骤10次,测量数据如表A.3所示

表A.3重复性测量数据

GB 50573-2010 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0次测量结果衰减值的算术平均值:

AA= AA:= (6+6十6+6+7十6+6+6+6+6)dBmV =6.1 dBmV

A.6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