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87-2020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pdf

DB4403/T 87-2020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pdf
标准编号:DB4403/T 87-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49894
免费资源

DB4403/T 87-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403/T 87-2020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pdf简介:

DB4403/T 87-2020《园林绿化管养规范》是一个地方标准,由中国广东省制定并发布。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它涵盖了园林绿化设施的维护、植物管理、环境卫生、病虫害防治、绿化施工与改造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园林绿化的管理水平,保证城市绿化环境的美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的版本可能包含了最新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以适应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对于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者、管理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这个规范是进行日常操作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依据。

DB4403/T 87-2020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5.7.4.3补植或更新幼林竹的养护主要措施应参照成林竹园养护。

5.7.5.1除草与松土应符合第5.1.4节规定

5.7.5.2散生竹林和混生竹林在郁闭之前,每年松土除草2~3次,同时除去生长势差的竹子。 5.7.5.3散生竹和混生竹成林后A级养护每年进行2次全面松土,B级养护每年进行1次全面松土, 松土深度以5cm~15cm为宜。在松土的过程中,靠近竹苑的地方应浅锄,远离竹苑的地方可深翻。要 保护生长优良的竹鞭,不要造成竹鞭裸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添土培植。 5.7.5.4丛生竹在休眠期对竹林进行全面松土,A级养护每年2次,B级养护每年1次。在竹丛之外 进行全面松土,深度以15cm~20cm为宜,出现缺土部位要添土培植。 5.7.5.5松土时应同时除去林内老鞭、竹、杂草、石块。

农村二层住宅建筑图5. 7. 6 竹园防护

5.8.1.1应视大气、主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情况,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使不同土壤质地、不同耗水特 性的植物根系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第5.1.1.4条的标准。 5.8.1.2每次灌溉必须湿透根系层,浸湿土层厚度应不少于10cm。 5.8.1.3补植或更新的植株应在栽植当天浇透定根水,3天后第2次浇透水,5~7天后第3次浇透 水 5.8.1.4中耗水型植物在雨季连续不下雨情况下,A级养护宜每4~5天灌溉1次;B级、C级养护 宜每67天灌溉1次。旱季A级养护宜每2~3天灌溉1次,B级养护宜每3~5天灌溉1次,( 级养护宜每6~7天灌溉1次。耐旱忌涝型植物可适当减少灌溉次数,高耗水型植物可适当增加灌溉次 数。 5.8.1.5位于桥下种植的地被植物的灌溉频率和灌溉量应参照第5.8.1.4条旱季标准。

5.8.2.1施肥应符合第5.1.2.2条规定

3.1应按设计或景观要求对地被植物进行修剪,确保植株整齐或起伏自然,顶平面流畅平滑, 被植物或不同养护类型植物的交界处线条分明

5.8.3.2地被植物应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景观要求控制高度,一般应低于60cm。 5.8.3.3A级养护植物生长旺盛期应修剪2~5次,植物生长缓慢期应修剪1~2次;B级养护每年 修剪应不少于3次;C级养护每年修剪应不少于2次。

5.8.3.4修剪方法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5.8.4.1地被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更换或补植: a 应及时移除不适应环境的地被植物,并更换适宜生长的植物; b 地被植物最大秃斑面积或盖度一旦达不到该养护类型相应等级的质量标准要求,须及时补植。 补植的植物应与原植物品种、规模一致。 5.8.4.2地被植物更新措施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通过修剪促发分枝; b 灌木类地被植物过密时,应抽稀移栽,并及时清除死苗和无迁移价值的弱苗; 球根、宿根类的地被植物应根据其种类特性及生长状况,每1~2年于其休眠期或相对休眠期 进行翻种更新

5.8.5.1除草与松土应符合第5.1.4节规定。 5.8.5.2地被植物基本覆盖黄土后,应及时挖除植株间的恶性杂草、缠绕性杂草及高于地被植物的杂 草。 5.8.5.3A级养护每年松土应不少于4次;B级养护每年松土应不少于2次;C级养护每年松土应不 少于1次 5.8.5.4按不同地被植物的种类进行松土,松土时严禁损伤地被植物的根系和地下茎,松土深度以 5cm~10cm为宜。

5.9.1.1应视天气、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情况,进行适时适量灌溉。每次灌溉必须湿透根系层,浸 显土层厚度应不少于10cm 5.9.1.2非游憩草坪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表7范围内。

下同养护等级的非游憩草坪士壤含水量控制范围

5.9.1.3游憩草坪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表8范围内。

表8不同养护等级的游憩草坪士壤含水量控制范围

5.9.1.4非游憩草坪在雨李连续不下雨情况下,A级养护宜每2~3大灌溉1次;B级、C级养护宜 每4~5天灌溉1次;旱季A级养护宜每1~2天灌溉1次;B级、C级养护宜每35天灌溉1 次。游憩草坪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使用强度适当增加灌溉次数,高强度使用后应及时灌溉。为确保 开放期间草坪干爽,游憩草坪最好在游人入场前2小时完成灌溉。 5.9.1.5为防止地表径流的产生,可间歇式灌溉。

5.9.2. 1施肥应符合第 5. 1.2.2 条规定

5.9.2.2施肥频率和时间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A级养护每年施肥应不少于4次;B级养护每年施肥应不少于2次;C级养护每年施肥应不 少于1次; b)冬季保绿应重点施用有机肥,草坪生长旺盛期可追复合肥。 5.9.2.3施肥量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非游憩草坪有机肥施肥量0.20kg/m~0.40kg/m,复合肥单次施肥量0.015kg/m²~0.02kg m²。为保持非游憩草坪的深绿景观,应注重氮肥的施用量。生长期每月宜施入纯氮量0.001kg/ m~0.003kg/m,钾的施用量一般为氮的50%,必要时可喷施含钙、镁、硫、铁、锰等元素的 叶面肥: b) 游憩草坪有机肥施肥量0.15kg/m²~0.30kg/m²,复合肥单次施肥量0.015kg/m²~0.03kg/m²。 其中,适当增施钾肥及磷肥,减少氮肥的用量,一般钾肥的施入量应达到氮肥的75%以上, 以增加草坪的耐践踏性。 5.9.2.4施肥方式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mm

5.9.2.4施肥方式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b)颗粒有机肥均匀撒施,非颗粒的需与河沙混合均匀后撒入草坪,并及时灌溉。

5.9.3.1非游憩草坪的A级养护修剪频率应符合表9的规定,践踏较重的草坪可适当增加剪 以促进植被恢复。B级、C级养护修剪次数约为A级养护修剪次数的50%、25%。

表9非游憩草坪典型植物A级养护修剪频率

5.9.3.2游憩草坪的修剪频率应适当高于非游憩草坪相应等级的修剪频率,可在非游憩草坪相应等级 修剪频率的基础上增加10%~20%。 5.9.3.3修剪时草坪应保持干爽;修剪前应清除草坪上的石子、瓦砾、树技等杂物。修剪刀片应锋 利,防止撕裂茎叶:每次剪除部分的高度应不超过草层高度的1/3,草层上的草屑应及时清除

5.9.4 补植与更新

5.9.4.1卓坪的更换或补植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应及时清理死亡的草坪植物,并补植相同种类的草皮; b) 一旦草坪的盖度或秃斑面积达不到该养护类型相应等级的质量标准要求,须及时补植相同种类 的草皮; C 补植的草皮应与原草坪边缘紧密相接,补植后压实,及时灌溉养护。 5.9.4.2游憩草坪补植区域必须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防止游人在草皮扎根之前践踏。 5.9.4.3应及时理顺凹凸不平区域的地形,并尽早清除草坪上的泥沙等杂物,以防补植的草坪被闷死 或被垫高。

5.9.5.1除草应符合第5.1.4节规定。

5.9.5.2及时连根拔除或成块挖除恶性杂草,并及时补植草皮。 5.9.5.3应根据草坪中的杂草种类选择适当的药剂和施药方法。抑制草坪中一年生禾草及各类阔叶杂 草的萌芽可选用萌前除草剂,去除草坪中已萌芽的阔叶杂草可用2.4一D等选择性除草剂。 5.9.5.4萌前除草剂一般在春季杂草萌芽前1~2周施入,10~14天后再次喷施;施入后需大量浇 水,将草坪叶片上的除草剂冲刷到土壤,

5.9.6 打孔、疏草与表施土填

5.9.6.1打孔及疏草应在草坪生长旺盛期进行。 5.9.6.2草坪土壤板结时可使用空心打孔机打孔,孔深为8cm,空心孔直径为0.06cm~0.16cm;打 孔取出的土心应清除,并加入土壤改良剂,配方宜为河沙4份、泥炭1份、腐熟有机肥1份。 5.9.6.3草坪枯草层厚度超过2cm时应进行疏草;可采取垂直切割划破草皮,清除枯草层;划破草 皮后,草坪应保持微湿润。 5.9.6.4表施土壤前应剪低草坪,表施土壤后必须拖顺草坪,使草尖露出表土,防止表施土壤闷死草 坪。 5.9.6.5游憩草坪打孔、疏草及表施土壤年作业次数应符合表10的规定。 5.9.6.6非游憩草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孔及表施土壤作业,但当草坪枯草层厚度超过2.0cm时, 立进行疏蔬草。 5.9.6.7应避免高温正午时对草坪进行打孔、疏草、铺沙、施肥、打药、剪草等作业。

表10游憩草坪打孔、疏草及表施土壤作业频率

5.10行道树(行列树)

5.10.1.1应视天气、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情况,对定植三年以内的行道树(行列树)进行适时适量 灌溉,使不同土壤、不同需水量的植物根系层土壤含水量达到第5.1.1.4条的标准。 5.10.1.2每次灌溉必须湿透根系层。乔木浸湿土层厚度应不少于40cm,小乔木应不少于15cm 5.10.1.3补植或更新的植株应在裁植当天浇透定根水,以后应于湿交替,以促进根系发育。

5.10.1.4中耗水型树木:在雨季连续不下雨情况下,A级养护宜每6~8天灌溉1次;B级养护宜每 8~10天灌溉1次。旱季A级养护宜每5~6天灌溉1次;B级养护宜每7~8天灌溉1次。耐旱 忌涝型树木可适当减少灌溉次数,高耗水型树木可适当增加灌溉次数。

5. 10. 2施肥

5.10.2.1施肥应符合第5.1.2节规定

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5.10.2.1施肥应符合第5.1.2节规定

5.10.2.2施肥频率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A级养护每年施肥应不少于3次、B级养护每年施肥应不少于2次; b) 为保证同一品种行道树高度、体量和形态基本均匀一致,应对因土壤原因而生长较差的树木增 加施肥次数或进行土壤改良。 5.10.2.3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可参照第5.2.2.3条规定。 5.10.2.4施肥方式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树池式种植的行道树宜理设根部灌溉管,采用根部灌溉施肥技术进行施肥;未理设施肥管的 宜采用穴施等方式施肥; b) 树带式种植的行道树施肥,宜采用穴施、孔施等方式。

5. 10.3 修剪与整形

5.10.4补植与修补

5.10.4.1 一旦有缺株或死株,应及时补植。补植宜选用与原有树木种类(品种)相同,规格和形态相 近的植株。 5.10.4.2 一旦发现树洞,应及时修补。 5.10.4.3迁移或砍伐乔木,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后方可实施

标准跨径20m主梁全长19.96m桥梁宽度净-7米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计算书、7张CAD图纸)5.10.5除草与松土

5.10.5.1除草与松土应符合第5.1.4节规

5.1除草与松土应符合第5.1.4节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