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819-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1819-2018 抽水蓄能电站静止变频装置技术条件.pdf简介:
"DLT 1819-2018 抽水蓄能电站静止变频装置技术条件.pdf" 是一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文档。该标准主要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中使用的静止变频装置(Standalone Inverter,通常用于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和电力质量改善)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储能方式,通过利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到高处,当负荷高峰时再将水释放发电,以此来平抑电力系统负荷的波动。
该标准涵盖了静止变频装置的性能参数、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这类装置的稳定运行,提高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效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这份标准对于设计、制造和运行静止变频装置的企业或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DLT 1819-2018 抽水蓄能电站静止变频装置技术条件.pdf部分内容预览:
静止变频装置staticfrequencyconverter;SFC 利用晶闸管换流装置经交直交变换,将工频交流电转换成频率连续可调交流电的静止式频率变换 设备。由静止变频器、输入(输出)变压器、输入/输出断路器、电抗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组成,用于 拖动抽水蓄能机组由静止状态平稳升速至额定转速的装置。
DL/T18192018
《民用机场绿色施工指南 2017年》4.1.1.1环境最高温度为十40℃。
4.1.1.1环境最高温度为十40℃。 4.1.1.2环境最低温度:晶闸管阀采用水内冷时为十5℃,采用其他冷却方式时为一5℃。
相对湿度为5%~90%,无凝露。
4.1.3.1海拔不高于1000m。 4.1.3.2当设备在高于1000m的海拔地区使用时,按照GB/T3859.2的要求执行
电压:110V、220V。允许偏差:一20%~十10%。
4.3.1静止变频装置接地要求按照GB/T50065的要求执行。 4.3.2当采用强迫风冷冷却方式时,进风温度应不大于40℃。 4.3.3当采用水冷冷却方式时,内循环进水温度应不大于40℃,进、出水温升应不大于15K 4.3.4静止变频装置运行地点允许的振动频率为10Hz~150Hz时,振动加速度不大于5m/s²。
5.1.1系统基本结构
5.1.2.1 应按照设定的升速曲线,将机组从静止拖动至给定转速。 5.1.2.2 应具有远方启动方式、现地手动启动方式、测试方式。 5.1.2.3 应具有保护及报警功能。 5.1.2.4 应具有自诊断功能。
运行要求按照DL/T1302的规定执行。
5.1.4.1静止变频器屏柜应满足GB/T50479的要求,输入/输出断路器柜应满足GB/T31846的要求。 5.1.4.2静止变频装置中的控制柜、功率柜、冷却柜等柜体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30。 5.1.4.3变压器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1
1.4.1静止变频器屏柜应满足GB/T50479的要求,输入/输出断路器柜应满足GB/T31846的要 1.4.2静止变频装置中的控制柜、功率柜、冷却柜等柜体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30。 1.4.3变压器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21
5.2.1.1应满足拖动机组转速至不低于1.05倍额定转速的要求。 5.2.1.2 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应为0~1.05倍电机定子额定电压。 5.2.1.3 输出频率可调范围应为0Hz~52.5Hz。 5.2.1.4 对电机频率的控制精度应高于0.05Hz。 5.2.1.5 应满足机组在水泵水轮机转轮室压水条件下启动的基本要求。 5.2.1.6 应满足水泵工况下连续拖动机组进行动平衡试验的要求,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小于1h。 5.2.1.7 机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min,即机组从静止状态到额定转速。 5.2.1.8 3应能连续启动n十2次(n为需启动的机组台数),并满足间隔时间120min后再次连续启动。
5.2.2可利用率和启动成功率
5.2.2.1启动机组的年成功率不应低于99%。
5.2.2.1启动机组的年成功率不应低于99%。 5.2.2.2 可利用率不应低于 99.9%。
工作时距离屏柜1m处用声级计测量,应不大于90dB。
DL/T18192018
DL/T18192018
3在电机初始启动、强迫换相、负载换相、电机并网及变频器退出等各控制阶段的切换过程中! 实现平稳切换。 4应具有远方启动、现地手动启动、测试控制方式,
b)控制器保护功能 1)整流桥、逆变桥侧过电流、过电压、低电压、电流变化率保护; 2)过速保护; 3)功率单元差动保护(选配); 4)逆变桥侧零序过电压(选配): 5)启动机组时的过励磁和低励磁检测保护(选配)。 2.2应设置紧急停机按钮。 2.3应设置硬件及软件看门狗。
显示单元应具有以下监视内容,但不应少于以下项目: a)控制器运行监视功能; b)整流桥、逆变桥触发监视功能; c)触发同步回路异常检测功能; d)整流桥、逆变桥控制异常检测功能; e)转子位置检测异常监视功能; f)冷却装置监视; g)励磁回路监测功能; h)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监视; i)启动异常检测; i)转速控制异常检测: k)通信异常检测
5.3.4自诊断及报警功能
5.3.4.1应具有对于控制硬件及软件的自诊断功能。 5.3.4.2应具有对启动装置内设备异常状态的报警功能
5.3.5与其他系统接口
5.3.5.1应具有与电站监控系统、同期装置的开关量硬接线接口。 5.3.5.2应具有与电站励磁装置的模拟量、开关量硬接线接口。 5.3.5.3与电站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应具有串口或以太网,支持MODBUS通信规约及DL/T667、 DL/T860规定的通信规约等开放性协议。
5.3.5.1应具有与电站监控系统、同期装置的开关量硬接线接口。 5.3.5.2应具有与电站励磁装置的模拟量、开关量硬接线接口。 5.3.5.3与电站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应具有串口或以太网,支持MODBUS通信规约及DL/T667、 DL/T860规定的通信规约等开放性协议。
5.3.6.1应具有现地液晶显示界面,可修改定值
应具有现地液晶显示界面,可修改定值。
5.3.6.2应具有调试接口。
6.1.1应设置交流侧过电压吸收和保护器、晶闸管元件换相过电压保护器等部件,并具有冷却部分故 障停运的故障报警、晶闸管元件故障和触发故障报警等功能。 6.1.2晶闸管元件反向重复峰值电压的选择,应保证静止变频装置在最大允许的交流电压下能够长期 安全运行。 6.1.3多个晶闸管串联的晶闸管阀,应包括散热器、均压及保护部件、触发及取能部件、控制及监视 部件等。 6.1.4晶闸管阀应根据系统故障和操作引起的最大过电压和过电流应力进行设计。 6.1.5晶闸管阀应考虑阀中晶闸管电压分布不均匀性,而留有适当的电压裕量。 6.1.6串联晶闸管阀的触发回路应具有晶闸管过电压触发功能。 6.1.7晶闸管阀均压系数不低于0.9。 6.1.8除单只晶闸管构成的晶闸管阀外,多只晶闸管构成的晶闸管阀宜采用n十1穴余方式。 6.1.9触发脉冲应采用光传输电触发方式。
6.2功率单元冷却装置
6.2.1应采用强迫风冷或水冷方式。 6.2.2当采用风冷方式时应具有停风报警和保护;当采用水冷方式时应具有压力、流量、温度等表计 或显示装置。 6.2.3应能监测自身的运行和冷却介质的情况,并有完善的保护及报警信号。 6.2.4应具备信号上传和远程控制功能。 6.2.5电源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故障时自动切换并报警。 6.2.6 6当采用强迫风冷方式时,冷风应经过滤网进入。 6.2.7 当采用水冷方式时,密闭循环系统应有去离子装置,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应小于2μS/cm。 6.2.8 当采用水冷方式时,应配置两台循环泵,采用主备运行方式,当故障时,应能自动切换,并报警
6.3输入、输出变压器
6.3.1应采用干式或油浸式。 6.3.2应考虑绕组中谐波电流引起的发热。 6.3.3输入变压器应能耐受频紧的合闸冲击。 6.3.4输出变压器应能满足启动过程中频率变化范围3Hz~52.5Hz的要求。 6.3.5应符合GB/T1094、GB/T18494、GB/T3859.3的要求。
6.4.1输入断路器应能断开运行时的最大故障电流。
6.4.1输入断路器应能断开运行时的最大故障电流。 6.4.2输出断路器应能断开20Hz以上频率的启动电流和工频运行时的最大故障电流。 6.4.3应符合GB/T1984的要求。
6.5.1应选择于式电抗器。
6.5.2电抗器的技术参数和试验、特殊性能应符合GB/T1094.6、GB/T3859.3的要求
6.6.1当配有输出变压器时,应设置变压器投退的旁路隔离开关。 6.6.2投退旁路隔离开关应有与输入断路器、输出断路器的闭锁逻辑。 6.6.3应符合GB/T1985的要求。
6.7.1逆变桥输出侧互感器应有良好的低频特性,应满足静止变频器控制及保护的要求 6.7.2互感器的通用技术要求、计算及选择应符合GB/T20840.1、DL/T866的要求。
试验按照GB/T32899执行。
试验按照GB/T32899执行。
《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 JG 3050-1998》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设备应有明显的铭牌,铭牌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条件编号、出厂编号、 年月、制造厂名。 2应使用相应的警告标识或安全指示。
设备包装按GB/T13384执行,运输包装标识按GB/T191执行,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需在包装箱 月,
T4798.2执行,必要时需指明设备适用的运输工
装置的贮存应符合GB/T4798.1的规定,贮存场所应无酸、碱、盐,无有害气体及尘烟SPMP-STD-EM2003-2016标准下载,有防御 雨、雪、风、沙的措施。
产品出厂应至少提供下列随行文件: 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装箱清单; 随行备品备件清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