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ECS86-2015 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简介:
CECS86-2015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SCEC)发布的《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这个规范是针对在软弱地基上建造混凝土水池的设计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
混凝土水池,特别是大型的或在软弱地基如粉土、淤泥等地建造的,其地基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容易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都有严重影响。CECS86-2015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基处理方法:规范提供了多种软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如换填、预压、挤密碎石桩、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和效果进行了详细规定。
2. 结构设计:针对不同地基条件和水池类型,规定了混凝土水池的结构设计原则,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择、计算方法等。
3. 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以确保软基处理和水池结构的施工质量。
4.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要求,以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总之,CECS86-2015规范为混凝土水池在软弱地基上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CECS86-2015 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5在预压范围内可设置垂直排水设施及水平排水设施,当软 层小于5m或土层中含有较多粉、细砂夹层可用以排水,且预 结速率能满足工期要求时,可不设垂直排水设施。 6垂直排水设施可为普通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水 水设施可为铺设于地表的砂垫层,当砂料缺乏时也可为纵横 砂沟。垂直排水设施与水平排水设施应相互连通。此外,尚 置与水平排水设施相通的盲沟等设施,将预压时由地基中排 水引出预压区。
平排水设施可为铺设于地表的砂垫层,当砂料缺乏时也可为 向的砂沟。垂直排水设施与水平排水设施应相互连通。此外 应设置与水平排水设施相通的盲沟等设施,将预压时由地基中 出的水引出预压区
5.2.7.普通砂井直径宜取300mm~500mm300平高级欧式别墅带效果图,袋装砂井直
70mm~100mm。塑料排水带的当量换算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d 塑料排水带的当量换算直径(mm); b一塑料排水带的宽度(mm); t一塑料排水带的厚度(mm)
5.2.8普通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垂直排水设施在平面
义塑科排尔带等垂直排水设施在 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网格布置。根据排水面积相等的 则,一根砂井或排水带的有效排水直径d。与砂井或排水带间 的关系为:
按等边三角形网格布置时 de=1.05 按正方形网格布置时 d. = 1. 131
按等边三角形网格布置时 de=1.05l 按正方形网格布置时 d. = 1. 13l
5.2.9一级或多级等速加载条件下,地基平均固结度计算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有关规定。 5.2.10预压荷载下地基最终竖向沉降量的计算可取附加应力与 土自重压应力的比值为0.1的深度作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可按 下式计算:
土自重压应力的比值为0.1的深度作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可 下式计算:
(5. 2. 10)
5.2.13垂直排水设施的深度应根据水池地基沉降充许值或地基
1当水池下软土层厚度不天时,垂直排水设施宜贯穿软王 层;当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对以控制水池地基的沉降量为目的的加 固处理,排水设施的深度可根据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完成的预压沉 降量的计算确定。如受施工条件限制,无法达到要求的深度时,可 采用超载预压等方法达到设计要求。 2对以满足水池地基稳定性要求为自的的加固处理,垂直排 水设施的深度应大于最危险的潜在滑动面以下2.0m。
5.2.14作为水平排水设施的砂垫层或砂沟的厚度宜为300mm~
500mm,砂沟的宽度不宜小于普通砂井或袋装砂井直径
受土压力而减小,其滤膜应有良好的透水性,与黏性土接触后的 透系数不应小于中砂。塑料排水带需接长时,应采用滤膜内芯 平搭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宜小于200mm,搭接后滤膜应包覆
.2.19用于加载预压的材料可为王、砂石或金属铸锭等粒状、 犬材料。当缺乏加载预压材料或水池下地基特别软弱时,可采 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可取得相当于80kPa的等效预压荷羞 且压力可一次加上。当需要的预压荷载较大时,可采用真空 联合预压法
测;对大型水池,尚应进行孔隙水压力的观测,以便根据观测资料 控制加荷速率,推算地基在不同时间的固结度及相应的沉降量,分 析处理效果及确定卸荷时间,加载面积中部地基的沉降速率不应 超过10mm/d~15mm/d加载范围坡脚1m处边桩的水平位移不 应超过4mm/d6mm/d,且不应连续出现大值的情况孔隙水压 力与荷载值之比不应大于0.6。
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或静力触探,检验深度不应小于设计处理深度
5.3.1强夯地基适用于砂土及低含水量的粉土、黏土
5.3.1强夯地基适用于砂土及低含水量的粉王、黏王,素填土和
机质含量少的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对含水量在50%以下的饱和黏性土地基,当在夯点周围设置 当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排水设施时,可进行强夯加固处理
5.3.2采用强夯处理水池地基时,主要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场地地
质条件,在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夯后,根据试务的结果 确定
3.3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h可按下式进行估算,并可按表 3.3预估:
表5.3.3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m
3.4·对地基的夯击能量应根据地基王的性质、水池的荷载及加 理的目标值等确定。对黏土,平均夯击能量可取1500kN·m/m 000kN?m/m²:对砂土,平均夯击能量可取1000kN·m/m?
5000kN.m/m²
5.3.5每务点的总务击数应根据现场击试验所得的有效击实 系数曲线确定。有效击实系数最大值所对应的夯击数为最优夯击 数。有效击实系数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β一有效夯击系数; V夯坑体积(m); V,一坑周围土体的隆起体积(m)。 每夯点的夯击数也可按最后两击的累计夯沉量确定,最后两击 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小于3000kN·m 时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或等于3000kN?m,小于6000kN m时为100mm;当单击夯击能天于或等于6000kNm,小于 10000kN·m时为20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或等于10000kN·m, 小于15000kN·m时为250mm;当单击击能大于或等于 15000kN:m时为300mm。 5.3.6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为2遍或3遍,最 后再以低能量满夯1遍或2遍。当土层含水量高、渗透性低且层 厚较大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再以低能量满夯1遍或2遍。当土层含水量高、渗透性低且 较大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对水池地基,夯击遍数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s (0.7 ~0.8)s S ≤300mm
式中:n 夯击遍数; 2s 经n遍夯击后,各遍地表夯沉量之和(mm); 水池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值(mm)
5.3.7当水池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较均匀时,夯击点宜均
并按正方形网格插挡分遍夯击
5.3.8夯击点的间距应根据地基土质、土层厚度和夯击遍数
5.3.8夯击点的间距应根据地基土质、土层厚度和击遍数等综
5.3.9前后两遍夯击间的间歇时间应根据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
的消散情况确定。当缺乏资料时,对于黏性王,间歇时间根据 厚度及排水特性可取2周至3周;对粉土,可取1周至2周。 层含水量大、土层较厚且渗透性低时,间歇时间取大值:土层 性较好或土层中设置排水设施时,间歇时间可适当缩短。
5.3.10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
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 可液化地基,扩大范围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 于5m。
5.3.11强夯施工宜采用带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
用设备,其起重能力及起吊高度应根据选用的锤重及落距确定 重能力宜为锤重的2倍至3倍,起吊高度宜为10m~20m。当 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应有适当的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臂杆后 设备的接地应力应小于地基的承载能力:
并宜设有若干垂直贯通顶、底面的排气圆孔,孔径250m 0mm。锤底面积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要求加固的深度确定 软黏性土,锤底的静压应力可取30kPa。当要求加固深度大时 选用底面积较大的夯锤
时,区内应加设排水沟网。排水沟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在地下 水位高和多雨地区,强夯施工宜选择在少雨季节和地下水位低的 时候进行。
围15m以内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等应考虑振动的影响,必要时 采取防振措施(如挖隔震沟等)或进行加固:在此范围外的,也应 意震动的影响
5.3.16强夯施工的质量检验应在施工完毕并间隔一定的时间 进行。对于粉、细砂和粉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1周至2周;对 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4周。当采取垂直向和水平向 水设施时,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
1强夯总夯沉量(等于各遍平均夯沉量之和)。 2强夯后地基的原位测试。原位测试可采用静力触探,对黏 性土也可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对粉土和粉、细砂,尚可进行标准 贯人试验。试验在深度上宜为每1m进行一次。 3强夯后地基土的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在深度上取样 间距宜为每1m取一个。 4对大型水池或地质条件复杂场地,宜做大承压板静载荷试 验。 对每一工程,每种原位测试和室内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的检验 点不应少于3处,对于大型的或场地地质条件复杂的水池,其检验 点的数目宜适当增加。检验点的深度不得小于要求加固处理的深 度。钻探完毕,所有钻孔即应用砂回填密实
6.1.1当水池底板下全部或局部为厚度不大的软弱土层,其承载 力或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用其他适当的材料将其全部或部分 加以置换,以满足用作水池地基的要求。 6.1.2地基土的置换可采用换十处理或动力置换
6.1.2地基土的置换可采用换土处理或动力置换
6.1.2地基土的置换可采用换土处理或动力置换。
2.4当根据下卧土层承载力确定垫层厚度时,应符合下列公式 要求(图6.2.4):
式中:力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P—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GB 50426-2007 印染工厂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 值(kPa):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px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 值(kPa); pe一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b,l一一水池的宽度和长度(m); 之一水池底板下垫层的厚度(m) 0一垫层(材料)的压力扩散角(),宜通过试验确定。无 试验资料时,可按表6.2.4选用。
图6.2.4垫层的典型布置示意图
表6.2.4常用换填材料的压力扩散角°
当%/6在0.25~0.50之间时:0可内插求
6.2.5经换填处理的地基,其沉降量等于垫层本身的压缩变形量 和下卧土层沉降量之和。垫层本身的压缩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DB1307/T 286-2019标准下载Po.kz 1+ bl Sb 2E. 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