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完整单行版

《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完整单行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2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334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完整单行版简介:

《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并非单行版,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一系列建筑设计技术指导文件的总称,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等一系列重要设计指南。这些指南对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准则和规范,涵盖了建筑的结构、环境、节能、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对保证建筑的品质、安全和环保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单行版通常指的是某一特定指南的独立出版物,例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这些单行版详细阐述了在特定领域的建筑设计要求和操作方法,是建筑设计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书籍。

总的来说,《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是一个庞大的系列,旨在为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提供科学、合理、实用的技术指导,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完整单行版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spk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一面积置换率(%) Ja一一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可近似地取加固前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对小型工程的粘性土地基,初步设计也可按下式估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式中n一一桩土应力比。无实测资料时,对粘性土取2~4,对粉土和砂土可取1.5~3。原土 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 7)砂石桩处理后的地基变形计算,应按《建筑地基处理规范》有关条款的规定计算。在 桩长范围内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 E,一复 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MPa);

E。一一桩间土的压缩模量,按经验取值,对粘性土地基可用天然地基土的压缩模量代 替(MPa)。 8)砂石桩材料可用天然级配的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含 泥量不得大于5%,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9)砂石桩桩孔内的填料用量应通过现场试桩确定,估算时可按设计桩孔体积乘以充盈系 数确定,充盈系数可取1.2~1.4。 10)砂石桩顶部应挖除松散土层,并宜铺一层厚度为300~5000mm的砂石垫层 11)砂石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对桩身质量可采用动力触探试 验检测;对桩间土可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进行检测。桩间土质量的 检测位置应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桩孔总数的2%。 12)竣工验收应进行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试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0.5%,且 每个单体建筑不少于3点。 质量检验时间,对粘性土地基,应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一般在桩施工结束后 1周;对粉土、砂土、杂填土地基可在桩施工结束1周后进行。 4振冲法 1)桩身材料可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碎石、卵石、角(圆)砾等硬质材料,不宜使用 风化易碎的石料,材料粒径根据振冲器功率选定,一般在20~150mm之间。常用的填料粒径 为:30kW振冲器20~80mm;55kW振冲器30~100mm;75kW振冲器40~150mm; 2)桩位布置,对大面积满堂处理,宜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对单独基础或条形基 础,宜用正方形或矩形布置。 3)振冲法宜在现场进行工艺试验,确定不加填料振密的可能性及孔距、振密电流值、振 中水压力,振后砂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等。 4)振冲桩的中心距应根据地基土性质、加固要求以及采用振冲器的功率等因素确定。 5)振冲桩桩长应根据加固后地基承载力要求和变形要求确定。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大时, 应穿过软弱土层。用于抗液化加固时,当可液化砂土层不厚时,应贯穿整个砂上层;当可液 化砂土层较厚时,应按要求的抗液化加固深度确定。 6)振冲桩处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条件确定,当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时, 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2排桩。当要求消除地基液化时,在基础外缘扩大的宽度不宜小于基底 下液化上层的1/2。

Es一一桩间土的压缩模量,按经验取值,对粘性王地基可用天然地基王的压缩模量代 替(MPa)。 8)砂石桩材料可用天然级配的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含 泥量不得大于5%,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9)砂石桩桩孔内的填料用量应通过现场试桩确定,估算时可按设计桩孔体积乘以充盈系 数确定,充盈系数可取1.2~1.4。 10)砂石桩顶部应挖除松散土层,并宜铺一层厚度为300~5000mm的砂石垫层 11)砂石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对桩身质量可采用动力触探试 验检测;对桩间土可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进行检测。桩间土质量的 检测位置应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桩孔总数的2%。 12)工验收应进行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试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0.5%,且 每个单体建筑不少于3点。 质量检验时间,对粘性土地基,应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进行,一般在桩施工结束后 4周;对粉土、砂土、杂填土地基可在桩施工结束1周后进行。 4振冲法 1)桩身材料可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碎石、卵石、角(圆)砾等硬质材料,不宜使用 风化易碎的石料,材料粒径根据振冲器功率选定,一般在20~150mm之间。常用的填料粒径 为:30kW振冲器20~80mm;55kW振冲器30~100mm;75kW振冲器40~150mm; 2)桩位布置,对大面积满堂处理,宜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对单独基础或条形基 础,宜用正方形或矩形布置。 3)振冲法宜在现场进行工艺试验,确定不加填料振密的可能性及孔距、振密电流值、振 中水压力,振后砂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等。 4)振冲桩的中心距应根据地基土性质、加固要求以及采用振冲器的功率等因素确定。 5)振冲桩桩长应根据加固后地基承载力要求和变形要求确定。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大时, 应穿过软弱土层。用于抗液化加固时,当可液化砂土层不厚时,应贯穿整个砂上层;当可液 化砂土层较厚时,应按要求的抗液化加固深度确定。 6)振冲桩处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条件确定,当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时 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2排桩。当要求消除地基液化时,在基础外缘扩大的宽度不宜小于基底 下液化上层的1/2。

R.=q,u,l+αA,qp R. =nf.. A.

式中Ep一一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MPa); 量,无试验资料时,可取(100~120)fcu,桩短或桩身强度低时取小值; Es一加固后桩间土的压缩模量(MPa),无试验资料时,可取天然地基土的压缩模 量。 9)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灰)面下0.5m),目测检查搅拌 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量为施工总桩数的5%。 ②成桩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N1)检查桩身的均匀性。从桩顶开始,每米桩身均先 钻孔700mm深度,然后触探300mm,并记录锤击数。检查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 3根。 10)竖向承载的水泥搅拌桩的竣工验收应采用单桩载荷试验、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 试验检验其承载力。载荷试验宜在成桩28d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 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点。 经触探和载荷试验检验后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28d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 取芯样做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 6高压喷射注浆法 1)高压喷射注浆法可用于形成止水幕或基坑封底止水,已有建筑和新建工程的地基处 理、基坑的围护墙和被动区的加固。 2)高压喷射注浆法分旋喷注浆、定喷注浆和摆喷注浆等三种基本形式,其相应的加固形 状为柱状。壁状和扇状。根据工程需要和机具设备条件,可分别采用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 重管法。定喷和摆喷注浆宜用三重管法,而旋喷注浆则可用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中 的任何一种方法。 3)用旋喷注浆法(旋喷桩法)处理地基宜按复合地基设计。 4)高压喷射注浆法施工参数和效果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当尤现场试验资料时,亦可参 照相似土质条件下的其他旋喷注浆的工程经验

5)旋喷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水泥搅 拌桩的计算公式(本条第5款第4点)计算,其中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取0.33,桩端天然地基 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1.0。 6)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菏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 按水泥搅拌桩的计算公式(本条第5款第6点)计算,其中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由试验 或类似工程经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取0~0.5。 7)高压喷射的浆液一般以水泥为主,宜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硅酸盐水泥,并根据需 要可加入适量的有关外加剂,以达到减缓浆液沉淀、速凝、早强、防冻等效果,所用外加剂 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8)桩顶宜设置500mm厚的褥垫层。 9)高压喷射注浆后地基的质量检验,可采用开挖检查、钻孔取芯、标准贯入、围井注水 试验和载荷试验等方法。质量检验应在喷射注浆结束4周后进行。检查孔的数量一般应为总 孔数的1%,至少应检验3个点。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载荷试验、单桩或多桩复合 地基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7预压法 1)竖向排水体的类型分为: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板)等;预压方法分为 加载(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排水体与不同的预压方法应分别采用相应 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2)排水带的平面布置方式可用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每一排水体的等效圆柱直径d。为: de=αα (3.5. 418) 式中α一一竖向排水体的间距; 排水带的平面布置范围应在基础周边或工程要求加固区域外增加1~2排。 3)竖向排水体的间距应根据设计工程对固结度的要求、允许预压时间、地基土的固结性 质、排水体的渗透性(或通水能力)、布置方式和工程经验等因素,通过试算确定。设计时 井径比(d。/d,d为竖井直径)对于普通砂井取6~8CJJ 44-1991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于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取15~ 22。

式中b、一一分别为排水带的宽度和厚度(m) 5)竖向排水体的打入深度应根据地是土层的分布情况,以及建筑物对地基稳定性、变形 及工期要求确定。一般情况排水体宜打穿软土层。对以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打入深度应 超过最危险滑动面2m;对以变形控制的工程打入深度应穿透压缩土层。 6)排水固结地基表面,应铺设排水垫层,其厚度不宜小于500mm,砂料宜选用洁净中粗 沙,含泥量<5%,干容重应大于15kN/m,渗透系数宜大于1.0×10cm/s,也可以采用土 工织物砂砾石排水垫层。 7)固结度计算应按国家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8)施加预压荷载必须严格控制加荷速率,分级逐渐施加,并均匀施加在有效区内,同时 要加强现场观测,防止地基过大的变形和破坏。 9)在预压荷载作用下,地基某一深度处,加载后历时t的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Tf=Tfo+o,U,tanpen

地基土的天然抗剪强度(kPa); Ao:一预压荷载引起该点地基的竖向附加应力(kPa); U 历时t该点地基的固结度; Pcu 一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测定的土的内摩擦角(°)。 10)堆载预压时,对每一级荷载增量应加以控制。侍前一级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抗剪强 度增长,满足下一级荷载下地基稳定性要求时方可加载。 11)基础的最终沉降量S,,按下式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