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损失测试方法》( 2015年7月 征求意见稿 )简介: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损失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于2015年7月发布)是中国铁路行业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与锚具、管道等部件之间的摩阻损失进行测量的一项技术标准。后张法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预应力施加方法,通过预先在混凝土中预留孔道,然后在梁体就位后张拉预应力筋,以增加梁体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摩阻力损失是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参数,它影响预应力的有效传递,从而影响梁体的实际承载性能。该征求意见稿可能包括了测量摩阻力损失的方法、设备选择、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内容,旨在为铁路工程的预应力施工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由于是征求意见稿,可能还包含了专家和行业人员的讨论和建议,以期达成共识并最终转化为正式的标准。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正式发布的标准或联系相关专业机构。
《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摩阻损失测试方法》( 2015年7月 征求意见稿 )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JB/T6172压力传感器系列型谱 JG/T321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 TB/T3043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T梁技术条件 TB/T3193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TB/T3275 铁路混凝土 TB/TX 高速铁路制后张注筑应力湿凝土简支箱懿(已报批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道摩阻FrictionLossesatDuct 预应力钢绞线与管道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2 锚口摩阻FrictionLossesatAnchorage 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具、锚垫板锥口间因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之和。 33
Q/CRXXXXXXXX
4.2测试结果用于确定或调整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 4.3测试采用单端张拉方式,预应力体系与实际张拉施工相同。 注:预应力体系包括千斤顶、钢绞线、工作锚及夹片、工具锚及夹片。 4.4单端张拉至设计张拉力时,如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大于单个千斤顶最大行程D的0.95倍,主 动端应采用多个干斤顶串联方式。 4.5管道摩阻测试在实体梁上进行。结合TB/T3043和TB/T××相关规定,符合以下情况时,应 进行管道摩阻测试: a)试生产期间,第1、2孔梁; b)正常生产后,每生产100单线或双线孔箱梁、每100单线孔T梁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施工期间,对管道定位或预应力施工质量有疑议时。 4.6在实体梁上进行管道摩阻测试时,选择的管道应满足以下要求: a)T型梁、工型梁至少选择3个管道,箱型梁至少选择6个管道; 包括2种以上弯起角度(含最大弯折角)的管道; c)不同直径的管道(若有); d)未进行预、初张拉的管道。 4.7锚口摩阻、钢绞线回缩量测试在混凝土试件上进行。符合以下情况时,应进行锚口摩阻、钢绞 线回缩量测试: a)同一厂家的锚具首次使用时; b)施工期间,对锚口摩阻损失或钢绞线回缩量有疑议时。 4.8在混凝土试件上进行锚口摩阻测试时,选择的锚具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锚具孔数为1孔~12孔的,选择孔数最大的锚具; b) 锚具孔数为13孔~19孔的,选择2种锚具QB∕T 2564.6-2002 螺钉旋具 螺旋棘轮螺钉旋具,包括孔数最天的锚具: 锚具孔数为20孔及以上的每种锚具;
a)锚具孔数为1孔~12孔的,选择孔数最大的锚具; b)锚具孔数为13孔~19孔的,选择2种锚具,包括孔数最大的锚具; c)锚具孔数为20孔及以上的每种锚具:
d)每种锚具测试3次,每次测试1个(全新锚具及夹片)。 4.9测试锚口摩阻、钢绞线回缩量用混凝土试件参照附录B制作。 4.10摩阻测试时实体梁、试件的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值,锚垫板锥口内壁应无水泥浆体及杂物, 端面混凝土无错台。 4.11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在原工作长度的基础上考虑增加传感器及对中垫圈长度,并留有10 cm20cm的余量。钢绞线穿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锈蚀、损伤、污染,其他要求参见GB/T5224。
5.1.1简支梁管道摩阻测试时仪器按图1安装。
简支梁管道摩阻测试时仪器按图1安装。
图1简支梁管道摩阻测试仪器安装图
5.1.2每个管道进行2次测试,两端各作为主动端张拉1次,取两次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5.1.3预应力束设计张拉控制力为P,测试时主动端的初始张拉力为0.20.P,分8级张拉至P。主 动端加载步骤为:0→0.2P(初读)→0.3P→0.4P→0.5P→0.6P→0.7P→0.8P→0.9P→1.0P→ (卸载)。 5.1.4主动端加载前,被动端千斤顶油缸伸出10cm15cm,并施加不超过设计张拉控制力0.1P的 张拉力,将预应力束调直。 5.1.5加载时主动端千斤顶进油应缓慢、均匀,每级加载时间1min~2min。 5.1.6每级荷载加载到位稳定后,读取两端传感器压力值、千斤顶油缸外露量和工具锚夹片外露量。 5.1.7每一管道测试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如钢绞线伸长量与张拉力间相关系数小于 0.99,应查找并排除影响因素后增加1次测试。
Q/CR XXXXXXXX
拉过程中如果钢绞线断丝,应更换钢绞线后重新
5.2锚口摩阻和钢绞线回缩量测试
锚口摩阻和钢绞线回缩量
5.2.1仪器安装图示、测试和计算方法见TB/T3193。 5.2.2仅在主动端安装工作锚及夹片,主动端工作锚与工具锚间钢绞线对孔安装。 5.2.3主动端加载前,被动端千斤顶油缸应伸出5cm10cm,并量取主动端工作夹片至工具夹片 间、主动端工作夹片至被动端工具夹片间的长度。 5.2.4加载时主动端千斤顶进油应缓慢、均匀,加载时间控制在3min~5min。
5.2.1仪器安装图示、测试和计算方法见TB/T3193。
.1连续梁/刚构管道摩阻测试时仪器按图2安
图2连续梁/刚构管道摩阻测试仪器安装图
a 主梁长度达到40m±5m、80m±5m时; b)主梁合拢时。 6.3.3选择2个以上不同弯起角度(含最大弯折角)的管道进行摩阻测试。 .3.4测试场地受限时,可不对换主动端与被动端,主动端张拉2次,取两次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5.3.5对于超长管道,被动端千斤顶加力调直预应力钢束时伸长量最大不应超过0.95D;对于含有 多个弯起角的管道,被动端千斤顶施加调直力最大不应超过0.3P。 5.3.6其他现场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按设计要求进行管道摩阻测试。
性回归法按公式(1)计算管道摩阻系数u、k,
0? 1 2i" C,0 " = 0 l;0;+k Cil; = 0 三 = =1
μ一一预应力钢绞线与管道壁间的摩擦系数,结果保留3位小数; k一一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结果保留5位小数; 一一实际测试的管道数量,不同线形的管道数量不小于2个; C;一一第i个管道对应的ln(P1/P2),P1、P2分别为主动端与被动端传感器压力值(kN); l一一第i个管道对应预应力束的水平投影长度(m); G一一第i个管道对应预应力束的空间曲线包角(rad),采用公式(2)计算
Hj一一空间曲线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切线角之和(rad); vj一一空间曲线在圆柱面内展开的竖向切线角之和(rad); j一一曲线分段的数量。 主动端张拉力与钢绞线伸长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作为管道摩阻的辅助评定参数
7.1混凝土试件加载时,两端严禁站人,若混凝土试件出现崩坏迹象,应立即卸载 7.2张拉测试设备安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千斤顶、传感器等坠落。
Q/CR 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摩阻测试设备及工具
千斤顶的性能要求参见JG/T321。 千斤顶的额定荷载应大于测试中最大张拉力的1.2倍。 油压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4级。 千斤顶应具备良好的保压性能,测试过程中各部位不出现漏油现象。 采用于斤顶串联方式时,应选用同型号规格的千斤顶
千斤顶的性能要求参见JG/T321。 千斤顶的额定荷载应大于测试中最大张拉力的1.2倍。 油压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4级。 千斤顶应具备良好的保压性能,测试过程中各部位不出现漏油现象。 采用千斤顶串联方式时,应选用同型号规格的千斤顶
工具锚应采用与工作锚同一生产厂的配套产品, 工作锚不应代替工具锚使用,工作锚夹片不应代替工具锚夹片使用。 工具锚应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其他性能要求参见GB/T143
限位板应采用与工作锚同一生产厂的配套产品
约束环应采用内径与孔道直径相 轴向长度不小于50mm,壁厚不小于3mm 约束环安装在锚垫板锥口内并套箍所有钢绞线 安装后不超出锚垫板端面
用于传感器与十斤顶之间或多个十斤顶之间的对申安装,根据传感器外径、十斤顶实际尺寸 内径不小于传感器内径,厚度不小于30 mm。
采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性能要求参见JB/T6172。 传感器的额定荷载应大于测试中最大张拉力的1.2倍。 传感器精度不低于0.5级。 传感器的内径应保证安装后钢绞线与传感器内壁无触碰
用于测量钢绞线直径及限位板限位高度,精度不低于0.02mm
用于测量主动端工作夹片至工具夹片间、主动端工作夹片至被动端工具夹片间 低于1. 0 ml。
靠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作为测试平台,方便安装
Q/CR XXXXXXXX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锚口摩阻及钢绞线回缩量测试用混凝土试件设计图
T∕CBDA 52-2021 医院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技术规程注1:试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梁体混凝土强度
注2: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少于50mm。 注3:锚具孔数为1孔~12孔时,a=500;13孔~19孔时,a=800;20孔及以上时,a=1000。 注4:混凝土试件截面中心的预应力管道为直线管道,轴线与锚垫板端面垂直,成孔直径略大于锚垫板锥口小端 径。 注5:管道定位筋N3分别与预埋管道、N1或N2绑扎固定 注6:N1、N2与N3钢筋弯钩均为标准弯钩。 注7:锚垫板与端模应安装牢固、密贴,螺旋筋对中安装 注8:混凝土试件浇筑时预留混凝土试块,随试件同等条件养护,确定试件强度时使用。 注9:混凝土试件设置2个起吊钩,方便移运,图中未示, 注10:其他注意事项参见TB/T3275
注3:锚具孔数为1孔~12孔时,a=500;13孔~19孔时,a=800;20孔及以上时,a=1000。 注4:混凝土试件截面中心的预应力管道为直线管道,轴线与锚垫板端面垂直,成孔直径略大于锚垫板锥口小端 内径。 注5:管道定位筋N3分别与预埋管道、N1或N2绑扎固定 注6:N1、N2与N3钢筋弯钩均为标准弯钩。 注7:锚垫板与端模应安装牢固、密贴,螺旋筋对中安装 注8:混凝土试件浇筑时预留混凝土试块,随试件同等条件养护,确定试件强度时使用。 注9:混凝土试件设置2个起吊钩,方便移运,图中未示。 注10:其他注意事项参见TB/T3275
图B.1混凝土试件设
图B.1混凝土试件设计图
DB32∕T 2884-2016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锚口摩阻及钢绞线回缩量测试记录表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锚口摩阻及钢绞线回缩量测试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