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751-2020 热处理件硬度检验通则

GB/T 38751-2020 热处理件硬度检验通则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38751-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5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40902
免费资源

GB/T 38751-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751-2020 热处理件硬度检验通则简介:

GB/T 38751-2020,全称为《热处理件硬度检验通则》,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该标准规定了热处理件(如金属材料经过加热、冷却等工艺后获得所需性能的制品)硬度检验的一般要求和方法。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区域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评估热处理件质量的重要指标。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金属热处理件,包括但不限于钢铁、合金、铸件等,涵盖了硬度检验的环境条件、设备要求、样品制备、硬度测量方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数据处理和报告等方面。通过符合该标准的硬度检验,可以保证热处理件的性能满足特定的应用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热处理件的硬度检测,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GB/T 38751-2020 热处理件硬度检验通则部分内容预览:

72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硬度hardness 固体坚硬的程度,即矿物或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刻划或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3.2 检验test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 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3.3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先确定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 的关系。 注: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有测量不确定 3.4 检定verification 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 注:检定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硬度检验方法选用原则 4.1按试验原理将硬度检验方法分为洛氏、布氏、维氏、里氏、肖氏及努氏等,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参 附录A中表A.1。 O 4.2一般检验方法可根据工件的材料及硬度高低进行选择。常用热处理件的硬度范围及检验方法 见表1。 4.3不同工艺热处理后零件硬度检验方法及选用原则参见表2。 4.4选定检验方法后,如果试样的硬度范围、厚度、大小等允许,应选用较大的试验力进行检验 4.5对于硬度值小于450HBW的金属工件,宜选用布氏硬度检验方法。

硬度hardness 固体坚硬的程度,即矿物或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刻划或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3.2 检验test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 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3.3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先确定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 的关系。 V

《漆包铝圆绕组线 第6部分:180级聚酯或聚酯亚胺/聚酰胺复合漆包铝圆线GB/T 23312.6-2009》4硬度检验方法选用原则

4.1按试验原理将硬度检验方法分为洛氏、布氏、维氏、里氏、肖氏及努氏等,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参见 附录A中表A.1。 4.2一般检验方法可根据工件的材料及硬度高低进行选择。常用热处理件的硬度范围及检验方法参 见表1。 4.3不同工艺热处理后零件硬度检验方法及选用原则参见表2。 4.4选定检验方法后,如果试样的硬度范围、厚度、大小等允许,应选用较大的试验力进行检验 4.5对于硬度值小于450HBW的金属工件,宜选用布氏硬度检验方法。

X表1常用热处理件的硬度范围及检验方法

表2不同工艺热处理后零件硬度检验方法及选用原则

GB/T 38751—2020

5.1.1热处理件硬度检验时可选用实物产品或随炉试样。选用随炉试样时,其材料牌号、原材料钢坏 批次号、锻造状态、预处理状态、特征尺寸等应与实物保持一致。 5.1.2当随炉试样硬度的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允许对实物零件本体硬度进行复检,并以其结果作为判 定值。 5.1.3随炉试样一般不应用于仲裁硬度检验

5.2.1热处理件硬度检验的抽样数量、位置、频次应根据委托单位的规定选取。可选取实物零件作为 待检验件,也可采用与零件材料和状态相同的随炉试样来代替实物作为待检验件。 5.2.2对于批量零件在抽样进行硬度检验时,抽样率与抽样位置应保证被选热处理件能代表同炉处理 零件的热处理结果 O

5.3.1待检面不应有氧化皮、外来污物及油脂、脱碳、裂纹,其支撑面及边缘应无氧化皮、毛刺或其他可 见变形痕迹。待检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一般不大于1.6um,采用维氏、努氏硬度检验时一般根据样品的 材料特性进行抛光或电解抛光处理。 5.3.2试样制备过程中应避免受热冷加工等因素的影响。 5.3.3不同检验方法要求的试样最小厚度见附录B。 5.3.4对形状不规则.尺寸小和厚度薄的试样应进行冷或热镶嵌后才能检验

6.1检验环境应清洁干燥,无振动、无腐蚀性气体 6.2检验场所的环境温度一般为10℃~35℃。硬度计检定/校准或期间核查时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23℃±5℃。 6.3检验场所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0%或硬度计使用环境条件规定的范围内

检验环境应清洁干燥,无振动、无腐蚀性气体 检验场所的环境温度一般为10℃~35℃。硬度计检定/校准或期间核查时的环境温度应控制 ±5℃。 检验场所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0%或硬度计使用环境条件规定的范围内

检验人员应熟悉所用硬度计的试验原理、操作规程、试验方法、日常点检、数据处理和检验报告 相关热处理工艺,并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应定期监督检验人员的技能和检验工作质量

8.1.1硬度计铭牌上应注明硬度计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制造商名称及出厂年月,安装时应符合 GB/T230.2、GB/T231.2、GB/T4340.2、GB/T4341.2、GB/T17394.2或GB/T18449.2的规定和 要求。 8.1.2硬度计压头的使用和维护应满足GB/T230.2、GB/T231.2、GB/T4340.2、GB/T4341.2、 GB/T17394.2或GB/T18449.2的相关规定,首次使用时应采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检查压头表面,日常使 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重新研磨或修复的压头应校验后才能使用。 8.1.3硬度计的示值重复性和示值误差应满足GB/T230.2、GB/T231.2、GB/T4340.2、GB/T4341.2 GB/T17394.2或GB/T18449.2的相关规定及产品的检验需求。 袋 8.1.4硬度计首次使用、移动后使用和大修后使用应由有资质的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具备 计量溯源性。 8.1.5硬度计上应有检定或校准标识,并注明校准或检定日期,检定校准周期不应超过12个月。无 检定/校准证书或检定/校准证书超出有效期的硬度计不应用于检验个 8.1.6每天使用硬度计前应对硬度标尺或范围进行检查,在标定过的标准块上测量的硬度(平均)值与 检定证书上标准值的差值应在GB/T230.2、GB/T231.2、GB/T4340.2、GB/T4341.2、GB/T17394.2 或GB/T18449.2给出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 8.1.7应制定硬度计的日常点检、检定/校准、期间核查等管理要求并实施和记录

8.2.1应使用有资质制造商生产开经标定合格的标准块。 8.2.2标准块的厚度、硬度均匀度的最大允许值、标识、证书,试验面与支撑面的平面度、平行度,试验 面外观、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GB/T230.3、GB/T231.3、GB/T4340.3、GB/T4341.3、GB/T17394.3或 GB/T18449.3的相关规定。 8.2.3标准块仅对其标定的标尺有效。 8.2.4首次检定后的标准块检定周期为1年,1年后复检合格且稳定性满足要求才能继续使用。以后 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8.2.5使用过的标准块不得磨制后再重新进行检定和使用

9.1.1硬度检验前应确认检验环境、样品状态、硬度计状态GB/T 37845-2019标准下载,由有资质的检验人员按硬度计操作规程和 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 9.1.2检验时应保证待检验面与压头压入方向垂直, 9.1.3硬度检验过程应满足GB/T230.1、GB/T231.1、GB/T4340.1、GB/T4341.1、GB/T17394.1或 GB/T18449.1等规定以及待检验件的检验作业指导书,

1待检验部位应具有代表性或图纸规定的部位

9.2.2待检验部位应能够用规定的硬度计方便、快捷、准确地进行硬度检验。 9.2.3待检验部位要求磨掉氧化层、脱碳层或刀痕时,不应超出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机加工余量。 9.2.4待检验部位应保证硬度压痕不影响工件表面的最终质量。 9.2.5一个工件的待检验部位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但应反映该工件的整体硬度水平。 9.2.6相邻检验部位的距离应满足GB/T230.1、GB/T231.1、GB/T4340.1、GB/T4341. GB/T13313、GB/T17394.1或GB/T18449.1的规定

9.3.1按图纸或供货合同要求确定每个待检验件的测试点数,每个检验点对应一个硬度值。 9.3.2每一待检验件在正式测量前,一般先测一个点,该点不记人检验点数,只确认检验系统工作条件 是否正常。 9.3.3发现某一点的检验结果异常时,可以在该检验点附近补测2次,但原异常测试结果应与补测数 值同时记录。

9.3.1按图纸或供货合同要求确定每个待检验件的测试点数,每个检验点对应一个硬度值。 9.3.2每一待检验件在正式测量前,一般先测一个点,该点不记人检验点数,只确认检验系统工作条件 是否正常。 9.3.3发现某一点的检验结果异常时,可以在该检验点附近补测2次,但原异常测试结果应与补测数 值同时记录。

DLGJ 56-1995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10检验结果与硬度值表示

10.1检验结果应根据测量系统的修正值进行修正。 0.2曲面待检验件的检验结果应根据GB/T230.1、GB/T231.1、GB/T4340.1、GB/T4341.1、 GB/T17394.1或GB/T18449.1的规定进行修正,不同硬度检验方法的曲面检验硬度修正值见附录C。 10.3对检验值进行数值修约时应按GB/T8170规定执行。 10.4硬度值的表示方法应符合GB/T230.1、GB/T231.1、GB/T4340.1、GB/T4341.1、GB/T17394.1 或GB/T18449.1的规定。不同硬度检验方法的硬度值表示方法可参考附录D。记录硬度平均值时, 股在硬度平均值后面加括号注明计算硬度平均值所用的各测试点硬度值, 10.5不同硬度值之间的换算或硬度值与抗拉强度之间的换算应符合GB/T1172、GB/T33362等相关 定,但换算值不应替代选用正确的检验方法测得的硬度值和抗拉强度值,需考虑换算的不确定性。 10.6使用换算硬度值时应在换算值后面加括号注明硬度实测值

1.1检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检验单位的名称、地点及送检方的名称,报告的唯一性编号; 检验样品名称、图号、热处理批次号、材料牌号、数量及热处理状态及其他有关说明; c 检验环境的温度、湿度; d) 硬度检验方法或标准,必要时应说明检验部位与检验点数、抽样方法、抽样日期; e) 硬度值检验结果; f) 检验日期及检验者签名或盖章; g) 审核者签名或盖章; h) 检验结果仅与被检验样品有关的声明; 送检方其他要求 1.2检验报告采用电子版报出时应采用PDF格式。 1.3当需要更改、修订或重新发布已发出报告时,应在报告中清晰标识修改的信息,标注修改的原因 当有必要发出全新的报告时,应予以重新编制唯一性编号,并注明所替代的原报告编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