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TT 2230-2019 模块化电源系统检测规范

Q/ZTT 2230-2019 模块化电源系统检测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Q/ZTT 2230-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01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430
免费资源

Q/ZTT 2230-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ZTT 2230-2019 模块化电源系统检测规范简介:

Q/ZTT 2230-2019 是一个具体的标准名称,它是中国通信企业技术规范(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tandardization and Research)中的一项,全称为《模块化电源系统检测规范》。这个规范主要针对模块化电源系统,这是一种将电源设备设计为可以独立安装和更换的模块,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模块化电源系统的检测方法、检测项目、检测条件、检测流程和检测结果的评价标准。它涵盖了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可靠性、兼容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模块化电源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指标达到预期,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电源系统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使用这个规范,可以对模块化电源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安全性,对于电源设备的生产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Q/ZTT 2230-2019 模块化电源系统检测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 所测出数据中与整定值偏差(正偏或负偏)最大的直流输出电压值,

5.2.4.5开关机过冲幅度

检测方法:按图1接好检测电路。 a)启动被测整流器,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 载电流为额定值,以此作为整定值。 b)反复三次对被测整流器进行开关机的操作,用数字存储示波器适当量程观察直流 输出电压的时间变化波形多曲面屋面深化设计与施工,从中计算出直流输出电压的过冲幅度。 判定标准:直流输出电压的过冲幅度最大值应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土5%。

5.2.4.6负载效应恢复时间(动态响应)

Q/ZTT22302019

检测方法:按图3接好检测电路。 a 启动被测整流器,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 载电流为50%额定值; 突变负载电流,使负载电流从额定值的25%→50%→25%和50%→75%→50%进行阶 跃式变化,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适当量程观察被测整流器直流输出电压的时间变 化波形,从中计算电压幅度变化量、超调量及恢复时间。 判定标准:由于负载的阶跃变化(突变)引起的直流输出电压变化后的恢复时间应不 大于200us,其超调量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土5%。 注:恢复时间是指直流输出电压变化量上升至大于稳压精度处开始,恢复至小于等于并不再超过 稳压精度处止的这段时间

5.2.4.7软启动时间

检测方法:按图1接好检测电路。 启动被测整流器,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 载电流为额定值。 启动被测整流器时用数字示波器适当量程观察从启动到直流输出电压爬升至稳 定输出过程,同时用时间记录装置记录该过程所用时间, 判定标准:软启动时间应满足用户的要求,一般为3~10s

5.2.5均分负载(并机工作)性能

Q/ZTT22302019

图4均分负载性能检测电路

a)按图4接好检测电路(被测整流器数量:n=满配数量),当被测整流器的均分负 载性能受控于监控电路(系统监控模块)时,被测整流器应经接口电路与监控电 路相连接。 b)调节被测整流器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 逐台开启n台被测整流器,调节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 调节可调负载,使总负载电流为50%额定值,记录各台被测整流器的电流值。 调节可调负载,使总负载电流为100%额定值,记录各台被测整流器的电流值。 根据测试记录数据计算各台被测整流器在不同输出电压及电流情况下并机工作 的均分负载不平衡度,计算方法见公式(8)。

Q/ZTT 22302019

判定标准:均分负载不平衡度的要求如下:在单机50%~100%额定输出电流范围内其 均分负载的不平衡值应不超过直流输出电流额定值的土5%。并机工作时,整流器应自主工 乍并能做到均分负载

5.2.6.1直流输出电流限制和输出功率限

检测方法: a)调节直流输出电压从48V至58V,检查被测模块的稳压精度及模块功率输出方式; 调节直流输出电压从48V至43.2V,检查被测模块的稳压精度及模块功率输出方 式。 判定标准: a 当直流输出电压从48V至58V,被测模块应符合5.2.4.4条稳压精度的要求,同 时模块应以限功率方式输出; 6 当直流输出电压从48V至43.2V,被测模块应符合5.2.4.4条稳压精度的要求, 司时模块应以限流方式输出,且最大电流不应小于标称电流的105%。

5.2.6.2温度过高保护

检测方法:模拟环境温度超过系统设定值,检查整流器的工作状态。 判定标准:当环境温度超过整流器设定保护值,整流器应自动降额输出或停机;当环 境温度下降到保护点后,整流器应能自动恢复正常输出

5. 2. 7 休眠功能

检测方法: a)检察系统是否能够手动和自动开启/关闭休眠节能工作模式。减小负载率至40%, 观察部分整流模块是否进入休眠状态,其他整流模块是否工作在较高效率区间; 增大负载率至90%,观察系统是否自动开启部分整流模块。 b)模拟负载出现振荡,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 检查系统整流模块自动轮换工作的周期是否可设置,设置系统的节能模式工作时 间长为1小时,检查整流模块的轮换工作情况

Q/ZTT 22302019

d)模拟监控模块故障,记录所有处于休眠状态的整流模块从故障发生到恢复工作的 时间。 e 模拟蓄电池欠压、输入电压超出允许范围等告警,检查系统是否处于休眠节能工 作模式。 f)测试整流模块的休眠功耗,

判定标准: a)开关电源系统应具有整流模块休眠节能工作模式,并能手动、自动开启/关闭该 模式,出厂设置为自动控制节能状态。当负载减小到40%的负载率后,系统自动 控制部分整流模块处于休眠状态,使其他整流模块工作在较高效率区间;当负载 增大到90%的负载率后,系统自动开启部分整流模块。开启/关闭模块时不应出现 设备供电中断或异常等问题。 b) 负载出现振荡时,系统应能正常安全工作。 c)系统应能设置直流模块的自动轮换周期,可设置(预置N×24小时(N=7),N为5~ 30可调)。同时整流模块应能按照设置的1小时轮换周期进行工作。 监控模块或通信出现故障时,所有处于休眠状态的整流模块应能在1min内自动 恢复工作。 e) 蓄电池欠压、输入电压超出充许范围等告警时,系统不能处于休眠节能工作模式, 整流模块的休眠功耗应≤5W

5.2.8模块音响噪音

5.2.9防雷接地性能

5. 2. 9. 1 防雷性能

Q/ZTT22302019

5.2.9.2接地性能

检测万法: a)整流器应与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监控设备及所有外部电路完全断开。 b)使用数字微欧计、凯尔文电桥等微电阻测量仪器,按微电阻测量仪器测量接线方 法(双线或四线),测量线的主接线端接主保护接地端子;测量线的另一端依次 接外表面可能触及的金属部件。 c)从微电阻测量仪器依次直接读出主保护接地端子与各测量点之间的连接电阻。 判定标准:所有可触及的金属外壳和金属零部件与整流器的接地PE端的电阻应不大 0.1?

检测方法: a 被测模块必须是在进行完绝缘电阻检测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抗电强度的检测。 b 交流电路对地的试验电压为50Hz,有效值为1500V的交流电压或等效其峰值的 2121V直流电压;交流电路对直流电路的试验电压为50Hz,有效值为3000V的交 流电压或等效其峰值的4242V直流电压;直流电路对地的试验电压为50Hz,有效 值为500V的交流电压或等效其峰值的707V直流电压。 c)试验电压从小于一半最高幅值处逐步升高,达到规定电压值时持续1min,漏电流 应不大于30mA,抗电强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判定标准:交流电路对地、交流电路对直流电路、直流电路对地均能承受上述试验且 击穿或飞弧现象。 注:抗电强度检测前应断开跨接在测试点之间的所有防雷/防浪涌装置,且不安装任何整流模块、 监控模块等。

5.2. 11电磁兼容性

5.2.11.1传导骚扰限值

Q/ZTT22302019

表9A级ITE电源端子传导骚扰限值

注:在过渡频率(0.5MHz)处应采用较低的

5.2.11.2 辐射骚扰限值

表10A级ITE在测量距离R处(10m)的辐射骚扰限值

5. 2. 11. 3 谐波电流限值

5.2.11.4电压起伏和闪烁限值

Q/ZTT 22302019

5. 2. 11.5 抗扰度

a)整流器外壳表面的抗扰度

b整流器直流端口的抗扰度

c)整流器交流端口的抗扰度

5.3直流配电模块检测

5.3.1分路及断路器要求

检测方法:目视检查直流配电模块的直流输出分路及微型断路器壳体上印制的电气参 数,检查微型断路器的3C检测报告及证书 判定标准: 直流配电模块内微型断路器应为同一品牌的3C认证产品,断路器的极限分断能力

直流配电模块内微型断路器应为同一品牌的3C认证产品,断路器的极限分断能

≥10kA,运行分段能力Ics≥7.5kA。 直流配电输出分路应满足表11要求:

直流配电输出分路应满足表11要求:

Q/ZTT22302019

表11直流配电输出分路要求

5. 3. 2 计量功能

检测方法:按图1接好检测电路,启动系统,检查直流配电模块的计量功能和计量精 度。 判定标准:直流配电模块应具备计量功能,精确计量每个用户的电压、电流和总用电 量,计量精度应不低于2%。

5.3.3直流配电部分电压隆

检测方法:在直流配电部分的蓄电池端子到直流配电部分的负载端子之间通过额定电 流,测量其蓄电池端子至负载端子之间的电压降。 判定标准:该电压降应不超过500mV(环境温度20℃)。若环境温度不是20℃,直流 配电部分电压降应按公式(9)进行换算

Vt为t℃时直流配电设备电压降:

Vt为t℃时直流配电设备电压降: α为铜导体电阻温度系数

框架办公楼全套设计(含计算书、建筑图等)5. 4. 1 接口要求

Q/ZTT22302019

检测方法:目测监控模块接口类型及数量 判定标准:监控模块RS485智能接口的数量应不少于3个(其中北向接口1个,南向 接口 2 个),同时应配置网口。

Q/ZTT22302019

遥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遥信:模块工作状态(开机/关机,故障/正常); (5)直流配电: 遥测:输出电压,总负载电流,蓄电池充、放电电流,蓄电池按周期放电电量(可 选); 遥信:输出电压过压/欠压,蓄电池断路器状态,均充/浮充/测试,分路断路器/开 关状态BS EN 13531-2001+A1-2008 土方工程机械.压实挖掘机的倾翻防护结构(TOPS).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两级下电状态。 遥调:两级下电参数值

5.4.3蓄电池管理功能

通过操作监控模块等方式,检查系统的蓄电池管理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a 系统应设置能接入6组蓄电池的装置。 b) 系统应具备对蓄电池进行均充充电及浮充充电状态进行手动或自动转换功能 c) 系统在对蓄电池进行均充充电时,应具有限流充电功能。 d) 系统应能根据蓄电池环境温度,对系统的输出电压进行温度补偿。 在蓄电池放电及均充时,系统应具备对蓄电池容量进行估算的功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