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867-2012 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SY/T 6867-2012 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标准编号:SY/T 6867-201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1.3K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37424
免费资源

SY/T 6867-201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SY/T 6867-2012 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方法简介:

"SY/T 6867-2012 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方法"是一部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制定的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如何准确、有效地测定岩石中碳酸盐的含量。碳酸盐在地质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含量可以反映岩石的性质和形成环境,对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准备:取适量的岩石样品,经干燥、破碎、过筛,得到均匀的粉末样品。

2. 预处理:将样品置于酸中进行预处理,以溶解样品中的碳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的钙离子或镁离子。

3. 滴定分析:使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处理后的样品,通过滴定反应的量来计算碳酸盐的含量。通常使用的是钙试剂或镁试剂,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4. 结果计算:根据滴定数据,结合预处理时的样品质量,计算出岩石中碳酸盐的百分含量。

5. 数据处理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编写实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实验步骤、结果分析等。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室条件,对步骤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由于碳酸盐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方解石、白云石等,不同形式的碳酸盐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在使用此标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SY/T 6867-2012 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方法部分内容预览:

st method of core carbonate conten

201203一01实施

SY/T68672012

《企业标准体系 基础保障 GB/T15498-2017》附录A(资料性附录)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仪示意图 附录B(资料性附录)岩石热解法除油

SY/T 68672012

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法、体积法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的样品制备、检测及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砂岩和碳酸盐岩样品的碳酸盐含量测定,其他类型的岩石样品可以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36岩心分析方法

岩石中碳酸盐种类较多,一般以碳酸钙为主。利用盐酸与岩样中的碳酸盐发生化学反应,测量所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或压力,可计算出岩石中的碳酸盐含量。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aCO, +2HCl+CaCl, +H,O+ CO,

4仪器设备、试剂与材料

a)装 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仪:仪器流程示意图参见图A.1和图A.2。 b) 电子天平:感量1mg。 ? 高温热解炉:最高温度不低于400℃,控温精度土5℃。 d) 温度计:量程0℃50℃,最小分度值0.5℃。 e) 气压计:量程80kPa~106kPa,最小分度值0.1kPa。 f 电热恒温干燥箱:最高温度不低于200℃,控温精度±1℃。 名 研钵或岩石破碎机。

a)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仪:仪器流程示意图参见图A.1和图 b) 电子天平:感量1mg。 C 高温热解炉:最高温度不低于400℃,控温精度土5℃。 d) 温度计:量程0℃~50℃,最小分度值0.5℃。 e) 气压计:量程80kPa~106kPa,最小分度值0.1kPa。 电热恒温干燥箱:最高温度不低于200℃,控温精度±1℃ g)研钵或岩石破碎机

a)盐酸溶液:质量比浓度10%。 b) 碳酸钙:优级纯或标准物质。 c)甲基橙。 d)氯化钠。

SY/T68672012

d)分样筛:孔径0.18mm。 e)样品杯:选用与盐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制成。 f)量筒:25mL。 Q)镊子。

.1.1选取有代表性及未被污染的样品3g15g。 5.1.2用已写清岩样井号、编号的包样纸包好样品,按编号顺序排放于样品盒内保存

5.2.1砂岩中不含碳质夹层和泥质含量小于15%的含油岩样,可使用热解法除油(参见附录B)。 5.2.2含油岩样采用蒸馏抽提法除油时,按照SY/T5336中的规定执行

5.2.1砂岩中不含碳质夹层和泥质含量小于15%的含油岩样,可使用热解法除油(参见附录B)。

5.3.1除油后的岩样经过粉碎、研磨后,全部通过分样筛。 5.3.2将过筛后的样品在105℃条件下恒温干燥3h~5h,再移至干燥条件下保存

5.3.1除油后的岩样经过粉碎、研磨后,全部通过分样筛

根据不同岩性的碳酸盐含量范围与选用的测量仪器及要求,在0.200g~1.500g之间选定和称取 定量样品,置于样品杯中,按样品编号顺序依次排放于样品盘中待测。

.1.1 一次实验程中,温度不低 波动不应超过土1 达到平衡

6. 2. 1仪器校正

6.2.1.1按压力法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仪(参见图A.1)的操作要求接通电源,并预热30min。 6.2.1.2根据反应瓶的容量和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在0.050g~0.400g之间选定并称取定量碳酸钙, 置于样品杯中待测。 6.2.1.3向反应瓶中加人一定量(宜在10mL~25mL之间选定)盐酸溶液,再放入盛有碳酸钙的样 品杯,此时应避免碳酸钙与盐酸溶液接触。 6.2.1.4塞紧反应瓶盖,并对反应瓶内气体放空后,调校仪器零点至合格。 6.2.1.5关闭测量管路与大气连通的阀门,摇动反应瓶,使碳酸钙与盐酸溶液在反应瓶中充分反应, 观察测量压力示值。 6.2.1.6 测量压力的示值稳定2min5min后,应达到仪器规定的标定压力范围,并记录其数值。 6.2.1.7重复6.2.1.2~6.2.1.6的操作,两次测得的压力示值相对偏差应小于1%,并以两次测得

的压力平均值作为计算标准。

6.2.1.8记录实验温度。

6. 2. 2 检测步骤

6.2.2.1将盛有待测样品的样品杯置于盛有一定量(与6.2.1.3中的用量相等)盐酸溶液的反应瓶 中,此时应避免样品与盐酸溶液接触。 5.2.2.2重复6.2.1.4和6.2.1.5的操作,使样品与盐酸溶液在反应瓶中充分反应。 6.2.2.3当测量压力的显示值不再上升时,记录其压力示值。 6.2.2.4放空测量管路内气体,取下反应瓶,并清洗干净。

压力法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按公式(1)计算:

: 岩石中碳酸盐含量(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 Co 标准碳酸钙含量(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 mo 标准碳酸钙的质量,单位为克(g); Po 标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释放的CO2气体压力,单位为帕(Pa); m. 岩石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100% +.............................. hn.m

中,此时应避免岩样与盐酸溶液接触。 6.3.2.2重复6.3.1.5~6.3.1.7的操作,记录样品与盐酸溶液充分反应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体积。

6.3.3测量结果计算

体积法测定岩石中碳酸盐含量按公式(2)讯

7.1岩石中碳酸盐含量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7.2每批样品抽查10%,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偏差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7.3抽香样品中如有10%超过充许误差范围,则该批样品需重测

p.V.M ×100% R(273 + T)m

p.V.M ×100% R(273+T)m

GB∕T 39673.3-2020 住宅和楼宇电子系统(HBES)及楼宇自动化和控制系统(BACS) 第3部分:电气安全要求A.1压力法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仪流程示意图见图A.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岩石碳酸盐含测定仪示意图

一压力传感器;2反应瓶;3—排空阀;4一缓冲瓶;5一软管;6一四通 图A.1压力法岩石碳酸盐含测定仪流程示意图

图A.1压力法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仪流程示意图

A.2体积法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仪示意图见图A.2

一反应瓶;2一水槽;3一顶盖;4一温度计;5一刻度外管:6一刻度管: 7,8一橡皮塞;9—U形管:10—玻璃两通;11一平衡瓶 图A.2体积法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仪示意图

含油岩样在高温热解炉中加热时,岩样中的原油经过挥发、裂化分解、暗火燃烧等一系列反应GB∕T 19155-2017 高处作业吊篮, 达到全部被清除的且的

B.2.1将含油岩样用铅笔标明编号,依次排列于样品盘内。 B.2.2按高温热解炉的使用要求,将排有含油岩样的样品盘置于热解炉中。 B.2.3岩样预处理:按升温速度8℃/min~10℃/min,将炉温升至200℃,恒温2h。 B.2.4高温热解:将炉温升至380℃,恒温3h4h。 B.2.5岩样除油结束后,切断电源,待炉温降至80℃以下,取出岩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