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252-2019 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

GB/T 38252-2019 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23.8K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452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252-2019 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简介:

GB/T 38252-2019 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对建筑门窗进行耐火完整性测试,以评估其在火灾条件下的性能。耐火完整性主要是指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其结构完整,防止火势蔓延的能力。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试验条件:规定了试验的温度、时间、火源等具体条件,确保测试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2. 试件准备:详细说明了门窗试件的选取、安装、预处理等步骤,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代表性。

3. 试验过程:描述了耐火完整性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火源的启动、观察记录、试验结束的判断等。

4. 结果判定:给出了试验结果的判定标准,包括耐火完整性的等级划分,以及不合格的判断依据。

5. 试验报告:规定了试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包括试验条件、试件信息、试验过程、结果分析等。

通过这个标准,可以确保建筑门窗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其耐火完整性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从而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水平。这份标准对建筑设计、门窗制造、消防验收等相关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GB/T 38252-2019 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部分内容预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级 试验装置 试件及安装 试验条件 试验程序 试验结果及判定 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标准试件规格

GB/T 382522019

GB/T 382522019

JC∕T 2000-2019 油井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仪器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分级、试验装置、试件及安装、试验条 件、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及判定、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有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建筑门窗,不适用于防火门窗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823建筑门窗术语 GB/T5907.1消防词汇第1部分:通用术语 GB/T9978.1一200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6784—2011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可供选择和附加的试验程序 GB/T31433一2015建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

GB/T38252—2019

建筑门窗耐火完整性应按室内、室外受火面分级,室内侧受火面以i表示,室外侧受火面以0表示 及及指标值见表1。

表1耐火完整性分级表

试验炉除应符合GB/T9978.1一2008中5.2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试件安装洞口净空尺寸不应小于3000mm×3000mm;当试件尺寸小于安装洞口时,试件应 安装在支撑框架内并牢固安装在洞口中; b)应能设定并控制炉内温度,使其符合7.1的规定; c)应能控制和监测炉内热烟气压力,使其符合7.2的规定

5.3.1试验炉内温度测量仪器及其布置应分别符合GB/T9978.1一2008中5.5.1和8.1.1的规定。 5.3.2试验炉内压力测量仪器及其布置应分别符合GB/T9978.1一2008中5.5.2和8.2.1的规定。 5.3.3温度、压力测量仪器的精度应符合GB/T9978.1一2008中5.6的规定。 5.3.4环境温度热电偶应符合GB/T9978.1—2008中5.5.1.5的规定。 5.3.5用于测量试件贯穿缝隙的直径6mm士0.1mm和直径25mm土0.2mm探棒,应符合 GB/T9978.1—2008中5.5.5.2的规定。 5.3.6用于测量背火面火焰持续时间的秒表精度不应低于0.1s。

5.3.2试验炉内压力测量仪器及其布置应分别符合GB/T9978.1一2008中5.5.2和8.2.1的规定。

5.1.1所用材料、构造及组装方式,包括坡璃系统、框架系统、五金配件、表面装饰及型腔填充物等,应 完全代表实际使用产品,并与提供的设计图样一致。 6.1.2型式检验时,试件的标准规格尺寸应依据相应的产品标准确定。当产品标准未做规定时,建筑 外窗、建筑外门试件的标准规格尺寸参照附录A。工程检验时,应使用工程实际应用中有代表性规格的 产品作为试件

6.1.3单侧耐火试验的试件数量为1橙,双侧耐火试验的试件数量为2相

GB/T 382522019

6.2.1试件应按受火面朝向试验炉内的方向安装, 6.2.2试件与试验炉箱体应密封安装。当试件安装在支承框架上时,与支承框架连接部位应采用防火 材料做密封处理。 6.2.3安装后的试件应与安装洞口面平行,无扭曲或弯曲等非正常受力状态。试件无损坏,功能完好 表面不应遗留任何污渍及标签等物。 6.2.4试件在支承框架上安装就位后,将其开启部位正常开关5次,最后关紧

6.2.1试件应按受火面朝向试验炉内的方向安装。 6.2.2试件与试验炉箱体应密封安装。当试件安装在支承框架上时,与支承框架连接部位应采用防火 材料做密封处理。 5.2.3安装后的试件应与安装洞口面平行,无扭曲或弯曲等非正常受力状态。试件无损坏,功能完好, 表面不应遗留任何污渍及标签等物。 6.2.4试件在支承框架上安装就位后,将其开启部位正常开关5次,最后关紧

7.1.1室外标准升温曲线

1.1.1对于室外侧受火试验,依据GB/T26784一2011中4.2.2的规定,试验炉内的热电偶测得的 平均温度.按式(1)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T一一试验进行到时间t时耐火试验炉内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一一试验开始前耐火试验炉内的初始平均温度,要求为5℃~40℃,单位为摄氏度(℃); 一试验进行的时间,单位为分(min) 7.1.1.2T。取值为20℃时,室外标准升温曲线见图1

1.2室内标准升温曲线

图1室外标准升温曲线图

T =345lg(8t ±1) ±20

GB/T38252—2019

式中: T炉内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一时间,单位为分(min)。 7.1.2.2室内标准升温曲线见图2。

7.1.3炉温偏差要求

图2室内标准升温曲线图

按室外标准开温线和室内标准开温 内实际时间温度曲线与标准曲线的偏差,应分 2008中6.1.2的规定

的炉内压力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T9978.1一2

耐火完整性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实验室应具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b)实验室应具备完善的消防安全设备配置和保险措施; c)实验室应具备有效的排烟排热以及烟尘处理措施,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

试验开始前,应做如下准备工作: a)保证试验区域内没有与试验无关的人员,防止发生人身伤害; b) 启动试验炉测试装置,读取环境温度、炉内温度以及炉内压力,确保传感器工作正常; C 核定升温曲线类型。建筑门窗设计为室外侧耐火时,应采用室外标准升温曲线,有要求时可采 用室内标准升温曲线:当建筑门窗设计为室内侧耐火时,应采用室内标准升温曲线

2.1启动点火装置《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28:2012》,监测和记录炉内温度和压力变化。当试验炉内热电偶记录到的平均温度达到 ℃时,开始计时。 2.2试验开始后,每10s读取一次炉内热电偶温度,并保证平均测量值与标准曲线之间的偏差满足 求。 2.3试验开始后,每10s读取一次炉内压力值,并保证炉内压力满足要求。 2.4试验开始后,实时观察试件状态并做下列记录: a)背火面窜出火焰的持续时间,同时记录窜出火焰的位置。 b)背火面出现贯穿至试验炉内的缝隙的时间,该缝隙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直径25mm士0.2mm探棒可以穿过缝隙进入试验炉内; 2)直径6mm土0.1mm的探棒可穿过缝隙进入试验炉内且可沿缝隙长度方向移动不小于 150 mm。 记录裂缝的位置和试件破坏形式(包括面板破碎、面板脱落、框架塌落、五金脱落、以及密封材 料失效等)。

8.2.1启动点火装置,监测和记录炉内温度和压力变化。当试验炉内热电偶记录到的平均温度达到 50℃时,开始计时。 8.2.2试验开始后,每10s读取一次炉内热电偶温度,并保证平均测量值与标准曲线之间的偏差满足 要求。 3.2.3试验开始后,每10s读取一次炉内压力值,并保证炉内压力满足要求。

试验过程中,发生下列任意一种情况,即可终止试验: a)继续试验可能威胁到人员安全,或者损坏仪器设备 b)试验过程中试件破坏,或者达到判定准则规定; c)委托方提出要求中止试验,

试验过程中试件发生下列现象之一时,即认为失去耐火完整性: a)背火面出现火焰持续时间达10s以上; b)试件背火面出现贯穿至试验炉内的缝隙,直径6mm土0.1mm探棒可穿过缝隙进人试验炉内 且探棒可以沿缝隙长度方向移动不小于150mm; C 试件背火面出现贯穿至试验炉内的缝隙,直径25mm士0.2mm探棒可穿过缝隙进人试验 炉内。

试验结束后,记录试件失去完整性的时间,将其取整数至分钟,不足1min或恰好1min的时 ,作为耐火时间。试验结果表示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38252—2019

应依据耐火时间和受火面进行综合判定。设计为双侧耐火的试件,每一侧应单独判定。判定结果 应符合表1中的代号表达形式。若对设计为室外侧耐火的试件采用了室内标准升温曲线,则需要在报 告中注明。 示例1: 某一PVC外开窗设计为室外侧耐火,在耐火完整性试验中,室外侧采用室外标准升温曲线,受火35.8min时因缝隙 超限失去完整性,则试验结果记录为:耐火时间35min;试验结果判定为:E30(o)。 示例2: 某一铝合金内开窗设计为室内侧耐火,在耐火完整性试验中,室内侧采用室内标准升温曲线,受火30.0min时因背 火面出现连续火焰失去完整性,则试验结果记录为:耐火时间29min;试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i)。 示例3: 某一铝合金外开窗设计为室内室外双侧耐火,在耐火完整性试验中,室内侧采用室内标准升温曲线,受火61.8min 时因背火面出现连续火焰失去完整性;室外侧采用室外标准升温曲线,受火28.0min时因缝隙超限失去完整性。则试验 结果记录为:室内侧耐火时间61min.室外侧耐火时间27min:试验结果判定为.E60(i).不合格(o)

应依据耐火时间和受火面进行综合判定。设计为双侧耐火的试件,每一侧应单独判定。判定结果 应符合表1中的代号表达形式。若对设计为室外侧耐火的试件采用了室内标准升温曲线,则需要在报 告中注明。 示例1: 某一PVC外开窗设计为室外侧耐火,在耐火完整性试验中,室外侧采用室外标准升温曲线,受火35.8min时因缝隙 超限失去完整性,则试验结果记录为:耐火时间35min;试验结果判定为:E30(o)。 示例2: 某一铝合金内开窗设计为室内侧耐火,在耐火完整性试验中,室内侧采用室内标准升温曲线,受火30.0min时因背 火面出现连续火焰失去完整性,则试验结果记录为:耐火时间29min;试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i)。 示例3: 某一铝合金外开窗设计为室内室外双侧耐火,在耐火完整性试验中,室内侧采用室内标准升温曲线,受火61.8mi 寸因背火面出现连续火焰失去完整性;室外侧采用室外标准升温曲线《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受火28.0min时因缝隙超限失去完整性。则试验 结果记录为:室内侧耐火时间61min,室外侧耐火时间27min:试验结果判定为:E60(i),不合格(o)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