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1-2014 热交换器

GBT 151-2014 热交换器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151-201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4129
免费资源

GBT 151-2014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151-2014 热交换器简介:

GBT 151-2014是中国国家关于热交换器设计和制造的标准。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热交换器的术语、定义、分类、基本参数、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热交换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设备,主要用于热量的传递,即热量从高温流体转移到低温流体。在化工、石油、电力、冶金、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中都有应用,例如用于冷却、加热、蒸发、冷凝等过程。

GBT 151-2014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热交换器的分类:根据结构形式、传热方式、用途等不同,热交换器被分为多种类型,如管壳式、板式、翅片管式、螺旋板式等。 2. 设计要求:包括热交换器的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材质选择、尺寸计算、传热计算等。 3. 制造要求:规定了热交换器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工艺、焊接、检验等要求。 4. 质量控制:对热交换器的出厂检验、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

这个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热交换器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运行,同时也促进热交换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GBT 151-2014 热交换器部分内容预览:

级管束换热管外径的允

2铝、铜、钛、镍、锆及其合金换热管外径的允许

铝、铜、钛、镍、错及其合金换热管外径的允许偏

GB/T151—2014

JGJ312-2013标准下载4.1与管板连接的强化传热管端部光管长度不应小于管板厚度加30mm;未作规定时光管长度 mm .4.2强化传热管端部光管外径及允许偏差应符合6.4.2的规定

4.1与管板连接的强化传热管端部光管长度不应小于管板厚度加30mm;未作规定时光管长度 mm .4.2强化传热管端部光管外径及允许偏差应符合6.4.2的规定

16镍和镍合金换热管的管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值

6.5.1.7当换热管与管板采用强度胀接或强度胀接加贴胀接头时,管板管孔直径偏差可适当放宽,但管 板管孔与换热管外径的最大间隙不得大于钢制Ⅱ级管束的要求。 6.5.1.8当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钛、铜、镍、锆及其合金换热管与管板采用强度胀接时,管板的管 孔公称直径宜减小0.05mm~0.10mm。

a)焊接连接的拉杆孔

D)螺纹连接的拉杆孔

4703)的规定确定

GB/T 1512014

6.6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6.6.1.1强度胀接的适用范围如下

式中: R 一以管壁减薄率计算的胀度,%; d2—换热管胀后内径,mm; d;换热管胀前内径,mm; b一—换热管与管板管孔的径向间隙(管孔直径减换热管的外径),mm; 8—换热管壁厚,mm

强度焊接的焊脚高度应满足 与管板连接拉脱力的要求,且「不应小于。,。 其他可选用的换热管与管板焊接接头的焊缝形式参见附录H。

6.6.3.1胀焊并用的适用范围如下: a)振动或循环载荷时; b)存在缝隙腐蚀倾向时; c)采用复合管板时。 6.6.3.2机械强度胀接加密封焊的管孔结构型式

3.1胀焊并用的适用范

6.6.4.1需要时,可以采用内孔焊。

6.7管板与管箱、壳体的焊接连接

6.7.1管板与管箱、壳体的焊接连接可根据设计条件、设备结构等因素选用附录1所示结构;也可采用 其他可靠的连接结构。 6.7.2低温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板与管箱、壳体的焊接连接应选用附录I中图1.1b)、d)、f)、g),图I.2 b)、c)、d)、e)、h)所示结构

6.8.1.1设置防冲板或导流筒的场合

符合下列场合之一时,应在壳程进口管处设置防冲板或导流筒: a)非磨蚀的单相流体,pu²>2230kg/(m·s); b)有磨蚀的液体,包括沸点下的液体,pu²>740kg/(m·s); c)有磨蚀的气体、蒸汽(气)及气液混合物。 注:β——壳程进口管的流体密度.kg/m*u——壳程进口管的流体速度,m/s。

6.8.1.2 流通面积

8.1.2.1壳体进口或出口区域面积A,和管束进口或出口区域面积A,应使pu*值不超过5950kg/(m 积A,和A,计算参见附录J。 注:p——进口或出口区域的流体密度,kg/m;U——按A,或A,计算的流体速度,m/s。 8.1.2.2必要时,壳程进口可采用扩径管,扩径管中可加导流板

6.8.1.3防冲结构

6.8.1.3.2 防冲板的最小厚度确定如下

注1:DN≤400mm管材作圆筒时折流板的名义外径为管材实测最小内径减2mm 注2:对传热影响不大时,折流板的名义外径的允许偏差可比本表中值大1倍。 注3:采用内导流结构时,折流板的名义外径可适当放大。 注4:对于浮头式热交换器,折流板和支持板的名义外径不得小于浮动管板外径。

22I级管束折流板和支持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偏

金换热管的折流板和支持板管板孔直径及允许

允许采用折流杆等其他折流支撑结构形式

需要防短路的场合,当短路宽度超过16mm时,应设置防短路结构

6.8.3.2.3旁路挡板的厚度可取与折流板相同的

6.8.3.4中间挡板

6.8.4.2纵向隔板的厚度按7.1.4.3的有关规定。

6.8.5.4拉杆的布置

大小来确定,管束至少应有两对滚轮

6.9.2多管程的浮头盖,其内侧最小深度应使相邻管程之间的横跨流通面积不小于每程换热管 积的1.3倍。单管程的浮头盖,其接管中心线处的最小深度不应小于接管内径的1/3。 6.9.3分程隔板的最小厚度应符合6.3.6的规定

6.10.1卷制圆筒的公称直径以400mm为基数,以100mm为进级挡,必要时也可采用50mm 挡。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0mm的圆筒,可用管材制作。 6.10.2壳程圆筒最小厚度应符合7.1.3.2的规定。

6.12.1波形膨胀节应按GB16749进行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允许采用Q型膨胀节等成熟的结构。 5.12.2热交换器所用膨胀节两端部还应符合GB150.4一2011中“对口错边量”和本标准8.2.1中圆筒 内径允许偏差和8.2.2中圆度允许偏差的要求

6.13接管及其他开口

6.13.1接管与壳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6.14设备及接管法兰

6.15.1密封结构及垫片应根据工作条件(介质、温度、压力)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或选用。

6.15.1密封结构及垫片应根据工作条件(介质、温度、压力)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或选用 6.15.2管法兰垫片可按有关标准选用。管箱垫片、管箱侧垫片、浮头垫片、外头盖垫片和头盖垫片可 按下列标准选用: a)GB/T29463.1《管壳式热交换器用垫片第1部分:金属包垫片》;

a)GB/T29463.1《管壳式热交换器用垫片 第1部分:金属包垫片》; b) GB/T29463.2《管壳式热交换器用垫片第2部分:缠绕式垫片》:

c)GB/T29463.3管壳式热交换器用垫片第3部分:非金属软垫片》; d)NB/T47024(JB/T4704)《非金属软垫片》; e NB/T47025(JB/T4705)《缠绕垫片》; NB/T47026(JB/T4706)《金属包垫片》。 6.15.33 金属平垫片、金属波齿复合垫片、椭圆垫、八角垫、透镜垫等可按有关标准进 5.15.4 当有成熟使用经验时,也可采用其他密封结构

c)GB/T29463.3管壳式热交换器用垫片第3部分:非金属软垫片》; d)NB/T47024(JB/T4704)《非金属软垫片》; e) NB/T47025(JB/T4705)《缠绕垫片》; f)NB/T47026(JB/T4706)《金属包垫片》。 6.15.33 金属平垫片、金属波齿复合垫片、椭圆垫、八角垫、透镜垫等可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选用。 6.15.4当有成熟使用经验时,也可采用其他密封结构

6.16.1卧式热交换器鞍式支座

6.16.2立式热交换器支座

GB/T 1512014

[6.17.2 吊环螺细

可抽管束的固定管板上宜设置吊环螺钉孔;在正常操作时,应采用丝堵和垫片保护螺孔;维修时换 装吊环螺钉抽装管束

6.17.3防松支耳与带肩螺柱

a)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0mm时,至少设置2个; b)公称直径为900mm~2000mm时,至少设置4个

a)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0mm时,至少设置2个; b)公称直径为900mm~2000mm时,至少设置4个

c)公称直径大于2000mm时,可适当增加数量,

7.1.1.1适用范围

本条适用于螺柱连接、垫片密封的圆形管箱平盖的设计计算,焊接式平盖应按GB150.3一2011设 计计算。

条适用于螺柱连接、垫片密封的圆形管箱平盖的设计计算,焊接式平盖应按GB150.3一2011设

Ab 实际使用的螺柱总截面积,以螺纹小径或以无螺纹部分的最小直径计算,取小者,mm"; D: 螺柱中心圆直径,mm DN 热交换器公称直径,mm; Dc 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按GB150.3一2011选取),mm; d. 螺柱公称直径,mm; E' 管箱平盖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MPa; K 结构特征系数; Lc 垫片压紧力的力臂,为螺柱中心圆直径D,与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DG之差的 半,mm; Pe 管箱平盖计算压力,MPa; W 预紧状态或操作状态时的螺柱设计载荷,按GB150.3一2011计算,当管箱带有分程隔板 时,还应计入分程隔板垫片产生的反力,N; [Y] 许用挠度值,mm; y 管箱平盖中心处的挠度,mm; dep 管箱平盖有效厚度,无分程隔板槽时为管箱平盖名义厚度减去管箱平盖的厚度附加量;有分 程隔板槽时为管箱平盖名义厚度减去管箱平盖的厚度附加量或分程隔板槽深(取大 者),mm; , 。一管箱平盖计算厚度,mm; [α] 一一常温下管箱平盖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o]—设计温度下管箱平盖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o]i——设计温度下螺柱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7.1.1.3管箱平盖厚度计算

7.1.1.3.3管箱内有分程隔板时,许用挠度[Y7一般选取如

D 0.5[JA,L p=Dc 0.0435p.+ LE'[Y D3

注2:复合板的最小厚度指爆炸焊接复合板或内整有堆焊层的总厚度。 注3:对于可抽管束,当DN>2600时DBJ∕T 15-115-2016 广东省建设工程交易规范,圆简最小厚度由设计者自行确定

GB/T 1512014

7.2.3.1管程压力P.作用下(内压)浮头法兰的计算

5p.R; 0= 6107

管的轴向应力应按7.4计算,轴向应力应满足校

6. =8 ×(1 + %)

GB∕T 36332-2018 智慧城市 领域知识 核心概念GB/T 1512014

GB/T 151201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