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简介: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是指导和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文件,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雨时能够吸收、储存、渗透、净化雨水,而在需要时能够释放雨水,从而减少城市内涝,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具体来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规划设计:强调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要考虑雨水的收集、储存、利用和排放,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
2. 建设材料和技术:推广使用透水混凝土、生态砖等亲水材料,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墙、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建设技术,增加城市对雨水的吸收和储存能力。
3. 系统整合:将雨水管理与城市绿化、公园、水体等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系统。
4. 运行维护:制定科学的运行维护制度,保证海绵城市的正常运行和效果持久。
5. 法规政策:推动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这个技术指南通常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发布,是指导各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部分内容预览:
适用性湿塘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广场等具有空间条件的场地。 优缺点湿塘可有效削减较大区域的径流总量、径流污染和峰值流量,是城 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场地条件要求较严格,建设和维护费用高,
适用性雨水湿地适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 绿地、滨水带等区域。 优缺点雨水湿地可有效削减污染物,并具有一定的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控 制效果,但建设及维护费用较高。
概念与构造蓄水池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削减 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及塑料蓄水模 块拼装式蓄水池,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蓄水池。蓄水池典型构造 可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 适用性蓄水池适用于有雨水回用需求的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根据雨 水回用用途(绿化、道路喷洒及冲厕等)不同需配建相应的雨水净化设施;不适 用于无雨水回用需求和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 优缺点蓄水池具有节省占地、雨水管渠易接入、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蚊蝇 滋生、储存水量大等优点,雨水可回用于绿化灌溉、冲洗路面和车辆等,但建设 费用高,后期需重视维护管理
概念与构造雨水罐也称雨水桶,为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利用 设施,可用塑料、玻璃钢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适用性适用于单体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利用。 优缺点雨水罐多为成型产品,施工安装方便,便于维护,但其储存容积较 小,雨水净化能力有限,
适用性调节塘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区域。 优缺点调节塘可有效削减峰值流量,建设及维护费用较低《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 HG23013-1999》,但其功能较为
单一,宜利用下沉式公园及广场等与湿塘、雨水湿地合建,构建多功能调蓄水体
概念与构造调节池为调节设施的一种,主要用于削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 般常用溢流堰式或底部流槽式,可以是地上敲口式调节池或地下封闭式调节 也,其典型构造可参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适用性调节池适用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中,削减管渠峰值流量。 优缺点调节池可有效削减峰值流量,但其功能单一,建设及维护费用较高 宜利用下沉式公园及广场等与湿塘、雨水湿地合建,构建多功能调蓄水体
适用性植草沟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 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也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 预处理设施。植草沟也可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场地竖向允许且不影响安全的情 况下也可代替雨水管渠。
优缺点植草沟具有建设及维护费用低,易与景观结合的优点,但已建城区 及开发强度较大的新建城区等区域易受场地条件制约
适用性渗管/渠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及公共绿地内转输流量较小的区域,不适 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径流污染严重及易出现结构塌陷等不宜进行雨水渗透的区域 (如雨水管渠位于机动车道下等)。 优缺点渗管/渠对场地空间要求小,但建设费用较高,易堵塞,维护较困难,
概念与构造植被缓冲带为坡度较缓的植被区,经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 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植被缓冲带坡度一般为
适用性植被缓冲带适用于道路等不透水面周边,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等低 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也可作为城市水系的滨水绿化带,但坡度较大(大 于6%)时其雨水净化效果较差。 优缺点植被缓冲带建设与维护费用低,但对场地空间大小、坡度等条件要 求较高,且径流控制效果有限
2.16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适用性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是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要预处理设施,主要
适用于屋面雨水的雨落管、径流雨水的集中入口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前端。 优缺点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低,可降低雨水储存及雨 水净化设施的维护管理费用,但径流污染物弃流量一般不易控制
概念与构造人工土壤渗滤主要作为畜水池等雨水储存设施的配套雨水设 施,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人工土壤渗滤设施的典型构造可参照复杂型生物滞 留设施。 适用性人工土壤渗滤适用于有一定场地空间的建筑与小区及城市绿地。 优缺点人工土壤渗滤雨水净化效果好,易与景观结合,但建设费用较高
注:1—强—较强O—弱或很小
据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CenterForWatershedProtectid
4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系统优化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结合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建筑密度 录地率及土地利用布局等条件,根据城市总规、专项规划及详规明确的控制目标 结合汇水区特征和设施的主要功能、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果等因素选择效益 最优的单项设施及其组合系统。组合系统的优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组合系统中各设施的适用性应符合场地土壤渗透性、地下水位、地形 等特点。在土壤渗性能差、地下水位高、地形较陡的地区,选用渗透设施时应进 行必要的技术处理,防止塌陷、地下水污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1)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应根据控制目标及设施在具体应用中发挥的主
要功能,选择容积法、流量法或水量平衡法等方法通过计算确定;按照径流总量、 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综合控制目标进行设计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应综合运用以上 方法进行计算,并选择其中较大的规模作为设计规模;有条件的可利用模拟 的方法确定设施规模。 (2)当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时,地块内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调畜容 积之和,即总调蓄容积(不包括用于削减峰值流量的调节容积),一般不应低于 该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控制要求(详见第三章第四节)。计算总调蓄容 积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顶部和结构内部有蓄水空间的渗透设施(如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管/ 渠等)的渗透量应计入总调蓄容积。 2)调节塘、调节池对径流总量削减没有贡献,其调节容积不应计入总调蓄 容积;转输型植草沟、渗管/渠、初期雨水弃流、植被缓冲带、人工土壤渗滤等 对径流总量削减贡献较小的设施,其调蓄容积也不计入总调蓄容积 3)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仅参与综合雨量径流系数的计算,其结构内的空隙 容积一般不再计入总调蓄容积。 4)受地形条件、汇水面大小等影响,设施调蓄容积无法发挥径流总量削减 作用的设施(如较大面积的下沉式绿地,往往受坡度和汇水面竖向条件限制,实 际调蓄容积远远小于其设计调蓄容积),以及无法有效收集汇水面径流雨水的设 施具有的调蓄容积不计入总调蓄容积
式中:V一设计调蓄容积,m"; H设计降雨量,mm,参照附录2;
F一汇水面积,hm。 用于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径流污染控制时,雨水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可参照《室 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进行计算。
注:以上数据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和《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
对于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等顶部或结构内部有蓄水空间的渗透设施, 设施规模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对透水铺装等仅以原位下渗为主、顶部无蓄 水空间的渗透设施,其基层及垫层空隙虽有一定的蓄水空间,但其蓄水能力受面 层或基层渗透性能的影响很大,因此透水铺装可通过参与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 的方式确定其规模。
式中:Vs一渗透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包括设施顶部和结构内部蓄水空间 勺容积,m; V一渗透设施进水量,m²,参照“2.1容积法”计算; Wp渗透量, m3。
式中:Wp渗透量,m²; K一土壤(原土)渗透系数,m/s; 51
J 水力坡降,一般可取J=1; As有效渗透面积,m²; ts——渗透时间,S,指降雨过程中设施的渗透历时,一般可取2h。 渗透设施的有效渗透面积As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水平渗透面按投影面积计算; (2)竖直渗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2计算: (3)斜渗透面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2所对应的斜面实际面积计算; (4)地下渗透设施的顶面积不计
4以储存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规模计算
雨水罐、蓄水池、湿塘、雨水湿地等设施以储存为主要功能时,其储存容积 通过“2.1容积法”及“2.3水量平衡法”计算,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综合确定
JC∕T 915-2003 热弯玻璃5以调节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规模计算
式中:V一调节设施容积,m; Qin—调节设施的入流流量,m²/s; Qout——调节设施的出流流量,m"/s; t——计算步长,s;
式中:一 一调节设施容积,m²; Qin——调节设施的入流流量,m=/s; Qout——调节设施的出流流量,m"/s: t——计算步长,s;
具有储存和调节综合功能的湿塘、雨水湿地等多功能调蓄设施,其规模应综 合储存设施和调节设施的规模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7以转输与截污净化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规模计算
植草沟等转输设施的计算方法如下:
(1)根据总平面图布置植草沟并划分各段的汇水面积。 (2)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确定排水设计重现期,参考本 指南“2.2流量法”计算设计流量Q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植草沟设计参数取值(参照本章第七节)JGJ∕T 263-2012 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确定各 设计参数。 容积法弃流设施的弃流容积应按“2.1容积法”计算;绿色屋顶的规模计算 参照透水铺装的规模计算方法;人工土壤渗滤的规模根据设计净化周期和渗滤介 质的渗透性能确定:植被缓冲带规模根据场地空间条件确定,
(1)城市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应在建设用地规划或土地出让、建设工程 现划、施工图设计审查、建设项目施工、监理、峻工验收备案等管理环节,加强 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及相关目标落实情况的审查。 (2)政府投资项目(如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工 程一般可由当地政府、建设主体筹集资金。社会投资项目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 般由企事业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当地政府可根据当地经济、生态建设情况,通 过建立激励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项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设 投资。 (3)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工程的规模、竖向、平面布局等应严格按规划设 计文件进行控制。 (4)施工现场应有针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5)低影响开发设施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产品,进 入施工现场时必须按相关要求进行进场验收。 (6)施工现场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 扰动和破坏。 (7)有条件地区,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工程的验收可在整个工程经过一个 雨季运行检验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