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综合楼,小件车间,生产车、组装车间工程施工组织设.doc

科技综合楼,小件车间,生产车、组装车间工程施工组织设.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5344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科技综合楼,小件车间,生产车、组装车间工程施工组织设.doc简介:

科技综合楼、小件车间、生产车、组装车间的工程组织设计必须全面考虑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因素,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质量、安全和经济目标。以下是针对这些特定部分的施工组织设计概要:

科技综合楼

1. 项目概况:明确项目的目标、规模、施工范围、预期使用功能等。 2. 组织结构:建立项目管理团队,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控制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 3.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时间进度、关键节点、资源需求等。 4. 技术方案:针对特定技术要求(如智能化系统、绿色建筑标准等)制定详细的技术实施计划。 5.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6. 安全措施: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工地安全。 7. 环境保护:考虑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8. 项目协调:与业主、设计方、供应商等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各方资源。

小件车间

1. 车间布局:根据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设计车间布局,优化生产效率和物流流程。 2. 设备选型:选择适合的生产设备,考虑设备的性能、耐用性、维修方便性等。 3. 物料管理:建立科学的物料管理系统,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和存储。 4. 工艺流程:详细规划生产工艺流程,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5. 安全防护:设置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工人安全。 6. 环境控制:控制车间内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噪音等),优化工作环境。

生产车、组装车间

1. 生产线设计: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流程设计生产线布局,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 设备配置:合理配置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3. 质量控制体系: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生产阶段的产品质量。 4. 人员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产品质量意识。 5. 生产计划: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周期、库存管理、生产进度监控等。 6. 环境管理: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污染。 7. 安全措施:加强安全培训,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总结

工程组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管理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细致的规划和实施,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高效、安全、高质量地完成。同时,考虑到变化和不确定性,设计中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科技综合楼,小件车间,生产车、组装车间工程施工组织设.doc部分内容预览:

②对本工程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工程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实施、监督六项基本职能,并选择成建制的,能打硬仗的,并有过大中型建筑业绩的施工队伍组成作业层,承担本施工任务。

③根据业主的使用要求及各工序施工周期,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形成各分部分项工程在时间上、空间上充分利用而紧凑搭接,打好交叉作业仗,从而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

④在实行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工序管理的模式,并根据我单位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制订项目部的贯标具体内容,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

⑤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利用责、权、利相结合的班组目标责任承包制,使目标管理与工人的利益相结合。

DBJ∕T 61-42-2016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3保证工期的制度保证措施

①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个星期开一次工程例会,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计划落实情况,布置下一次例会前的计划安排,对于拖延进度计划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计划的完成。

②施工过程中,加强指挥与协调,定期召开工程分析会。每天按时召开调度交班会,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剂力量、设备和器材,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③采用施工进度总计划与月、周计划相结合的各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和管理,在施工生产中抓主导工序、找关键矛盾,组织流水交叉、安排合理的施工程序,做好劳动力组织调动和协调工作,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保工期控制进度计划的实现。

④下达到班组和分包单位的施工计划均以1天计,并有奖惩措施,对各项节点工期重点控制,凡发生不正常情况则须在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诸要素上及时调整。

⑤在施工组织计划策划时,各施工程序建立严格的布控措施,建立快捷的衔接制度。

⑥健全项目部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和岗位职责,特别是工作程序和各工种、班组之间的工序衔接制度。

⑦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主动与建设、设计、监理和其他相关单位建立良好关系,通力合作;在建设单位的指导下与有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施工中密切配合保证施工高效率进行;与当地政府及群众建立融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解决施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减少干扰,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4保证工期的资源保证措施

①安排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安排昼夜二班制。安排专业班组结合文明施工要求,及时清理施工层面现场,做到工完料清,材料堆放有序,减少因场地矛盾引起的停工、窝工。加强生活和后勤管理,尽可能改善职工生活,以稳定队伍。

②配备性能优良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做到机械设备齐全,配置合理,性能先进,能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在施工中,科学地组织机械化一条龙作业和流水作业,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组织好设备配件的采购、供应,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进度的落实。

③编制好施工用料计划,疏通施工用料各种供应渠道,确保各种用料及时供应,并在施工现场和料库存放一定数量的材料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增配模板、钢管等周转材料,拉大作业层面,提高工效。加大材料采购、运输管理力度,抓紧、抓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避免发生缺料停机造成的停工、窝工。

④加强资金调度,工地设专用帐号,专款专用,施工中建设方资金若出现缺口,可临时动用我单位自备资金,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⑤办公室配备现代的办公及通讯化设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2.5保证工期的技术保证措施

合理组织施工,加快施工流程,使各工种间的工序能交叉进行,保证工期的如期完成。

第四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部分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本工程所应用的测量仪器均经有关法定计量检测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

2) 水准、坐标控制点的交接

工程开工时,对业主(规划部门)提供的坐标、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核水准、坐标控制点是否符合有关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坐标、水准控制点均不能少于二个。

定位测量:按图纸、测量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定位测量,并报请监理认可,作为施工测量放样依据。

楼层测量:每施工段楼层测量均报请监理验收。

测量应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为便于测量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控制网布设遵循以下几点:

控制点之间视野应开阔,通视良好。

控制点布设在安全地点,尽量防止有外来损害的威胁。控制点的具体位置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在地质坚硬,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长期保存的地方。埋设深度超地面底层≥0.5M或加固保护:采用素砼1.50m×1.50m砌筑(图示)

控制网图形要简单,控制点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在平面图上根据施工的顺序和方法确定出控制点的位置,图解法得到其点位坐标,利用经纬仪根据甲方提供的初始控制点在现场测设出其位置,埋好控制桩。

本施工阶段平面控制均用外控法。即控制点布设在建筑物的外部,网点的布设以不妨碍日后的工程施工为前提,尽量布设于在施工过程中能相互通视的地方。

为保证施工进行,除了建立平面控制网,还要建立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水准网布设成一闭合网。

为施工方便,再在基点的基础上设立若干施工水准点。基点是永久性的,既要满足施工要求,又要满足变形观测时永久使用。而施工水准点仅用于施工阶段,尽量靠近施工点。按规范,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施测,通过平差得到各水准点的高程平差值。

将城市高程网点标高引到周边固定建筑物墙体上,每间隔一定的时间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对检测后的数据采用PC1500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现场高程根据这两个点进行投侧。待施工到首层后,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作为布设三个高程的标准点,通过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在3㎜内为合格),标注“”红色油漆标记和建筑标高。

利用首层红“”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红“”作好标记,然后使用S3水准仪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在3㎜内为合格),将该层标记作为向上层引测的标记。丈量时使用钢尺的1m对准基准线,拉力要适当,配合弹簧测力器。每层的墙、柱模板拆除后,采用水准仪和钢卷尺在墙、柱上放出该楼层1m结构线。

在施工过程中,用水准仪来控制建筑物的钢筋、模板、砼的标高,当首层完成后,还需要将高程传递到上层,需用钢尺、水准仪配合施测,每个流水作业段至少传递三点,以作相互检核用。

采用J2JD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做轴线投测的过程,同样也是控制建筑物垂直度的过程。

本工程基础为柱下桩承台基础,目前桩基已施工完毕,机械开挖土方时,在开挖过程中设专人观测挖掘深度,在达到基底设计标高之前预留150mm厚土层,机械开挖时特别注意不能损坏工程桩。待验槽合格后将其挖出并迅速浇注混凝土垫层,以免持力层的承载力降低。

预留的150mm厚土层在验槽合格后由人工清挖,塔吊配合吊运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设计基底标高时的处理措施:采用C15混凝土填至设计基底标高处。

为保证在基础施工之前基坑不积水,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主要采取坑内排水沟+集水坑的排水方法。土方开挖过程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确定的开挖路线和开挖深度进行开挖,不得随意变更开挖顺序,不得超挖。

2、为防止超挖和扰动地基土,在机械挖至距基坑底设计标高150mm时,待验槽合格后改用人工将其挖除,并迅速浇注混凝土垫层,以免持力层的承载力降低。

3、为防止挖掘机下沉,施工时经常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为此在现场做好排水和降水工作。

4、挖出的土应及时运出场外,严禁在距基坑坡顶边缘2m以内堆放杂物,场地内杂填土应运走,禁止回填。

5、为减少降雨对地基的影响,应提前了解土方施工期间天气情况,尽量避开雨期挖土。挖至设计标高后,并及时验槽、浇筑混凝土垫层。

6、随时对边坡、局部支撑、坑内排水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对定位控制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在挖运土时做好明显标记(如系红布等)以防止碰撞,并每天对其进行复测和检查。

8、挖掘机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做好临边防护,防止深坑坠落。

二、回填土施工注意事项

1、夜间进行基坑中的施工,应配置低压电灯照明,作业面灯的设置不少于10米一台。

2、施工顺序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3、各种管线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施工时,应及时保证管线部分先施工,管道下部按标准要求用木捶填夯密实。

4、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土,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检结果。

5、夯压时对干土可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含水量较大,应及时进行处理,严禁出现“橡皮土”现象。

6、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连接筋上,然后立柱子主筋。

连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钢筋连接位置距地必须大于500mm,吊线垂保证柱子主筋垂直于地面,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划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正反扣绑扎,扎丝缠在柱子内。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采用正反扣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柱子竖筋按50%交错布置长寿区晏家城市拆迁定向销售住房项目主体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并绑扎牢固。

(4)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度,平直部分的长度为10d(d为钢筋直径)。

(5)柱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

(6)梁柱交接处,保证柱子的截面尺寸。

柱筋在混凝土浇筑中极易偏位,混凝土凝固后很难校正,施工中应采取加固措施措施如下:

梁内纵向钢筋的接头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案例,下部钢筋应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应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