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JGJ149-2006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pdf

08、JGJ149-2006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4297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08、JGJ149-2006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pdf简介:

JGJ149-2006《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标准,全称为《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这部规程主要针对混凝土异形柱这种特殊的建筑结构形式,提出了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异形柱,即非标准形状的混凝土柱,与传统的矩形或圆柱形柱体相比,其形状更加灵活多变,可以提供更优化的结构性能和空间利用。JGJ149-2006规程详细规定了异形柱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制作、安装、连接构造、荷载传递、抗震性能、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确保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该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它是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异形柱项目时的重要参考标准,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08、JGJ149-2006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和十字形,且截面各肢的肢高 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

2.1.3柱截面肢高肢厚比

thickness of column le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G一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M、M—框架节点左、右侧梁端弯矩设计值; M、M德国塑料模板的发展与应用技术,—对截面形心轴x、y的弯矩设计值; N一轴向力设计值; V一柱斜截面剪力设计值; VEk—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 V一节点核心区剪力设计值; a一第i个混凝土单元的应力; 一第j个钢筋单元的应力。

异形柱柱肢截面高度与厚度的比值。

T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 框架柱的剪跨比; 入 配箍特征值; 伽 节点核心区剪力增大系数; YRE 一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Sr 一 节点核心区翼缘影响系数; Sh 节点核心区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SN 节点核心区轴压比影响系数; 2 偏心距增大系数; P 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 Prmin 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 Pmx 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大配筋率; P 箍筋体积配箍率; 业 考虑非承重填充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影响的折减 系数; nc 混凝土单元总数; n一钢筋单元总数。

3.1.2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应符合表3.1.2的要

表3.1.2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m

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不宜超过表

表3.1.3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3.1.4异形柱结构体系应通过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的综合分 析比较确定,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对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 关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异形柱结构中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形 式; 2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不应采用多塔、连体和错层等 复杂结构形式,也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3异形柱结构的楼梯间、电梯井应根据建筑布置及结构抗 侧向作用的需要,合理地布置剪力墙或一般框架柱; 4异形柱结构的柱、梁、剪力墙均应来用现浇结构。 3.1.5异形柱结构的填充墙与隔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与隔墙应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根据不同条件 选用非承重砌体或墙板; 2墙体厚度应与异形柱柱肢厚度协调一致,墙身应满足保 温、隔热、节能、隔声、防水和防火等要求; 3填充墙和隔墙的布置、材料强度和连接构造应符合国家 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3.2.1异形柱结构宜采用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抗震设计的异 形柱结构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特别不规则的结 构设计方案。

3.2.1异形柱结构宜采用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抗震设计的异

3.2.2抗震设计时,对不规则异形柱结构的定义和设计要求,

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外,尚应符合本规程第3.2.4条和第 3.2.5条的有关规定。

表3.2.3异形柱结构的剪力墙最大间距(m)

现浇层厚度不小于60mm的叠合楼板可作为现浇板

小于60mm的叠合楼板可作

3.2.5不规则的异形柱结构,其抗震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扭转不规则时,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 移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45; 2楼层承载力突变时,其薄弱层地震剪力应乘以1.20的增 大系数;楼层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 3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底部抽柱带转换层异形柱结构) 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1.25~1.5的 增大系数; 4受力复杂部位的异形柱,宜采用一般框架柱。

3.3.1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应根据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 度和房屋高度,按表3.3.1的规定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 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表3.3.1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等级

地下一层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的相应等级采用,地下一 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4.1.2异形柱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0年。 4.1.3异形柱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的计算和验算。 4.1.4异形柱结构中异形柱正截面、斜截面及梁柱节点承载力 应按本规程第5章的规定进行计算;其他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遵 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1.5异形柱结构构件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YS≤R S≤R/YR

中 %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 年限为100年及以上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 对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 构件,不应小于1.0。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和安全等级划分,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08有关规定采 用; S一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一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YE一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4.1.6异形柱结构的构件截面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国家现 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分析及 作用效应组合,并取最不利的作用效应组合作为设计的依据。 4.1.7异形柱结构应进行风荷载、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4.1.7异形柱结构应进行风荷载、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4.2.1异形柱结构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及雪荷载等取值及组合

4.2.1异形柱结构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及雪荷载等取值及组合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 定。 4.2.2异形柱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动参数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确定;对已 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地区,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 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4.2.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0.10g、0.15g)及8

4.2.4异形柱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 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 侧力构件承担,7度(0.15g)及8度(0.20g)时尚应对与主轴 成45方向进行补充验算; 2在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时应计入扭转影响;对扭转不 规则的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 转影响。

并形任络购地辰作用计异直末用旅型力解皮应盾法 规则的异形柱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来用扭转耦联振型分解反应 谱法

4.3结构分析模型与计算参数

4.3.1在竖向荷载、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异形柱结构的 内力和位移可按弹性方法计算。框架梁及连梁等构件可考虑在竖 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局部塑性变形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4.3.2异形柱结构的分析模型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异

有限元等分析模型。 规则结构初步设计时,也可采用平面结构空间协同模型估 算

柱的弯曲、剪切、轴向、扭转变形; 一 剪力墙的弯曲、剪切、轴向、扭转变形,当采用薄壁杆 系分析模型时,还应考虑翘曲变形。 4.3.4异形柱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可假定楼板在其自身平 面内为无限刚性,并应在设计中采取措施保证楼板平面内的整体 刚度。 对楼板大洞口的不规则类型,计算时应考虑楼板平面内的变 形,或对采用楼板平面内无限刚性假定的计算结果进行适当调 整。

4.3.6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

4.3.7异形柱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

4.4.1在风荷载、多遇地震作用下,异形柱结构按弹性方法计 算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表4.4.1 异形柱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DBJ/T 15-197-2020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实时安全监测技术规范.pdf中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

u, ≤ [0。]h

式中 u 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弹塑性层间位移; [0]一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按表4.4.3采用

表4.4.3异形柱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表中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

5.1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BS EN 14889-2-2006 混凝土纤维.纤维聚合物.定义、规范和合格性作用方向的截面形心轴

作用方向的截面形心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