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45-002-2012 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简介:
"DBJ/T45-002-2012《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是中国地方标准,由北京市建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主要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机制砂的选材、质量要求、配制混凝土的参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稳定,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附条文说明"是对规程中各项技术要求的详细解读和说明,包括各技术参数的来源、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帮助施工人员理解和执行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关于机制砂在混凝土工程中如何正确、高效、安全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对于推动机制砂的广泛应用,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BJ/T45-002-2012 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部分内容预览:
√ 总 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一 4 机制砂技术要求 2 4.1技术要求 4 4.2验收规则 5 机制砂混凝土性能 个、 5.1 拌合物技术要求 7 5.2力学性能 8 5.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8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9 6.1一般规定 9 6.2配合比设计 10 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及验收 11 7.1 一般规定 11 7.2 原材料计量 11 7.3 拌合物搅拌 12 7.4 拌合物运输 12 7.5 混凝土浇筑 13 7.6 拆模 14 7.7 机制砂混凝土养护·· 14 7.8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 15 7.9 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检验 15 7.10机制砂混凝土工程验收 16 本规范用词说明 17 引用标准名录 18 附:条文说明 ·19
1.0.1为促进和规范机制砂在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掺用机制砂的各类预拌混凝土和混凝 土制品。 1.0.3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天然砂naturalsand
自然生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 粒,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 石颗粒。
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安装烟囱钢爬梯施工工艺,粒径小于4.75mm的 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俗称人工砂。
2.0.4吸水率waterabsorption 骨料表面干燥而内部孔隙含水达到饱和时的含水率。 2.0.5压碎值指标crushingvalueindex 机制砂抵抗压碎的能力。 2.0.6亚甲蓝(MB)值methylenebluevalue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um颗粒的吸附性能指标。 2.0.7机制砂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concrete 以机制砂为细骨料配制的水泥混凝土。
机制砂抵抗压碎的能力。
以机制砂为细骨料配制的水泥混凝土。
当人工砂的实际石粉含量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 施,并应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再使用。
5机制砂的吸水率不宜大于3%。 6机制砂的压碎值指标应小于25%。 7机制砂的氯离子含量、碱活性、坚固性、泥块含量和有害 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规定。 4.1.2机制砂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的规定执行。 4.1.3机制砂堆放应搭建雨篷、硬化场地、采取排水措施、符合环 保要求,并应防止颗粒离析、混入杂质。 4.1.4当机制砂与天然砂混合使用时,天然砂的品质应符合国家标 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相关规定执行。
括: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泥块含量、压碎指标 松散堆积密度。
4.2.2机制砂进场后应进行复验,复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4.2.4机制砂的取样、试样处理和试验方法应符合《建设用砂》 GB/T14681的规定。
4.2.4机制砂的取样、试样处理和试验方法应符合《建设用砂》
5.1.1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黏聚性、保水性和流动
5.1.3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和混 性能要求。
5.1.4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宜具备良好的早期抗裂性能。机 混凝土抗裂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 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5.1.5的规定。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宜按现行 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的快速测定方法 进行测定。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碱含量宜按现行行业标准《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进行测定和计算。
表5.1.5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5.2.1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并应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进行评定。 5.2.2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应按照现行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 定进行试验测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5.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1.4对子有抗渗、抗碳化、抗氯离子侵蚀和抗化子芮蚀等耐久 求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纟 内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0010的规定。
6.1.5采用外加剂配制机制砂混凝土时,除应进行拌合物坍落度和
1.5采用外加剂配制机制砂混凝土时,除应进行拌合物坍落度 结时间试验外,还应进行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并应确认满足方 要求后才使用
6.1.6用于泵送施工的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
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 环境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进行试配,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的规定。
6.1.7当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品种或质量有显著变化
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或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应重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2.1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试配、调整与确定应按现行行业 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执行。 6.2.2在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机制砂混凝土的胶凝材料 总量宜在天然砂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对于配制 高强度机制砂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大于600kg/m’,其中水 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²。
6.2.6掺加外加剂的机制砂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与掺量应
制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要求、运输距离、混凝土所处环境条 件等因素经试验后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 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5.1.5和第5.1.6的规定。
7.1.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性质、结构特点和 环境条件等,制定机制砂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7.1.2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原材料计量、拌合物搅拌、拌合物 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拆模及养护进行全过程控制。 7.1.3机制砂、粗骨料含水量的检验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次;当受 外界影响导致骨料含水量变化时,应及时检验,并应根据检验结果 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7.1.4机制砂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注: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是指每一运输车中各盘混凝土的每种材料计量和的偏差,该项指标 仅适用于采用微机控制的搅拌站。
仅适用于采用微机控制的搅拌站。
7.3.1机制砂混凝土的搅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
7.3.2机制砂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延长10~20s,以确保搅拌
JC∕T 2076-2011 接缝纸带表7.3.3落度允许偏差
7.4.3混凝土运输至浇筑现场时,不得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
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在运输车罐内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 的减水剂,并快速旋转搅拌均匀,并应在达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后再 泵送或浇筑。减水剂加入量应事先由试验确定,并应进行记录。
不得在混凝土上面踩踏行走。
7.6.1机制砂混凝土侧模拆除时,其强度应能保证结构表面、棱角 以及内部不受损伤。 7.6.2机制砂混凝土底模拆除时,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 无要求时,强度应符合表7.6.2的规定。
地块地下室地坪施工方案(修改版).doc表7.6.2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
7.6.3机制砂混凝土拆模后,其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 时,应避免与流动水接触。 7.6.4当遇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