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技术交底

高边坡技术交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
资源大小:109.57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ID:13319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高边坡技术交底简介:

高边坡技术交底,主要是指在进行高边坡工程(如公路、建筑、矿山等工程中的高陡边坡处理)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的技术指导和详细说明的过程。这是一种严谨的技术性工作,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交底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概况:介绍高边坡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工程规模等基本信息。

2. 设计理念和原则:解释边坡稳定性的设计原则,如稳定性分析、边坡防护措施的设计等。

3. 施工方法和技术:详细说明采用的边坡开挖、支护、排水、防护等技术措施,以及施工流程和步骤。

4. 安全注意事项:强调高边坡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如滑坡、坍塌、落石等可能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5. 质量控制:讲解质量控制要点,如边坡平整度、坡度、排水设施的设置等。

6. 监测与维护:介绍边坡的监测方法和频率,以及边坡保护和维护的要点。

7.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如遇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应对措施。

通过这样的技术交底,可以确保施工人员对工程有深入理解,从而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

高边坡技术交底部分内容预览:

锚索编束前,要确保每根钢绞线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股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钢绞线采用机械切割,严禁电弧切割,并经除油和除锈处理合格。钢绞线按设计要求平直编排,沿锚索体轴线方向自由段每1.5m~2.0m设置一个隔离支架,锚固段每1.0m~1.5m设置一个隔离支架。锚索编束(包括注浆管)捆绑牢固,自由段用塑料管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塑料管管口密封并用铅丝绑扎,同时按设计要求防腐处理。

锚索体组装后,在锚索体底端接装导向帽,以便下锚顺利。导向帽按设计要求制作,误差不大于±5mm,接装定位误差不大于±20mm,导向帽用铁丝绑扎。

锚索防腐与隔离一般采用首先刷防锈油漆,然后涂脱水黄油,最后外套塑料套管处理。塑料套管的材质、规格和型号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强度,保证其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损坏。

一次注浆管捆扎在锚索体中轴部位,注浆管头部要伸入导向帽内并距锚索体末端50~l00mm。二次注浆管另行设置,锚杆的二次补充注浆管捆绑在防腐套管外侧;锚索的二次高压注浆管与一次高压注浆管一起捆扎。注浆管管口用胶布封堵严密钢结构厂房(含土建)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设计预留花管孔眼和安放止浆装置。

锚索体制作后,进行外观检验和各部件检验,使用前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使用。

(五)锚索体的储存、运输与吊装

组装完成的锚索体顺直地分开摆放在通风干燥处,露天储存或制作时,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并采用覆盖措施。水平运输时,各支点间距不得大于2m,垂直运输时,除主吊点外,其他吊点使锚索体快速、安全脱钩。

锚索体入放锚孔前,检查锚索体制作质量,确保锚索体组装满足设计要求,并经现场监理认可。入孔安放锚索体时,防止锚索体挤压、弯曲或扭转,锚索体入孔倾角和方位一致,要求平顺推送,严禁抖动、扭转和串动,防止中途散束和卡阻。锚索体入孔长度满足设计要求,锚索体安装完成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持重物。

(七)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注浆设备:注浆设备选用DBGB2型高压注浆泵。

3、注浆准备:注浆准备工作除严格认真备制原材料配比和必要设备外,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用水或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

4、注浆浆液:注浆浆液严格按配合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注浆体强度按设计要求执行。

5、锚杆体注浆:采用一次常压注浆及二次补充注浆。一次常压注浆采用全段一次性注浆;二次补充注浆在预应力张拉锁定工序完成后对锚固体的自由段的补充注浆。

7、注浆结束:锚孔灌浆采用孔底返浆方式注浆,直至锚孔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方可停止注浆。注浆结束后,观察浆液的回落情况,若有回落及时补浆。

8、注浆记录与试验:在注浆作业过程中做好注浆记录,同时,每批次注浆都进行浆体强度试验,且不得小于两组。

五、锚索竖梁或框架施工

1、锚体竖梁或框架的制作:竖梁和框架采取现场浇做,并满足下列要求:

(1)当边坡超挖时,用与竖梁或框架同标号的砼或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调整至设计开挖断面。当边坡欠挖时开槽挖至设计坡面。

(2)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lm。

(3)钢筋砼竖梁或框架中的立柱埋入平台地面标高以下不小于0.5m,竖梁及框架宜用C30砼灌注。

(4)灌注砼前,必须将锚具中的螺旋钢筋、波纹管(宜用钢质)和锚垫板按设计要求固定在地梁或立柱的钢筋上,方向与锚孔方向一致,摆放平整,再一起现场浇注、振捣,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5)锚索框架分片施工,每片由两至三根立柱及其横梁、顶梁组成。两相邻框架接触处(横梁、顶梁)留2 cm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填塞。对地质复杂,稳定性差的边坡,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时,根据边坡稳定变化的情况,及时采用简易预张拉,简易预张拉的拉力一般为设计荷载的30%。

2、锚体竖梁或框架砼的检验

(1)预留(埋)孔位、孔径和倾角等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锚斜托的承力面平整,且与锚体受力方向垂直。

(3)锚体竖梁或框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外观上顺直、美观,无麻面。

1、锚索张拉采用HVM专用锚具,锚杆张拉采用YGM专用锚具,在张拉作业前对锚具、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1)锚筋张拉锚固体与台座砼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进行张拉,在正式张拉前,取0.1~0.2倍设计张拉力值对锚筋进行1~2次预张拉,确保锚固体各部分接触密贴,锚筋体顺布平直。

(2)锚筋张拉顺序按设计要求执行,同时考虑邻近锚孔的相互影响,控制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3、锚筋张拉程序技术要求

(1)锚筋张拉采用超张拉,超张拉力值为设计拉力值的1.1~1.2倍。张拉时锚筋体受力要均匀,张拉力值分两次张拉作业施加,第一次张拉作业力值为设计张拉力值的一半,第二次张拉作业直至超张拉力值。每次张拉分5~6级进行,除第一次张拉稳定30分钟外,其余每级持荷稳定时间为5分钟,并分别记录每级荷载对应锚筋体的伸长量,做好记录。

(2)同一结构单元上的锚筋张拉原则同步进行,确保结构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变化和相互影响。

(3)如采用循环张拉,在第一次张拉作业时,按照先左右后中间,先上下后中间和先对角后中间的作业原则进行,结合具体结构单元受力特点和锚孔布置情况,合理拟定张拉方案,报请设计和监理部门审核认可后,方可作业施工。第二次张拉作业,即按照第一次张拉作业顺序循环张拉作业,直至张拉满足设定最大张拉荷载值。

(4)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各单元锚索须有醒目牢固的标记,张拉按一定的次序分单元采用差异分步张拉。即根据设计荷载和锚固单元长度计算确定差异荷载。首先分单元补足张拉各单元差异荷载,然后整体同步分级张拉。

4、锚筋锁定:锚筋张拉至设计最大张拉荷载值后,持荷稳定10~15分钟,然后卸荷进行锁定作业。锁定使用的锚具和夹片符合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若发现有明显预应力损失,及时进行补偿张拉。

5、锚孔封锚:锚筋锁定后,用机械切割余露锚筋,严禁电弧烧割,并留长5~10cm外露锚索,以防拽滑。最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封锚处理,用不低于20MPa的砼封闭,防止锈蚀和兼顾美观。

七、锚索(杆)试验与监测

锚索(杆)试验包括基本试验(即抗拔拉破坏试验)、验收试验和蠕变试验。

(一)基本试验(抗拔拉破坏试验或验证性试验)

1、基本试验张拉系统包括张拉千斤顶、油压表、油泵和用于连接它们的高压油管,以及相关变形量测系统和固定设施。张拉系统投入正式使用前,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标定,且在有效期内。

2、基本试验锚索(杆)的施工在工程锚索(杆)施工之前进行,即在基本试验锚索(杆)施工完成后,接着开始工程锚索(杆)施工;特殊情况下可与工程锚索(杆)施工同步进行,所以也称为验证性试验。

3、基本试验锚索(杆)的数量不得少于3根,用作基本试验的锚孔参数、材料及施工工艺必须和工程锚索(杆)相同。

4、基本试验时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索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

5、锚索(杆)基本试验加荷等级与测读锚头位移遵守下列规定:

◆首先把所有的锚筋一起拉至A×fptk的0.1~0.2倍(A为锚筋的截面积,fptk为锚筋承载力标准值),使锚筋拉直,然后松开;随后再采用循环加荷,每级加荷增量取A×fptk的1/10~1/15倍。对于压力分散型锚索,初始荷载为0.1×A×fptk+差异荷载。

◆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少于3次。

◆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量不大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需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2.0h小于2.0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6、锚索(杆)试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视为破坏,终止荷载:

◆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土层中拔出或锚索(杆)从锚固体中拔出;

◆锚头总位移量超过允许位移值;

◆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2倍;

◆锚索(杆)材料拉断。

1、也称现场验收试验或质量控制试验,试验设备与基本试验设备基本相同。

2、验收试验选取的锚索(杆)数量不少于锚索(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验收试验的锚索(杆)孔位在指定边坡范围内由业主、监理和设计代表根据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原则进行随机抽样。

3、最大试验荷载不能大于锚索(杆)承载力标准值的0.8倍,并满足以下规定:锚索(杆)的最大试验荷载为锚索设计荷载的1.5倍。

4、验收试验对锚索(杆)施加荷载与测读锚头位移遵守以下规定:

◆验收试验分级加荷,起始荷载为锚索(杆)设计荷载的30%,分级荷载值分别为设计荷载的0.5、0.75、1.0、l.2、1.33和1.5倍。

对于压力分散型锚索,要求以设计张拉荷载计算补足差异伸长量(张拉荷载)后同步张拉至锚索设计荷载的30%作为起始荷载。如果最大差异张拉荷载大于设计荷载的30%,则以最大差异张拉荷载作为起始荷载。

◆验收试验中TB/T 3287-2013标准下载,当荷载每增加一级,均持荷稳定10min,并记录位移读数。最后一级试验荷载也维持10min。如果在历时10min内位移超过1mm,则该级荷载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60min时记录其位移量。

◆对已预张拉的锚索(杆)进行验收试验时,先卸荷后按以上规定分级加荷试验。

5、整理试验结果,并绘制锚索验收试验图表。

6、锚索(杆)验收标准:

◆验收试验中MH/T 4029.3-2020标准下载,从50%设计荷载到最大试验荷载之间所测得的总位移量,应当超过该荷载范围内锚筋自由段长度预应力筋理论弹性伸长量的80%,且小于自由段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预应力筋的理论弹性伸长值。压力分散型锚索之锚固段视为零,验收试验中其自由段分单元按实际全长计算。

◆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观测期内,锚头位移稳定,即在历时10min内位移不超过1mm,或者2h蠕变量不大于2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