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静压预制管桩技术交底简介:
静压预制管桩技术是现代建筑基础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静压桩机将预制的管桩压入地基,形成承载力强、稳定性好的桩基础。
以下是静压预制管桩技术的简介:
1. 桩材:静压预制管桩是由混凝土制成的空心管,可根据工程需求制作不同直径和长度。其内部有排水孔,有利于桩体在施工过程中排水,保证桩体的密实度。
2. 施工过程: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预制管桩,然后在施工现场将管桩放置在静压桩机上。通过控制桩机的液压系统,将管桩逐节压入地基,每压入一节后进行校正,确保桩的垂直度和位置精度。
3. 优点:静压预制管桩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噪音低,施工质量稳定,能够承受较大竖向荷载。同时,桩身与地基接触紧密,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4. 注意事项: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详细勘察,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压桩参数。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桩的垂直度,防止桩身倾斜或断裂。
总的来说,静压预制管桩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桩基础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码头等工程。
静压预制管桩技术交底部分内容预览:
接受交底班组: 记录人:
一、桩基施工工艺要求:
1、定位放线与桩位复核
(1)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房屋定位角点和工程点,引测4点在压桩的“挤土效应”影响不到的区域GTCC-048-2018标准下载,作为桩位、高程控制与复核的基准点,并进行保护。
(2)所有定位轴线引测至距离最外侧桩位以外5m以上,用木桩打设,并用砼保护。
(3)压桩前采用极坐标法复核即将施工的桩位,以纠正因为压桩机行走产生挤土等影响所产生的桩位放样点偏差。
(4)桩位由施工员负责放样,由质检员负责复核验收。
(1)管桩采用平板车运输,车上的管桩叠放层数不得超过四层,且应在两端距离桩端1米处设置垫木,对桩堆底层最外边缘的管桩应在垫木上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在高低起伏较大的道路上行走,以防因过大震动而使管桩产生水平裂缝。
(2)管桩由制作厂方负责卸车,使用专用L型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腔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3)管桩堆放的地面应平整,坚实,对高低不平、表面土层虚实不一的地面应进行平整,压实后方可堆放。
(4)管桩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
(5)管桩堆放时,应在垂直于管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离桩端1米处,底层外缘的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
(6)管桩按计划分批进场,各种长度,规格不同的管桩应分类堆放。
(7)管桩应结合施工总平面图和打桩顺序,在不影响桩机行走路线的情况下,尽量靠近打桩区域堆放,以避免二次盘桩。
(1)在管桩置于地面后方可进行绑扎作业,以避免起吊桩在堆放的管桩面上拖动。
(3)起吊采用旋转法,不宜采用滑行法起吊。
(4)桩机对准桩位后方可进行起吊喂桩,以免桩机抱桩行走。
就位后首先要校对桩机平台水平度和桩架的垂直度。
(2)对位后,在两个正交方向用经纬仪调整桩身垂直度至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4)首节桩桩身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压桩过程中应使用二台正交方向的经纬仪随时监控桩身垂直度,一旦发现倾斜度增加应及时微调。
(5)由于障碍物、块石等原因造成的管桩入土后倾斜,应及时拔起清理地表障碍物,并用砂石回填后方可再行压桩。
(6)上、下节管桩应在调整好垂直度后方可进行接桩焊接作业。
(2)除接桩外,施压过程宜连续进行,不宜中断。
(3)桩尖进入持力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4)桩尖进入杂填土层和软硬土层交界面时,宜适当控制压桩速度。
(5)管桩表面应每米划线标记,以便于现场作好压桩记录,在压桩过程中应记录入土深度、送桩深度,截桩长度,每行程压桩力、终压力、持荷时间等施工参数。
(6)压桩过程中应避免二次移机,以防水平推动作用于桩身,致使桩身产生水平裂缝。
(7)当桩位下地表土层内可能存在障碍物时,为避免损坏工程桩,可使用送桩器进行探桩,探桩深度应达淤泥层中,便于将障碍物排挤到桩位边。
(2)接桩前用钢丝刷清除接头表面污物和铁锈。
(3)接桩前用抱箍调整上下管桩,使之周边吻合、接缝严密、上下垂直,上下端板错位量应小于2mm。
(4)调整好后,将上节桩稍加向下压,使接缝接角紧密,坡口间隙应小于4mm,当接缝不严密时,应用薄钢片将空隙塞紧后施焊。
(7)焊接速度要求尽量快,以减少桩身的时间效应。
(8)焊完应自然冷却1分钟以上方可继续压桩施工。
(9)适当调整桩段长度,防止桩端处在硬土层中接桩。
(10)焊接完后,经监理、建设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压。
(1)采用专用送桩器送桩,送桩器要垂直且与桩顶吻合。当出现与桩顶不吻合时,应用薄钢片塞紧后方可施压。
(2)送桩器上标记有明显的标尺,以准确控制桩顶标高。
(3)在送桩入土后,桩孔应及时用砂袋或碎石屑填灌。
本工程桩施工要求双控,具体的工程桩控制标准在压试桩时由各方会同确定,施打过程中严格执行。
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提高放样的准确性:建立一步一校核的三级控制网法,以保证桩位定位的精确。控制点须转移设点时,测量过程要求经过两次复核,并做好放样记录,视场地情况设立三个不同方向的固定方位轴线和水准控制点(不受压桩影响),以利在压桩过程复核桩位。每根桩桩位放样计算方法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后应有两人复核。
3、施压过程要保证场地有足够的承载力,并且场地承载力要均匀,避免沉桩过程造成桩机不均匀下沉,并且场地土表层至设计桩顶标高保证不小于1m的层厚,避免压桩质量受到影响。
4、桩身垂直度控制:采用经纬仪在不同方向照准控制,保证桩身垂直后才可开始压桩,待压桩完成两个行程(4米)后,再做一次核对。垂直度偏差力争不超过桩长的0.3%。
5、桩头高出地面0.5m~1m左右时进行接桩,电焊接桩采用PHC管桩环向焊接法。接桩时上节桩与下节桩采用抱箍控制方法对直。上、下两块端板轴向错位量应<2mm,坡口根部间隙<4mm,若根部间隙过大,应用楔形铁片填实再行施焊。
(1)上下端板应除污、除锈。
(2)接桩焊接时,应做到焊缝均匀饱满。
(3)大风和雨天应有可靠措施GBT13333-2004标准下载,否则不得进行焊接施工。
(4)焊接结束后,应冷却>1分钟,经监理方检查认可后,方可继续持荷压桩。
7、压桩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复压二次,以免桩身回弹,造成承载力下降,这一点现场必须严格控制,并作现场记录以作为验收依据。
8、为能准确了解桩尖进入持力层时的压桩力情况,对照地质剖面,在桩尖进入持力层时,记录好压桩力,并且测量好桩顶标高。
9、根据地质情况,在施工中要紧密配合现场监理人员及甲方现场工作人员,以设计确定的压桩标准、地质情况以及结合实际压桩情况,控制好每根桩的压桩力及桩长,当发现相邻桩端高差大于桩距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与设计及有关单位联系协商解决。
10、本工程单桩承台多,桩位纠偏难度大,应特别重视送桩前的桩位中间验收和送桩器的垂直度控制工作,并经常检查送桩器的平直度,及时纠正调直。
11、截桩头采用锯桩器截割或用人工截桩,当采用人工截桩时,要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截桩,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
12、施工后选择做静载试验的桩,若桩头已截割过DB34/T 1973-2013标准下载,这时桩头必须经过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静载试验,以避免静载试验时加荷失效现象。